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11)
- 2023(3667)
- 2022(3057)
- 2021(2878)
- 2020(2441)
- 2019(5572)
- 2018(5438)
- 2017(10705)
- 2016(5959)
- 2015(6342)
- 2014(6371)
- 2013(6445)
- 2012(6000)
- 2011(5579)
- 2010(5397)
- 2009(4929)
- 2008(4841)
- 2007(4260)
- 2006(3646)
- 2005(3392)
- 学科
- 济(23245)
- 经济(23225)
- 业(15024)
- 管理(14462)
- 方法(13378)
- 企(12481)
- 企业(12481)
- 数学(12264)
- 数学方法(12152)
- 财(6687)
- 学(5682)
- 中国(5399)
- 银(5057)
- 银行(5042)
- 融(5030)
- 金融(5030)
- 行(4821)
- 制(4798)
- 务(4647)
- 财务(4639)
- 财务管理(4631)
- 企业财务(4495)
- 农(4448)
- 贸(4127)
- 贸易(4125)
- 易(4049)
- 理论(3862)
- 业经(3792)
- 技术(3473)
- 体(3017)
- 机构
- 大学(83700)
- 学院(81771)
- 济(35627)
- 经济(34901)
- 研究(30390)
- 管理(28601)
- 中国(25097)
- 理学(24740)
- 理学院(24422)
- 管理学(23925)
- 管理学院(23773)
- 科学(18958)
- 财(17282)
- 京(16728)
- 农(16187)
- 所(16133)
- 研究所(14977)
- 中心(14603)
- 财经(14197)
- 业大(13226)
- 经(13127)
- 农业(13048)
- 经济学(12435)
- 江(11583)
- 经济学院(11343)
- 财经大学(11039)
- 融(10670)
- 金融(10559)
- 院(10443)
- 北京(10288)
- 基金
- 项目(56888)
- 科学(44733)
- 基金(43474)
- 家(39697)
- 国家(39446)
- 研究(37120)
- 科学基金(32953)
- 社会(24582)
- 社会科(23484)
- 社会科学(23475)
- 自然(22614)
- 基金项目(22449)
- 自然科(22157)
- 自然科学(22150)
- 自然科学基金(21799)
- 省(20871)
- 资助(19072)
- 划(18586)
- 教育(17381)
- 部(13304)
- 重点(13273)
- 编号(12718)
- 性(11725)
- 创(11537)
- 科研(11526)
- 计划(11513)
- 教育部(11300)
- 发(11256)
- 国家社会(10939)
- 创新(10927)
共检索到120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前进 武磊
本文根据有效汇率指数的特点,将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分解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美元有效汇率指数之乘积。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利用2016年4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汇价数据和BIS日度美元指数,实证考察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变动特征,结果显示美元指数、人民币汇率收盘价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同向变动,美元指数和人民币汇率收盘价的变动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有"自动稳定器"效果。其次,通过Logit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调整的非对称性,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贬值有持续变化的动能,具有一定的惯性;相反人民币汇率升值没有惯性,市场存在汇率调整的非对称性。最后,利用M&S模型和GARCH-M模型考察了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有何影响,结论表明逆周期因子与人民币汇率波动反向变化,意味着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过度贬值有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立晟 张潇
2017年5月,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引入"逆周期因子",人民币汇率周期性问题开始引发大家关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告明确表示:"汇率根本上应由经济基本面决定……当前我国外汇市场可能仍存在一定的顺周期性,容易受到非理性预期的惯性驱使,放大单边市场预期,进而导致市场供求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真',增大市场汇率超调的风险。"汇率周期性周期性,是描述一个经济量与经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立晟 张潇
2017年5月,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引入"逆周期因子",人民币汇率周期性问题开始引发大家关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告明确表示:"汇率根本上应由经济基本面决定……当前我国外汇市场可能仍存在一定的顺周期性,容易受到非理性预期的惯性驱使,放大单边市场预期,进而导致市场供求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真',增大市场汇率超调的风险。"汇率周期性周期性,是描述一个经济量与经济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贾凯威
使用1980~2010年的季度数据,应用带通谱回归技术分两个阶段研究人民币汇率传递关于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传递存在关于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在汇率传递的第一阶段,繁荣时期的本币升值对进口价格的影响小于其他周期阶段的影响;在汇率传递的第二阶段,繁荣时期的进口价格上升对本国物价水平的影响比其他周期阶段更强;此外,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波动在第一阶段的传递具有完全性,而在第二阶段的传递则为部分传递。鉴于汇率传递具有关于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操作要注意"冷热"有别,增强政策的灵活性与前瞻性。
关键词:
汇率传递 非对称性 经济周期 带通谱回归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何青 甘静芸 刘舫舸 张策
2017年5月26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机制中引入逆周期因子。本文利用引入新因子以来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通过新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定价机制,测算了逆周期因子数值。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构建VAR模型和EGARCH模型研究了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汇率走势和人民币汇率波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引入逆周期因子降低了人民币汇率波动性,但对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没有显著影响。逆周期因子修正了投资者对汇率变动顺周期性的过度反应,有利于引导市场预期,完善人民币汇率宏观审慎管理。
关键词:
逆周期因子 人民币汇率 宏观审慎管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曹伟 倪克勤
本文运用滚动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了自1995年1季度至2008年4季度期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传递效应的动态发展趋势。通过设置虚拟变量、运用门限模型等计量方法从汇率变动方向和汇率变动幅度两个层面考察了人民币汇率传递的非对称性。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传递效应总体呈现动态下降趋势。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的传递存在非对称性:一方面,人民币贬值对进口价格存在较高的传递效应,而人民币升值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较小;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波幅越大,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越大。本文在以上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得到了许多有益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胜 田涛
本文将汇率变动划分为小幅度升值、大幅度升值、小幅度贬值与大幅度贬值四种区制,并利用2001年1月~2011年12月的数据采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区制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分析了不同区制下汇率变动对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不同状态下的汇率变动对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一方面,人民币贬值会促进国内价格上涨并且贬值幅度越大对国内价格水平的正向影响越大;另一方面,人民币小幅升值也不会对物价上涨产生抑制作用,这与现实中2008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并没有抑制通货膨胀的现实吻合;而较大幅度人民币升值虽然短期内会对物价上升产生抑制作用,但是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汇率传递 非对称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常远 吴鹏
本文基于直接和间接两种传递机制,从传递效应的不完全性和非对称性视角构建传递机制模型和滚动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异质性影响,以探析人民币汇率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城乡收入水平的传递效应具有不完全性,即人民币汇率变动一单位,城乡收入水平的变动小于一个单位;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传递效应具有非对称性,即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但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更大,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人民币汇率贬值则对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更大,有可能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会清
以中国的20种主要出口商品作为研究对象,考察1997年一季度至2016年四季度期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于出口商品价格的非对称传递特征。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产生了显著的非对称传递效应,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贸易的负面冲击远强于人民币贬值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变动对出口商品价格的影响也远强于汇率小幅变动的情形。汇率传递效应在汇改前后表现出动态的非对称性,汇率因素对出口商品价格的影响在2005年汇改之后才开始显现。由于进口投入品比例上的商品异质性,汇率传递效应及其非对称性传递特征仅限于资源性产品和中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孟楠 赵茜 王宇光
人民币汇率变动不但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还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内外政治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政治周期对人民币汇率的传导机制,建立"政治周期外溢效应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1)美国政治周期对人民币汇率在短期内有着直接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资本流动与政策调控传导的;(2)人民币升值率随着美国大选和中期选举而呈现周期性变化:人民币的升值率在美国总统上任后的第一年显著减弱,而在中期选举后的第一年却显著升高;(3)虽然政治周期的影响不因执政党不同而发生改变,但总统与国会的"党派一致"与否却会对这一影响有重要作用。本文不仅将人民币汇率影响机制的研究拓展到政治领域,而且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模型用以系统分...
关键词:
政治周期 外溢效应 人民币汇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封福育
文章通过建立和估计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流入我国FDI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变动对FDI的影响呈非线性和不对称特征。当汇率变化幅度较小时,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1个百分点,流入我国的FDI将增加3.95个百分点;但是当汇率变化幅度较大时,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1个百分点,流入我国的FDI将增加3.13个百分点。而人民币汇率波动程度对FDI的影响则较为复杂。在汇率波动幅度较小的情况下,汇率波动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在汇率剧烈波动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外商对华投资之间并无显著关系。
关键词:
汇率变动 FDI 门限回归模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新玲 黎鹏
将小波分析法与谱分析法相结合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周期特征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人民币/美元名义汇率收益率序列主要存在三个显著的波动周期,分别为19天、39天和79天。19天左右的周期主要与"月份效应"有关,而39天左右的周期和79天左右的周期在一定程度上与短周期(19天)的叠加有关。此外,三个显著波动周期的结果,还表明人民币/美元名义汇率呈现的是一种多个波长的周期并存,且每个波长具有相应变动性的周期运行规律。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汇率周期 小波分解 谱分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万正晓
本文利用几何加权平均法来设计用以反应中国贸易商品国际竞争力变动状况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指标,并系统地研究了两者的变动差异和发展趋势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1990年到2003年8月的连续14年期间,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虽然贬值了近40个基点,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却升值了3.59%。因此,如果依据汇率理论的基本原理来判断的话,中国政府近14年的汇率制度安排,使中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了。国际上攻击人民币汇率政策的言论似乎缺乏理论依据。但是,如果以贸易平衡作为判断“均衡汇率”的基准,人民币的确存在升值的压力。作者认为,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汇率实质上已经成为实现全...
关键词:
人民币 实际有效汇率 人民币升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新鹭 周正宁
文章基于开放经济菲利普斯曲线,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的物价传递效应,并利用滚动回归估计方法进一步对汇率传递趋势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汇率变动对物价的传递并不完全,而且不同于以往将汇率传递趋势归因于通货膨胀环境的改变。消费篮子中进口品比重与汇率传递趋势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即相比于通货膨胀环境,汇率传递效应受我国贸易依存度的影响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