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97)
2023(2670)
2022(2194)
2021(1914)
2020(1755)
2019(3837)
2018(3797)
2017(7449)
2016(4043)
2015(4448)
2014(4377)
2013(4502)
2012(4228)
2011(3729)
2010(3807)
2009(3625)
2008(3940)
2007(3437)
2006(2926)
2005(2749)
作者
(10746)
(8886)
(8626)
(8584)
(5828)
(4173)
(4133)
(3349)
(3311)
(3295)
(3071)
(2978)
(2877)
(2847)
(2707)
(2706)
(2675)
(2531)
(2502)
(2463)
(2250)
(2121)
(2103)
(2073)
(2022)
(2021)
(1958)
(1878)
(1732)
(1675)
学科
(17741)
经济(17732)
管理(15112)
(13461)
(13296)
企业(13296)
方法(8202)
(8042)
数学(7110)
数学方法(7056)
(7027)
财务(7024)
财务管理(7016)
企业财务(6710)
(3946)
(3868)
银行(3867)
(3548)
理论(3348)
业经(3320)
(3317)
金融(3317)
中国(3183)
(3142)
贸易(3137)
(3099)
(3051)
(2591)
关系(2535)
(2420)
机构
大学(56473)
学院(55494)
(25625)
经济(25093)
管理(19861)
研究(18115)
中国(17303)
理学(16630)
理学院(16465)
管理学(16250)
管理学院(16149)
(14061)
(11692)
财经(11016)
(10076)
中心(9044)
经济学(8920)
科学(8903)
(8775)
财经大学(8417)
经济学院(8092)
(7812)
研究所(7755)
(7702)
金融(7606)
北京(7470)
(7338)
人民(7167)
银行(7132)
商学(6801)
基金
项目(33783)
科学(26831)
基金(25873)
研究(24950)
(22180)
国家(22012)
科学基金(19122)
社会(16927)
社会科(16132)
社会科学(16128)
基金项目(13280)
自然(12102)
(11889)
教育(11816)
自然科(11807)
自然科学(11806)
自然科学基金(11608)
资助(11314)
(10243)
编号(9438)
(8362)
成果(8252)
重点(7774)
教育部(7574)
国家社会(7327)
(7238)
人文(7220)
大学(6858)
(6827)
(6783)
期刊
(27267)
经济(27267)
研究(19170)
(13657)
(11546)
金融(11546)
中国(10066)
管理(8099)
学报(7524)
科学(6413)
财经(6151)
大学(6099)
学学(5870)
经济研究(5662)
(5274)
国际(4764)
财会(4429)
(4375)
教育(4320)
会计(4217)
(4154)
问题(3629)
技术(3622)
通讯(3073)
会通(3063)
业经(3008)
世界(2866)
理论(2833)
农业(2804)
(2524)
共检索到88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毛红燕  
近来人民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出现了与理论相悖的现象,本文分析其根源在于美元的超量发行、国外对人民币的压力、国际热钱的大量流入、中国不合理的外贸结构以及中国目前的结售汇制度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宏观调控措施。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曾海舰  
本文主要研究宏观经济政策变化是否对公司价值具有实质性影响。利用2004年宏观调控前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显著变化,构建"自然实验"框架,采用双重差分方法估计宏观调控对我国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程度。发现与国有公司和大公司相比,宏观调控使民营公司和小公司的价值下降幅度更大,所降低的幅度不仅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而且具有经济意义上的显著性。研究表明,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会在短期内显著降低公司价值。通过对超常收益率的稳健性检验,发现2004年的宏观调控中,民营化程度高的公司所受到的负面影响比小规模公司更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郑建明  曹龙骐  
在新型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NOEM)的框架下,学术界不仅开始把资产定价理论应用于汇率分析,而且空前地强调汇率变动与资产价格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以日本的泡沫经济为例说明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货币化及其应对思路。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何国华  
在国内外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下 ,如果没有人民币汇率政策的适当配合 ,仅仅依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控 ,难以达到抑制通货紧缩 ,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回升的目的。而要充分发挥人民币汇率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 ,关键是重新构造我国的外汇市场 ,消除外汇市场上供求不对称现象 ,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志刚  
"十一五"期间人民币汇率应继续保持基本稳定,通过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适当增加汇率波 动的弹性,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人民币恰当的汇率形成制度, 本文还认为"十一五"期间实现人民币汇率的宏观调控目标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建明  刘畅  
文章对新型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产生以来的四大新的汇率理论进行了评述,对汇率变动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日本为例加以具体分析。为了防止“泡沫经济”的崩溃,货币政策的事前调控或“预调”是关键。当前迫切需要防止人民币升值压力货币化为通货膨胀和房地产泡沫。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钟辉  
在国际金融动荡、国际市场流动性充裕和我国经济稳步快速发展的格局下,我国面临的短期跨境资本流入压力空前加大。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进人民币作为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业务的结算货币,人民币开始走出去。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面临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压力如何,短期资本流动是否会出现新的特点,短期跨境资本对宏观调控政策和经济有何冲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达  
宏观经济问题是国家经济生活中总量方面的问题,诸如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的总量,全社会商品、服务的供与求,劳动力的供与求、货币的供与求、预算的收与支、结余或赤字的总量,以及相应的经济增长率、价格水平和通货膨胀率、工资率和就业率、利息率和汇率的总量比率。这些总量和比率,在均衡与失衡、协调与失调、相容与排斥等相关形态的运动过程中,按照怎样的规律趋向或背离均衡点,构成宏观经济分析的内容。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加宁   张承惠   张永生  
自1993年年中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使中国经济避免了1992年大起之后随即发生大落的危险,而且还有效地防止了一场金融危机的爆发。可以说这一次的宏观调控比以往的历次调整都要成功得多,成熟得多。但是,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予以进一步完善。主要是:第一,宏观调控力度时紧时松。自去年年中加强宏观调控以来,虽然从总体上采取的是偏紧的货币政策,但总量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长才  
本文在其他学者研究隐性失业的基础上得出:总失业率(登记失业率与隐性失业率之和)与经济增长率存在着一个稳定的奥肯关系,即由于宏观调控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我国的总失业率实际上在以较高的速度下降。由于总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这种稳定的关系,因此总失业率可以做为一个内生变量进入笔者根据泰勒模型改造的宏观调控模型。本文暗示的政策建议是: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会使隐性失业率迅速下降到一个临界值,之后才会使登记失业率下降。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周小川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华盛顿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秋季年会活动时接受中国记者采访,就中国金融宏观调控及效果、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准备工作取得的进展、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等问题发表了意见。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任宏  温招  林光明  
房屋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在房价上,必然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的城市,由于所蕴含城市价值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城市的房价相差悬殊。如果单纯以构筑房屋所花费成本为计量依据,必然出现部分城市房价严重虚高的不实论断。鉴于此,文章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不同城市出现的房价迥异这个论题,作者提出:一个城市房价的高低主要是由这个城市的价值所决定的,而房屋建造成本对房价的影响程度已经退居次席;城市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城市价值的提升导致房价的上涨是一种必然,这一客观规律对政府更加有效的调控房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黎鹰  
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呈现出波动性。不过这个时期的波动与以前历次波动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过去历次波动通常是由商品市场上的变动引起的:过度投资改变了积累和消费间的比例,在压低消费的同时推动了经济高速增长。80年代的增长波动却与货币市场上的变动密切联系:投资的膨胀或压缩不是通过积累-消费结构的变化,而是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即通过货币数量的膨胀或收缩实现的。过多的货币供给在加大社会供求缺口、拉动物价水平上涨的同时,也支撑了经济增长。于是,通过金融宏观调控以促进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便出现了。本文试图从货币、信贷供给过程内生性的角度对此发表一些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