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84)
2023(9143)
2022(8293)
2021(7945)
2020(6573)
2019(15571)
2018(15666)
2017(30571)
2016(16560)
2015(18672)
2014(18724)
2013(18685)
2012(17035)
2011(15280)
2010(15045)
2009(13617)
2008(13005)
2007(10908)
2006(9438)
2005(8113)
作者
(46762)
(38426)
(38176)
(36560)
(24591)
(18426)
(17429)
(15219)
(14672)
(13614)
(13417)
(12771)
(12148)
(11941)
(11888)
(11677)
(11481)
(11478)
(10978)
(10865)
(9494)
(9456)
(9219)
(8728)
(8614)
(8541)
(8536)
(8522)
(7636)
(7557)
学科
(64334)
经济(64267)
管理(46391)
(43363)
(36850)
企业(36850)
方法(33284)
数学(29163)
数学方法(28837)
(15761)
中国(15512)
(15492)
(14013)
业经(13608)
地方(12703)
理论(11706)
(11148)
贸易(11143)
(10815)
(10597)
农业(10425)
(10336)
财务(10278)
财务管理(10264)
(10200)
技术(9874)
环境(9777)
企业财务(9729)
(9231)
银行(9196)
机构
大学(231517)
学院(228406)
管理(95376)
(89195)
经济(87171)
理学(83500)
理学院(82611)
管理学(81119)
管理学院(80715)
研究(73758)
中国(55471)
(48951)
科学(46290)
(40042)
(36310)
业大(34168)
中心(33645)
研究所(33390)
(33271)
财经(32889)
北京(30965)
(30782)
(30050)
(30012)
师范(29806)
(26768)
经济学(26107)
农业(26094)
(25973)
财经大学(24791)
基金
项目(162170)
科学(127221)
研究(119043)
基金(117907)
(101978)
国家(101141)
科学基金(87371)
社会(73574)
社会科(69723)
社会科学(69704)
基金项目(63399)
(62476)
自然(57935)
自然科(56564)
自然科学(56554)
自然科学基金(55523)
教育(54499)
(52946)
资助(49419)
编号(48954)
成果(39454)
(35877)
重点(35577)
(33456)
(33425)
课题(32952)
科研(31109)
创新(31076)
教育部(30973)
项目编号(30708)
期刊
(91712)
经济(91712)
研究(67888)
中国(38414)
学报(35356)
管理(33399)
科学(32697)
(29407)
(28795)
大学(26635)
教育(25021)
学学(24904)
(21325)
金融(21325)
农业(21052)
技术(19116)
财经(15192)
经济研究(14741)
业经(14436)
图书(13513)
理论(12782)
(12725)
实践(12014)
(12014)
问题(11784)
科技(11424)
技术经济(10871)
情报(10360)
现代(10325)
(10302)
共检索到321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志柏  
探讨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的均值回复(mean reversion)问题,有助于理解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性质,从而更科学地调控人民币汇率水平。为此,本文对1987-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行为进行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用月度数据还是用年度数据,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都具有均值回复性质,其半衰期(half-life)为1年半到2年。而发达国家间实际汇率的半衰期一般为3至5年。这说明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的均值回复速度更快,购买力平价理论在我国更有效。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梦花  聂思玥  
本文采用三体制的SETAR模型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框架下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均值回复过程的非线性调整问题进行研究,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均值回复过程具有典型非线性特征、强持续性和局部非平稳特征,验证了交易成本存在时基于购买力平价的实际汇率调整过程中Band of Inaction(BOI)区域存在。模型结果还显示人民币在均值回复过程中承受着较多的升值压力,但在升值体制中的均值回复速度较快,表明人民币升值的很大一部分压力来自外部并非完全是市场的意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家杰  
为研究人民币汇率均值回复现象,文章提出一个双阀值LSTAR模型,并对该模型的非线性检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于单阀值STAR模型需要对转换函数进行三阶Taylor展开,双阀值LSTAR模型只需对转换函数进行一阶Taylor展开即可,这大大节省了自由度。随后,该双阀值LSTAR模型被应用于人民币汇率均值回复实证检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维国  黄万阳  
在Edwards提出的ERER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一个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实证研究对模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贸易条件、开放度、政府支出、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发现,人民币汇率错位修正机制存在,自我修正功能较强,且有提高趋势;财政与货币政策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短期影响不显著,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短期影响显著,且有提高趋势,而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短期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贤成毅  范东君  
文章从实际汇率出发,运用均衡汇率模型和协整理论,并通过实际汇率错位测算公式测算了1980~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错位程度。结果表明,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在此期间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币值低估和三个阶段的币值高估。实证结果也显示,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自2002年以来确实被低估了,但并没有被严重低估。因此,人民币在目前情况下没有必要大幅度升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肖庆宪  
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是决定汇率的基础,这种理论的数学模型称为均值回复模型。本文研究了连续时间汇率均值回复模型的统计推断问题,给出了模型参数的估计方法及均值回复的假设检验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瑞芬  王环  
文章在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门限误差修正模型(T-VECM)进行长短期利率之间长期均衡关系的非线性调整研究,旨在评估交易成本的效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调整系数是分区制独立的,具有非线性均值回复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金融市场参与者进行投资分析与决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董乐  
本文以银行间和交易所的1日及7日回购利率为研究对象,利用Va-sicek、CIR、CKLS利率模型检验了它们的均值回复特征,并使用TARCH、EGARCH、PARCH及ANTI-GARCH模型验证了它们的均值回复速度和条件方差的双重不对称性。发现当这4种利率处于较高水平时,其回落速度较慢,波动性较大;当处于较低水平时,其反弹速度较快,波动性较小。这种均值回复特征又以交易所市场更为明显,其回调速度明显高于银行间同类利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鄂永健  
文章在一个存在垄断竞争的两国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分析市场结构变化对实际汇率长期趋势的影响,结论认为,本国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市场垄断程度上升会导致本币实际升值,而外国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市场垄断程度上升会导致本币实际贬值。对人民币/美元实际汇率和中美两国市场垄断程度关系的实证分析基本验证了模型的结论。文章建议,可以通过拆分重组、发展民营企业、引进外资企业等方式引入竞争、降低垄断程度,从而缓解部分人民币升值压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相瑞  陶士贵  
文章在总结了国内已有的关于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研究的基础上,以均衡实际汇率理论为依据,考虑中国实际国情和已有相关文献研究的结论,对均衡实际汇率模型进行了部分修正,筛选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最优解释变量,并采用协整方法和H-P滤波技术,实证测算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在此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5年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失调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对2005年汇改后央行出台的人民币汇率政策进行简单评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四星  
以Montiel的理论模型作为选择实际基本经济要素的主要依据,在参考中外学者对均衡汇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运用1980-2006年间相关经济变量数据,构建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分析表明:这段时期分别存在人民币低估与高估的问题。人民币均衡汇率应是动态变化的,钉住一篮子货币能较好地反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传哲  王春平  
经济转轨过程中,汇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会使人民币汇率的数据生成过程发生结构突变。本文运用基于结构突变的协整方法,建立了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ERER)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在考虑结构突变的情况下,多数基本经济要素变量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人民币汇率在2002年以后的确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再勇  
在比较各种均衡汇率理论优缺点的基础上,本文基于均衡实际汇率理论,应用多种计量经济方法实证分析了1960~2005年期间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估计出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进而测算了人民币名义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错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从名义汇率错位情况来看,1994年及以前的名义汇率都是高估的,1995年及以后的名义汇率是低估的。从实际有效汇率错位情况来看,1960~2005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出现了两阶段低估、三阶段高估情况。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林奇  
中美双方的统计结果均表明,中美双边的贸易顺差是巨大的。按照中方提供的数据,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是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的变化对中美贸易净出口的变化没有统计上的影响;而按照美方提供的数据,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的变化对中美贸易净出口的变化有统计上的影响。然而,由于美方的数据夸大了中美之间实际上的净出口,因此美国的结论是不成立的。要解决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在人民币汇率上做文章是行不通的,只有找出引起中美贸易净出口扩大的真正原因,才能有效解决中美巨额贸易顺差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