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29)
2023(11097)
2022(9908)
2021(9398)
2020(7898)
2019(18290)
2018(18334)
2017(35828)
2016(19802)
2015(21981)
2014(22184)
2013(22074)
2012(20264)
2011(18249)
2010(17941)
2009(16165)
2008(15678)
2007(13574)
2006(11587)
2005(10199)
作者
(57279)
(47500)
(47167)
(45291)
(30453)
(22919)
(21628)
(18676)
(17970)
(17043)
(16409)
(15983)
(15088)
(15059)
(14802)
(14711)
(14418)
(14112)
(13651)
(13635)
(11862)
(11757)
(11390)
(10759)
(10669)
(10646)
(10561)
(10435)
(9617)
(9542)
学科
(74021)
经济(73940)
管理(53213)
(51137)
(42671)
企业(42671)
方法(36706)
数学(32054)
数学方法(31703)
(18656)
(18410)
中国(18217)
(17870)
业经(15812)
地方(14544)
(14079)
贸易(14071)
(13693)
理论(13206)
(13091)
农业(12426)
(12332)
财务(12268)
财务管理(12250)
(11951)
(11849)
技术(11811)
银行(11807)
企业财务(11664)
(11450)
机构
大学(275928)
学院(272963)
管理(108447)
(104799)
经济(102347)
理学(94476)
研究(93623)
理学院(93404)
管理学(91685)
管理学院(91213)
中国(69274)
科学(60238)
(58837)
(48240)
(47313)
(46521)
研究所(44436)
业大(43161)
中心(42336)
财经(38751)
(38283)
北京(37162)
农业(36849)
(36263)
师范(35878)
(35405)
(33861)
(31862)
经济学(30909)
财经大学(29269)
基金
项目(192763)
科学(150128)
基金(139255)
研究(138325)
(122598)
国家(121598)
科学基金(103253)
社会(84694)
社会科(80206)
社会科学(80184)
(75018)
基金项目(74612)
自然(69315)
自然科(67719)
自然科学(67701)
自然科学基金(66481)
(64020)
教育(63412)
资助(58154)
编号(56045)
成果(45617)
重点(43018)
(42439)
(40248)
(39897)
课题(38641)
科研(37477)
创新(37188)
教育部(35955)
大学(35928)
期刊
(109760)
经济(109760)
研究(79623)
中国(48171)
学报(47458)
科学(42230)
(41586)
管理(38289)
大学(34877)
(34254)
学学(32849)
教育(30278)
农业(29366)
(26793)
金融(26793)
技术(22496)
财经(18287)
经济研究(17548)
业经(17274)
(15460)
(15207)
图书(15165)
问题(14086)
理论(14057)
科技(13758)
实践(13083)
(13083)
(12778)
技术经济(12302)
业大(12165)
共检索到390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再勇  
人民币初步具备了区域性货币的条件,但由于其现有国际货币地位低下、影响力不足,人民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处于国际货币竞争格局的弱势地位,要使人民币成为亚洲主要储备性货币,我国必须首先加强自身的轻济实力,这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基础;其次,必须考虑和亚洲尤其是东亚形成更紧密经贸关系,在东亚金融合作中,我国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最后,必须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结构,形成由市场决定的汇率及利率机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宋建军  
比较学术界流行的储备货币形成条件与牙买加体系下储备货币演化的实际过程,得出一国货币成为储备货币须具备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等五个条件。据此考查人民币,其成为储备货币的五个条件中已成熟了三个,还缺少两个;但从目前我国政府的政策看,另两个条件完善的时间也并不遥远。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信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再次暴露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根本缺陷。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区域货币合作等问题引起普遍关注。随着中国经济金融实力的增强,人民币能否在区域乃至世界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推动人民币"走出去"和亚洲货币合作,都需要深入研究日元国际化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强与日本的金融货币政策协调。近日,李晓、上川孝夫主编的《人民币、日元与亚洲货币合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颖  刘天鸣  
本文主要讨论在亚洲货币单位视角下人民币汇率自汇改以来价值波动的情况。介绍了亚洲货币单位的起源和构成,阐明了目前我国实际盯住美元汇率制度的现实情况,从汇率稳定角度对人民币盯住单一美元和盯住亚洲货币单位进行了比较,并采用GARCH(1,1)模型对人民币双边汇率波动弹性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在盯住美元条件下弹性趋于增大,但幅度仍有不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雅楠  
人民币推行国际化以来,在国际货币计价单位和价值储藏职能安排上依然欠缺。本文在人民币推行计价职能国际化的诉求下,结合中国对亚洲主要国家的经济和贸易影响力不断加强的现状,通过HP滤波分析及Granger检验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对亚洲主要国家汇率产生的影响,发现人民币对某些亚洲主要货币具有影响效应,并探讨了该效应产生的原因,为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姜晶晶  孙科  
本文基于主要国家1980-2012年截面数据,使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GMMDPD)实证检验了经济规模、经常账户差额、财政稳健度、使用惯性等因素对储备货币选择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各币种成为储备货币除与宏观经济基础因素相关外,使用惯性及网络外部性也是关键影响因素。人民币要走出去,除要夯实内部宏观基础外,还需把握外部契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兵  靳玉英  贾松波  
本文选择11个亚洲新兴经济体,结合传统因素和金融全球化条件下的金融因素对这些经济体1990Q1-2011Q4期间的储备行为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实证分析了样本国家储备持有行为的动机,发现预防动机和重商主义动机与传统解释因素一样,而金融开放度、金融深化、金融发展等金融指标也存在显著的解释力。其次,亚洲新兴经济体普遍存在货币错配问题,增强储备持有则是这些经济体应对货币错配风险的有效手段。最后,本文从维持宏观经济和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出发,给出政策含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志明  王大生  
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总体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在增长形态上近似两头高、中间低的马鞍型。本文以亚洲金融危机为界线,将样本区间划分为1995-1998年和1999—2005年两个时段,就我国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分别进行协整分析。实证分析结论显示,仅在第二个时段1999—2005年,基础货币供给量与外汇占款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表明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对于基础货币供应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斌  
本文计算了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以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篮子作为计价物的亚洲主要货币、美元以及澳元长期国债的真实收益率,发现美元长期国债的真实收益率在样本期内为负,低于日本、印度、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长期国债的真实收益率,更远低于澳大利亚长期国债的真实收益率,仅稍高于马来西亚长期国债的真实收益率。不仅如此,即便是从美元计价的名义收益率来看,美元长期国债收益率也仅稍好于日本国债,低于样本中其他经济体的国债。从实现外汇储备真实财富保值增值的角度看,中国以亚洲国家和澳大利亚的资产替代美元资产更有吸引力。这样的替代同时也有助于实现国际货币体系的渐进改革、解决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以及推进东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三兴  陈帅  
本文选取1985-2009年我国货币错配指数、外汇储备总额、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人民币汇率制度作为研究样本,构建状态空间模型(SSM)。由此得出结论:人民币汇率是影响我国货币错配程度的最主要因素;人民币汇率、汇率制度以及外汇储备额均为货币错配指数的格兰杰原因;浮动汇率制度更能缓解货币错配风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明  
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亚洲区域货币合作都进展甚微,而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不俗成绩。事实上,在亚洲货币合作与人民币国际化两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国政府应该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加强区域货币合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以真实需求为基础的,从周边到区域、从区域到全球的可持续货币国际化之路。具体政策建议包括加快国内结构性改革、发展国内金融市场、消除潜在金融风险隐患、鼓励人民币在周边国家以及东盟国家的流通与使用、大力发展区域性熊猫债券市场、鼓励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使用人民币计价与结算、利用新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时期来推动新一轮亚洲货币合作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曹红辉  胡志浩  
为减少对银行信贷的依赖性,消除货币错配,发展债券市场成为东亚地区改善金融结构的主要途径。而选择何种货币充当计值货币,不仅是债券计值的技术性因素,而且是消除美元化影响,为过多的外贸盈余提供储备资产的选择。这已成为东亚地区发展债券市场的动因之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金融发展使得人民币不可避免地面临国际化的战略选择。发行以人民币计值的债券,培育开放式、区域性债券市场,可为人民币成为区域内关键储备货币创造金融市场方面的条件,逐步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波  
本文基于人民币国际化视角,运用隐含货币锚分析框架和滚动窗口回归方法考察了2010年6月30日以来亚洲代表性经济体货币锚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显示,这些亚洲经济体货币与人民币汇率的联动性普遍增强,已经存在事实上的亚洲人民币区。亚洲经济体与中国日益密切的经贸和金融联系是亚洲人民币区的主要驱动因素。笔者建议从增强人民币的锚属性、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区域金融合作三个方面继续稳步推进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斌  何帆  
本文说明了亚洲货币单位的编制背景、功能以及方法和结果,并指出了编制方法中的缺陷。通过模拟人民币单一钉住美元与单一钉住亚洲货币单位,我们发现钉住亚洲货币单位更有助于维护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稳定。通过钉住AMU,还能够借助国际金融市场为人民币合理定价和低成本规避汇率风险。在人民币在亚洲货币单位中占据较大权重、人民币与亚洲货币单位之间保持相对灵活的平价调整规则的前提下,人民币保持与亚洲货币单位的相对稳定将有助于推进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嘉伟  卜正学  
本文利用我国2000-2009年的月度数据,讨论了我国短期内货币供给量、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长期内外汇储备的增加并不是导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的理由,货币供给量与外汇储备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