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17)
- 2023(10904)
- 2022(9651)
- 2021(9020)
- 2020(7521)
- 2019(17624)
- 2018(17521)
- 2017(35082)
- 2016(18814)
- 2015(21261)
- 2014(21067)
- 2013(21105)
- 2012(19338)
- 2011(17435)
- 2010(16980)
- 2009(15393)
- 2008(14822)
- 2007(12790)
- 2006(10957)
- 2005(9448)
- 学科
- 济(78047)
- 经济(77959)
- 管理(53958)
- 业(51433)
- 企(43010)
- 企业(43010)
- 方法(42158)
- 数学(37680)
- 数学方法(37367)
- 财(19311)
- 农(18908)
- 中国(18712)
- 业经(15864)
- 学(14985)
- 贸(14492)
- 地方(14488)
- 贸易(14486)
- 易(14045)
- 务(12794)
- 财务(12734)
- 财务管理(12712)
- 理论(12661)
- 农业(12643)
- 制(12225)
- 企业财务(12121)
- 技术(11611)
- 和(11547)
- 融(11329)
- 金融(11328)
- 银(11113)
- 机构
- 大学(267831)
- 学院(263890)
- 管理(109732)
- 济(107900)
- 经济(105701)
- 理学(96340)
- 理学院(95381)
- 管理学(93844)
- 管理学院(93391)
- 研究(83471)
- 中国(63369)
- 京(55587)
- 科学(50599)
- 财(48753)
- 财经(40564)
- 所(40499)
- 业大(38797)
- 中心(38578)
- 农(38278)
- 经(37160)
- 研究所(37080)
- 江(36053)
- 北京(34948)
- 范(33486)
- 经济学(33268)
- 师范(33181)
- 财经大学(30781)
- 经济学院(30362)
- 农业(30092)
- 院(30074)
- 基金
- 项目(186573)
- 科学(147257)
- 基金(137445)
- 研究(136428)
- 家(118500)
- 国家(117563)
- 科学基金(102227)
- 社会(86651)
- 社会科(82297)
- 社会科学(82275)
- 基金项目(73445)
- 省(71134)
- 自然(67016)
- 自然科(65468)
- 自然科学(65457)
- 自然科学基金(64293)
- 教育(62889)
- 划(60118)
- 资助(58030)
- 编号(55195)
- 成果(44143)
- 部(42106)
- 重点(40759)
- 创(38485)
- 发(38052)
- 课题(37046)
- 教育部(36798)
- 人文(36024)
- 科研(35931)
- 创新(35805)
- 期刊
- 济(108660)
- 经济(108660)
- 研究(77735)
- 中国(44925)
- 学报(40517)
- 管理(38401)
- 科学(36812)
- 财(35142)
- 农(33419)
- 大学(31004)
- 学学(29232)
- 教育(26702)
- 融(26172)
- 金融(26172)
- 农业(23516)
- 技术(22081)
- 财经(19914)
- 经济研究(18019)
- 业经(16945)
- 经(16767)
- 理论(14460)
- 问题(14175)
- 图书(13969)
- 实践(13332)
- 践(13332)
- 技术经济(12860)
- 科技(12233)
- 现代(11587)
- 商业(11536)
- 业(11518)
共检索到370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艳萍 过文俊 刘艳靖
本文根据人民币有效汇率的月度数据(时间跨度为2005年1月~2010年11月)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实际有效汇率及其波动率与货币替代率的经济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关于有效汇率的三个变量与货币替代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人民币有效汇率的贬值及其波动会导致货币替代率增加;关于短期分析的结论与长期基本趋于一致,只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其波动率对货币替代率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且三个汇率变量的货币替代弹性小于长期。本文最后指出,一方面,目前人民币汇率的趋势稳中有升,且在未来一段时期不会改变,使得我国货币替代程度不断下降,为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提供有力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推...
关键词:
人民币有效汇率 汇率波动 货币替代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巴曙松 吴博
本文检验了2003年1月~2008年5月人民币有效汇率走势和波动率对人民币货币替代的影响程度。基于VAR模型的方差分解显示,总体上有效汇率因素对货币替代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NEER比REER影响更大。Johansen协整检验发现,人民币货币替代率与人民币NEER、REER及其波动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VEC模型揭示了有效汇率的短期波动对货币替代率的长期均衡关系有一定冲击,但影响的弹性较小。2003年以来人民币的"反替代"现象主要是由于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现实和预期下,巨额外资输入寻求避险和保值引起的货币供给量持续增加而导致的。本文建议货币政策要与汇率政策进行协同,将名义有效汇率纳入政策...
关键词:
人民币 有效汇率 货币替代 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荔 张庆君
本文根据中国汇改以来的人民币名义汇率月度数据,测算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及其波动性,并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及其波动性对货币替代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内,人民币贬值会导致货币替代率增加,而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性水平对货币替代率影响不显著;短期内,人民币贬值和与汇率波动性增强都会导致货币替代率的增加,由于受价格粘性和货币市场刚性等因素影响,短期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并且弹性值也要小于长期。长期以来,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升值趋势,使我国货币替代率的保持相对稳定,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应该充分考虑货币替代可能带来的风险。
关键词:
汇率水平 汇率波动 货币替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海俊
文章通过对1994-2012年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汇率波动等因素与货币替代的进行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检验,结果表明长期内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与货币替代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实际汇率波动与货币替代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及其波动对货币替代都影响显著,在短期内能够回到均衡位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易行健
本文首先对1996-2003年我国的货币替代程度与资本外流规模的季度数据进行估算,然后从货币需求的角度,分析了人民币有效汇率对货币替代与资本外流的影响机制,并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显示,人民币有效汇率的波动显著影响我国的货币替代程度与资本外流规模。最后就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以及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路妍 李爽
从货币替代现象出发,探讨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可行性,对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广义方法对我国货币替代水平进行测度,并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双向研究我国货币替代、通货膨胀与人民币汇率波动之间的动态传导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汇率波动、通货膨胀对货币替代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时变特征,汇率波动对货币替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短期,通货膨胀对货币替代的影响体现在长期。第二,货币替代对汇率波动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时变特征,但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随时间变化较稳定。第三,在较为极端的不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货币替代与汇率波动、通货膨胀的双向传导结果没有显著差异。第四,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短期必要条件为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或升值,长期的必要条件为维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因此,构建及完善外汇监管体系,加强短期汇率波动风险评估,建立通货膨胀预警监测机制,设立自由兑换区域试点,能够有效降低货币替代风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斌 周小亮
将货币幻觉因素纳入价格粘性的新凯恩斯经济模型的框架下,建立了货币幻觉对汇率波动影响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货币幻觉程度上升,除了会直接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加大外,还加剧了货币供应增长率对汇率波动的间接影响;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后,货币幻觉的直接效力与间接效力都进一步增强,但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有所回调。此外,在面临重大政策调整或外部冲击时,短期内货币幻觉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均有大幅变动。
关键词:
货币幻觉 人民币汇率波动 实证研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绍保
本文在现有的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于中国1997Q4~2007Q1间的实际数据,对人民币名义汇率水平及其波动性与货币替代率的经济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的波动性与货币替代率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而人民币名义汇率水平与货币替代率则存在一定的协整关系,即中国的货币替代更多的是出于保值需要,不具有投机性。此外,研究还表明,当前中国货币替代率的变化更多地则是受汇率以外的因素影响。
关键词:
名义汇率 汇率的波动性 货币替代 协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贺晓波 郝颖
研究运用多元门限回归的方法 ,考察了货币替代与GDP、通货膨胀率、名义有效汇率,以及本外币收益率差异之间的关系,发现模型具有显著的门限效应。不同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水平下各因素对货币替代有不同的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石建勋 金政
笔者基于货币需求函数理论,使用2001年~2013年的季度数据构建了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三地的实际货币需求协整方程,以人民币作为"锚货币",检验了三地的货币替代现象。研究发现:中国香港与澳门地区的货币需求函数不稳定,存在人民币替代港元和澳门元的现象,而台湾地区的货币需求函数稳定,货币替代现象不明显。应积极推进构建两岸四地"大中华人民币货币区",推进两岸四地汇率协调机制,构建风险预警和危机救助机制,加快推进人民币替代港澳台三地货币进程。
关键词:
货币替代 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需求函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石建勋 金政
基于货币服务理论,通过构建货币服务CES函数和跨期Eular方程对人民币货币替代形成机制进行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协整的货币替代ARDL-ECM模型,研究汇率贬值率、累计持有外币规模、汇率机制改革等对于人民币货币替代的长期和短期影响机制,检验了境内货币替代的滞后性特征。最后从稳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扩大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与资本输出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人民币货币替代形成及变动机制有着更加清晰的理解,有助于制定针对性政策积极预防和监控人民币货币替代风险,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王帅林
选取影响中国货币供给的人民币汇率、国内生产总值和消费者价格指数三个变量,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中国货币供给M2、M1和M0的影响,实证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货币供给影响的机制。结果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对M2和M1的影响较强,而对M0的影响较弱;也使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加;而且改变了中国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同时使中国货币供给和需求不平衡;此外改变了中国调节货币供给的方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濮萌
货币替代受国民收入水平、通货膨胀、汇率稳定性、利率水平及国内金融发达程度等经济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与通货膨胀程度是影响货币替代效应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2005年第3季度至2011年第4季度的季度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汇率波动及利率对人民币货币替代率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货币替代率之间具有长期的稳定关系,其它因素对人民币货币替代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货币替代 人民币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石建勋 金政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持续疲软并伴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及美联储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导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未来随着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度的提升,当人民币面临持续贬值预期压力时,容易导致人民币大规模被美元替代并引发货币危机。本文基于货币服务理论,通过构建货币需求函数估计了2000—2015年人民币和美元的MorishiMa替代弹性,对人民币货币替代趋势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之后,境内人民币与美元存在MorishiMa互相替代关系,而且美元名义利率和人民币汇率等因素对于货币替代的变动起主要作用。此外,2000—2015年人民币货币替代存在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13年下半年...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替代 替代弹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涂正革 曾庆龄
作为国际金融核心的汇率决定理论,始终是国际金融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传统的汇率决定模型都是把购买力平价和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作为理论基础,但往往忽视了国家间的资产转移对汇率的影响。短期资本的转移是货币替代的主要表现形式。定量分析货币替代对汇率的长期走势及短期波动的影响,对于认识东亚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分析欧元的长期走势及当今国际金融格局的演变,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汇率 货币替代 协整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