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42)
2023(14303)
2022(12530)
2021(11711)
2020(9852)
2019(22875)
2018(22551)
2017(44783)
2016(23924)
2015(26670)
2014(26282)
2013(25862)
2012(23627)
2011(21029)
2010(20538)
2009(18487)
2008(17675)
2007(15089)
2006(12864)
2005(10867)
作者
(65763)
(54678)
(54259)
(51962)
(34931)
(26136)
(24702)
(21520)
(20907)
(19233)
(18789)
(18309)
(17194)
(17065)
(17059)
(16595)
(16382)
(16191)
(15678)
(15672)
(13355)
(13320)
(13217)
(12432)
(12273)
(12081)
(11935)
(11751)
(10857)
(10721)
学科
(97847)
经济(97744)
管理(68683)
(65626)
(55346)
企业(55346)
方法(51915)
数学(46482)
数学方法(45937)
(25638)
(24035)
中国(23293)
业经(20480)
(19022)
地方(18140)
(17195)
财务(17125)
财务管理(17091)
(17015)
贸易(17009)
(16507)
企业财务(16291)
(16220)
农业(15971)
理论(15735)
技术(14768)
(14298)
环境(14123)
(13798)
金融(13796)
机构
大学(333029)
学院(330367)
管理(136463)
(135580)
经济(132941)
理学(120332)
理学院(119120)
管理学(116972)
管理学院(116391)
研究(103363)
中国(77701)
(68443)
科学(63121)
(60621)
财经(50631)
(49272)
业大(49066)
(48577)
中心(48212)
(46440)
研究所(45386)
(44765)
经济学(42384)
北京(42324)
(41578)
师范(41155)
经济学院(38643)
财经大学(38423)
农业(38151)
(38041)
基金
项目(237555)
科学(188421)
基金(175502)
研究(172319)
(152011)
国家(150834)
科学基金(131736)
社会(110157)
社会科(104662)
社会科学(104636)
基金项目(93394)
(91196)
自然(86781)
自然科(84825)
自然科学(84807)
自然科学基金(83304)
教育(79855)
(76966)
资助(73572)
编号(69210)
成果(54116)
(53275)
重点(52568)
(49305)
(49166)
教育部(46460)
课题(46430)
科研(46065)
创新(46020)
国家社会(45677)
期刊
(133562)
经济(133562)
研究(93199)
中国(54022)
学报(50656)
管理(47751)
科学(46701)
(45260)
(42037)
大学(39361)
学学(37313)
教育(31804)
农业(29314)
(29260)
金融(29260)
技术(28942)
财经(24564)
经济研究(22625)
业经(21756)
(20877)
问题(17609)
理论(16377)
技术经济(15940)
图书(15728)
统计(15597)
科技(15200)
实践(14977)
(14977)
商业(14786)
(14457)
共检索到454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杰琦  
本文采用结构VAR实证研究石油价格、供给、需求以及货币这四类冲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动态影响,以及这些冲击对解释实际汇率波动的相对重要性。研究发现,这四类冲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大小和方向基本符合理论预期;对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预测方差,需求冲击贡献度达到70%,供给冲击和货币冲击的贡献度各在11%左右,石油价格的解释程度最小。同时,本文分析实证结果背后的原因,并讨论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赵先立  
论文基于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框架建立了一个具有微观基础的实际汇率决定模型,基于理论模型和国内外的现实进行扩展,实证检验了五类因素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的浮动弹性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具有最强的解释力,贸易条件和国内外相对货币供应量次之,相对生产率由于巴萨效应在中国的传导渠道不畅通,因而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解释力有限,净外部资产的解释力最弱,仅能引起人民币实际汇率小幅波动。本文认为,目前人民币不适合过度自由的浮动弹性,应继续渐进放开弹性以保持实际汇率相对稳定,货币政策和产业结构优化政策都可以成为调节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手段。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荔  张庆君  
本文根据中国汇改以来的人民币名义汇率月度数据,测算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及其波动性,并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及其波动性对货币替代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内,人民币贬值会导致货币替代率增加,而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性水平对货币替代率影响不显著;短期内,人民币贬值和与汇率波动性增强都会导致货币替代率的增加,由于受价格粘性和货币市场刚性等因素影响,短期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并且弹性值也要小于长期。长期以来,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升值趋势,使我国货币替代率的保持相对稳定,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应该充分考虑货币替代可能带来的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海俊  
文章通过对1994-2012年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汇率波动等因素与货币替代的进行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检验,结果表明长期内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与货币替代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实际汇率波动与货币替代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及其波动对货币替代都影响显著,在短期内能够回到均衡位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熊义明  潘英丽  陈普  
文章通过建立一个双变量SVAR(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方法,我们发现:实际冲击均是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主要来源;1994年以前,名义冲击对实际汇率具有比较大的短期影响,1994以后,这种短期影响非常弱。另外,结果也表明,实际冲击对实际汇率的持久影响主要通过对名义汇率(而非物价)的冲击产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伟刚  蓝天  
文章构造中美出口和进口贸易模型,通过VAR模型和VEC模型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及其波动对中美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实证表明: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对进口的促进作用大于出口,长期内升值有利于中国对美出口而不利于进口;汇率波动短期内对出口的冲击大于进口,长期内有助于中国对美出口,对进口无影响。中美两国要调整各自贸易结构,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防止汇率大幅波动,才能最终解决中美贸易失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曹阳  李剑武  
本文首先用AR—GARCH模型测算了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波动率,之后采用Engle-Granger两步法,研究了其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我们发现,从长期看,随着汇率波动率的增加,我国的出口量会减少,而进口量则会增加,而短期中汇率波动率的增加对贸易影响不大。因此在人民币汇率改革后,只有有效控制汇率风险,才能保持贸易收支的相对稳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凯  庞震  潘颖  
本文利用1994-2008年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等技术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是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马歇尔-勒纳条件在中国是成立的。从短期来看,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是影响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然而从长期来看,国外需求的变动是影响出口贸易变动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杰琦  汪同三  
基于1994年1月至2009年4月的数据,采用较新的非对称协整技术,实证考察人民币实际汇率与我国贸易收支之间的变动关系。研究发现,长期中,马歇尔-勒纳条件在我国成立;短期内,J曲线效应在我国存在;人民币汇率与贸易收支间存在非对称协整关系。其中,相对于出现过大的贸易顺差,如果出现贸易赤字,贸易收支恢复长期均衡状态的调整过程较为缓慢。据此认为,相对于出现贸易顺差,当前更应关注外贸不利冲击对我国经济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皓  章冬梅  
基于1996年至2009年间中国对美国的实际出口总额的季度数据,采用EG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并建立ECM误差修正模型,实证考察了实际汇率水平及实际汇率波动率与中国对美国出口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及短期动态关系等机理,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实证结果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长期与中美实际出口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实际汇率波动率长期也会对实际出口产生中等程度的负向作用;从短期效应来看,尽管实际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率的影响方向与长期一致,但程度上明显减弱;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应综合考虑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率的共同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万红先  黄玉霞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一国汇率与对外贸易量之间存在密切相关关系,马歇尔-勒纳条件则说明只有在>1的情况下,汇率贬值才能改善贸易收支。本文通过建立农产品进出口额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计量经济模型来验证M-L条件在农产品贸易领域成立与否,结果表明,汇率贬值能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额的增加,但贬值对农产品出口增加的作用不大;同时汇率贬值使得农产品进口额也增加,文章最后针对以上情况作简单的原因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天锋  
本文通过建立GARCH模型量度了人民币对欧元实际汇率的波动性,并运用协整检验模型、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就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中国与欧元区之间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欧元区出口在长期内随汇率波动而增加,而进口却随汇率波动而减少;在短期内汇率波动推动中国进口,抑制中国出口。人民币升值在长期内给双边出口均造成伤害,但对中国出口伤害更大;在短期内人民币贬值将对中国进出口均有推动作用。本文分析还表明,在长期内,中国对欧元区出口收入效应远远大于欧元区对华出口收入效应;在短期内,中国实际收入变动对欧元区出口表现负向冲击,而欧元区实际收入变动对中国出口表现为正向冲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韩国高  
本文采用1994-2008年的季度数据,利用GARCH模型测算出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并利用VAR模型建立人民币汇率的行为均衡模型,从而测算出实际汇率错位水平,进而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以及汇率波动对中美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美出口贸易产生了正向影响,主要是因为汇率波动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对出口厂商预期利润的正向效应超过了来源于与汇率波动相关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而实际汇率错位水平对中美出口贸易则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宇雯  
本文以不同要素密集型产品出口额的两两比值刻画我国出口结构,引入描述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虚拟变量,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误差修正模型(ARDL-ECM)与Pesaran边界检验方法,就1999年1月至2008年10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其波动率对我国出口结构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先立  
文章基于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框架确定了实际汇率波动的三类基本影响因素,扩展引入了我国二元人口和产业结构两类因素,并运用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波动主要由实际货币余额和名义汇率解释,生产率的解释力存在但不突出的原因是二元人口结构因素削弱了B-S效应,我国产业结构因素对实际汇率波动的解释力最低。进一步,货币政策和名义汇率应作为调节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有效工具,随着我国农村人口比例的下降,B-S效应对实际汇率的影响将会更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