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71)
2023(5931)
2022(4229)
2021(3824)
2020(3103)
2019(6866)
2018(7107)
2017(13613)
2016(7659)
2015(8783)
2014(8922)
2013(8766)
2012(7525)
2011(6679)
2010(6757)
2009(6291)
2008(6609)
2007(6286)
2006(5887)
2005(5695)
作者
(20801)
(17053)
(16824)
(16472)
(11087)
(7928)
(7846)
(6558)
(6457)
(6169)
(5909)
(5745)
(5680)
(5519)
(5467)
(5287)
(5101)
(5056)
(5027)
(4821)
(4441)
(4192)
(4102)
(3911)
(3876)
(3874)
(3865)
(3852)
(3456)
(3311)
学科
管理(31229)
(28358)
经济(28330)
(25593)
(23233)
企业(23233)
(12307)
方法(10545)
中国(10079)
(9055)
财务(9024)
财务管理(9003)
业经(8822)
企业财务(8622)
数学(8277)
数学方法(8242)
(8086)
(8061)
(7122)
银行(7117)
(6579)
(6177)
理论(5980)
地方(5661)
(5556)
金融(5556)
农业(5416)
(5328)
(5296)
(5121)
机构
大学(101182)
学院(100686)
(41698)
经济(40580)
管理(40223)
研究(33136)
中国(32040)
理学(31568)
理学院(31241)
管理学(30847)
管理学院(30623)
(24917)
(22028)
科学(18032)
财经(17705)
(17461)
中心(16911)
(16484)
(16128)
研究所(14472)
(14228)
北京(14062)
(13959)
(13236)
财经大学(13194)
经济学(12992)
银行(12825)
(12145)
师范(12017)
(11910)
基金
项目(58528)
科学(45908)
研究(44729)
基金(42238)
(35950)
国家(35649)
科学基金(30940)
社会(28661)
社会科(27222)
社会科学(27211)
(22258)
基金项目(21733)
教育(20550)
自然(18742)
编号(18521)
(18451)
自然科(18276)
自然科学(18274)
自然科学基金(17963)
资助(17305)
成果(15962)
重点(13103)
课题(13078)
(12974)
(12192)
国家社会(12097)
(12097)
(11650)
项目编号(11649)
教育部(11451)
期刊
(52678)
经济(52678)
研究(34194)
中国(26890)
(22943)
(19651)
金融(19651)
管理(19253)
(13340)
学报(13204)
科学(12903)
教育(11710)
大学(10728)
学学(9858)
财经(9617)
技术(9357)
农业(8416)
(8311)
经济研究(8149)
业经(7645)
会计(6624)
问题(6571)
财会(6391)
(6284)
现代(5905)
图书(5658)
国际(5487)
理论(5080)
经济管理(4911)
技术经济(4792)
共检索到175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宇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境外非居民持有人民币资产。扩大人民币在境外的使用,必然要鼓励境外非居民持有人民币资产,必然造成我国人民币外债的增长。本文通过对比阿根廷、美国在本世纪以来发生的金融危机,分析外债本币化对降低负债国对外偿付风险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现阶段推动我国外债本币化具有的几大好处,并对如何对人民币外债进行有别于外币外债的管理进行初步探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束斌  
人民币外债业务对原有的金融业经营格局产生影响,对其外生性风险应积极加以防范和回避自人民银行实施人民币"走出去"战略以来,随着人民币资金回流政策的逐步放宽,人民币外债作为新生事物,发展迅猛。这一方面虽反映了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的良好势头和未来的广阔前景;但在另一方面,由于人民币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琪  
英国经济学家葛逊于1861年提出国际借贷说。该理论认为汇率波动决定于外汇供给与需求,而外汇的供求是由国际借贷所引起。商品的进出口、债券买卖、利润的转移与捐赠、旅游支付、资本交易都会引起国际借贷关系,但只有已经进入支付阶段的借贷,即流动借贷才会影响外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宇  
外债本币化不但可以消除外债所面临的汇率风险,而且在外债本币化达到一定规模和比重时,可以无须考虑汇率因素进而通过本币贬值的手段进行债务清偿经济学研究表明,当一国国内资源不足以支撑本国经济发展时,就需要借助外部经济体的资助,而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肖启义  张亚  
随着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不断推进,跨境人民币外债规模不断扩大,跨境人民币外债净流入明显增长。本文通过分析跨境人民币外债发展背后的利益驱动因素,研究其存在的风险隐患,并对完善跨境人民币外债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亦思  
外债管理的核心是偿债能力管理,本币外债偿债能力管理的重点在于本国财务稳健性和本币发行权的管理人民币外债是指我国境内经济主体与境外经济主体之间以人民币签约、结算并计值度量的对外负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军伟  
在外债管理问题上,本币外债和外币外债或实行统一监管,或差别化管理,从汇率风险、宏观影响、偿付能力等角度分析,各有利弊。如何抉择,关键看管理目标。而不同管理部门管理目标之间的差异,需要顾全局、看长远,进行最优政策分析和选择,守住风险底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栋  
一国外债的利用深度和广度对其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外债本币化是外债管理的关键,较高的外债本币化水平体现本币的国际化水平,有助于规避利率、汇率等多重风险隐患。本文借鉴美国经验,从利率债市场开放的角度,提出外债本币化的可选路径。外债本币化定义与美国特征外债本币化定义理解外债本币化的概念,应首先分析中外对外债定义的差异。根据IMF的定义,外债是在某一时点实际的负债余额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范洋  
通过研究新形势下我国外债管理制度,分析当前外债管理的调整原因、变化特点,概述多部门联合管理模式下本外币一体化宏观审慎跨境融资改革和中长期外债管理改革。建议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应注意与中长期外债备案管理进行有效的衔接;逐步引入价格型管理工具,直接作用于有效跨境融资的管理;完善信息监管信息,形成监管合力,提高全口径跨境融资监管政策的有效性;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超  马昀  
外债是弥补发展中国家资金不足的手段,更是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工具。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外债管理的"基石"。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外债管理逐渐形成了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循序渐进的改革思路和联合监管的模式。现阶段,中国的主要外债指标在合理区间内,既有实体经济的基础,又有充裕外汇资源的支撑。未来,深化外债管理体制改革应着力于提高外债统计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统筹"防风险"和"便利化"的监管能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洪飞  
本文提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来解释新兴货币危机国在危机前存在大量短期外债的原因 ,认为政府对私人投资的担保导致了短期外债大量流入新兴市场国家。文章Probit模型对 90年代发生过货币危机的发展中国家在危机阶段的资本逆流与短期外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 ,找到了在危机阶段资本逆流与短期外债比例显著相关的证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炜杰  
外债,外债,一个令人忧心的字眼。外债规模在增长,借债方式呈多样,外债结构不合理,外债投向不规范,外债主管不集中,加强外债管理,迫不急待。因此,加强外债管理中的统计极其重要! 但是,外债统计还是一个相当薄弱的领地,这篇文章作者对外债统计的指标设立作了些有益的探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一凡  
远期信用证是信用证开证银行或付款银行在收到符合信用证条款的单据后,不立即付款,而是根据信用证规定的到期日付款的信用证。它作为出口方对进口方的一种较常用的的融资方式,已开始被我国的进口商日益频繁地使用。从对某市的专题调查看,远期信用证进口结算量已超过该市整个信用证进口结算量的1/3,对其进行规范管理已成为外汇外债管理部门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宏安  
自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举借外债发展很快,从1985年开始,外债规模曾经连续四年以年均递增36%的速度迅速增长。但是,从外债结构看,目前我国外债余额中近70%是商业贷款,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商业贷款容易筹措,限制少,但风险大,相对成本高。因此,如何提高外债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增强外债的再生能力,已成为一个亟待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军善  赵子贞  
论加强外债的总量管理刘军善,赵子贞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举借外债来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利用外资确实是兴国利民的好事情。然而,如果对所借用的外债管理和使用不善,就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甚至会酿成债务危机。为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