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81)
- 2023(10474)
- 2022(8995)
- 2021(8483)
- 2020(7482)
- 2019(17405)
- 2018(17405)
- 2017(34321)
- 2016(18587)
- 2015(21026)
- 2014(21029)
- 2013(20855)
- 2012(19246)
- 2011(17185)
- 2010(16821)
- 2009(15628)
- 2008(15396)
- 2007(13659)
- 2006(11332)
- 2005(9937)
- 学科
- 济(78325)
- 经济(78245)
- 管理(52143)
- 业(51315)
- 方法(43579)
- 企(42704)
- 企业(42704)
- 数学(39567)
- 数学方法(39091)
- 财(21447)
- 农(18968)
- 中国(17215)
- 学(14854)
- 贸(14693)
- 贸易(14690)
- 业经(14590)
- 务(14398)
- 财务(14354)
- 财务管理(14324)
- 易(14315)
- 企业财务(13637)
- 地方(13289)
- 制(13041)
- 农业(12391)
- 理论(11571)
- 融(11547)
- 金融(11544)
- 银(11327)
- 银行(11294)
- 和(11217)
- 机构
- 大学(264732)
- 学院(262598)
- 济(111053)
- 经济(108922)
- 管理(105527)
- 理学(92221)
- 理学院(91286)
- 管理学(89655)
- 管理学院(89176)
- 研究(81633)
- 中国(63696)
- 京(53401)
- 财(50202)
- 科学(49786)
- 农(42030)
- 财经(41375)
- 所(40319)
- 中心(40254)
- 业大(39578)
- 经(37711)
- 江(37338)
- 研究所(36938)
- 经济学(35232)
- 农业(33410)
- 北京(32809)
- 经济学院(32179)
- 范(32136)
- 师范(31757)
- 财经大学(31203)
- 州(29711)
- 基金
- 项目(181338)
- 科学(143563)
- 基金(134420)
- 研究(129270)
- 家(116778)
- 国家(115891)
- 科学基金(100528)
- 社会(83023)
- 社会科(78953)
- 社会科学(78929)
- 基金项目(71489)
- 省(69916)
- 自然(66683)
- 自然科(65202)
- 自然科学(65185)
- 自然科学基金(64000)
- 教育(60685)
- 划(59284)
- 资助(56606)
- 编号(51838)
- 部(41374)
- 成果(40866)
- 重点(40513)
- 创(37569)
- 发(37393)
- 科研(35985)
- 教育部(35863)
- 创新(35214)
- 人文(34802)
- 大学(34768)
共检索到364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严佳佳 黎淑珍
2015年"8·11"汇改以来,汇率波动区间不断扩大,由此引发了多次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多空博弈,凸显了人民币定价权的重要性。参考央行扩大汇率波动区间的时间点,采用GARCH-BEKK模型实证检验了在不同汇率波动区间下在岸人民币市场(CNY)和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市场(NDF)的汇率联动效应,以此分析人民币定价权的动态演变过程。研究发现,汇率波动区间的扩大会强化离岸汇率的主导权,在人民币定价权的争夺过程中,央行动用外汇储备干预汇市和收紧离岸人民币流动性都是短期权宜之计;而建立高效、灵活、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定价机制才是长远的根本之策。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严佳佳 黎淑珍
2015年"8·11"汇改以来,汇率波动区间不断扩大,由此引发了多次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多空博弈,凸显了人民币定价权的重要性。参考央行扩大汇率波动区间的时间点,采用GARCH-BEKK模型实证检验了在不同汇率波动区间下在岸人民币市场(CNY)和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市场(NDF)的汇率联动效应,以此分析人民币定价权的动态演变过程。研究发现,汇率波动区间的扩大会强化离岸汇率的主导权,在人民币定价权的争夺过程中,央行动用外汇储备干预汇市和收紧离岸人民币流动性都是短期权宜之计;而建立高效、灵活、富有弹性的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谭力丹 柴天仪
<正>文章分析比较14个常用汇率监测高频指标对汇率短期波动的预警能力,构建汇率波动预警指数并划定风险阈值。实证研究发现,各指标对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预警能力有显著区别,在岸离岸汇差、25DRR1W等指标对人民币短期内贬值有较强预警能力。在单指标预警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构建多指标预警指数,实证和历史回测结果显示,预警指数进一步提升了预警能力约4.3%。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查奇芬 陈风华
自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以来,汇率波动日趋复杂,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更加重要。鉴于此,文章运用随机波动(SV)模型对汇改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杠杆效应对我国外汇市场的影响较小,而人民币汇率收益率与市场风险密切相关。
关键词:
SV 模型 MCMC 汇率波动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晓辉 张卫国 庄亮亮 肖炜麟
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建立了BEKK,CCC,O-GARCH,IC-GARCH模型。针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率的非对称性,改进了IC-GARCH模型,建立了IC-GJRGARCH,IC-IGARCH模型。给出了以上各模型的预测结果及评价,并分析IC情形下,残差类型及降维技术对预测效果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率的预测实证表明,BEKK模型和IC-GJRGARCH模型比其他模型的预测效果要理想;残差类型为广义误差分布与t分布的预测效果都要优于高斯分布的预测效果;模型降维后预测效果与降维前的预测效果相差不大,甚至优于后者。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韬 陈鹏 吴琼
基于2010年6月19日至2015年2月17日人民币/美元中间价历史数据,通过建立规范的、理想的GARCH(1,1)模型等,揭示人民币汇率具有一般金融市场工具价格波动的集聚性、持续性和非对称性特征,还发现其持续性和非对称性有所减弱。我国央行有关汇率的货币政策总体上是有效的和可控的,但应通过完善外汇市场以应对未来人民币对不同货币不同走势的新常态,政策重点应从管控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转移到长期稳定区间。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中间价 双向波动 新常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孟楠 严佳佳
人民币汇率波动问题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焦点。本文在利用GARCH模型测算人民币汇率波动率的基础上,将人民币与美元、日元、港币、菲律宾比索、马来西亚林吉特和新加坡元进行互动性比较分析。认为现阶段,我国应该在不放弃政府干预的前提下,考虑适度放宽汇率波动的区间。
关键词:
汇率 波动 GARCH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崔红宇 万志宏
最优汇率波动区间的设定与一国经济的基本特征、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以及外生冲击的性质和大小密切相关。人民币汇率在走向自由浮动的过程中,如何通过设置汇率波动区间以达到兼顾内外均衡、协调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以及抵御货币冲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构建了一个开放经济体的简约模型,求解在资本市场外生冲击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最优波动区间,并以此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的变化和未来设置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汇率波动区间 货币政策独立性 外生冲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国忠
本文选取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有关结构变量,分别通过线性MA模型和基于遗传算法改进的GABP神经网络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进行模拟和预测。通过比较发现,汇率缺乏弹性时期,逐月MA模型的历史拟合和样本外预测效果最优;随着汇率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汇率弹性化的增强,GABP神经网络模型在汇率波动的模拟和预测方面均有最优表现,故汇率波动预测模型应随汇率弹性及其波动特性不同因时制宜。同时结果表明,汇率弹性化能够加深汇率波动及其结构变量间的均衡关系,利率市场化改革应与汇率市场化改革协调推进。
关键词:
汇率弹性化 汇率波动 神经网络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轩 杨海珍
本文从预测角度出发,结合TEI@I方法论的指导思想,综合运用文本挖掘、计量模型、集成分析等技术对人民币汇率数据进行"先分解再分析后集成"的综合分析,从而建立一套人民币汇率综合集成预测模型。研究发现,本文所构建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TEI@I集成预测模型对于人民币汇率这类线性特征、非线性特征共存的复杂系统表现出优异的拟合能力,与传统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相比,体现出较高的预测精度。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轩 杨海珍
本文从预测角度出发,结合TEI@I方法论的指导思想,综合运用文本挖掘、计量模型、集成分析等技术对人民币汇率数据进行"先分解再分析后集成"的综合分析,从而建立一套人民币汇率综合集成预测模型。研究发现,本文所构建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TEI@I集成预测模型对于人民币汇率这类线性特征、非线性特征共存的复杂系统表现出优异的拟合能力,与传统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相比,体现出较高的预测精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菊
本文采用1978~2011年数据的状态空间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国内就业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总体上对就业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但不同产业的汇率就业效应存在一定差异,第二、三产业的汇率就业弹性系数明显高于第一产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就业结构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崔萌 耿耿 张翼
有效汇率(E E R)是衡量一国货币与主要外币兑换比率和价值的综合指标。传统理论认为有效汇率主要取决于贸易即经常项目收支情况,但本文通过对2 0 0 5年汇改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以及国际清算银行发布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N E E R)的观察,发现贸易规模和经常项目收支的变动并不足以解释N E E R的短期波动,此外在理论上属于随机统计误差的"净误差与遗漏"项具有显著的非随机特征。进一步地分析表明,除了国际贸易因素之外,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季度环比变化,还受到国际主导货币走势(美元指数)和统计误差与遗漏项的影响。由于统计误差、遗漏项与隐性资本流动和国际"热钱"存在密切关系,这意味着"热钱"...
关键词:
有效汇率 国际收支 汇率波动 热钱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欣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体制改革的深入,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和人民币汇率水平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越来越显著。通过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比较分析了利率、汇率变动对我国几个主要商品价格指数的影响。本文发现,当前利率变动对价格的影响要强于汇率,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对价格有抑制作用,但是在中期反而有促进作用。利率和汇率变动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当期影响有限,且这种影响持续时间不会超过两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艳丽 邓贵川 李辰阳
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越来越大,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预测显得越来越重要。现有文献都只通过单一的模型来预测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我们无法据此确定哪一种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有更好的预测能力。本文选取常用的预测金融资产波动率的指数平滑模型、ARCH模型和GARCH模型,采用动态时间滚动窗口技术,对2005年以后的人民币汇率波动进行了拟合和样本外预测,并通过损失函数的计算和DM检验方法比较了各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样本外预测能力。结果发现,相对于ARCH模型和GARCH模型,指数平滑模型具有最优的波动预测能力。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波动 预测 损失函数 DM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