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51)
2023(5979)
2022(4907)
2021(4165)
2020(3330)
2019(7554)
2018(7241)
2017(14488)
2016(7410)
2015(8194)
2014(8104)
2013(8478)
2012(8062)
2011(7707)
2010(7771)
2009(7394)
2008(6822)
2007(6212)
2006(5840)
2005(5555)
作者
(22157)
(18858)
(18758)
(18113)
(12008)
(8916)
(8349)
(7157)
(7073)
(6775)
(6560)
(6139)
(6093)
(6064)
(5979)
(5843)
(5579)
(5506)
(5348)
(4965)
(4857)
(4492)
(4490)
(4447)
(4405)
(4302)
(4064)
(3789)
(3729)
(3626)
学科
(61523)
经济(61493)
管理(20229)
方法(20179)
数学(18631)
数学方法(18567)
(17028)
地方(15402)
(12767)
企业(12767)
地方经济(11950)
中国(11032)
业经(9314)
(8895)
(8877)
(8831)
(7600)
金融(7600)
环境(7040)
(6985)
经济学(6923)
(6802)
贸易(6797)
(6652)
银行(6639)
农业(6584)
(6514)
(6424)
产业(6265)
(5943)
机构
大学(117816)
学院(117370)
(68600)
经济(67581)
研究(44855)
管理(41780)
中国(36079)
理学(35533)
理学院(35166)
管理学(34754)
管理学院(34540)
(29420)
经济学(24728)
财经(23693)
科学(22890)
(22888)
(22357)
经济学院(22210)
(21619)
研究所(20125)
中心(19930)
财经大学(17683)
(17147)
(15597)
(15246)
北京(14426)
(14035)
金融(13910)
科学院(13734)
(13313)
基金
项目(72437)
科学(58087)
基金(55631)
研究(51969)
(48079)
国家(47771)
科学基金(41209)
社会(38240)
社会科(36601)
社会科学(36592)
基金项目(28381)
(26430)
自然(24117)
资助(23682)
自然科(23601)
自然科学(23598)
自然科学基金(23216)
教育(22603)
(21702)
编号(18073)
国家社会(17568)
(16914)
(16838)
重点(16413)
(16301)
经济(16168)
教育部(15150)
人文(14712)
成果(14443)
(14362)
期刊
(79808)
经济(79808)
研究(43200)
(22370)
中国(20636)
(17723)
金融(17723)
管理(17077)
经济研究(15636)
学报(15533)
科学(14714)
(13912)
财经(13639)
大学(12149)
(11972)
学学(11953)
问题(10178)
技术(9584)
业经(9153)
农业(9034)
(8308)
技术经济(8197)
国际(8066)
统计(7860)
世界(7768)
(6653)
经济问题(6307)
决策(6107)
商业(6071)
经济管理(5966)
共检索到188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浦阳  叶瑶  
自1994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受人民币名义汇率、通货膨胀、国际间贸易等因素综合作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REER)存在着显著波动,并且它的变动与产出的变化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本文试图寻找出潜在于两者关系中的可能性因素:(1)产出到实际有效汇率的逆向因果关系;(2)涉及第三因素的伪相关;(3)存在于中国经济中的"扩张性贬值"——长期与短期的均衡关系。通过建立一系列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可得出如下结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具有紧缩性,但影响是短期的;长期,随着经济的增长,有效汇率有上升的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海俊  
文章结合B-S效应假说,通过微分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检验模型,采用中国1994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进行长短期分析,得出了人民币汇率的长短期趋势存在超调现象,这种超调主要取决于人民币货币供给的规模与增长速度,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长期决定会受到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会因为技术生产率的提高而逐步消失,会因为劳动生产的上升,而逐渐的加深;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短期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供给的规模与增长速度,由于货币供给的规模与增长速度会影响名义存款利率,而对通货膨胀率产生冲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苟琴  蔡辉  徐建国  
本文在开放经济下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技术促进渠道,提出资本账户开放影响经济增长的两大假说:(1)若资本账户开放仅促进资本积累,那么资本账户开放仅会在短期促进经济增长,长期内经济将回归开放前的增长路径;(2)若资本账户开放显著促进技术进步,那么长期经济增长将达到更高的水平。为检验上述假说,本文基于182个国家1960到2011年的面板数据,考察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和长期效应,并进一步检验资本账户开放对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长期和短期影响。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一系列的稳健检验,我们发现资本账户开放在短期和长期均显著地促进了经济增长,短期增长效应来源于资本账户开放促进了资本积累,长期增长效应来源于资本账户开放促进了技术进步率。本文首次尝试解构了资本账户开放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渠道以及长短期效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友才  李顺  牛晓童  
本文在测算2001—2019年我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基础上,利用PSTR模型分析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出非线性特征:当汇率较低时汇率贬值的促进作用较弱,而当汇率较高时该作用较强。(2)实际有效汇率贬值通过国际贸易、FDI和居民消费三种主要渠道影响经济增长,其中,国际贸易和居民消费发挥正向中介效应,而FDI表现为负向效应。且相较于低汇率水平而言,高汇率水平下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强,而FDI和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较弱。(3)从区域差异性来看,汇率贬值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强于中西部地区;从具体影响渠道来看,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国际贸易在汇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中具有更强的中介效应,而FDI和消费的中介效应则较弱。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曾铮  陈开军  
本文从国际贸易理论的视角构建了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影响一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简单机理模型,得出三个命题,并基于1986~2003年中国相关数据,运用系统回归法对联立方程进行估算,通过经验研究论证了以上命题,即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利于改善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加剧的趋势,反之将加剧我国地区差异较大的现象。最后,文章认为在人民币汇率合理变动,即实现外部均衡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兼顾国家总体经济增长和内部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平衡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璋勇  郑媛  
本文基于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通过影响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和原始货币供应量三个途径,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普遍存在着抑制效应;但对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其中东部地区最大,西部地区最小;这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对于缩小近年来不断拉大的地区经济增长差距具有积极作用。虽然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是现阶段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但人民币汇率政策依然应该将实现内外均衡作为自己的核心目标,以避免目标多样化而弱化政策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玉臣  
现代金融投资问题存在两个明显的分歧:从理论上讲,标准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存在分歧;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讲,以巴菲特为代表的伟大的实践者并不是在金融投资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成功。本文提出市场有效周期理论,认为市场有效是一个时期而不是一个时点,并通过实证对该理论进行检验。该研究的理论价值是在解决标准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分歧上实现理论突破,并且利用市场有效周期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巴菲特的成功投资行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潘锡泉  郭福春  
本文运用Pesaran边限协整检验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升值背景下人民币汇率、FDI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时变效应。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FDI与经济增长在样本期内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人民币升值和经济增长均对FDI的流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增长与FDI的流入对人民币汇率的反馈机制并不存在,FDI流入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不明显,表现出强烈的以"投机套利"为主要目的的"本土特征"模式。且同期的向量误差修正分析同样表明,人民币汇率和经济增长能够有效促进FDI流入,而经济增长和FDI流入对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反馈机制依然不存在。这意味着政府当局在保持经济适度规模增长的同时,尤其需要保持审慎的态度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凯  庞震  
本文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BEER的基础上,利用季度时间序列数据,测算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以及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程度,分析人民币汇率错位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在大部分时期偏离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轨迹,表现为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错位。人民币实际汇率低估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人民币实际汇率高估则妨碍中国经济增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金龙  何耀  
本文选取了总体经济增长、国内经济结构、对外经济交往、金融运行状况、国内经济发展运行状况五类经济指标,包括央行贴现利率、GDP等在内的共17个经济变量,通过因子分析、协整回归等方法考察了其对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长短期影响效应。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众多经济变量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影响效果跟一般汇率理论所阐述的不尽一致。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我国汇率制度还不能实现市场主导,现行汇率并未能真实反映国家的内外经济运行状况。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新华  吴海英  刘仕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雪彬  岳伟  
在单位根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以考察了石油消费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长短期因果关系。结果表明:石油消费和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和长期内,存在着由经济增长到石油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石油消费具有较强的内生性。这隐含的政策含义可以在不影响经济增长的同时来推行石油节约政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凯  庞震  
本文在VAR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FDI和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长期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促进了FDI流入;中国经济增长促进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证明了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存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森  郑建明  
文章运用1994~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固定资产投资、海外净资产和政府支出季度数据,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短期产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负面影响,人民币升值具有很强的经济紧缩效应,而海外净资产、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正面影响。当前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关键在于运用综合手段,政府不仅要适度抑制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与速度,而且需要增加政府公共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发挥其乘数效应,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向鹏飞  张莹  
本文基于2000—2015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对省际加权实际有效汇率的测度,构建关于实际汇率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利用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方法,分别从全国和区域层面上考量了中国实际汇率升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实际汇率的变动对地区贫困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省市实际汇率的变化趋势存在显著的差异化特征,实际汇率升值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负的直接效应,但是这种负面效应也因区域而呈现差异化。与此同时,基于实际汇率变动对贫困问题的考察发现,经济增长对减轻贫困的影响随实际汇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