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28)
- 2023(10976)
- 2022(9075)
- 2021(8284)
- 2020(7182)
- 2019(15938)
- 2018(16252)
- 2017(32076)
- 2016(17381)
- 2015(19426)
- 2014(19485)
- 2013(19791)
- 2012(18276)
- 2011(16434)
- 2010(16835)
- 2009(16518)
- 2008(16780)
- 2007(15470)
- 2006(14195)
- 2005(13287)
- 学科
- 业(82437)
- 济(77806)
- 经济(77673)
- 企(75286)
- 企业(75286)
- 管理(73074)
- 方法(34080)
- 财(30138)
- 业经(27294)
- 数学(26144)
- 数学方法(25998)
- 农(25642)
- 制(22867)
- 务(21935)
- 财务(21908)
- 财务管理(21879)
- 企业财务(20595)
- 中国(20545)
- 农业(17944)
- 技术(16822)
- 体(16031)
- 和(15406)
- 策(14984)
- 划(14715)
- 银(14355)
- 银行(14344)
- 体制(14016)
- 理论(13857)
- 行(13716)
- 贸(13357)
- 机构
- 学院(262778)
- 大学(259676)
- 济(117236)
- 经济(114944)
- 管理(106122)
- 理学(89688)
- 理学院(88920)
- 管理学(87859)
- 管理学院(87380)
- 研究(82614)
- 中国(71274)
- 财(61701)
- 京(54453)
- 财经(47739)
- 科学(44842)
- 经(43188)
- 所(41388)
- 江(41086)
- 农(39590)
- 中心(38332)
- 研究所(36372)
- 经济学(36368)
- 财经大学(35286)
- 北京(34833)
- 业大(33245)
- 经济学院(32959)
- 州(32491)
- 商学(31016)
- 农业(30791)
- 商学院(30743)
- 基金
- 项目(158905)
- 科学(126955)
- 研究(120046)
- 基金(117547)
- 家(99758)
- 国家(98870)
- 科学基金(86717)
- 社会(79188)
- 社会科(75259)
- 社会科学(75241)
- 基金项目(61544)
- 省(61004)
- 自然(53963)
- 教育(53817)
- 自然科(52566)
- 自然科学(52553)
- 自然科学基金(51722)
- 划(49920)
- 资助(48668)
- 编号(48279)
- 成果(39455)
- 部(36961)
- 制(36098)
- 创(35673)
- 业(35504)
- 重点(34951)
- 发(33685)
- 国家社会(33082)
- 创新(32503)
- 课题(32454)
- 期刊
- 济(138064)
- 经济(138064)
- 研究(82953)
- 中国(52129)
- 财(51871)
- 管理(45235)
- 农(37583)
- 融(33378)
- 金融(33378)
- 科学(32594)
- 学报(32110)
- 大学(25609)
- 农业(25467)
- 财经(24889)
- 学学(24161)
- 业经(23765)
- 技术(23161)
- 经济研究(21513)
- 经(21425)
- 教育(19895)
- 问题(18470)
- 技术经济(15402)
- 业(15107)
- 贸(14887)
- 财会(14323)
- 现代(13821)
- 商业(13277)
- 国际(13208)
- 理论(13071)
- 世界(12769)
共检索到411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竹青 盛丹
基于2000-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本文检验了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制造业企业加成率分布之间的关系,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显著降低了我国制造业加成率分布的离散程度,出口汇率升值和进口汇率升值均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分别降低了新进入/退出企业(即扩展边际)和持续存在企业(即集约边际)的加成率分布的离散程度,且对前者的作用更突出;(2)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企业加成率分布的影响还依赖于企业的所有制特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竹青 盛丹
基于2000-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本文检验了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制造业企业加成率分布之间的关系,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显著降低了我国制造业加成率分布的离散程度,出口汇率升值和进口汇率升值均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分别降低了新进入/退出企业(即扩展边际)和持续存在企业(即集约边际)的加成率分布的离散程度,且对前者的作用更突出;(2)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企业加成率分布的影响还依赖于企业的所有制特点和劳动密集度。最后,本文机制检验部分证实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通过改变企业的价格分布和边际成本分布两个渠道影响了加成率分布,即存在明显的价格分布效应和边际成本分布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康茂楠 毛凯林 刘灿雷
关于增值税转型对企业间成本加成率分布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鲜有文献对此进行考察和识别。文章基于1998-2007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将2004年东北地区试行的增值税改革视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增值税转型对中国制造业成本加成率分布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以增值税转型为代表的减税政策有效降低了成本加成率分布的离散程度,改善了制造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地,增值税转型能更多地促使高成本加成企业降低成本加成率,并可以通过价格和边际成本渠道对缩小企业间成本加成率差距产生显著影响。基于行业国有资本份额、资本密集度和行业技术水平的异质性检验表明,税收激励对高国企份额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一般技术水平行业的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应针对性地实施税收改革,以更好地发挥税收激励的资源配置效应。
关键词:
增值税转型 成本加成率分布 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家云 毛其淋
文章利用2000-2007年的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深入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影响,并同时揭示了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人民币升值显著降低了出口企业的加成率,并且对于出口依赖程度越高的企业,人民币升值对其加成率的负面影响越大;(2)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影响具有动态效应,且可能存在1年的时滞,它对企业加成率的抑制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递增趋势;(3)人民币汇率对不同特征的出口企业加成率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出口企业加成率的消极影响随着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而降低,随着企业融资约束的增强而增强;从所有制性质来看,私营出口企业的加...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加成率 中介效应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新功
1994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一直处于升值的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趋势更加明显。这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带来不小压力,也给制造业升级带来挑战。本文选取1990年到2013年的年度数据,验证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发现初期的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升级存在一定的正效应,之后具有负效应;随着制造业升级,人民币逐渐升值是自然趋势。最后提出人民币升值趋势下制造业升级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新功
1994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一直处于升值的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趋势更加明显。这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带来不小压力,也给制造业升级带来挑战。本文选取1990年到2013年的年度数据,验证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发现初期的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升级存在一定的正效应,之后具有负效应;随着制造业升级,人民币逐渐升值是自然趋势。最后提出人民币升值趋势下制造业升级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军 于晓宇 郑吉锋 周亚虹
实体企业金融化是经济“脱实向虚”的重要微观表现形式,其经济效应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议题。本文采用2007—2018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样本,从成本加成分布的视角研究了实体企业金融化对行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显著影响成本加成水平及其分布状态,金融资产投资份额的上升不仅降低了企业成本加成,而且扩大了成本加成分布离散度,进而加剧行业资源错配。从机制看,金融化主要通过弱化产品市场竞争和延缓低成本加成企业退出市场两种渠道降低行业资源配置效率。本文为评估企业“脱实向虚”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证据,对于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企业金融化 成本加成分布 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龚关 胡关亮
本文在Hsieh & Klenow(2009)提出的测算资源配置效率方法的基础上,突破了模型规模报酬不变的限制,提出以投入要素的边际产出价值的离散程度作为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指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微观数据,本文首先采用Levinsohn-Petrin(2003)半参数估计方法估计出行业的要素产出弹性,然后结合一个涉及异质产品的垄断竞争模型计算得到:若资本和劳动均为有效的配置,1998年我国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将提高57.1%,而2007年将提高30.1%;此外,在这10年里,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了10.1%,而劳动配置效率的改善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了7.3%。...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欧阳志刚 陈奕景 陈熹
本文以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间和不同类别企业间金融资源配置的现实背景,构建金融资源配置扭曲导致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分析框架,测度中国制造业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及其扭曲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研究发现:(1)制造业行业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高,而行业内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在行业内配置中,债务配置效率和融资规模配置效率相对较低。(2)在样本期内,制造业总体金融资源配置扭曲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损失年均为37.30%,其中,行业内和行业间配置扭曲导致的生产率损失年均分别为31.54%和5.76%。在行业内配置扭曲导致的生产率损失中,债务配置扭曲和融资规模配置扭曲是主要来源。金融资源配置的“所有制歧视”比“规模歧视”导致的生产率损失大,且非国有和小规模企业内部配置扭曲导致的生产率损失较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各类金融资源配置扭曲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损失显著减少。(3)重点产业前期金融支持政策形成的“好”扭曲不同于传统非重点产业的“坏”扭曲,随着重点产业的发展,“好”扭曲会缓解,全要素生产率损失也会因此下降,“好”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这一作用规律对当前金融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嘉啉 马野驰
本文运用跨期劳动力供给模型,构建协整模型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与我国制造业就业规模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实际汇率与我国制造业就业规模具有长期均衡稳定关系,实际汇率升值将降低我国制造业就业规模。
关键词:
人民币实际汇率 汇率变动 制造业就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宣江 唐守廉
本文以2001年~2013年HS分类标准下制造业出口的季度数据为样本,用不同要素类型制造业的出口比重描述制造业的出口结构,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模型(VECM)及脉冲响应函数法分析人民币汇率水平及其波动对制造业出口结构的长期和短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制造业出口总量有着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不同类型制造业出口对人民币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的响应差别很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殷醒民
一、问题的提出 80年代以来,中国的工业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然而中国的工业发展有着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工业低集中度的逐步下降,二是工业经济效益的下降趋势。(Yin,1995) 中国的工业发展是建立在地方工业化的基础上的,各级地方政府组建企业和管理企业,企业数目甚多,形成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原子型”结构特点。中国的中小企业占据了中国工业经济的重要地位。根据对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统计,1980年,拥有1,000多劳动力以上的企业占有的工业劳动力为41.4%,而1,000劳动力以下的企业则占有工业劳动力的58.6%,并占有工业产出的45.2%。到1990年,1,000劳动力以下的企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峰 庄宗武 谢锐
本文基于2006—2013年中国土地市场网277个地级市土地市场交易数据测算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指标,同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贸易数据测算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进而从城市土地资源配置视角探讨制造业出口价值攀升的推进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工业用地存在应得收益大于实际价格的反向错配倾向,这种反向错配通过抑制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弱化集聚经济效应以及加剧企业要素配置扭曲等机制显著降低了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增长竞争和财政最大化进一步强化了土地资源错配对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抑制效应;土地资源错配对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依赖于企业贸易类型、所有制类型、所在地区及所在城市等级等方面。上述结论表明,进一步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是当前阶段保持制造业快速增长、推进出口产品附加值稳步提升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蕾蕾 盛丹
环境立法是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的重要手段,但其能否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是评估环境立法政策效果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地方环境立法的设定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运用倍差法考察环境立法对行业资源配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地方环境立法有助于缩小行业内生产率离散程度,实现行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一方面,环境立法通过提高企业平均生产率而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而且低生产率企业的生产率水平提高幅度大于高生产率企业,引起行业生产率离散程度缩小;另一方面,环境立法通过抑制低生产率企业进入和促进低生产率企业退出而达到优化企业之间资源配置的作用。此外,环境立法的资源配置效应具有企业层面和地区层面的异质性,环境立法只有对高研发强度的企业才能起到优化行业资源配置的作用;较之非国有企业,环境立法对国有企业的行业资源配置作用更大;高强度的执法力度是保障环境立法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关键。
关键词:
地方环境立法 生产率离散 资源配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金晓雨
本文构建一个包含异质性企业研发创新和市场进入退出的一般均衡模型,推导行政审批改革对企业内和企业间资源配置的影响,并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行政审批改革既会优化企业内资源配置,也会优化企业间资源配置,进而带来加总制造业生产率提升。进一步检验微观机制发现:一方面,行政审批改革降低企业各项成本,刺激企业研发创新,推动企业自身生产率提升;另一方面,行政审批改革也会加剧企业间竞争,通过异质性企业规模变化和市场进入退出,引导资源由低生产率企业向高生产率企业流动,优化企业间资源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