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64)
2023(9023)
2022(7688)
2021(7166)
2020(6140)
2019(14053)
2018(13798)
2017(27239)
2016(14309)
2015(15708)
2014(15115)
2013(14762)
2012(13338)
2011(11814)
2010(11273)
2009(9845)
2008(9022)
2007(7287)
2006(5836)
2005(4952)
作者
(38017)
(31747)
(31696)
(30294)
(20064)
(15353)
(14503)
(12489)
(12221)
(10962)
(10950)
(10812)
(10172)
(9829)
(9799)
(9755)
(9562)
(9302)
(9259)
(9163)
(7909)
(7708)
(7637)
(7332)
(7289)
(7121)
(6923)
(6516)
(6190)
(6189)
学科
(58319)
经济(58276)
管理(38027)
(36895)
方法(32519)
(30894)
企业(30894)
数学(29973)
数学方法(29606)
(15615)
(13559)
中国(12932)
(11386)
业经(11274)
(10460)
财务(10428)
财务管理(10408)
企业财务(9978)
(9809)
贸易(9804)
(9781)
地方(9685)
(9575)
农业(8968)
(8277)
银行(8253)
(8234)
金融(8233)
环境(8198)
技术(8093)
机构
大学(190536)
学院(189567)
(81058)
经济(79697)
管理(76559)
理学(67756)
理学院(67022)
管理学(65742)
管理学院(65399)
研究(60569)
中国(47528)
(37942)
科学(37496)
(36132)
财经(30414)
中心(30001)
(28868)
(28636)
业大(28462)
(28084)
研究所(26824)
经济学(26700)
(25515)
经济学院(24473)
(23611)
财经大学(23325)
师范(23315)
农业(22853)
(22745)
北京(22508)
基金
项目(142915)
科学(115135)
基金(108629)
研究(100075)
(95658)
国家(95000)
科学基金(83153)
社会(66182)
社会科(63085)
社会科学(63071)
基金项目(58160)
自然(55801)
自然科(54592)
自然科学(54583)
(53951)
自然科学基金(53604)
(46551)
教育(46520)
资助(44347)
编号(38188)
重点(32853)
(32530)
(30135)
(29889)
国家社会(28742)
科研(28680)
创新(28332)
教育部(28224)
成果(28202)
人文(27167)
期刊
(73712)
经济(73712)
研究(50061)
学报(29965)
科学(28286)
中国(28121)
(27484)
管理(26468)
(23501)
大学(23182)
学学(22229)
(18708)
金融(18708)
技术(16476)
农业(16101)
财经(14749)
教育(13193)
经济研究(13115)
(12650)
业经(11442)
问题(10176)
统计(10092)
资源(9985)
(9156)
理论(8922)
(8850)
技术经济(8840)
(8395)
决策(8323)
科技(8204)
共检索到253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叶冠世  滕建州  王慧姝  
采用最小拉格朗日乘子单位根检验方法,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结构突变。利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年度数据和月度数据,通过对结构断点进行外生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描述了人民币有效汇率长期趋势的动态特征并进行了经济学解释。结果显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5年中国汇率改革使得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发生了较为明显的结构变化,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其他经济事件对其长期走势的影响不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建明  张海森  李文锋  
本文基于条件ECM模型对人民币汇率与宏观经济变量关注参数的内生性或外生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从总体上有利于GDP的增长,但是由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具有弱外生性、强外生性和超外生性等特点,汇率制度缺乏弹性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进程,是大势所趋。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贺光宇  庞晓波  
通过将Taylor(2000)交错价格模型融入新开放宏观经济学模型(NOEM)导出实证模型,有效地将通货膨胀环境与汇率对国内价格传递相融合。选取1998年1月—2012年4月的数据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传递效应在不同通胀环境下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对传递途径进行了脉冲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的CPI传递的长短期效应均较低且受通胀环境影响较大,1998年初至2002年末的持续低通胀环境阻碍了汇率传递所有渠道是导致传递效率低的原因所在,2003年初至2012年4月的较高通胀环境下汇率传递的货币渠道较进口商品价格渠道冲击显著但作用符号相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饶菁伟  彭家生  
本文以我国汇率改革政策实施的2005年7月21日为时间分界点,采用邹突变点检验方法实证检验我国汇改政策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我国FDI的关系是否产生影响,并结合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静态研究方法和脉冲响应分析等动态研究方法研究它们之间的均衡、因果关系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汇改政策确实对汇率与FDI的关系产生了影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FDI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汇改前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是FDI的格兰杰原因,FDI不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格兰杰原因;但脉冲响应结果显示,对我国FDI产生冲击最大的影响因素其实是FDI自身在不同考察期内的数值,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FDI的影响则比较有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戎如香  
以2005年7月21日~2008年3月1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六种货币兑人民币汇率数据为样本,采用R/S分析法对其日收益率序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六种货币兑人民币汇率日收益率序列均不服从正态分布,普遍地表现为有偏的随机过程;六种货币兑人民币汇率均具有非线性特征,表现为较强的正状态持久性,其波动存在明显的非周期循环。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碧云  成思  
文章首先用加权算术平均法测算出针对广东省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然后利用广东省各市2003~201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广东省就业的影响。结论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会显著减少广东省就业;经济开放度越高、第二产业占比越高,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对就业的负面影响越大。最后针对该结论提出了在升值背景下如何促进广东省就业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金光  王群琳  
文章运用1997~2011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将实际有效汇率水平与汇率波动两者结合起来考察其对FDI的综合效应,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深入分析了这些变量之间的动态变化,揭示了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FDI的短期与长期影响。结果表明,实际有效汇率的下降、汇率波动幅度的增加以及市场规模的增大对FDI都有正向冲击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严佳佳  张鑫然  
针对人民币加入SDR事件,运用事件研究法对离岸、在岸人民币汇率市场的有效性展开横向比较,探讨两个汇率市场有效性差异的根本原因,为今后汇改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汇率形成机制的差异,离岸人民币汇率市场的有效性高于在岸人民币汇率市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严佳佳  张鑫然  
针对人民币加入SDR事件,运用事件研究法对离岸、在岸人民币汇率市场的有效性展开横向比较,探讨两个汇率市场有效性差异的根本原因,为今后汇改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汇率形成机制的差异,离岸人民币汇率市场的有效性高于在岸人民币汇率市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玲玲  孙海霞  
本文着力于探讨国内远期外汇市场的有效性及其价格发现功能,分别就美元兑人民币的境内外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构建基于汇率期限结构的VECM模型。实证检验中,境内外远期汇率都拒绝了市场有效性假说,两类汇率对即期人民币汇率的价格发现功能都不够强,但境外远期无本金交割汇率的价格所包含的即期汇率信息量仍然较境内远期汇率更多,其原因可从制度约束、境内外的外汇市场分割性、交易规模和市场活跃度、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等方面来解释。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项后军  潘锡泉  
本文应用LM结构突变检验以及Gregory-Hansen等变结构协整方法,对人民币汇率购买力平价问题进行了重新研究。研究发现样本期内人民币汇率发生了两次结构突变,第一次发生在2005年7月,第二次发生在2006年12月。LM检验显示,发生了结构突变的汇率数据生成过程仍为单位根过程,意味着某些经济冲击确实对数据生成过程(DGP)产生了实质影响。进一步对比研究发现,在未考虑结构突变情况下,样本期内购买力平价不成立;但在考虑结构突变情况下,两种变结构协整方法都支持购买力平价成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千红  
文章选取2003~2007年数据,在测算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基础上,运用带汇率项的泰勒型规则的前瞻预期方程对我国利率与汇率联动性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人民币汇率弹性化前后对利率、通货膨胀以及产出等的影响,提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汇率弹性化政策的选择方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戎如香  
通过对1999年5月5日-2008年9月1日人民币即期汇率和一年期人民币NDF汇率的研究发现:(1)汇改前,人民币即期汇率本身与人民币NDF没有直接联系,但其变动趋势受NDF影响;(2)汇改后,人民币NDF与人民币即期汇率联系加强,二者的绝对值水平和变动趋势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关系。随着人民币NDF对即期汇率影响的加大,人民币汇率定价权问题需引起重视,应加强对人民币NDF的研究,一味地将境内外外汇市场隔绝的政策并非明智之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丽  黄英伟  
央行在外汇市场的长期干预可能会导致汇率的失衡。本文在BEER均衡汇率模型基础上加入央行干预因素,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决定,采用考虑结构变化的协整检验对1994年以来人民币均衡汇率和汇率失调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央行干预对人民币汇率失调带来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央行干预行为会引起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贬值,但这种影响在2000年第一季度和2005年第四季度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且2000年以来央行干预使得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相对于均衡汇率出现了低估,但低估程度并不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鲁晓东  张晋  
汇率与国际收支的短期动态关系一直是理论和经验研究争论的热点问题。本文从"S曲线"假说的经验性规律出发,分别从贸易总量和双边贸易的角度研究了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与中国国际收支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在总量层面上,"S曲线"假说并不适用于中国,但是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额和双边实际有效汇率较好地支持了"S曲线"假说。另外,统计推导和经验研究都表明,"S曲线"假说对于贸易伙伴在中国贸易总额中的份额、贸易收支波动性和双边汇率波动性均具有较强的敏感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