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36)
- 2023(15309)
- 2022(13116)
- 2021(12285)
- 2020(10148)
- 2019(23231)
- 2018(23032)
- 2017(44359)
- 2016(23974)
- 2015(26880)
- 2014(26897)
- 2013(26918)
- 2012(25115)
- 2011(22750)
- 2010(23146)
- 2009(21541)
- 2008(20137)
- 2007(17876)
- 2006(15937)
- 2005(14554)
- 学科
- 济(97343)
- 经济(97246)
- 业(66639)
- 管理(65707)
- 企(53276)
- 企业(53276)
- 方法(40348)
- 数学(34823)
- 中国(34769)
- 数学方法(34481)
- 融(29555)
- 金融(29554)
- 银(29007)
- 银行(28964)
- 行(27942)
- 地方(26374)
- 农(26185)
- 财(24590)
- 业经(22875)
- 制(22740)
- 学(19297)
- 农业(17958)
- 贸(17479)
- 贸易(17461)
- 理论(17028)
- 易(16899)
- 务(16286)
- 财务(16215)
- 财务管理(16184)
- 企业财务(15457)
- 机构
- 大学(334978)
- 学院(334015)
- 济(135558)
- 经济(132250)
- 管理(131296)
- 研究(115454)
- 理学(111365)
- 理学院(110117)
- 管理学(108322)
- 管理学院(107725)
- 中国(96903)
- 京(72703)
- 科学(69333)
- 财(64881)
- 所(58070)
- 中心(54850)
- 农(53340)
- 研究所(52477)
- 财经(50907)
- 江(50138)
- 业大(47593)
- 北京(47006)
- 经(46231)
- 范(44038)
- 师范(43626)
- 州(41985)
- 院(41516)
- 农业(41325)
- 经济学(40739)
- 财经大学(38038)
- 基金
- 项目(221437)
- 科学(173374)
- 研究(164429)
- 基金(159015)
- 家(137309)
- 国家(136088)
- 科学基金(116874)
- 社会(102579)
- 社会科(97229)
- 社会科学(97206)
- 省(86889)
- 基金项目(84274)
- 自然(75081)
- 教育(74916)
- 自然科(73302)
- 自然科学(73285)
- 划(72802)
- 自然科学基金(71951)
- 编号(68009)
- 资助(66504)
- 成果(55689)
- 发(50401)
- 重点(49341)
- 部(48533)
- 课题(47340)
- 创(45913)
- 创新(42789)
- 科研(41906)
- 项目编号(41890)
- 教育部(41810)
- 期刊
- 济(154143)
- 经济(154143)
- 研究(107444)
- 中国(72855)
- 融(52698)
- 金融(52698)
- 学报(49865)
- 农(49255)
- 管理(48271)
- 财(47553)
- 科学(46654)
- 教育(38912)
- 大学(38049)
- 学学(35692)
- 农业(33572)
- 技术(28427)
- 业经(24801)
- 财经(24600)
- 经济研究(23989)
- 经(20809)
- 问题(19151)
- 理论(18235)
- 图书(17435)
- 业(17011)
- 实践(16802)
- 践(16802)
- 技术经济(15726)
- 科技(15531)
- 现代(15393)
- 商业(14730)
共检索到519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培 宋凌峰
本文运用或有权益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对经济中主要部门的冲击。研究表明,人民币外汇衍生品价格的波动会对我国金融部门和企业部门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因此,要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对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实施风险管理。
关键词:
外汇衍生品 金融风险 或有权益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蒋一乐 何雨霖 李一芃
金融开放新模式推动了离岸人民币外汇衍生品交易的快速增长。作为一种抵押贷款,市场主体通过外汇衍生品获得的表外负债不易被监管当局所掌握。据我们估算,在实际对冲需求之外的表外隐形负债规模高达2.8万亿元人民币,并以短期负债为主;每日负债到期规模高达1600亿元人民币,该规模将随着外资流入而进一步提高。离岸衍生品下的隐形负债具有不透明、期限错配等问题,会给我国在岸外汇市场和证券市场带来一系列的潜在风险。为此,我们建议推动跨境监管合作、创新建设上海人民币离岸市场、扩大资本项目双向开放、打造全球人民币金融安全网。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刘阳
当前,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在新的中间价形成机制的带动下,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随机性增强,这给境内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外汇衍生品的运用需求,从目标、认识、制度等几个维度分析了当前我国外汇衍生品套保业务开展与成熟经济体间存在差距的原因,并围绕衍生品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需求,提出了发展外汇衍生品套保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汇率波动 外汇衍生品 套期保值 风险管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斯文
以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实证样本,将人民币汇改以后的2006—2012年作为观测期间,运用逐步回归方法考察了外汇衍生品对人民币汇率风险暴露的作用。发现外汇衍生品对汇率风险暴露系数产生显著的正效应,有效缓解人民币升值对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当外汇衍生品的对冲比例提高1%,汇率风险暴露系数增加幅度在0.08—0.15区间之内,平均可达0.11。
关键词:
外汇衍生品 汇率风险暴露 人民币汇改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林欣
场外衍生品交易中,交易对手违约的风险与市场风险相结合,极其容易导致错向风险。随着危机前场外衍生品交易量的快速增大,在本轮金融危机中,错向风险出现在各种衍生品的交易中,由其造成的损失较大。许多国际组织、市场参与者和监管机构越来越重视对错向风险的防范。不过,对抵押品管理、交易压缩技术、引入中央对手方和采用信用估值调整等这些措施的研究有待深入,以更好地降低错向风险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
衍生品 错向风险 交易压缩 中央对手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英英 张勇 吴润衡
金融衍生品是复杂的金融工具,它面临着各种不同的风险。本文针对金融衍生品风险评价方法比较欠缺这一现状,应用神经网络系统评价模型,提出了金融衍生品风险的评价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相关机构评价金融衍生品的风险度提供了一些依据。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 人工神经网络 风险评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寇宏 袁鹰 王庆芳
套期保值是企业经营的重要工具,能够锁定企业的经营成本,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但是,如果套期保值运用不当,则会使企业遭受巨额的损失。本文首先对套期保值的原理及其作用进行基本的介绍,然后,结合我国央企巨亏事件,对套期保值巨亏动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揭示套期保值的潜在风险及其认识误区。最后,对我国企业的套期保值风险控制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套期保值 金融衍生品 风险控制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曾令美 王布衣
近年来,境外金融市场相继推出人民币衍生品,如场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NDF)、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人民币期货和期货期权产品等。文章介绍了境内外人民币远期产品的交易情况,并利用近一年的交易数据对三个市场价格的相关性、拟合程度以及相互引导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境内外人民币衍生品市场的互动性较强,国内银行间外汇市场对境外市场价格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人民币汇率定价权并未如部分人士认为的那样旁落境外。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贠青志 方堃 卢颖超
<正>2023年人民币外汇掉期市场整体呈宽幅波动、震荡下行的走势,全年期权隐含波动率虽经历数轮反复,但各期限波动率整体呈缓慢下降趋势。展望2024年,中美利差有望收敛,美元兑人民币掉期曲线将呈陡峭变化;人民币期权短期限波动率或跟随汇率的波动有所反复,长期限波动率或逐步走高。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章小波
虽然2021年人民币外汇即期市场波动大幅缩小,但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还是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跨月美元资金成为影响美元对人民币掉期点最重要的因素,隐含波动率相对实际波动率的溢价在上升,期权波动率期限曲线走陡。展望2022年,随着美联储开启加息进程,人民币对美元掉期点有望下行,期权波动率可能从低位反弹。
关键词:
人民币 外汇衍生品 隐含波动率 外汇期权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陶然
2022年上半年,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结束了去年的平稳态势。外汇掉期走出单边行情,一年期价格波幅达到2000点,主要原因是美联储在持续通胀压力之下快速收紧货币政策,而国内受外围约束较小,货币政策重心以稳增长为主。外汇期权市场先抑后扬,二季度实际波动率达到历史高点,但长期限和风险逆转期权隐含波动率明显低于历史高点,充分反映了市场对于人民币长期稳定的信心。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朱怡晨 王磊
2023年上半年人民币外汇掉期和外汇期权市场可分别划分为四个阶段,市场总体运行特征表现为:人民币外汇掉期曲线宽幅震荡,1年期掉期价格区间在-2600pips至-1400pips;人民币外汇期权市场短期平值期权隐含波动率中枢随实际波动率整体下移,而长期1Y平值期权隐含波动率宽幅震荡中略有上行。2023年下半年中美利差有望收敛,进而带动调期曲线触底,人民币期权隐含波动率三季度预计将在高位震荡,四季度有望整体下移。
关键词:
外汇衍生品 人民币 市场回顾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志明 郭荣荣
本文运用MA(1)-GARCH(1,1)模型研究人民币境内外四个外汇市场间的信息流动关系,即境内即期市场、远期市场,境外NDF市场和期货市场间的均值溢出和波动溢出效应。从定价能力来看,NDF市场是人民币汇率的定价中心,即期市场渐渐发挥出价格发现功能,远期市场目前仍处于完全被动接受地位。从价格波动来看,市场间大都存在双向引导关系,任何一个市场都有可能成为波动源,引起其他市场汇率波动。境内外市场间的关联性增强,信息流动渠道并没有被阻断。
关键词:
外汇市场 信息流动 溢出效应 定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志鹏 袁志玉
文章以商业银行OTC金融衍生品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际市场数据对OTC产品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与当期收益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OTC金融衍生品的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有一定的相关性。一是信用状况是场外金融衍生品当期收益率的影响因子;二是产品期限与场外金融衍生品的当期收益率显著相关;三是信用状况与基准利率共同影响场外金融衍生品的当期收益率。
关键词:
OTC金融衍生品 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匡霞
在世界经济国际化的趋势下,企业迫切需要金融衍生品来降低融资成本和防范经营风险。我国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和质量普遍较差,盈利结构单一,也需要金融衍生品来提高竞争力和提高资产流动性。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 定价机制 流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