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7)
- 2023(12899)
- 2022(11340)
- 2021(10598)
- 2020(8881)
- 2019(20487)
- 2018(20462)
- 2017(39523)
- 2016(21654)
- 2015(24434)
- 2014(24346)
- 2013(24109)
- 2012(22059)
- 2011(19931)
- 2010(19835)
- 2009(18193)
- 2008(17779)
- 2007(15474)
- 2006(13610)
- 2005(12187)
- 学科
- 济(82233)
- 经济(82109)
- 管理(64893)
- 业(59040)
- 企(50369)
- 企业(50369)
- 方法(37632)
- 数学(32423)
- 数学方法(32062)
- 财(23526)
- 农(21362)
- 中国(20617)
- 制(19648)
- 学(19209)
- 业经(18909)
- 地方(17141)
- 务(14805)
- 财务(14737)
- 财务管理(14709)
- 贸(14617)
- 贸易(14606)
- 理论(14355)
- 易(14176)
- 农业(13977)
- 企业财务(13975)
- 银(13822)
- 银行(13779)
- 环境(13773)
- 和(13670)
- 体(13287)
- 机构
- 大学(306776)
- 学院(303376)
- 管理(120474)
- 济(118915)
- 经济(116163)
- 理学(104054)
- 理学院(102872)
- 研究(102785)
- 管理学(101134)
- 管理学院(100587)
- 中国(77737)
- 京(65319)
- 科学(63963)
- 财(57735)
- 所(51463)
- 农(47062)
- 研究所(46954)
- 中心(46689)
- 财经(45781)
- 业大(45062)
- 江(44245)
- 经(41526)
- 北京(41317)
- 范(40091)
- 师范(39731)
- 院(37552)
- 农业(36696)
- 州(35916)
- 经济学(35650)
- 财经大学(34235)
- 基金
- 项目(210536)
- 科学(165488)
- 研究(153759)
- 基金(153338)
- 家(133865)
- 国家(132815)
- 科学基金(113850)
- 社会(95990)
- 社会科(90914)
- 社会科学(90891)
- 基金项目(82125)
- 省(80887)
- 自然(74907)
- 自然科(73048)
- 自然科学(73032)
- 自然科学基金(71691)
- 教育(69848)
- 划(68976)
- 资助(62815)
- 编号(62615)
- 成果(51265)
- 重点(47421)
- 部(46474)
- 发(44053)
- 创(43506)
- 课题(43006)
- 制(40978)
- 创新(40648)
- 科研(40282)
- 教育部(39826)
共检索到444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丽华 朱湘珍
本文选取1994年1月-2012年2月月度数据,引入马尔科夫机制转换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一直趋于升值,但明显的区分为缓慢升值状态和快速升值状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明显区分为低波动、中等波动和高波动三个区制。人民币兑美元序列将来一段时间仍会以较小幅度、缓慢升值为主;而实际有效汇率以将近50%的概率停留在低波动区,以将近40%的概率停留在中等波动区域。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杰
我们通过扩展"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对名义汇率升值和通胀的相互替代作用进行了理论解释,并使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研究了1983年1月至2010年11月间人民币/美元汇率和中国通胀率的时间序列行为。经验研究显示,在缩小中美之间价格差距的过程中,"结构性通胀"与名义汇率升值有着相同的作用。人民币外在升值压力与国内通胀并存的问题,对于宏观经济平衡和货币政策制定者来说,既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挑战。我们认为,通胀与名义汇率升值的合适政策搭配会降低人民币升值预期,并逐步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健,冉茂盛,钱灿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施羽 毛学峰
本文基于2005年8月—2022年12月的中国月度实际有效汇率(REER),使用格点拔靴(Grid Bootstrap,GB)中值无偏估计和因子模型,从国家和行业两个层面考察汇率持续性。研究发现:第一,以半衰期衡量的中国REER持续性约为3.75年。第二,不同行业的REER持续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石油、化工和非金属三个行业半衰期在1年以下;金属、造纸、运输设备和食品等四个行业半衰期在1~3年期间;纺织、木材、橡胶、一般机械、电气机械和光学仪器六个行业半衰期近似无穷大;中国REER持续性主要由纺织等半衰期异常的行业主导。第三,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各行业汇率行为同时受代表持续性高低的公共因子和反映自身特性的特定因子主导。纺织和机电设备等缺乏产品竞争力和较依赖出口贸易的行业容易发生看市定价行为,此类行业的半衰期远高于化工和金属等有一定市场势力而不易发生看市定价行为的行业。针对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建议:第一,长期应突出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稳健性;第二,应突出政策结构性,对高持续性行业给予额外关注或适当政策倾斜;第三,进一步加强产业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使出口产品兼具价格和质量优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潭秋
本文通过采用不同的线性和非线性一元时间序列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行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的自我激励阈值自回归模型和平滑过渡自回归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历史数据有很好的拟合效果,且人民币实际汇率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动态行为特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毛日昇 高凌云 郑建明
本文基于实际汇率变化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出口转换理论分析框架,采用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细分产品层面数据以及行业层面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分析了工业企业出口转换的分布和变化特征,检验了实际汇率变化对行业出口扩张、出口收缩、净出口以及出口转换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控制了实际汇率的直接影响和通过进口中间产品渠道对出口的影响,实际汇率变化总体上对出口扩张率和转换率具有显著影响作用,但对出口收缩率和净出口增长率的影响不显著。(2)实际汇率总体变化对出口影响存在显著的不对称性;贬值相对于升值对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毛日昇 高凌云 郑建明
本文基于实际汇率变化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出口转换理论分析框架,采用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细分产品层面数据以及行业层面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分析了工业企业出口转换的分布和变化特征,检验了实际汇率变化对行业出口扩张、出口收缩、净出口以及出口转换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控制了实际汇率的直接影响和通过进口中间产品渠道对出口的影响,实际汇率变化总体上对出口扩张率和转换率具有显著影响作用,但对出口收缩率和净出口增长率的影响不显著。(2)实际汇率总体变化对出口影响存在显著的不对称性;贬值相对于升值对出口变化和转换影响更为显著,贬值会对出口扩张和收缩率产生显著的同方向影响作用,进而会对出口转换率产生显著影响,但对净出口增长并无显著影响。(3)实际汇率暂时性变化主要会对出口扩张率产生显著影响,持久性变化主要会对出口收缩率产生显著影响。(4)长期来看,实际汇率持久性变化对低利润部门的出口扩张、收缩以及转换影响作用显著高于对高利润部门相应的影响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章和杰 陈威吏
构造模型(一)确定劳动生产率及劳动生产率比较国外分析“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文献中常用的反映实际产出与投入的劳动力数量关系是全员劳动生产率(overall labor productivity)。就业人口的人均收入是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合理拟合。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流动具有较好的产权制度条件,要素的完全可流动性既容易克服需求因素的约束,也使得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分类具有明显的相对性和动态性。当前,我国经济结构正向市场化逼近,然而我国的绝对生产率仍然是较低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晓锦 陈军泽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分析杭州商学院李晓锦,陈军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对西方主要货币汇率不断贬值。自1994年初人民币汇率并轨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反弹,从1994年1月的1美元兑换2民币8.70元上升到1995年5月的1美元兑8.30元人民币,升值4...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浩楠
本文利用1998-2004年的季度经济数据分析表明,影响我国FDI的因素主要有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汇率变动以及GDP的波动。发现我国的汇率波动与FDI的关系存在门槛效应。随着我国汇率制度向浮动汇率转变,只要保持实际有效汇率的相对稳定性,就能不断吸引FDI的流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昌利
本文进一步改进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研究视角和解释变量的选取处理,基于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和协整方法,对人民币汇率的长期决定因素及失调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实证发现:1994年以来,中国可贸易部门生产率的相对增长、对外贸易持续失衡、政府支出上升是正向影响实际有效汇率的决定因素;而相对于美国的中国货币供求状况则起着负向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失调程度近年来趋弱,但在2008年之后一度出现"高估",近期可能出现下调波动。基于实证结果,对中国经济增长与汇率问题进行了若干解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罗孝玲 史硕
本文选取2006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的月度数据,运用Markov区制转换var模型(MS-var)中的参数估计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不同区制状态下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汇率与汇率预期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人民币国际化、汇率与汇率预期在一定程度内呈同向变化,但变量间互动效果在不同的区制时有所区别;总体而言,相较于经济平缓状态,剧烈经济波动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人民币汇率、汇率预期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汇率 汇率预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龙斌 王春峰 房振明
人民币汇率体制的转换是影响人民币汇率行为的重要因素。文章使用马尔科夫体制转换模型研究了人民币汇率体制状态的转换过程及其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模型估计的体制状态概率的变化很好地反映了人民币汇率体制状态的转换特征,在不同的体制状态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回报的均值和方差明显存在不同的状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危黎黎 李余辉 李超
本文分别运用不带漂移的RW模型、AR模型、SETAR模型和STAR模型对近20年的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建模和预测,并以RMSE和MAE作为预测评价标准统计量,对样本内拟合和不同长度的样本外预测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四个模型中,SETAR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拟合和预测效果最好,这表明同发达国家汇率均值回复连续的、对称的非线性动态调整相比,人民币实际汇率均值回复更适合间断的、非对称的非线性动态调整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