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26)
- 2023(12596)
- 2022(11159)
- 2021(10362)
- 2020(8781)
- 2019(20440)
- 2018(20178)
- 2017(39677)
- 2016(21246)
- 2015(23988)
- 2014(23765)
- 2013(23833)
- 2012(22010)
- 2011(19966)
- 2010(19649)
- 2009(18005)
- 2008(17508)
- 2007(15246)
- 2006(13406)
- 2005(11733)
- 学科
- 济(88185)
- 经济(88082)
- 管理(59850)
- 业(56640)
- 企(47560)
- 企业(47560)
- 方法(45513)
- 数学(39743)
- 数学方法(39376)
- 贸(24393)
- 贸易(24380)
- 易(23632)
- 财(21810)
- 农(21064)
- 中国(20921)
- 学(18929)
- 业经(17984)
- 地方(17142)
- 理论(14807)
- 制(14465)
- 农业(13972)
- 务(13927)
- 财务(13868)
- 财务管理(13839)
- 企业财务(13102)
- 和(13063)
- 技术(12968)
- 融(12808)
- 金融(12807)
- 环境(12639)
- 机构
- 大学(308833)
- 学院(303945)
- 济(125472)
- 经济(122919)
- 管理(120640)
- 理学(105303)
- 理学院(104154)
- 研究(103166)
- 管理学(102342)
- 管理学院(101841)
- 中国(76420)
- 京(65144)
- 科学(63670)
- 财(55745)
- 所(51929)
- 农(50074)
- 研究所(47622)
- 业大(46859)
- 中心(46035)
- 财经(45752)
- 江(42723)
- 经(41807)
- 北京(40908)
- 农业(39789)
- 范(38527)
- 经济学(38325)
- 师范(38092)
- 院(37747)
- 州(34944)
- 经济学院(34905)
- 基金
- 项目(212297)
- 科学(166084)
- 基金(155489)
- 研究(152295)
- 家(136434)
- 国家(135378)
- 科学基金(115511)
- 社会(95787)
- 社会科(90888)
- 社会科学(90860)
- 基金项目(82476)
- 省(81215)
- 自然(76698)
- 自然科(74892)
- 自然科学(74870)
- 自然科学基金(73568)
- 教育(69609)
- 划(69087)
- 资助(65751)
- 编号(60769)
- 成果(49039)
- 部(47546)
- 重点(47475)
- 发(44324)
- 创(43898)
- 课题(41614)
- 科研(41336)
- 创新(40933)
- 教育部(40831)
- 大学(40013)
- 期刊
- 济(129560)
- 经济(129560)
- 研究(90342)
- 中国(53057)
- 学报(51540)
- 科学(45552)
- 农(43823)
- 管理(43010)
- 财(39999)
- 大学(38723)
- 学学(36593)
- 农业(30736)
- 教育(30490)
- 融(28690)
- 金融(28690)
- 技术(23994)
- 财经(22398)
- 经济研究(22343)
- 业经(20132)
- 经(19020)
- 贸(18744)
- 问题(17844)
- 国际(16797)
- 业(15886)
- 图书(15245)
- 理论(15188)
- 技术经济(14311)
- 科技(14214)
- 商业(13945)
- 实践(13877)
共检索到438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叶永刚 胡利琴 黄斌
本文分别对中美、中日双边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的关系采用协整技术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比较。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有效汇率对中美贸易收支和中日贸易收支的影响是不同的。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人民币有效汇率与中美贸易收支之间均不存在因果关系,但是中日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有效汇率之间互为因果关系;人民币有效汇率对中美贸易收支和中日贸易收支均不存在J-曲线效应。据此,本文认为,变更人民币汇率并不是改善中美、中日双边贸易收支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协整 贸易收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园 韩斌
东盟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利用协整方法,使用季度数据对中国—东盟5国的贸易收支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东盟5国实际GDP、中国实际GDP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这四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中国—东盟5国贸易收支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中国—东盟5国贸易存在"反J曲线效应",即短期内人民币升值会改善贸易收支。因此,中国和东盟5国的双边贸易收支状况可以通过变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来调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逢民 张会元 周海 赵振宁
本文根据协整理论,利用季度经济数据对中俄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中国国内实际收入、俄罗斯国内实际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俄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俄贸易收支总体上不存在J曲线效应;中俄贸易收支具有较小的国内收入弹性和较大的国外收入弹性;中国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还可以保持对俄贸易收支顺差的深层次原因是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本文还分析了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中俄贸易产生的影响,并就此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俄贸易 人民币汇率 协整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凯 庞震 潘颖
以中国两个最大贸易伙伴国美国和日本作为双边贸易收支分析的对象国,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比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美和中日双边贸易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美、中日贸易收支变动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日贸易的影响大于其对中美贸易的影响。
关键词:
实际汇率 贸易收支 马歇尔——勒纳条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梁琦 王洪亮 黄瑞玲
本文分别对中美及中日双边贸易收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将贸易收支分为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两个层次,对实证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中美双边实际汇率在中美双边贸易收支变动中的影响微乎其微,但中日双边实际汇率在长期中却是中日双边贸易收支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和美国的需求共同影响了中美的双边贸易收支变动,其中美国需求的贸易收支弹性很大。对于中美和中日之间双边贸易收支影响因素的差异,我们主要从贸易结构和贸易条件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存在差异的部分原因是中美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和当地货币定价比例高于中日。本文最后建议目前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外部均衡,并充分发挥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空间...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冯明 刘庆 刘淳
人民币汇率在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讨论中常常被作为攻讦对象。本文运用1995-2009年月度数据,基于贸易引力模型,通过经典的时间序列分析工具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及其它相关因素对中美双边贸易在长期和短期的影响。本文发现:相对于中美两国的实体经济而言,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很小;人民币汇率对中美贸易的影响符合"J曲线效应"。另外,加入WTO对于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中美双边贸易 引力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世宏
本文从双边汇率和总需求(供给)角度研究了人民币对日元双边实际汇率与中日双边贸易差额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各个相关因素对中日贸易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为认识中日双边贸易差额的未来走势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
关键词:
人民币实际汇率 中日贸易差额 实际GDP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姜茜 李荣林
本文运用协整向量自回归模型(cointegrating VAR)、误差修正模型(VEC)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研究人民币对美元双边实际汇率、人民币多边汇率变化与中美双边进、出口及贸易差额的关系,并在模型中引入供给弹性和政策变量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是影响中美双边贸易的重要因素,人民币汇率升值可以改善中美双边贸易不平衡,其效应在短期内即可显现,但对双边进、出口的影响则取决于人民币对美元双边实际汇率变化与多边汇率变化的综合比较,两国经济增长均将扩大我国对美出口和美、中贸易逆差,而贸易政策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辜岚
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中国和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双边汇率与进出口之间的关系,着重考察汇率和进出口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马歇尔-勒纳条件是否成立以及是否存在J-曲线效应。作者利用中国1997—、2004年实际汇率波动与双边贸易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各国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协整检验表明中国与美国、加拿大、韩国、欧元区国家和马来西亚五个经济体的贸易收支和实际汇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而与日本和英国之间却不存在。研究结果还表明马歇尔-勒纳条件只在中国和美国、欧元区国家之间成立。一般脉冲响应函数检验贸易收支对实际汇率冲击的反应,发现中国和美国、欧元区国家的贸易之间存在J-曲线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威 杨胜刚
通过建立描述人民币与美元双边实际汇率和中美贸易关系的出口模型,采用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探讨双边实际汇率、日元与加元作为竞争国的汇率以及进口国的实际GDP水平对中美各自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发展表现为实际GDP的增长,对美国的出口影响不大,甚至出现负相关;人民币升值对美国的出口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美国从中获得的好处比中国要多;在竞争国的对比上,加元比人民币更具优势的影响是显着的,而日元比美元更具优势的影响不明显。人民币汇率升值应采取渐进的方式。
关键词:
中美贸易 人民币双边实际汇率 美元双边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冯宗宪 李祥发
文章通过建立中美两国TV-FAVAR模型,考察了中美经济因素、人民币-美元实际汇率波动对中美贸易差额等主要经济变量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美元实际汇率升值在降低出口增速的同时,对进口增速也具有弱的负向冲击;美国经济因素对中国向美出口的影响,在中国加入WTO和次贷危机前后具有较大差异,且在次贷危机之后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分析认为,人民币-美元实际汇率不是导致中美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美国经济增长引致的需求增加是中美贸易差额的重要原因,但在次贷危机后又有新的变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志斌
基于1995年1月至2007年9月的月度数据,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中美贸易收支的关系。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增加有助于缩小中美贸易收支顺差,人民币汇率升值无论长期或是短期,都不能解决中美双边贸易收支失衡问题。美国经济增长引致的进口需求是中美贸易顺差和我国收入增长的重要原因,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要警惕美国经济下滑导致我国的出口下降,进而使我国经济出现"硬着陆"的风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唐海燕
人民币自由兑换通过汇率水平、汇率变动过程特征以及自由兑换方式本身影响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但汇率水平的影响是主要的。人民币自由兑换将导致人民币大幅度贬值,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我国对外贸易收支的改善。这里需要澄清许多模糊认识。要使人民币贬值促进我国贸易收支改善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还需要采取包括汇率政策、产业政策、财政货币政策、出口鼓励政策和进口限制政策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天锋
本文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及其对中国对日进出口的长短期影响。结果表明,中日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均增加双边贸易出口,但中国对日出口实际收入效应远大于日本对华出口实际收入效应。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性变化对中日双边进出口变动的贡献度相对较小。汇率制度改革对中日双边出口均起到推动作用,但中国对日出口所受推动作用远大于日本对华出口。因此,日本经济良好运行,人民币对日元汇率保持稳定,以及汇率制度改革均对中国促进对日出口,缩小贸易逆差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沈国兵
针对美中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问题,经研究发现,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是值得怀疑的,仅仅依靠人民币汇率变动是无法解决美中贸易逆差问题的。1994—2002年年度数据实证显示,美中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名义或实际汇率)之间没有稳定的关系;1998—2003年月度数据计量表明,美中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之间没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并且,依据美中两国月度统计数据计量的结论是相一致的。因此,“人民币升值论”或许更多的是基于政治而非经济因素,人民币汇率浮动并不能解决美中贸易逆差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