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63)
2023(9387)
2022(8480)
2021(8111)
2020(6744)
2019(15885)
2018(16019)
2017(31617)
2016(17105)
2015(19402)
2014(19395)
2013(19426)
2012(17758)
2011(16030)
2010(15887)
2009(14328)
2008(13768)
2007(11912)
2006(10324)
2005(8930)
作者
(49024)
(40262)
(40038)
(38154)
(25655)
(19246)
(18274)
(15888)
(15312)
(14248)
(13915)
(13386)
(12708)
(12468)
(12458)
(12179)
(11967)
(11943)
(11477)
(11430)
(9912)
(9852)
(9681)
(9102)
(8986)
(8897)
(8871)
(8829)
(8004)
(7878)
学科
(67500)
经济(67433)
管理(48136)
(45624)
(38824)
企业(38824)
方法(33863)
数学(29274)
数学方法(28976)
(16615)
中国(16309)
(15744)
业经(14666)
(14413)
地方(13434)
(12348)
贸易(12342)
理论(12284)
(11981)
(11297)
(11282)
农业(11025)
技术(10379)
(10319)
财务(10259)
财务管理(10243)
(10200)
银行(10166)
环境(10128)
(9879)
机构
大学(241076)
学院(238334)
管理(99435)
(95054)
经济(92944)
理学(86677)
理学院(85772)
管理学(84396)
管理学院(83981)
研究(78815)
中国(59375)
(51246)
科学(48517)
(41677)
(39153)
中心(36289)
研究所(35929)
业大(35404)
(35218)
财经(34260)
(32630)
北京(32508)
(31190)
(31179)
师范(30942)
(28494)
经济学(27625)
农业(27580)
(27409)
财经大学(25776)
基金
项目(167059)
科学(131025)
研究(122854)
基金(121406)
(104971)
国家(104126)
科学基金(89830)
社会(75947)
社会科(71965)
社会科学(71943)
基金项目(65406)
(64361)
自然(59324)
自然科(57897)
自然科学(57885)
自然科学基金(56845)
教育(56098)
(54402)
资助(50779)
编号(50675)
成果(40940)
(37031)
重点(36766)
(34652)
(34501)
课题(34107)
创新(32078)
教育部(31895)
科研(31858)
项目编号(31672)
期刊
(99759)
经济(99759)
研究(71100)
中国(40948)
学报(36372)
管理(35838)
科学(34103)
(31377)
(29505)
大学(27424)
教育(26086)
学学(25660)
(23013)
金融(23013)
农业(22345)
技术(20208)
财经(16055)
经济研究(16024)
业经(15711)
图书(13801)
理论(13711)
(13505)
实践(12843)
(12843)
问题(12794)
科技(11815)
技术经济(11675)
(11155)
现代(11017)
情报(10620)
共检索到340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万正晓  
本文利用几何加权平均法来设计用以反应中国贸易商品国际竞争力变动状况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指标,并系统地研究了两者的变动差异和发展趋势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1990年到2003年8月的连续14年期间,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虽然贬值了近40个基点,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却升值了3.59%。因此,如果依据汇率理论的基本原理来判断的话,中国政府近14年的汇率制度安排,使中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了。国际上攻击人民币汇率政策的言论似乎缺乏理论依据。但是,如果以贸易平衡作为判断“均衡汇率”的基准,人民币的确存在升值的压力。作者认为,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汇率实质上已经成为实现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万正晓  
本文利用几何加权平均法设计反应中国贸易商品国际竞争力变动状况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指标 ,系统地研究了两者的变动差异和发展趋势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自 1990年至 2 0 0 3年 8月的连续 14年期间 ,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虽然贬值了近 4 0个基点 ,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却升值了 3 5 9%。因此 ,如果依据汇率理论的基本原理来判断 ,中国政府近 14年的汇率制度安排 ,使中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了 ,国际上攻击人民币汇率政策的言论似乎缺乏理论依据 ,但是 ,如果以贸易平衡作为判断“均衡汇率”的基准 ,人民币的确存在升值的压力。作者认为 ,在金融全球...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学彬  王培康  
本文分析了2005年汇改以来尤其是2011年复旦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的走势特点,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波动区间较窄,导致人民币有效汇率大幅升值,盯住一篮子货币能够实现人民币有效汇率的稳定;人民币汇率已经进入均衡汇率区间,2012年人民币有效汇率将保持小幅波动。下一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方向应该是盯住一篮子货币目标区,并推出以人民币指数为标的的衍生品。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建国  
根据中国经济增长、国际收支状况和PPP理论,人民币汇率长期呈升值趋势。2005年7月,政府在恰当的时机选择实施了恰当的小步渐进式调整方案,短期内对投机外汇流入、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国内物价和金融稳定产生一定的趋势性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香芬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人民币升值问题炒得炙手可热。美国、日本、欧盟方面都认为,中国应该改变现行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应该升值,以避免全球贸易失衡。作为回应,7月21日19时中国人民银行分布公告称,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升值2%。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科  吕剑  
本文结合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国情,在对标准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拓展的基础上,运用我国与美国的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标准的和拓展的两种模型下,人民币实际汇率均存在显著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即我国与美国间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生产率的差异决定了两国间相对物价水平的差异。其中,拓展模型更加适应我国实际国情,其效应比标准模型显著得多。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的分析框架对揭示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的必然趋势有很强的解释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松奇  徐虔  
笔者以不同要素集中度行业结构调整为研究对象,以对外贸易和FDI作为人民币汇率变动调整行业结构的传导路径,建立了FDI、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的联立方程模型,在分析不同地区不同要素集中度行业结构变化指数的基础上,利用2SLS、3SLS和GMM三种估计方法对联立方程进行了模型估计与分析,结论表明:对外贸易和FDI是人民币有效汇率影响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两条路径,首先人民币有效汇率对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FDI流入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但FDI却只对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结构调整产生影响;人民币有效汇率对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对外贸易产生显著影响,而对外贸易对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新鹭  周正宁  
文章基于开放经济菲利普斯曲线,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的物价传递效应,并利用滚动回归估计方法进一步对汇率传递趋势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汇率变动对物价的传递并不完全,而且不同于以往将汇率传递趋势归因于通货膨胀环境的改变。消费篮子中进口品比重与汇率传递趋势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即相比于通货膨胀环境,汇率传递效应受我国贸易依存度的影响更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晓峰  钱利珍  
当出口在一国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时,汇率调整就会对就业产生重要影响,在此过程中其传导渠道备受关注。文章构建测算传导渠道的模型,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会通过出口需求、资源配置和效率渠道对就业产生影响,其中,出口需求渠道的作用最强,效率渠道的作用次之,资源配置渠道的效应最弱。但资源配置渠道的影响效应为正,即汇率升值通过资源配置能带动就业;而出口需求和效率渠道的影响效应为负,即汇率升值将通过出口需求和效率变动减少就业。文章据此提出在当前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应采取何措施缓解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冯永琦  裴祥宇  
进口贸易转型是中国进口贸易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本文使用面板数据的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研究方法,利用2005年7月~2013年1月的月度数据,实证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进口贸易转型的影响。结果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能够推动进口贸易转型,即增加对最终消费品的进口,而降低对中间产品的进口。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不利于最终产品的进口以及进口贸易转型的进程。同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变动和汇率波动对中国进口贸易的时滞性影响较强。进口贸易转型的实现也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玉蓉  韩雪  苗清  
文章在回顾汇率变动对就业的传导机制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我国最新的相关年度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就业的关系进行了模型建构和实证分析,认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就业的影响具有滞后性,短期内主要是贸易传导机制占主导因素,而在中长期则是资源配置起到主要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伟呈  范爱军  
本文在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厂商利润最大化模型,验证了汇率变动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传导机制;然后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进一步对传导机制进行验证,并具体考察了1981~2010年度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能够通过价格水平、对外贸易(出口和进口)和FDI 3条路径影响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其中,价格水平和进口是两条重要路径,FDI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能够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晓  丁一兵  
人民币汇率变化及其汇率政策的选择,对于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和人民币的国际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考察近年来人民币与世界主要货币及东亚其他货币的联动关系,分阶段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东亚货币的影响,指出人民币有条件地成为本地区潜在的"锚"货币,但现阶段这一功能只能通过保持与美元汇率的相对稳定得以实现,人民币要想独立成为东亚区域性关键货币,取决于中国能否在某种程度上替代美国成为区域内最终产品的市场提供者。同时,现阶段东亚地区制度化的汇率合作应当缓行,但有必要进行某种程度的汇率政策协调,人民币汇率政策的选择应当考虑区域合作因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志斌  何诗萌  
人民币汇率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理论界与实务界的研究热点和关注焦点。本文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通过引入凯恩斯主义的垄断竞争市场和价格粘性,构建了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由本国和外国两个经济体组成的开放经济两国DSGE模型,运用Matlab平台下的DynarE软件包模拟了在技术冲击和利率冲击下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变动趋势。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技术冲击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影响非常显著;美国技术冲击对人民币均衡汇率有一定影响力,但并不持久;来自我国和美国的利率冲击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影响极其微弱,且与利率平价理论不符。基于此,本文提出应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提高非贸易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加快人民币利率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