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28)
- 2023(7984)
- 2022(6711)
- 2021(6346)
- 2020(5370)
- 2019(12333)
- 2018(12028)
- 2017(23942)
- 2016(12157)
- 2015(13483)
- 2014(13086)
- 2013(12504)
- 2012(10998)
- 2011(9523)
- 2010(8847)
- 2009(7635)
- 2008(6786)
- 2007(5234)
- 2006(3941)
- 2005(3004)
- 学科
- 济(48251)
- 经济(48209)
- 管理(34750)
- 业(32761)
- 方法(28040)
- 企(27793)
- 企业(27793)
- 数学(25626)
- 数学方法(25306)
- 财(12933)
- 农(11364)
- 中国(10644)
- 业经(9959)
- 务(8786)
- 贸(8762)
- 贸易(8758)
- 财务(8756)
- 财务管理(8739)
- 易(8562)
- 企业财务(8302)
- 理论(7650)
- 农业(7618)
- 技术(7617)
- 地方(7427)
- 制(7065)
- 环境(6897)
- 融(6861)
- 金融(6860)
- 银(6786)
- 银行(6783)
- 机构
- 大学(156268)
- 学院(155673)
- 济(68721)
- 管理(67792)
- 经济(67642)
- 理学(60319)
- 理学院(59827)
- 管理学(58909)
- 管理学院(58615)
- 研究(43565)
- 中国(34850)
- 财(30435)
- 京(29331)
- 财经(25940)
- 经(24036)
- 科学(23671)
- 中心(23208)
- 经济学(22683)
- 经济学院(20828)
- 业大(20682)
- 财经大学(20041)
- 江(19547)
- 商学(18581)
- 商学院(18394)
- 范(18246)
- 农(18105)
- 师范(18070)
- 经济管理(17952)
- 所(17774)
- 北京(16830)
- 基金
- 项目(118809)
- 科学(96662)
- 基金(90517)
- 研究(88551)
- 家(77457)
- 国家(76870)
- 科学基金(68916)
- 社会(59625)
- 社会科(56855)
- 社会科学(56843)
- 基金项目(48658)
- 省(44825)
- 自然(44082)
- 自然科(43147)
- 自然科学(43137)
- 自然科学基金(42367)
- 教育(41408)
- 划(37894)
- 资助(35893)
- 编号(34875)
- 部(27829)
- 重点(26388)
- 创(26017)
- 成果(25962)
- 国家社会(25867)
- 教育部(25098)
- 发(24709)
- 人文(24704)
- 创新(24278)
- 制(23520)
共检索到201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先立
本文在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NOEM)的分析框架下建立了一个动态的、跨期效用最大化的均衡实际汇率模型,模型显示名义汇率、两国两部门生产率相对差异以及两国持有实际货币余额相对差异是实际汇率的决定因素。基于理论模型,选取1994年2季度至2012年1季度的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美两部门生产率相对差异是实际汇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名义汇率短期影响大于长期影响。人民币实际汇率在样本期总体呈升值趋势,高估和低估交替互现,但不存在大幅低估。人民币实际汇率及失调与美国经济增长、出口增长和就业之间不存在显著关联。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赵先立
论文基于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框架建立了一个具有微观基础的实际汇率决定模型,基于理论模型和国内外的现实进行扩展,实证检验了五类因素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的浮动弹性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具有最强的解释力,贸易条件和国内外相对货币供应量次之,相对生产率由于巴萨效应在中国的传导渠道不畅通,因而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解释力有限,净外部资产的解释力最弱,仅能引起人民币实际汇率小幅波动。本文认为,目前人民币不适合过度自由的浮动弹性,应继续渐进放开弹性以保持实际汇率相对稳定,货币政策和产业结构优化政策都可以成为调节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手段。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丰晨
根据均衡实际汇率理论,长期人民币汇率水平是由基本经济要素决定的。任何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失调都会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本文旨在通过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来了解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失调程度。与此同时,还指出汇率弹性在人民币汇率政策改革中的重要影响,进而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冉茂盛 陈健 黄凌云 黄萍
本文运用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模型对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和人民币汇率失调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样本区间为1994年1季度至2004年1季度。研究表明,当前时期人民币实际汇率存在较为严重的低估现象,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对人民币汇率失调背后的经济原因分析表明,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是造成人民币汇率失调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了避免人民币汇率出现长时期的失调,建议央行进一步改革现行的汇率制度,改变汇率过于固定的现状,适当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实行更加积极和更具应变能力的汇率政策。
关键词:
人民币实际汇率 均衡汇率 汇率失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文先明 曹滔 翟欢欢
基于国内外关于均衡汇率的相关研究,选择由Montiel提出的ERER改进模型,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构建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模型,并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H—P滤波技术对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进行测算,研究人民币汇率是否失调。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开放度、货币供应量、外汇储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人民币汇率错位修正机制存在,自我修正功能较强。另外,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小幅高估,所以国外提出让人民币大幅升值的观点不切实际。
关键词: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协整分析 汇率失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丹
本文首先测算了1994年第一季度到2005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及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失调程度,然后考察了这一时期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与中国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这一时期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与中国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并且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是导致中国国际竞争力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具体来说,人民币实际汇率高估会导致中国国际竞争力下降。
关键词:
均衡实际汇率 实际汇率失调 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容
本文运用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模型对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和人民币汇率失调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样本区间为1994年1季度至2004年2季度。选取影响汇率的四个宏观经济指标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协整分析,并通过Hodrick-Prescott滤波技术对经济指标进行平滑得到均衡汇率,在此基础上,对199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失调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菱 尹宇明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申琳
实际汇率在宏观金融管理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有关其决定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从人民币实际汇率决定文献中存在的"变量迷失"入手,构建能够同时检验结构突变序列平稳性、自动搜寻突变点位置、识别序列单整阶数的"四步检验法",以及考虑结构突变的协整分析框架,研究1980年至2013年人民币实际汇率决定问题。研究发现,本文设计的研究方法有效解决了"变量迷失"问题,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自然对数序列服从1994年发生漂移项突变的一阶单整过程;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决定具有明显的转型特征,其中"非市场"驱动机制逐步让位于"市场"驱动机制。
关键词:
结构突变 单位根检验 实际汇率 转型特征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林楠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总供求分析框架,分析微观行为优化的宏观货币汇率条件,引入国内外相对货币结构差异因素,对均衡实际汇率进行拓展分析,进而对中国经济转型资本项目管制条件下实际汇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协整检验和动态回归。在本文分析框架下,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并不严重,结合协整和动态回归分析,进入2011年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接近均衡水平,为此应审慎升值。
关键词:
汇率动态 相对货币结构差异 均衡实际汇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先立
在一般均衡框架下建立了一个动态的、跨期效用最大化的实际汇率决定模型,对基本模型进行扩展并分析了实际汇率的6种决定因素。基于理论分析,选取1994年一季度至2012年二季度的相关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相对生产率对实际汇率的解释力度最大,净外国资产解释力度微弱且显著度较低。人民币实际汇率在样本期呈现高估和低估交替互现,且具有一定的修复调节机制,总体未显著偏离均衡水平,不存在大幅低估。因此,人民币应继续坚持"自主性"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熊义明 潘英丽 陈普
文章通过建立一个双变量SVAR(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方法,我们发现:实际冲击均是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主要来源;1994年以前,名义冲击对实际汇率具有比较大的短期影响,1994以后,这种短期影响非常弱。另外,结果也表明,实际冲击对实际汇率的持久影响主要通过对名义汇率(而非物价)的冲击产生。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价格黏性 SVAR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贤成毅 范东君
文章从实际汇率出发,运用均衡汇率模型和协整理论,并通过实际汇率错位测算公式测算了1980~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错位程度。结果表明,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在此期间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币值低估和三个阶段的币值高估。实证结果也显示,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自2002年以来确实被低估了,但并没有被严重低估。因此,人民币在目前情况下没有必要大幅度升值。
关键词:
实际汇率 汇率错位 协整检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维国 黄万阳
在Edwards提出的ERER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一个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实证研究对模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贸易条件、开放度、政府支出、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发现,人民币汇率错位修正机制存在,自我修正功能较强,且有提高趋势;财政与货币政策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短期影响不显著,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短期影响显著,且有提高趋势,而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短期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升值 均衡汇率 误差修正模型 汇率错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