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814)
2022(683)
2021(684)
2020(507)
2019(1275)
2018(1335)
2017(2830)
2016(1558)
2015(1748)
2014(1768)
2013(1946)
2012(1969)
2011(1998)
2010(2084)
2009(2024)
2008(1511)
2007(1380)
2006(1187)
2005(1218)
2004(1172)
作者
(4145)
(3375)
(3348)
(3322)
(2223)
(1633)
(1611)
(1324)
(1232)
(1209)
(1195)
(1168)
(1164)
(1164)
(1154)
(1144)
(1032)
(1025)
(1010)
(1001)
(864)
(833)
(832)
(801)
(796)
(788)
(741)
(725)
(715)
(695)
学科
(7459)
经济(7458)
方法(5011)
数学(4844)
数学方法(4831)
管理(3108)
(2793)
(2470)
企业(2470)
(2070)
金融(2070)
(2027)
银行(2025)
(1945)
(1866)
(1601)
理论(1444)
中国(1402)
(1374)
贸易(1372)
(1356)
(1258)
财务(1257)
财务管理(1257)
企业财务(1220)
(1015)
(952)
(949)
制度(948)
(945)
机构
大学(22547)
学院(21381)
(12157)
经济(11925)
中国(9252)
研究(8005)
管理(7211)
(6300)
(5859)
金融(5823)
理学(5809)
理学院(5770)
管理学(5694)
管理学院(5666)
(5417)
银行(5280)
财经(5071)
人民(4867)
(4823)
经济学(4775)
(4723)
中心(4500)
国人(4451)
中国人(4424)
经济学院(4409)
中国人民(4393)
(4327)
财经大学(4038)
(3978)
研究所(3595)
基金
项目(12115)
基金(9711)
科学(9587)
研究(8888)
(8184)
国家(8149)
科学基金(6848)
社会(6277)
社会科(6078)
社会科学(6075)
资助(5011)
基金项目(4690)
教育(4349)
自然(4056)
自然科(3961)
自然科学(3959)
自然科学基金(3913)
(3598)
(3457)
(3380)
教育部(3195)
编号(3146)
成果(2955)
国家社会(2884)
人文(2850)
重点(2828)
(2813)
社科(2781)
中国(2757)
大学(2744)
期刊
(11628)
经济(11628)
研究(9152)
(9061)
金融(9061)
(4845)
中国(4599)
财经(3049)
管理(2670)
经济研究(2638)
学报(2630)
(2587)
国际(2574)
科学(2345)
大学(2109)
学学(2023)
(1840)
(1755)
世界(1682)
理论(1545)
问题(1520)
教育(1376)
上海(1371)
实践(1344)
(1344)
技术(1284)
世界经济(1210)
统计(1202)
国际金融(1092)
中国金融(1028)
共检索到37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昌利  
本文进一步改进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研究视角和解释变量的选取处理,基于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和协整方法,对人民币汇率的长期决定因素及失调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实证发现:1994年以来,中国可贸易部门生产率的相对增长、对外贸易持续失衡、政府支出上升是正向影响实际有效汇率的决定因素;而相对于美国的中国货币供求状况则起着负向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失调程度近年来趋弱,但在2008年之后一度出现"高估",近期可能出现下调波动。基于实证结果,对中国经济增长与汇率问题进行了若干解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海俊  
文章结合B-S效应假说,通过微分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检验模型,采用中国1994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进行长短期分析,得出了人民币汇率的长短期趋势存在超调现象,这种超调主要取决于人民币货币供给的规模与增长速度,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长期决定会受到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会因为技术生产率的提高而逐步消失,会因为劳动生产的上升,而逐渐的加深;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短期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供给的规模与增长速度,由于货币供给的规模与增长速度会影响名义存款利率,而对通货膨胀率产生冲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成晓  曹阳  
文章针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决定因素问题建立了一个五变量的SVAR模型,分别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和非参数联立模型的局部线性工具变量估计对其进行估计,将估计的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并做了相应的预测。得出的结论是:参数SVAR模型可以对变量进行解释,并做相应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但是估计精度及预测效果要低于非参数SVAR模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伟斌  王艺明  
本文基于1994~2005年人民币外汇市场制度特征,构建了一个央行频繁干预情形下的人民币汇率决定的市场微观结构模型。该模型发现:即使宏观基本面没有出现变化,汇率也依然会发生波动,指令流的变动是短期汇率波动的根本推动力。指令流通过交易商层面的短暂性资产组合效应和市场层面的持久性资产组合效应对汇率波动产生影响。我国中央银行为了维护日内涨跌幅限制下外汇市场有充分的流动性,必须被动地入市干预,中央银行的干预量由汇率决定模型内生决定。本文为人民币外汇市场参与者和监管当局初步打开了人民币汇率形成的"黑匣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晓锦  陈军泽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分析杭州商学院李晓锦,陈军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对西方主要货币汇率不断贬值。自1994年初人民币汇率并轨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反弹,从1994年1月的1美元兑换2民币8.70元上升到1995年5月的1美元兑8.30元人民币,升值4...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施羽   毛学峰  
本文基于2005年8月—2022年12月的中国月度实际有效汇率(REER),使用格点拔靴(Grid Bootstrap,GB)中值无偏估计和因子模型,从国家和行业两个层面考察汇率持续性。研究发现:第一,以半衰期衡量的中国REER持续性约为3.75年。第二,不同行业的REER持续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石油、化工和非金属三个行业半衰期在1年以下;金属、造纸、运输设备和食品等四个行业半衰期在1~3年期间;纺织、木材、橡胶、一般机械、电气机械和光学仪器六个行业半衰期近似无穷大;中国REER持续性主要由纺织等半衰期异常的行业主导。第三,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各行业汇率行为同时受代表持续性高低的公共因子和反映自身特性的特定因子主导。纺织和机电设备等缺乏产品竞争力和较依赖出口贸易的行业容易发生看市定价行为,此类行业的半衰期远高于化工和金属等有一定市场势力而不易发生看市定价行为的行业。针对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建议:第一,长期应突出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稳健性;第二,应突出政策结构性,对高持续性行业给予额外关注或适当政策倾斜;第三,进一步加强产业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使出口产品兼具价格和质量优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浩楠  
本文利用1998-2004年的季度经济数据分析表明,影响我国FDI的因素主要有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汇率变动以及GDP的波动。发现我国的汇率波动与FDI的关系存在门槛效应。随着我国汇率制度向浮动汇率转变,只要保持实际有效汇率的相对稳定性,就能不断吸引FDI的流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冉茂盛  陈健  黄凌云  黄萍  
本文运用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模型对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和人民币汇率失调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样本区间为1994年1季度至2004年1季度。研究表明,当前时期人民币实际汇率存在较为严重的低估现象,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对人民币汇率失调背后的经济原因分析表明,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是造成人民币汇率失调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了避免人民币汇率出现长时期的失调,建议央行进一步改革现行的汇率制度,改变汇率过于固定的现状,适当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实行更加积极和更具应变能力的汇率政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玉贵  
本文基于行为均衡汇率模型,采用1994年第1季度-2008年第2季度的时序数据样本,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测算了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并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基本面因素能较好地拟合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化过程;人民币实际汇率经历了三次低估和三次高估,但失调程度并不严重。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黄昌利  高言  
随着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的推进,一个重要的政策问题在于,名义汇率的变动是否可以显著地影响实际汇率,影响程度如何?如果影响是显著的话,则名义汇率可以成为调节国际收支等变量的有效政策工具。本文采用前沿且稳健的ARDL边限检验法,实证研究新汇改以来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NEER)对实际有效汇率(REER)在长期和短期上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2005年3季度~2013年4季度期间,NEER与REER之间存在协整关系;NEER长期和短期上均显著地正向影响REER,名义汇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货币当局的有效政策工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相瑞  陶士贵  
文章在总结了国内已有的关于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研究的基础上,以均衡实际汇率理论为依据,考虑中国实际国情和已有相关文献研究的结论,对均衡实际汇率模型进行了部分修正,筛选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最优解释变量,并采用协整方法和H-P滤波技术,实证测算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在此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5年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失调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对2005年汇改后央行出台的人民币汇率政策进行简单评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申琳  
实际汇率在宏观金融管理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有关其决定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从人民币实际汇率决定文献中存在的"变量迷失"入手,构建能够同时检验结构突变序列平稳性、自动搜寻突变点位置、识别序列单整阶数的"四步检验法",以及考虑结构突变的协整分析框架,研究1980年至2013年人民币实际汇率决定问题。研究发现,本文设计的研究方法有效解决了"变量迷失"问题,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自然对数序列服从1994年发生漂移项突变的一阶单整过程;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决定具有明显的转型特征,其中"非市场"驱动机制逐步让位于"市场"驱动机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先立  
本文在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NOEM)的分析框架下建立了一个动态的、跨期效用最大化的均衡实际汇率模型,模型显示名义汇率、两国两部门生产率相对差异以及两国持有实际货币余额相对差异是实际汇率的决定因素。基于理论模型,选取1994年2季度至2012年1季度的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美两部门生产率相对差异是实际汇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名义汇率短期影响大于长期影响。人民币实际汇率在样本期总体呈升值趋势,高估和低估交替互现,但不存在大幅低估。人民币实际汇率及失调与美国经济增长、出口增长和就业之间不存在显著关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巴曙松  吴博  朱元倩  
本文评述了主要国际经济机构对实际有效汇率(REER)算法的不同角度和发展趋势,由此推论构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REERI)构建的一些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轩  杨海珍  
本文从预测角度出发,结合TEI@I方法论的指导思想,综合运用文本挖掘、计量模型、集成分析等技术对人民币汇率数据进行"先分解再分析后集成"的综合分析,从而建立一套人民币汇率综合集成预测模型。研究发现,本文所构建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TEI@I集成预测模型对于人民币汇率这类线性特征、非线性特征共存的复杂系统表现出优异的拟合能力,与传统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相比,体现出较高的预测精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