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80)
2023(5966)
2022(4982)
2021(4742)
2020(3826)
2019(8873)
2018(8792)
2017(17353)
2016(9665)
2015(10795)
2014(10708)
2013(10680)
2012(10282)
2011(9551)
2010(9985)
2009(9098)
2008(9173)
2007(8512)
2006(7777)
2005(7224)
作者
(28064)
(23357)
(23175)
(22272)
(15278)
(10957)
(10514)
(8969)
(8748)
(8716)
(8159)
(7812)
(7676)
(7634)
(7582)
(7326)
(7065)
(6906)
(6893)
(6764)
(6020)
(5807)
(5766)
(5472)
(5375)
(5359)
(5318)
(5081)
(4722)
(4646)
学科
(37694)
经济(37654)
管理(25725)
(24383)
(19399)
企业(19399)
方法(15436)
数学(13405)
数学方法(13177)
(11907)
中国(11077)
(9669)
(8962)
贸易(8958)
(8919)
(8749)
(8370)
(7975)
业经(7931)
(7792)
银行(7773)
(7515)
(7388)
金融(7387)
农业(7274)
地方(7122)
理论(6636)
及其(6599)
政策(5823)
(5561)
机构
大学(139323)
学院(139259)
(60411)
经济(59060)
研究(52892)
管理(50723)
理学(42722)
中国(42285)
理学院(42209)
管理学(41347)
管理学院(41093)
科学(30471)
(29803)
(29710)
(27561)
研究所(24873)
中心(24131)
(23247)
(22964)
财经(22715)
(20632)
(19639)
师范(19482)
北京(19105)
(18851)
经济学(18722)
业大(18521)
农业(18188)
(17587)
财经大学(16863)
基金
项目(86064)
科学(68225)
研究(64631)
基金(62843)
(54516)
国家(54059)
科学基金(45570)
社会(40351)
社会科(38249)
社会科学(38237)
(32136)
基金项目(31713)
教育(30365)
自然(29024)
自然科(28357)
自然科学(28347)
(28288)
自然科学基金(27869)
资助(27230)
编号(26640)
成果(23909)
(19948)
重点(19779)
课题(19300)
(18659)
(17349)
(17276)
教育部(17129)
国家社会(16418)
创新(16286)
期刊
(70058)
经济(70058)
研究(46424)
中国(30929)
(21499)
(21057)
金融(21057)
(21028)
学报(20031)
管理(19678)
科学(19514)
教育(17586)
大学(15438)
农业(14492)
学学(14460)
经济研究(11760)
技术(11310)
财经(11292)
业经(10377)
(9743)
国际(9219)
(9061)
问题(8871)
世界(7842)
(7255)
理论(7222)
现代(6597)
(6479)
论坛(6479)
实践(6459)
共检索到225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巴曙松  朱元倩  章宇娟  
本文基于对2007年人民币有效汇率测算的结果,通过与2006年人民币有效汇率走势的比较,分析了人民币有效汇率开始呈现双向波动小幅升值的态势,结合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国际金融市场波动与国内流动性过剩和CPI高企以及融资性商品期货在国内兴起的情况,探讨了2007年人民币有效汇率与相关因素的影响关系,并对2008年的走势及其政策涵义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姚瑶  
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随着我国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变化,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趋势和波动幅度日益增加。2012年4月16日,人民币汇率波幅扩大政策也正式实施。本文通过对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现状分析及其影响研究,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建伟  杨琳  
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从盯住美元向盯住一篮子货币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改革过程中,人民币有效汇率一度出现持续大幅度升值,致使人民币汇率出现高估现象。2015年汇改以后,人民币有效汇率持续贬值,直接因素是热钱大量流出引致的资本净流出规模扩大,实际上是对前期人民币汇率高估的合理修正。未来人民币有效汇率进一步贬值的空间有限,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高估已得到完全修正,再度被动贬值的空间有限,但对欧元、日元和周边国家货币汇率仍有较大幅度的贬值空间。保持人民币有效汇率稳定在合理均衡水平,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和管理机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建伟  杨琳  
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从盯住美元向盯住一篮子货币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改革过程中,人民币有效汇率一度出现持续大幅度升值,致使人民币汇率出现高估现象。2015年汇改以后,人民币有效汇率持续贬值,直接因素是热钱大量流出引致的资本净流出规模扩大,实际上是对前期人民币汇率高估的合理修正。未来人民币有效汇率进一步贬值的空间有限,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高估已得到完全修正,再度被动贬值的空间有限,但对欧元、日元和周边国家货币汇率仍有较大幅度的贬值空间。保持人民币有效汇率稳定在合理均衡水平,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和管理机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建军  
人民币汇率是近年来市场关注的焦点,不同的利益主体对人民币汇率有不同的观点。不过,在欧美债务危机影响下,最近几个月中国的外需受到严重冲击。人民币单边升值的态势停止、人民币汇率已趋于均衡水平的论点已逐渐成为各界的共识。人民币汇率的这种最新走势,不仅关系到汇率本身,而且还会牵涉到外汇占款以及中国货币政策的走向,是未来我们需要面对的重大货币金融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左喜梅  
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将货币政策变量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的影响的内生部分剔除,运用货币政策外生变量构建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实证检验人民币跨境结算、货币政策对汇率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能显著抑制人民币汇率波动,其抑制效应有2期滞后;单独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即扩大货币供给量无法实现稳定人民币汇率的目标,但是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扩大和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共同作用则可以有效降低人民币汇率波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强  
本文通过建立包含货币供应量、资产价格、通货膨胀和产出等变量在内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检验了中国货币供应量指标对于资产价格波动和通货膨胀的反应,发现无论是用基础货币还是广义货币作为货币政策的衡量指标,货币当局对于资产价格波动都没有像对通货膨胀那样给予直接的反应。鉴于资产价格波动和金融稳定的密切关系,我们在考虑资产价格的情况下更全面地反映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货币和金融环境,采用一个简化的结构模型将资产价格纳入金融状况指数,发现这一指数和传统的通货膨胀指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中包含了更丰富的信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建  赵琳  
文章采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实施时不能忽略的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文章构建了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货币政策及其宏观经济系统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在模型参数校准的基础上进行了政策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较大的人民币汇率波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但是对每个变量冲击响应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较大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将显著干扰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需求的调控,人民币汇率升值波动幅度较大时,货币政策对需求变量的调控作用会减弱,但不会影响相关需求变量在不同时点的冲击响应走势特征。较大的汇率波动会减弱利率上行对出口的负面影响,有利于缓解货币政策对出口的负面冲击,但会导致贸易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尧成  
本文运用Beveridge和Nelson提出的对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分解的方法,将2005年7月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分解为确定性趋势成份、随机趋势成份及周期成份。分解结果表明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在升值预期下人民币汇率具有确定性的升值趋势;二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基础已基本确立。面对这种新的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我国有必要调整人民币汇率政策目标,以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胡慧馨  李群  
自2018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打破原有的单向贬值或升值模式,呈现出双向波动趋势,大体经历了升值、小幅回调、贬值三个阶段。尤其是2018年端午节过后,人民币汇率呈现持续下跌趋势,引发市场恐慌,人民币贬值预期不断扩散,"破7"言论也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就近期的人民币汇率波动情况,来分析其对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影响,并进而对未来货币政策操作预判。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曲凤杰  
本文多角度分析了金融危机前后全球失衡状况的动态变化,认为尽管危机后经常帐户失衡程度有短期缓解,但无论是顺差国还是逆差国的经常帐户收支的方向没有逆转,全球失衡程度继续加深,由于美国仍持续从其他国家政府或银行获得融资,美国对外净负债也持续累积。美国提高债务上限意味着美国政府债务状况可能进一步恶化,2011年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将超过其GDP。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汪洋  荣璟  
人民币金融有效汇率指数的构建,可以从无风险金融资产和风险金融资产两个角度来探讨。以抵补利率平价理论为基础,从无风险金融资产视角出发构建的金融有效汇率指数,将关注点从即期有效汇率指数过渡到远期有效汇率指数,从金融资产的角度完善了人民币金融有效汇率指数体系,可用于测度人民币所面临的升贬值压力,为投资者提供了衡量一国货币对外价值高低的前瞻性参考。研究表明,不同期限下的人民币金融有效汇率指数走势之间的差别主要受国内外利差因素的影响,但即期汇率的波动是影响其走势的最主要因素。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轩  杨海珍  
本文从预测角度出发,结合TEI@I方法论的指导思想,综合运用文本挖掘、计量模型、集成分析等技术对人民币汇率数据进行"先分解再分析后集成"的综合分析,从而建立一套人民币汇率综合集成预测模型。研究发现,本文所构建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TEI@I集成预测模型对于人民币汇率这类线性特征、非线性特征共存的复杂系统表现出优异的拟合能力,与传统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相比,体现出较高的预测精度。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轩  杨海珍  
本文从预测角度出发,结合TEI@I方法论的指导思想,综合运用文本挖掘、计量模型、集成分析等技术对人民币汇率数据进行"先分解再分析后集成"的综合分析,从而建立一套人民币汇率综合集成预测模型。研究发现,本文所构建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TEI@I集成预测模型对于人民币汇率这类线性特征、非线性特征共存的复杂系统表现出优异的拟合能力,与传统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相比,体现出较高的预测精度。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建伟  余明  
1995年以来人民币有效汇率发生了四次较大波动 ,但总体上处于持续升值状态。经验分析表明 ,人民币有效汇率大幅度升值不仅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形成巨大负面冲击 ,而且对世界经济增长也会产生间接的不利影响。近期人民币有效汇率贬值仅是针对前期汇率大幅度升值的价值回归。从稳定经济增长的角度看 ,短期内人民币名义汇率应继续保持相对稳定 ,但中长期可将汇率体制从钉住美元转换为钉住一揽子货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