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78)
- 2023(17124)
- 2022(14783)
- 2021(13969)
- 2020(11753)
- 2019(27455)
- 2018(27026)
- 2017(52622)
- 2016(28316)
- 2015(31765)
- 2014(31442)
- 2013(31074)
- 2012(28364)
- 2011(25484)
- 2010(25438)
- 2009(23262)
- 2008(22338)
- 2007(19223)
- 2006(16535)
- 2005(14406)
- 学科
- 济(115032)
- 经济(114908)
- 管理(77627)
- 业(74594)
- 企(60637)
- 企业(60637)
- 方法(58220)
- 数学(51973)
- 数学方法(51214)
- 中国(32624)
- 农(30339)
- 财(27239)
- 业经(23948)
- 学(22384)
- 贸(22245)
- 贸易(22233)
- 易(21665)
- 农业(20507)
- 制(20334)
- 地方(20078)
- 理论(19287)
- 务(17229)
- 财务(17145)
- 财务管理(17109)
- 技术(17104)
- 和(16995)
- 环境(16610)
- 银(16547)
- 银行(16508)
- 融(16437)
- 机构
- 大学(396642)
- 学院(394236)
- 济(164320)
- 经济(161053)
- 管理(157551)
- 理学(137808)
- 理学院(136371)
- 管理学(133701)
- 管理学院(133006)
- 研究(130782)
- 中国(99168)
- 京(83716)
- 科学(79126)
- 财(72023)
- 所(64184)
- 农(59956)
- 中心(59593)
- 财经(59392)
- 研究所(58904)
- 业大(57657)
- 经(54454)
- 江(54293)
- 北京(52920)
- 经济学(51199)
- 范(50789)
- 师范(50318)
- 院(47548)
- 农业(46945)
- 经济学院(46314)
- 财经大学(44650)
- 基金
- 项目(275249)
- 科学(217964)
- 基金(202368)
- 研究(200547)
- 家(176314)
- 国家(174918)
- 科学基金(151289)
- 社会(127744)
- 社会科(121198)
- 社会科学(121168)
- 基金项目(106164)
- 省(104913)
- 自然(98762)
- 自然科(96569)
- 自然科学(96546)
- 自然科学基金(94825)
- 教育(93596)
- 划(89075)
- 资助(85415)
- 编号(80810)
- 成果(64566)
- 部(61768)
- 重点(61370)
- 发(57661)
- 创(57062)
- 课题(55610)
- 教育部(53606)
- 国家社会(53303)
- 创新(53196)
- 科研(52753)
- 期刊
- 济(167888)
- 经济(167888)
- 研究(113624)
- 中国(74508)
- 学报(60197)
- 科学(56563)
- 管理(56411)
- 农(53194)
- 财(53093)
- 大学(46740)
- 学学(44033)
- 教育(43866)
- 农业(37401)
- 技术(35684)
- 融(34135)
- 金融(34135)
- 财经(28773)
- 经济研究(28601)
- 业经(25857)
- 经(24620)
- 问题(21524)
- 业(20091)
- 统计(20035)
- 技术经济(19047)
- 图书(18407)
- 贸(18144)
- 策(17991)
- 理论(17863)
- 科技(17808)
- 版(17499)
共检索到561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孝成
本文首先在个体跨期最优理论模型中引入内生劳动力供给因素,建立以中国就业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模型和相应的计量模型,然后运用Johansen协整分析法、Granger因果检验法及VEC模型探讨1985~2007年期间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国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而言,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将促进中国就业,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则会抑制就业;而世界实际利率与中国就业显著正相关。在短期内,人民币汇率调整对就业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甚至会出现与长期关系相反的现象;世界实际利率与中国就业关系与长期相左。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实际汇率 世界实际利率 就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国君 陈林
本文基于扩展的内生劳动力供给模型,从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汇率波动影响一国就业的传导机制。选取1994-2016年人民币实际汇率与我国不同部门就业的相关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与我国就业呈负相关关系,但是其对贸易部门就业水平的影响显著高于对非贸易部门的影响,而对全国总体就业水平的影响则介于两者之间。
关键词:
实际汇率 就业 内生劳动力供给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来会 徐坡岭
文章基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视角构建理论模型,将劳动力价格扭曲引入到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分析当中。并利用了中国19982014年30个省域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劳动力价格扭曲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价格扭曲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劳动力价格扭曲数值的增加会导致人民币实际贬值,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影响B-S效应逐步抑制人民币实际升值。另外,分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同样证实了上述影响的存在,表明劳动力价格扭曲是影响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重要因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鄂永健 丁剑平
文章在个体跨期最优模型中引入内生劳动力供给,并同时假定对资本流动存在限制,以此来分析实际汇率变动对就业的影响。结果发现:只有当消费者对商品消费的相对风险规避程度比较大,即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比较小时,本币实际贬值才会促进就业的增加,反之贬值会使就业减少。考虑到中国当前的具体情况,消费者商品消费的相对风险规避程度会比较大,因而人民币实际贬值会有利于就业。对中国的实证分析支持了这一结论,且该实证分析通过了实际汇率的超外生性检验。鉴于从长期来看中国消费者的相对风险规避程度有下降的趋势,过分的依赖于低币值的汇率政策来解决失业问题是不可行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赵先立
论文基于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框架建立了一个具有微观基础的实际汇率决定模型,基于理论模型和国内外的现实进行扩展,实证检验了五类因素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的浮动弹性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具有最强的解释力,贸易条件和国内外相对货币供应量次之,相对生产率由于巴萨效应在中国的传导渠道不畅通,因而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解释力有限,净外部资产的解释力最弱,仅能引起人民币实际汇率小幅波动。本文认为,目前人民币不适合过度自由的浮动弹性,应继续渐进放开弹性以保持实际汇率相对稳定,货币政策和产业结构优化政策都可以成为调节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手段。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四星
以Montiel的理论模型作为选择实际基本经济要素的主要依据,在参考中外学者对均衡汇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运用1980-2006年间相关经济变量数据,构建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分析表明:这段时期分别存在人民币低估与高估的问题。人民币均衡汇率应是动态变化的,钉住一篮子货币能较好地反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
关键词:
人民币 均衡实际汇率 协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梅琴 张卫国
文章采用平滑转移自回归(STAR)模型来揭示中国实际汇率的动态行为,对其进行分析和预测,检验结果表明,以logistic函数作为过渡函数的STAR模型能很好地描述人民币实际汇率的行为,中国实际汇率走势是非线性的并体现了非对称性。基于此模型得出的汇率预测显示,2009年人民币汇率将基本保持稳定,会出现小幅贬值,波动区间为6.79-6.96。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姚大庆
本文在开放条件下的内生劳动供给模型中假定居民可以将一定比例的收入以资产的形式持有,以此来分析汇率变动对就业的影响。结果发现,汇率变动对均衡就业水平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它取决于商品消费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和其临界值的相对大小。由于我国的现实条件所限,当前中国居民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较大,因此汇率升值将不利于我国就业,1980年至2005年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实证分析验证了这个结论。
关键词:
汇率变化 就业水平 制造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马丹 陈紫露
文章通过将汇率区分为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两个不同的维度,同时考察两者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又进一步将汇率水平变量分解成正向变动的累积和与负向变动的累积和两个部分,并基于非对称性视角构建NARDL模型,考察汇率水平变动对收入不平等的非对称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短期升值有利于改善收入不平等,贬值的影响不显著;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或贬值都会恶化收入不平等,相较而言贬值的影响程度极为有限。人民币实际汇率短期的小幅波动能够改善收入不平等,但长期内汇率波动的幅度过大将会恶化收入不平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维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保持人民币汇率一定程度的灵活和弹性,允许汇率短期内的合理波动,将有利于改善收入不平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赤 戴克维 刘潭秋
本文应用平滑过渡自回归(STAR)模型来揭示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动态行为。研究发现,以logistic函数作为过渡函数的STAR模型能很好地描述人民币实际汇率的行为。模型表明,在存在两种不同的制度下,人民币实际汇率表现出不同的动态特征,且在两个不同制度之间的转换是迅速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伟呈 范爱军
本文通过构建小国经济的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模型,推导出汇率变动影响就业的传导机制以及汇率的测算公式,并利用现值法、分解法和加权法测算出人民币实际汇率,然后利用岭回归实证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汇率的长期趋势在实际汇率构成中的比重远大于短期趋势,所以汇率长期趋势对就业的影响远大于短期趋势的影响,因此选取加权法测算的人民币实际汇率作为汇率指标更加合理;通过制造业进口投入水平和出口份额这两条传导机制,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会导致制造业就业水平下降,但进口投入水平上升或出口份额下降会部分地抵消这一不利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帅 刘文翠
汇率及汇率波动率是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建立GARCH(1,1)模型对人民币与坚戈的实际汇率波动率进行测度,然后建立引力模型,利用1996~2013年相关季度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及汇率波动率与中哈双边直接投资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哈双边直接投资量与两国GD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与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呈负相关关系,人民币升值能促进中国对哈国的直接投资,抑制哈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且短期效应大于长期效应。
关键词:
引力模型 实际汇率 汇率波动率 直接投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伟刚 蓝天
文章构造中美出口和进口贸易模型,通过VAR模型和VEC模型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及其波动对中美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实证表明: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对进口的促进作用大于出口,长期内升值有利于中国对美出口而不利于进口;汇率波动短期内对出口的冲击大于进口,长期内有助于中国对美出口,对进口无影响。中美两国要调整各自贸易结构,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防止汇率大幅波动,才能最终解决中美贸易失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鄂永健
文章在一个存在垄断竞争的两国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分析市场结构变化对实际汇率长期趋势的影响,结论认为,本国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市场垄断程度上升会导致本币实际升值,而外国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市场垄断程度上升会导致本币实际贬值。对人民币/美元实际汇率和中美两国市场垄断程度关系的实证分析基本验证了模型的结论。文章建议,可以通过拆分重组、发展民营企业、引进外资企业等方式引入竞争、降低垄断程度,从而缓解部分人民币升值压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鄂永健
本文在货币效用模型中引入内生劳动力供给,以此来分析货币政策对就业的影响。结果发现:只有当消费者对商品消费的相对风险规避程度比较大,即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比较小时,货币供给增长率上升才会促进就业的增加,反之,货币供给增长率上升反而使就业减少。考虑到中国当前的具体情况,消费者商品消费的相对风险规避程度比较大,因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就业,对中国的经验检验结果支持了这一结论,而且该分析通过了货币供给增长率的超外生性检验。从长期来看,中国消费者的相对风险规避程度有下降的趋势,过度依赖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解决失业问题是不可行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