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84)
- 2023(6457)
- 2022(5762)
- 2021(5144)
- 2020(4663)
- 2019(11121)
- 2018(11089)
- 2017(22020)
- 2016(12287)
- 2015(14196)
- 2014(14532)
- 2013(14576)
- 2012(13961)
- 2011(12691)
- 2010(12810)
- 2009(11966)
- 2008(12184)
- 2007(11193)
- 2006(9475)
- 2005(8460)
- 学科
- 济(56028)
- 经济(55973)
- 管理(32592)
- 业(32076)
- 方法(30968)
- 数学(27932)
- 数学方法(27589)
- 企(25678)
- 企业(25678)
- 财(14691)
- 农(13565)
- 中国(12290)
- 学(11665)
- 贸(10045)
- 贸易(10041)
- 易(9746)
- 地方(9701)
- 业经(9582)
- 制(9466)
- 务(9435)
- 财务(9411)
- 财务管理(9380)
- 农业(9000)
- 企业财务(8895)
- 银(8537)
- 银行(8515)
- 融(8367)
- 金融(8365)
- 和(8186)
- 行(8057)
- 机构
- 大学(185183)
- 学院(182629)
- 济(78271)
- 经济(76574)
- 管理(69501)
- 研究(62020)
- 理学(59668)
- 理学院(59005)
- 管理学(57862)
- 管理学院(57533)
- 中国(49333)
- 京(39008)
- 科学(38480)
- 财(36334)
- 农(33008)
- 所(32497)
- 中心(30033)
- 研究所(29632)
- 财经(29317)
- 业大(28443)
- 江(27281)
- 经(26569)
- 农业(26430)
- 经济学(25207)
- 北京(24633)
- 经济学院(23102)
- 范(22908)
- 师范(22671)
- 财经大学(21859)
- 院(21573)
- 基金
- 项目(119638)
- 科学(93041)
- 基金(87063)
- 研究(85056)
- 家(75962)
- 国家(75387)
- 科学基金(63745)
- 社会(53491)
- 社会科(50831)
- 社会科学(50811)
- 省(46106)
- 基金项目(45535)
- 自然(41463)
- 自然科(40475)
- 自然科学(40460)
- 自然科学基金(39727)
- 教育(39517)
- 划(39374)
- 资助(38011)
- 编号(34028)
- 成果(28552)
- 部(27610)
- 重点(27285)
- 发(25318)
- 创(23906)
- 科研(23521)
- 课题(23476)
- 教育部(23380)
- 大学(22528)
- 创新(22483)
共检索到266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秦朵 何新华
本文采用广为接受的分析框架,有代表性的贸易伙伴国,最新季度数据以及更合适的经济计量方法对人民币失衡幅度进行了测度。本文的经验分析证明,以往关于人民币失衡的研究结论虽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但大多高估了人民币失衡的幅度。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人民币对美元和欧元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但从实际有效汇率看,目前人民币并不存在低估。本文的分析表明,人民币升值绝非纠正全球贸易失衡的可行手段。
关键词:
人民币失衡 中国 汇率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双久 杨敏
本文在行为均衡汇率与要素均衡汇率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的方法,对1992~2010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其失衡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中国汇改之后,人民币存在不同程度的低估,但低估水平并不像外界所说的"严重低估"。随着各方对汇率敏感度的增强,今后人民币汇率的估值水平将呈一定程度的上升趋势。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中国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汇率制度 均衡汇率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树才 贾凯威
文章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政策为背景,以BEER现代汇率决定模型为基础,依托1980~2007年的相关数据,运用所建立的人民币汇率决定模型,对我国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决定、失衡及调整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是构成我国人民币汇率的运动轨迹;1994年以后,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开始趋于完善,但由于受制度因素、货币政策因素、贸易政策因素、相对劳动生产率因素以及资本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严重的低估,并于2004年前后达到谷底;2005年后,汇率有升值趋势,情况略显好转,进口增加显著,顺差减少,国内外失衡状况得到改善。表明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最后,对如何加快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 均衡汇率模型 汇率失衡 汇率调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旗
本文根据贸易国特性、出口产品差异性、交易成本、货币币值等对结算货币影响的相关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理论,从我国进出口产品结构、进出口区域结构、人民币交易成本与人民币升值预期等4个方面对人民币跨境结算失衡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在我国当前进出口产品结构、区域结构情况下,由于境外金融市场人民币存量有限,尚未建立自由的有规模的人民币交易市场,再加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人民币跨境结算失衡是一种必然,同时,人民币跨境结算失衡进一步促进了境外金融市场人民币数量的积累,推动了有规模、交易频繁、交易与避险工具丰富的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奠定基础。
关键词:
人民币跨境结算 人民币国际化 国际贸易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英华 程媛媛 杨炎
基于2010~2014年月度数据,从汇率波动、资本流动以及资产价格波动等渠道,利用VAR模型和门限模型研究人民币跨境流动对金融失衡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从冲击效应看,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金融失衡对汇率波动、资本流动和资产价格波动的反应程度显著,其中,对资产价格的反应程度最强;人民币跨境流动程度和汇率波动程度对金融失衡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因此,为推动人民币跨境流动,应强调在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和加强国际资本流动监管的基础上,加大稳定国内资产价格的力度,防范金融失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袁顺全 千怀遂
气候是影响能源消费的一个重要因子,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仅局限于少数敏感问题和个别发达国家,研究结果尚欠系统性和普适性。文章总结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温度与能源消费关系时经常使用的度日、度时、度月、度季、采暖日数、采暖度日变率、采暖期长度变率和采暖指数等指标,阐述了这些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适用范围及其特点,并回顾了在研究气候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关系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尚待研究的问题。在发达国家,能源消费与温度的关系非常显著,许多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度日是最常用的指标之一。度日计算的前提是基础温度和日平均温度的确定,其中基础温度往往是根据能源供应、人体生理需求、经济水平以...
关键词:
气候 能源消费 评价指标 评价模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蓝乐琴 孙俊新
文章通过建立人民币汇率的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对1980年~2008年人民币均衡实际有效汇率及其失调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样本期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大致经历了较为明显的四次低估和三次高估。目前人民币汇率政策面临着非理性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与外汇储备高增长压力的双重挑战,应采取更为灵活的人民币汇率政策,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形成机制。
关键词:
均衡汇率 行为均衡汇率模型 汇率失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巴曙松 吴博 朱元倩
本文评述了主要国际经济机构对实际有效汇率(REER)算法的不同角度和发展趋势,由此推论构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REERI)构建的一些借鉴意义。
关键词:
实际有效汇率 算法 人民币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慧 黄建忠
通过应用Campa和Goldberg的汇率传递模型构建用于核算汇率传递系数的计量经济模型,用该模型对我国汇率的进出口价格传递系数进行计算发现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汇率传递系数都很大。进一步地,通过建立一个比较静态国际收支模型对马歇尔-勒纳条件进行检验。其基本结论为:从长期来看,马歇尔-勒纳条件在我国成立,即人民币贬值将会改善我国的贸易收支状况;在短期内,净出口对于实际有效汇率贬值的反应呈现出J曲线效应。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贸易失衡 汇率传递 ML条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姚爱萍 万里平
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以来,规模迅速扩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与此同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也存在着明显的失衡,进口支付远超过出口,呈现出"进口大、出口小"的特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失衡关系到人民币贸易结算是否可持续发展,对外汇储备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探讨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失衡以及原因具有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惠珍
文章以国际收支弹性理论为基础,以我国和美国的贸易往来为研究对象,选取了1995-2008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简单的线性回归分析,得出马歇尔-勒纳条件在我国是成立的,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官政
货币的国际化是一个"良币逐劣币"的市场选择结果,同时也是一国努力推动的过程。中国应当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大背景下找到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准确定位,进而选择合适的路径予以推进。考虑到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和国际货币体系发展趋势,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应当定位于加快成为亚洲区域的关键货币,进而成为与美元、欧元抗衡的国际货币和IMF特别提款权的主要篮子货币,最终在国际超主权货币构建中发挥关键作用,以保障中国的国家利益。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西亮 赵景文
本文运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BEER方法,采用1995年第1季度至2005年第4季度的数据,估计了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以及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程度。协整分析结果表明,相对贸易条件的改善和净对外资产比重的提高会引起均衡汇率升值,而反映Balassa-Samuelson效应的非贸易品与贸易品价格比的提高、开放度的提升及政府支出比重的上升都会引起人民币均衡汇率的贬值。样本期内汇率失调的估计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失调程度并不像国外文献估计的那么高,相反在我们估计的样本期内失调程度是比较小的,说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基本稳定在均衡汇率附近。增长回归分析表明汇率失调对经济增长率有负面影响,高估会降低经济增长率,而低...
关键词:
人民币 BEER 均衡汇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戴世宏 代鹏
有效汇率反映的是一种货币对多种货币的平均变化水平,通常也称为篮子汇率。有效汇率在全球汇率制度的演变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国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或长或短地实行过有效汇率制并把它作为货币政策的“名义锚”。有效汇率比双边汇率能更好地反映人民币内在价值,实行有效汇率制度。对于我国外汇市场调节和汇率制度改革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鉴于国内关于人民币有效汇率编制方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宝瑜 张莉
目前,学术界在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研究上存在着分歧。尤其是对均衡汇率的测算,在方法上存在不足。多数模型的设计实质上是把名义汇率或实际有效汇率的平滑值当作了均衡汇率,而非真正的经济学意义上的均衡汇率。本文设计了一种“多目标两阶段估值”的方法来测算均衡汇率:在第一阶段,依据实现均衡汇率的各个目标,分别估算不同目标条件下的均衡汇率;第二阶段,以第一阶段估算的均衡汇率和实现均衡汇率的各目标建立计量模型,得到均衡汇率精算值。在深入分析汇率失衡给宏观经济带来的后果的基础上,依据均衡汇率的计算结果,本文认为,提升汇率符合中国的长期利益和根本利益,而且在现阶段政府还不应该放弃对汇率调整的干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