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1)
- 2023(1068)
- 2022(841)
- 2021(753)
- 2020(581)
- 2019(1413)
- 2018(1408)
- 2017(2893)
- 2016(1566)
- 2015(1767)
- 2014(1758)
- 2013(1952)
- 2012(1839)
- 2011(1726)
- 2010(1593)
- 2009(1498)
- 2008(1506)
- 2007(1234)
- 2006(1090)
- 2005(1090)
- 学科
- 济(7510)
- 经济(7506)
- 方法(4778)
- 数学(4571)
- 数学方法(4561)
- 管理(3647)
- 业(3047)
- 企(2867)
- 企业(2867)
- 贸(2797)
- 贸易(2794)
- 易(2766)
- 货(2060)
- 银(1917)
- 银行(1917)
- 行(1834)
- 融(1763)
- 金融(1763)
- 财(1499)
- 中国(1464)
- 制(1407)
- 理论(1353)
- 业经(1262)
- 期货(1084)
- 币(963)
- 货币(952)
- 务(946)
- 财务(945)
- 财务管理(944)
- 制度(925)
- 机构
- 大学(21831)
- 学院(20656)
- 济(12068)
- 经济(11826)
- 中国(9049)
- 管理(7538)
- 研究(7488)
- 财(6249)
- 理学(5974)
- 理学院(5932)
- 管理学(5883)
- 管理学院(5849)
- 融(5836)
- 金融(5785)
- 银(5531)
- 银行(5415)
- 人民(5001)
- 财经(4993)
- 行(4973)
- 经济学(4701)
- 经(4651)
- 国人(4474)
- 中国人(4441)
- 中国人民(4412)
- 中心(4398)
- 经济学院(4315)
- 京(4252)
- 财经大学(3954)
- 所(3694)
- 人民银行(3612)
共检索到38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孙鲁军
1994年,我国的外汇体制进行了重大的变革,其影响几乎波及到各经济领域,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将是使人民币成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人民币如何成为可兑换货币》一文从理论和运作上对此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全庚
中国外汇体制改革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国家外汇管理局研究员陈全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宣布:从1996年7月1日起在全国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银行结售汇,并颁布实施新的《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同时准备取消尚存的经常项目汇兑限制。这样,在1996年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肖清
一、现阶段人民币汇率政策对外贸政策的依附性汇率政策是国家对外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在一定条件下,也属于国内政策的范畴。这种条件,也就是说,对外经济政策能否与国内货币政策相结合,取决于一国经济的开发程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冯用富
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与货币替代冯用富探索人民币自由兑换后所带来的风险,为决策者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有重大实践意义。本文正是对人民币自由兑换后可能面临的货币替代和货币逃避风险进行分析和考察。一、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含义及货币替代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章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周小川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和开放的深入发展,人民币走向可兑换的改革问题日趋突出,外贸、价格、财税、金融体制等方面改革已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要求。实行人民币可兑换不是改革的目的,而是实现改革开放总体目标必不可少的步骤。 一、深化改革开放对货币可兑换的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被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开放型市场经济,它要求更充分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并允许国际贸易伙伴进入国内市场展开竞争。这就必然要求货币在较大程度上是可兑换的。若存在货币兑换的障碍,违背市场供求平衡规律或货币兑换时手续繁杂,必然造成不能充分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局面,引入国际竞争也必然存在障碍,且不能
[期刊] 改革
[作者]
汪下烟
人民币可兑换问题研究汪下烟一、对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要求中国对外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深度后,产生了人民币可兑换的要求。首先,随着市场体系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各个参与对外经济交流的企业需要随时和手续简便地将其投入产出进行核算,并转换为现实的利润;其次,开放使...
[期刊] 改革
[作者]
《实现人民币可兑换》课题组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和开放的深入发展,人民币走向可兑换的改革问题日趋突出,外贸、价格、财税、金融体制等方面改革已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要求,实行人民币可兑换不是改革的目的,而是实现改革开放总体目标必不可少的步骤。一、深化改革开放对货币可兑换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被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小川
人民币走向可兑换中国银行副行长周小川本文拟从商业银行实务的角度和经济分析的角度,观察和思考1994年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进展,并对改革中有争议的问题谈几点个人体会。众所周知,外汇体制改革的决定是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酝酿的。进行外汇体制改革主要原因有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黄凤羽
资本项目开放是人民币实现完全可兑换的核心内容。IMF经济学家对资本项目自由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实现我国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我们应进行各项准备:在稳定的前提下,增大我国的经济规模,完善经济结构;推进国内金融的自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维持相对充足的外汇储备;完善外汇体制,维持适当的汇率水平;选择适当的开放顺序。
关键词:
资本项目 金融自由化 货币替代 资本外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宋矛
继1994年实行外汇体制改革的基础上,1996年7月我国将外商投资企业外汇买卖纳入银行结售汇体系,取消了尚存的经常项目下的汇兑限制。年底,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行长戴相龙做出承诺,宣布从12月1日起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8条款义务,实现了经常项目可兑换。这一举措受到了国际国内社会的普遍欢迎,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群众的广泛关注。时下有不少人提出疑问: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是否意味着实现了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对此问题,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但为了使关心外汇体制改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管涛
1996年6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我国在今年年底之前,将实现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提前达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的要求。根据第八条款的定义,经常项目可兑换的涵义是指:不得对经常性国际交易付款和资金转移施加限制;不得实行歧视性的货币措施(如排它性的双边支付协定)或多重汇率;兑付外国持有的在经常性国际交易中所取得的本国货币。通俗地讲,就是对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维强
我国加入WTO之后 ,随着金融对外开放度的提高 ,外资流入和汇率波动以及外资银行的进入等都会对本国的货币供给形成冲击。要建立能够适应WTO挑战的货币供给机制 ,必须考虑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对本国货币供给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强制结售汇制度、外汇储备和人民币自由兑换等因素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影响 ,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外资流入 货币供给 外汇储备 自由兑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方芳
一)在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反思中,资本项目开放所引致的金融风险再度引起人们关注。而这次中国能够免受大的冲击的主要原因,在于人民币资本项目没有开放,国际游资缺乏炒作空间。因此在这种情势下,有人主张中国金融开放尤其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进程应进一步放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