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06)
- 2023(11039)
- 2022(9324)
- 2021(8262)
- 2020(7234)
- 2019(16497)
- 2018(15893)
- 2017(30959)
- 2016(17230)
- 2015(19251)
- 2014(18996)
- 2013(19052)
- 2012(17848)
- 2011(16322)
- 2010(16076)
- 2009(15117)
- 2008(14987)
- 2007(13505)
- 2006(11496)
- 2005(10097)
- 学科
- 济(74952)
- 经济(74873)
- 管理(48811)
- 业(48276)
- 方法(41377)
- 企(38897)
- 企业(38897)
- 数学(37806)
- 数学方法(37556)
- 财(20432)
- 农(18609)
- 中国(16978)
- 贸(15733)
- 贸易(15731)
- 易(15298)
- 学(15220)
- 业经(14466)
- 务(13476)
- 财务(13462)
- 财务管理(13429)
- 企业财务(12813)
- 农业(12619)
- 地方(12452)
- 制(12301)
- 融(11459)
- 金融(11457)
- 银(11337)
- 银行(11272)
- 技术(10678)
- 行(10615)
- 机构
- 大学(257831)
- 学院(254508)
- 济(107862)
- 经济(105873)
- 管理(97204)
- 研究(85485)
- 理学(85427)
- 理学院(84477)
- 管理学(83100)
- 管理学院(82647)
- 中国(64603)
- 科学(54568)
- 农(52598)
- 京(52148)
- 财(48037)
- 所(44691)
- 业大(44138)
- 农业(42443)
- 研究所(41253)
- 中心(40302)
- 财经(39764)
- 江(36574)
- 经(36378)
- 经济学(34836)
- 经济学院(32123)
- 北京(31839)
- 范(30502)
- 师范(30016)
- 财经大学(29927)
- 院(29662)
- 基金
- 项目(177332)
- 科学(138762)
- 基金(131291)
- 研究(120010)
- 家(117579)
- 国家(116662)
- 科学基金(98797)
- 社会(78191)
- 社会科(74419)
- 社会科学(74392)
- 基金项目(70055)
- 省(68787)
- 自然(66516)
- 自然科(65080)
- 自然科学(65055)
- 自然科学基金(63991)
- 划(59000)
- 教育(56033)
- 资助(54360)
- 编号(45640)
- 重点(40466)
- 部(40071)
- 创(36989)
- 发(36974)
- 成果(35983)
- 科研(35481)
- 计划(35025)
- 创新(34696)
- 教育部(34059)
- 国家社会(33203)
- 期刊
- 济(105433)
- 经济(105433)
- 研究(68024)
- 学报(49575)
- 农(45401)
- 中国(42336)
- 科学(41511)
- 财(37445)
- 大学(35891)
- 学学(34458)
- 管理(31267)
- 农业(30188)
- 融(26070)
- 金融(26070)
- 财经(20463)
- 教育(18881)
- 技术(18871)
- 经济研究(18703)
- 经(17473)
- 业(16676)
- 业经(16592)
- 问题(14789)
- 版(13676)
- 技术经济(13057)
- 贸(13055)
- 业大(12720)
- 统计(12660)
- 商业(12413)
- 理论(11895)
- 科技(11753)
共检索到354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金龙 何耀
本文选取了总体经济增长、国内经济结构、对外经济交往、金融运行状况、国内经济发展运行状况五类经济指标,包括央行贴现利率、GDP等在内的共17个经济变量,通过因子分析、协整回归等方法考察了其对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长短期影响效应。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众多经济变量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影响效果跟一般汇率理论所阐述的不尽一致。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我国汇率制度还不能实现市场主导,现行汇率并未能真实反映国家的内外经济运行状况。
关键词:
汇率 因子分析 协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郭莹莹
文章采用2000-2013年间的月度数据,从长期和短期影响因素的角度分别构建相应最优的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研究同一类型因素中影响汇率变动的主导变量。实证结果表明,国内通货膨胀和国际市场利率是短期因素中影响我国汇率变动的主要变量,长期因素中贸易条件、货币供给和外汇储备是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变量,其中货币供给增加引致的汇率升值现象说明当前我国货币的资本功能主导汇率变动。然后结合模型区制间转换脉冲响应和实际汇率变动趋势可以确定我国某一时期汇率变动的决定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我国不同时期汇率同样的变动趋势的决定因素可能不一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海俊
文章结合B-S效应假说,通过微分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检验模型,采用中国1994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进行长短期分析,得出了人民币汇率的长短期趋势存在超调现象,这种超调主要取决于人民币货币供给的规模与增长速度,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长期决定会受到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会因为技术生产率的提高而逐步消失,会因为劳动生产的上升,而逐渐的加深;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短期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供给的规模与增长速度,由于货币供给的规模与增长速度会影响名义存款利率,而对通货膨胀率产生冲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于津平 赵佳
本文采用实证方法探讨了人民币-美元汇率与FDI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文研究表明,FDI的大量利用是人民币升值压力累积的原因,而人民币升值短期内会对中国FDI利用产生负面效应。本文的经验分析还表明,人民币升值也会对直接投资的结构产生影响。
关键词:
汇率 外商直接投资 投资结构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程海星
<正>2015年“8·11”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现出明显的双向波动特征,汇率决定因素出现新变化。实证结果表明,中美利差可解释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约40%,略超过美元指数的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带来的“第三国因素”对汇率冲击有限;互联互通机制的安排有利于汇率等价格变量的基本稳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龙斌 王春峰 房振明
人民币汇率体制的转换是影响人民币汇率行为的重要因素。文章使用马尔科夫体制转换模型研究了人民币汇率体制状态的转换过程及其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模型估计的体制状态概率的变化很好地反映了人民币汇率体制状态的转换特征,在不同的体制状态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回报的均值和方差明显存在不同的状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功根
本文解释了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为何无法显著改善美国对中国大陆的贸易逆差;验证了中国面临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入主要基于人民币的升值预期,而非利差。通过综合分析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中国面临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中国的净出口波动以及FDI波动之间的关系,勾勒出一个传导机制,试图解释2005年以来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许祥云 贡慧
文章使用GARCH模型对2005年7月以后东亚货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金融危机之前,人民币汇率对林吉特、韩元、新加坡元和新台币四种货币的汇率影响显著,而金融危机后,菲律宾比索对美元汇率也受到了人民币的影响,同时人民币对大部分货币的影响系数在增强。这说明人民币正在成为东亚地区重要的"锚货币",而这种"锚"作用的一个重要实现方式是引导其他货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动;但VIX指数的影响一直比较显著,这凸显了人民币作为区域货币锚的不稳定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艳丽 曹文龙 魏心欣 孙冰菁
在不同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汇率和跨境资本流动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差异。文章利用MS-VAR模型对1999~2020年间不同经济区制下人民币汇率、汇率预期和跨境短期资本流动之间的联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将经济状态划分为区制1和区制2两个不同区制,两个区制间的转换节点主要位于国内重要汇改及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等时点附近。相比于区制1,区制2下经济具有更大的波动性且经济状态的惯性更强。另外,在区制2下跨境短期资本流动冲击容易带来人民币汇率和汇率预期的同向变化,后者又会对跨境资本流动产生正向反馈。基于这些分析结论,文章对中国的外汇和资本账户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蕾
美元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关键词,正是以美元为世界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日益积累的矛盾最终引爆了这场危机。近期美元跌跌不休的走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方面是因为美元目前仍是世界货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往往更关注世界货币的贬值而非升值。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浦阳 叶瑶
自1994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受人民币名义汇率、通货膨胀、国际间贸易等因素综合作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REER)存在着显著波动,并且它的变动与产出的变化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本文试图寻找出潜在于两者关系中的可能性因素:(1)产出到实际有效汇率的逆向因果关系;(2)涉及第三因素的伪相关;(3)存在于中国经济中的"扩张性贬值"——长期与短期的均衡关系。通过建立一系列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可得出如下结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具有紧缩性,但影响是短期的;长期,随着经济的增长,有效汇率有上升的趋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江春 李征
本文利用拓展后的Hooper and Morton局部均衡模型,分析了影响中美两国间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在我国确实存在着"高储蓄两难"问题,国内大量的美元资产是导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的主要诱因,而中美两国间相对竞争力的转变与人民币升值压力之间的联系较弱。因此,有步骤地降低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权重有利于缓解目前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而加快国内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是保持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适当提升利率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目前的平稳发展。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局部均衡汇事模型 外汇储备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周赞文
本文采用协整研究和冲击分解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就货币供应量、实际利率和外汇储备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长期走势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从长期看,上述因素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且均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产生一定的影响。总体上看,货币供应量、实际利率和外汇储备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并不是十分明显,要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真正反映我国的均衡汇率水平,需要从货币政策多方面的协调管理着手。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晓龙 时光
本文采用协整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的方法,就国际贸易顺差、利率、通货膨胀率和外汇储备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从长期看,上述因素均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贸易顺差越大、利率越高、外汇储备越多的情况下会促使人民币升值,但通货膨胀会促使人民币贬值。从误差修正模型看,误差修正项均具有反向调整能力,存在短期到长期的动态调整过程。从脉冲响应函数图看,国际贸易顺差、实际利率和外汇储备对汇率的冲击始终为负,通货膨胀对汇率的冲击始终为正。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孝平
实证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平的即期汇率波动幅度和境内外利差下,人民币汇率预期对我国短期跨境资金流动呈现不对称影响。即当月度即期汇率波动小于0.22%时,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不会对短期跨境资金产生明显的流出压力,当境内外利差大于3.46%时,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不会对短期跨境资金造成明显的流出压力。并从汇率预期管理、利率管理的角度提出有序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