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62)
2023(8499)
2022(7613)
2021(7052)
2020(6434)
2019(15593)
2018(15621)
2017(30673)
2016(16700)
2015(19158)
2014(19201)
2013(19248)
2012(17915)
2011(16275)
2010(16932)
2009(15740)
2008(15712)
2007(14282)
2006(12362)
2005(11049)
作者
(48912)
(40890)
(40873)
(39272)
(26067)
(19673)
(18920)
(16124)
(15353)
(14799)
(13823)
(13821)
(13059)
(13022)
(12828)
(12799)
(12377)
(12084)
(12009)
(11831)
(10358)
(10244)
(10118)
(9374)
(9305)
(9260)
(9173)
(9145)
(8330)
(8122)
学科
(73408)
经济(73349)
管理(43484)
(41954)
方法(38173)
数学(34495)
(34348)
企业(34348)
数学方法(33866)
(17975)
中国(17305)
(16731)
(14445)
(13976)
贸易(13967)
(13576)
地方(13258)
业经(13038)
理论(12748)
(12249)
农业(11499)
(10593)
银行(10564)
(10330)
金融(10328)
(10304)
(10025)
(9965)
财务(9919)
财务管理(9891)
机构
大学(241428)
学院(239966)
(99451)
经济(97291)
管理(91691)
研究(80673)
理学(78752)
理学院(77893)
管理学(76026)
管理学院(75595)
中国(62773)
(51294)
科学(49839)
(45250)
(42038)
(41686)
研究所(38171)
中心(37894)
业大(36653)
(36597)
财经(35872)
农业(32908)
北京(32555)
(32407)
(31018)
经济学(30877)
师范(30682)
(29199)
(28289)
经济学院(27996)
基金
项目(156453)
科学(121867)
基金(112588)
研究(112103)
(98332)
国家(97596)
科学基金(82870)
社会(69062)
社会科(65499)
社会科学(65474)
(61708)
基金项目(58753)
自然(54664)
教育(53828)
自然科(53452)
自然科学(53437)
自然科学基金(52454)
(52392)
资助(48956)
编号(46238)
成果(38180)
重点(35810)
(35009)
(33116)
课题(32316)
(32199)
科研(30455)
创新(30070)
教育部(29941)
大学(29690)
期刊
(104951)
经济(104951)
研究(69746)
中国(47708)
学报(38331)
(36853)
(35950)
科学(34676)
管理(32644)
大学(28714)
教育(27457)
学学(26796)
(24830)
金融(24830)
农业(24338)
技术(23156)
经济研究(17794)
财经(17725)
业经(16251)
统计(15389)
(15217)
(14294)
问题(14090)
(13577)
技术经济(13053)
决策(12564)
(12167)
(11707)
理论(11340)
图书(11305)
共检索到357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刚  胡立  
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日益成为中美两国竞争、争夺与博弈的战略性领域之一。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中美汇率交锋的完全信息且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认为人民币汇率中美博弈属于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均衡汇率水平取决于中美双方各自耐心系数的大小。谁的耐心系数大,最终的均衡汇率就对谁有利。因此,面对美国抛出的人民币升值论调,中国除了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高金融话语权以外,还应坚持"汇率调整以我为主"的原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亚南  万方方  
既有的关于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其中、短期模型的探讨,而对长期均衡汇率的分析较少。本文首先对长期均衡模型中的持久均衡汇率进行介绍,然后将其运用于对人民币的实证研究,最后使用得到的结果对新近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必要性做出验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佳  林斌  
本文在传统的BEER模型的基础上对影响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宏观经济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进行细分,构建一个改进的简约单方程模型,并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测算人民币汇率失调程度,最后得出结论:这几年我国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以及贸易条件的改善,要求人民币汇率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不断升值,而开放度等宏观经济因素在中期内则起着相反的作用,因此人民币汇率变动受到宏观经济基本面的综合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丁骋骋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在实现内部均衡的同时,越来越需关注外部均衡。自1994年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失衡是由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的不平衡引起,其中更主要的是后者。我国在运用政策手段对两个项目收支平衡进行调控时存在缺陷,因此应该寻找其它更好的途径。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大幅波动与我国当前的汇率制度安排有关。同时,理论及经验研究都证明,浮动汇率能更好地调节国际收支,在经常账户上表现为更小波动性。由此,我们应逐步过渡到更为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祺  
本文通过建立一般均衡下单方程模型,根据1980~2003年的年度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对人民币的均衡汇率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研究认为①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始终围绕均衡汇率波动,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高估和低估;②贸易条件、开放度等基本经济因素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影响显著,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汇储备的规模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不显著;③人民币汇率错位自我修正能力较强,钉住“一篮子”货币能较好地反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江春  李征  
本文利用拓展后的Hooper and Morton局部均衡模型,分析了影响中美两国间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在我国确实存在着"高储蓄两难"问题,国内大量的美元资产是导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的主要诱因,而中美两国间相对竞争力的转变与人民币升值压力之间的联系较弱。因此,有步骤地降低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权重有利于缓解目前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而加快国内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是保持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适当提升利率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目前的平稳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储幼阳  
本文在Edwards发展中国家均衡汇率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方法构造了人民 币均衡汇率模型,测算出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回答了人民币实际汇率是否需要调整的问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潘再见  
本文选择劳动生产率、贸易条件、经济开放度、政府支出、货币供应量等经济基本变量构建了人民币兑新台币的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并基于海峡两岸1994-2012年的数据,测算了人民币兑新台币的均衡汇率和失调程度。实证研究表明:人民币兑新台币的汇率长期处于非均衡状态,但失调程度并不严重;人民币兑新台币的长期均衡汇率呈现上升趋势,表明大陆的综合竞争力相对于台湾地区不断上升。因此,人民币与新台币的汇兑价格必须考虑海峡两岸的经济基本面,并建立有效的汇率合作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瀛  王浣尘  
本文借鉴国际上的动态跨时期一般均衡模型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一个小国的开放宏观经济模型 ,探讨了关税、货币供给、政府支出以及生育率等要素对均衡汇率的影响。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利用简约计量方程估计了人民币均衡汇率 ,对各经济基本要素与均衡汇率的长期协整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 ,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胡海林  王莉  白东杰  
均衡汇率作为一国内外经济中的重要参数,是制定内外经济政策,衡量经济运行状态,实现经济利益的一个参考因素。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数据,根据行为均衡汇率模型估算的逻辑框架,估算了人民币均衡汇率,在样本区间内实际汇率围绕均衡汇率波动,使得失调表现为一种常态。研究的政策空间表明,我国经济基本面的长期趋势不支持目前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艳平  
均衡汇率模型的核心是分析基本经济因素变化对均衡汇率的影响,并利用它们之间存在着的系统联系来估计均衡汇率。文章选择了Montiel的关于发展中国家测算均衡汇率的基本模型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对其进行适当的修改。最后用计量经济模型实证推导出人民币均衡汇率与其决定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魏巍贤  张军令  
本文利用改进后的GTAP模型(全球贸易分析模型),分析了在不同资本管制程度下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改进后的多国货币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汇率波动下资本跨区域流动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贬值短期内带来中国净出口增加,但长期会引起其国内资本外流,造成国内投资、消费水平和实际GDP下降;人民币贬值对中国GDP的负面影响大于其升值对GDP的正面影响;随着资本管制的放松,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效应将会放大。根据本文研究结论,为防范未来人民币大幅度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需建立包括适当资本管制和宏观审慎管理等在内的新金融政策框架,同时还应加强稳定国内实体经济增长的政策供给。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莉亚  任若恩  
本文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原Edwards均衡汇率决定模型进行了适当的修正 ,并在此修正模型基础上 ,实证测算出了自 1 980年代以来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值 ,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分析了近 2 0年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失调情况及其主要原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纯威  
在各种均衡汇率模型中,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多方程结构模型具有比较优势。将该模型运用于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分析显示,1994年以来,人民币保持基本均衡状态下的升值趋势,这种趋势仍将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而延续。但短期来看升值速度与货币当局干预强度反向相关。基于我国目前产出的汇率预期弹性大于利率预期弹性的现实,为避免升值对我国经济造成负面冲击,适度干预是必要的,同时也要通过恰当的外贸及资本管制政策来缓解升值压力,并为减少干预创造条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纪显  张宗益  
本文以开放的宏观经济为框架、以厂商利润最大化为微观经济基础、以严格的数学推导为逻辑纽带、以粘性价格为理论依据、以购买力平价的微分冲击形式为理论基础,提出并构建了两国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汇率效应模型。应用模型,本文对1992~2002年的人民币粘性均衡汇率进行了定价,并对2003年的定价进行了预测。以定价汇率及其预测为标准,对1992~2003年的人民币汇率偏离与经常性项目的关系,进行了弹性分析。根据模型与实证分析,获得了一些重要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