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48)
- 2023(20023)
- 2022(17385)
- 2021(16004)
- 2020(13770)
- 2019(31678)
- 2018(31308)
- 2017(60286)
- 2016(33373)
- 2015(37650)
- 2014(37670)
- 2013(37158)
- 2012(34212)
- 2011(30960)
- 2010(31007)
- 2009(28742)
- 2008(28425)
- 2007(25372)
- 2006(21860)
- 2005(19070)
- 学科
- 济(131436)
- 经济(131286)
- 管理(94470)
- 业(90395)
- 企(75324)
- 企业(75324)
- 方法(65693)
- 数学(57676)
- 数学方法(56803)
- 农(34710)
- 财(34134)
- 中国(32477)
- 学(31244)
- 业经(28567)
- 贸(25114)
- 贸易(25102)
- 地方(24543)
- 易(24318)
- 制(23434)
- 理论(23355)
- 农业(23065)
- 务(22493)
- 财务(22400)
- 财务管理(22352)
- 企业财务(21171)
- 技术(20313)
- 银(20234)
- 和(20230)
- 银行(20140)
- 融(19939)
- 机构
- 大学(484650)
- 学院(483182)
- 济(187057)
- 管理(185752)
- 经济(182927)
- 理学(161502)
- 研究(161433)
- 理学院(159638)
- 管理学(156179)
- 管理学院(155340)
- 中国(120014)
- 科学(105522)
- 京(102532)
- 农(89495)
- 财(84993)
- 所(83825)
- 业大(79549)
- 研究所(77043)
- 中心(73970)
- 农业(71232)
- 江(70508)
- 财经(69410)
- 北京(64056)
- 经(63070)
- 范(62771)
- 师范(61963)
- 院(57784)
- 州(57051)
- 经济学(56818)
- 技术(52717)
- 基金
- 项目(334131)
- 科学(259887)
- 基金(241228)
- 研究(233177)
- 家(214347)
- 国家(212631)
- 科学基金(180502)
- 社会(144217)
- 社会科(136613)
- 社会科学(136572)
- 省(131720)
- 基金项目(127640)
- 自然(122438)
- 自然科(119650)
- 自然科学(119608)
- 自然科学基金(117461)
- 划(112063)
- 教育(109224)
- 资助(101587)
- 编号(93770)
- 重点(75727)
- 成果(75402)
- 部(72715)
- 发(69984)
- 创(68841)
- 课题(65519)
- 科研(65178)
- 创新(64340)
- 计划(64118)
- 大学(61692)
- 期刊
- 济(196280)
- 经济(196280)
- 研究(132963)
- 学报(88449)
- 中国(86738)
- 农(79687)
- 科学(76594)
- 财(65347)
- 管理(65342)
- 大学(65048)
- 学学(61789)
- 农业(54369)
- 教育(50555)
- 融(42482)
- 金融(42482)
- 技术(41823)
- 财经(33914)
- 业经(32308)
- 经济研究(31946)
- 经(28973)
- 业(28660)
- 问题(25804)
- 版(25195)
- 统计(23845)
- 科技(23525)
- 技术经济(23389)
- 业大(23310)
- 图书(23097)
- 理论(22038)
- 策(21862)
共检索到687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玉镏 康文茹
笔者基于2000年3月至2017年5月间的月度数据,参考Stavarek (2010)外汇市场压力(EMP)模型,对人民币EMP (外汇市场压力)进行测算,并根据Nakajima (2013)的门限参数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LT-TVP-VAR模型)分析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价格型货币政策、汇率市场预期、GDP增速、通货膨胀对EMP的影响。结果显示:价格型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对EMP影响不显著,数量型货币政策对EMP有反向拉动作用,GDP增速、汇率市场预期对EMP有显著正向影响。这表明,利率、汇率传导机制受阻,利率调控人民币汇率作用有限,应深化利率市场化,为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准备条件;数量型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有重要影响;经济基本面是人民币汇率的重要支撑;汇率预期对汇率有短期冲击效应,应加强预期管理,防止非理性预期的过度冲击。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吴立雪
为解释人民币国际化、汇率和外汇储备的关系,本文建立一个内嵌人民币国际化、境内外汇差、外汇市场压力和货币当局有限干预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并通过三因子TVP-SV-VAR模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国际化与外汇市场压力和离岸市场价格等因素紧密相关;人民币国际化的快速发展与长期以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外汇储备累积压力以及以离岸市场价格代表的升值预期压力有较强相关度;人民币国际化会对中国的外汇市场压力带来额外波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百胜
本文通过构建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分析中国货币政策是否兼顾了资产价格和人民币汇率目标,进而基于LT-TVP-VAR模型,研究数量型和价格型两种货币政策冲击下,资产价格和人民币汇率不同滞后期的时变脉冲响应。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以来,价格型货币政策已考虑了资产价格目标,但人民币汇率目标仍不显著;资产价格面临不同货币政策冲击时,各滞后期脉冲响应存在较强的周期性和领先滞后关系,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面临不同政策冲击时,各滞后期脉冲响应存在很强的一致性和同步性;中国在提高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促进经济增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百胜
本文通过构建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分析中国货币政策是否兼顾了资产价格和人民币汇率目标,进而基于LT-TVP-VAR模型,研究数量型和价格型两种货币政策冲击下,资产价格和人民币汇率不同滞后期的时变脉冲响应。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以来,价格型货币政策已考虑了资产价格目标,但人民币汇率目标仍不显著;资产价格面临不同货币政策冲击时,各滞后期脉冲响应存在较强的周期性和领先滞后关系,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面临不同政策冲击时,各滞后期脉冲响应存在很强的一致性和同步性;中国在提高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促进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同时,应兼顾资产价格和人民币汇率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石建勋 金政
本文构建了中国产品、货币和外汇市场CGE模型,基于GMM和工具变量法测度了2006年12月到2014年6月的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指数和央行干预指数,研究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后的压力变化及央行的汇率政策。研究结果表明:从2006年年底开始,人民币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而央行的汇率政策存在单边干预的特点:当人民币处于较大升值压力时,央行更多采取逆向干预,在外汇市场上卖出人民币购入外汇;而当人民币处于贬值压力时,央行更倾向于正向干预或者不直接干预。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本文从稳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及积极推行银行间外汇市场建设两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般均衡模型 外汇市场压力 广义矩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胡利琴 彭红枫 李艳丽
由于汇率制度改革以及外部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中国外汇市场压力(EMP)表现出明显的结构突变现象,本文运用变系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来刻画该背景下EMP与货币政策的非线性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国内货币供给对EMP影响并不显著,而国内经济增长、中美利差、通货膨胀对EMP存在明显影响,且在不同的经济周期阶段表现不同。因此,调整经济增长结构和减少外部性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外部市场非均衡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问题。此外,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非常显著,而EMP和信贷数量变动对通货膨胀的短期影响较大,因此政策当局应协调运用信贷政策和汇率政策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
关键词:
外汇市场压力 变系数模型 货币政策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程立燕 李金凯
基于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差、利差以及汇率预期对外汇储备的动态冲击效应。结果表明: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于短期内增加了外汇储备,其原因在于跨境贸易结算"跛足"现象的存在;但在中长期,"跛足"现象逐渐消失,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对外汇储备具有显著负效应。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差的不同提前期冲击对外汇储备的时变脉冲响应函数为正且基本稳定,"811"汇改的时点冲击对外汇储备产生了较为持久的影响。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利差冲击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呈现非对称特征,短期和中期脉冲响应函数值的波动幅度显著小于长期。此外,人民币升值预期显著促进了外汇储备规模增加,且不同提前期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均呈现"M"型特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阙澄宇 马斌
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9月的月度数据,估计了离岸与在岸人民币汇差、利差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对我国外汇储备和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离岸与在岸即期汇差的扩大在推动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加的同时,会引发短期资本流入;在岸与离岸利差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加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并推动短期资本流出;人民币升值预期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加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并可能促使短期资本流入。三个因素当中,在岸与离岸利差变动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贡献率最大,而人民币升值预期对短期资本流动的解释能力最高。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叶欣 孟万山
研究外汇市场压力和货币市场压力的传导机制对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人民币升贬值不同状态下中国外汇市场压力与货币市场压力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影响关系,采用马尔科夫机制转换模型(MS-VAR)对2005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进行区制识别,在此基础上分析外汇市场压力(EMP)与货币市场压力(MMP)在不同区制以及区制转移过程中的变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MSMH(3)-VAR(2)模型识别出适度升值、较强升值和较强贬值三种区制状态;当EMP从较强贬值或较强升值压力区制向适度升值压力区制转移时,MMP均得到了缓解;在较强贬值和较强升值压力区制下,央行干预强化了EMP对MMP的正向冲击作用,特别是在贬值时期EMP对MMP的正向冲击效应显著增强;在三种区制下,MMP对EMP均产生了负向冲击作用。由此可知,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关键是要缓解外汇市场压力,短期内避免人民币处于较强贬值状态,长期内引导人民币向适度升值状态转移,并逐步减少央行的干预行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莹
本文运用马尔可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刻划了不同区制下的中国外汇市场压力与国内货币政策之间的非线性动态影响关系。实证结果表明,MSIH(3)-VAR(2)模型能够识别我国外汇市场压力变化与国内货币政策变动的三种不同区制状态,并且在不同区制下各经济变量的互动影响关系不尽相同。针对当前经济形势,我们建议货币当局适度放松货币政策,在控制基础货币投放和国内货币供给的基础上,采用定向降准和下调利率方式,来促进国内物价平稳增长和减缓人民币贬值压力。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徐国祥 周昀
为了正确评估中国外汇市场运行状况,本文首次选取有效汇率、外汇储备、中外利差和汇率预期,并首次使用GIRF方法构建中国EMPI。本文考虑经济数据发生结构突变的可能性,引入TVP-VAR方法研究EMPI与货币政策关联性,实证结果表明:2005年7月至2011年1月,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月份居多;2011年2月至2015年12月,人民币贬值压力的月份居多;经济增长、国内信贷均与EMPI有相互引导的关系,且在不同时期会有所差异。此外,TVP-VAR方法的实证结果通过了稳健性检验。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徐国祥 周昀
为了正确评估中国外汇市场运行状况,本文首次选取有效汇率、外汇储备、中外利差和汇率预期,并首次使用GIRF方法构建中国EMPI。本文考虑经济数据发生结构突变的可能性,引入TVP-VAR方法研究EMPI与货币政策关联性,实证结果表明:2005年7月至2011年1月,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月份居多;2011年2月至2015年12月,人民币贬值压力的月份居多;经济增长、国内信贷均与EMPI有相互引导的关系,且在不同时期会有所差异。此外,TVP-VAR方法的实证结果通过了稳健性检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曾三军
自我国实行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汇率市场的开放程度进一步增加,汇率的波动更加频繁,而汇率的波动使我国外汇市场出现了羊群效应。本文通过人民币汇率收益序列,建立GARCH和EGARCH模型,研究我国外汇市场的羊群效应现象。结果表明,汇率收益波动的聚集性确实反映了外汇市场的羊群行为。
关键词:
羊群效应 GARCH EGARCH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齐红倩 席旭文
资产价格变动通过财富效应等渠道影响总需求进而通货膨胀的变动,但其影响方向、强度及时变性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建立包含潜在门限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研究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对通货膨胀影响的时变特征。实证结果表明,房地产和股票价格均对通货膨胀产生显著的同向影响,并且影响强度表现出顺周期的时变规律。在资产市场发展的"繁荣期",影响强度不断增强;而在"低迷期",其影响趋弱甚至无效。当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运行出现周期错配时,其通货膨胀效应更趋复杂和不确定。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金全 毕振豫
我国房地产市场素有"政策市"之称,而频繁的宏观调控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政策不确定性的问题。本文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视角下,通过LT-TVP-VAR模型研究了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效应以及不确定性对房价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对房价的调控效果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与非对称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削弱货币政策对房价的调控效果。同时,不确定性本身也会对房价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为此,政府应当加强预期管理,保持政策的连贯性与一致性,以降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