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76)
2023(8953)
2022(8119)
2021(7719)
2020(6419)
2019(15172)
2018(15383)
2017(30294)
2016(16506)
2015(18772)
2014(18440)
2013(18374)
2012(16774)
2011(15074)
2010(14815)
2009(13284)
2008(12697)
2007(10799)
2006(9359)
2005(7987)
作者
(46125)
(37950)
(37690)
(36108)
(24297)
(18187)
(17207)
(15071)
(14487)
(13438)
(13202)
(12602)
(11911)
(11818)
(11743)
(11580)
(11365)
(11320)
(10810)
(10776)
(9375)
(9351)
(9113)
(8615)
(8523)
(8419)
(8412)
(8394)
(7527)
(7436)
学科
(63747)
经济(63682)
管理(45669)
(42593)
(36269)
企业(36269)
方法(32746)
数学(28628)
数学方法(28323)
(15367)
中国(15291)
(15267)
(13873)
业经(13616)
地方(12669)
理论(11600)
(11097)
贸易(11092)
(10777)
(10558)
农业(10301)
(10147)
技术(9830)
(9827)
环境(9781)
财务(9770)
财务管理(9756)
企业财务(9242)
(9086)
银行(9052)
机构
大学(228900)
学院(225862)
管理(94457)
(88345)
经济(86342)
理学(82641)
理学院(81773)
管理学(80389)
管理学院(80002)
研究(72944)
中国(54604)
(48411)
科学(45791)
(39219)
(35790)
业大(33688)
中心(33385)
研究所(32996)
(32843)
财经(32361)
北京(30575)
(30359)
(29779)
(29559)
师范(29544)
(26400)
经济学(26019)
农业(25775)
(25558)
财经大学(24410)
基金
项目(160793)
科学(126232)
研究(118237)
基金(117015)
(101171)
国家(100341)
科学基金(86599)
社会(73209)
社会科(69373)
社会科学(69354)
基金项目(62994)
(61980)
自然(57217)
自然科(55842)
自然科学(55832)
自然科学基金(54813)
教育(54027)
(52461)
资助(48801)
编号(48589)
成果(39177)
(35616)
重点(35392)
(33349)
(33204)
课题(32761)
创新(30872)
科研(30758)
教育部(30754)
项目编号(30437)
期刊
(91177)
经济(91177)
研究(66870)
中国(37704)
学报(34860)
管理(32971)
科学(32461)
(29088)
(27851)
大学(26249)
教育(24665)
学学(24596)
(21062)
金融(21062)
农业(20843)
技术(18979)
财经(15043)
经济研究(14629)
业经(14395)
图书(13316)
理论(12647)
(12628)
实践(11878)
(11878)
问题(11775)
科技(11328)
技术经济(10825)
情报(10345)
现代(10320)
(10166)
共检索到316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姚宇惠  王育森  
本文研究总结了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决定框架,对长短期因素影响汇率的机制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人民币均衡汇率在中长期由购买力平价、贸易壁垒和资本管制决定,在短期由利率和资本流动决定。以此为理论基础,本文选取了一系列衡量长短期因素的经济变量,构建协整方程对1998-2014年人民币兑美元均衡汇率进行了测算,并用估计方程对2015年上半年的均衡汇率做了计算。本文对历史上人民币实际汇率相对均衡汇率的错调程度进行了原因分析,继而分析了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原因,认为中国2012年以后出现的资本流入下降、美联储加息预期和中国央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共同导致了本轮人民币汇率的贬值。本文认为,人民币未来短期存在贬值压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莉亚,任若恩  
Based on Edwards ERER models,this paper estimates PMB's real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since 1980s by cointegration methods,and analyses misadjustment of RMB's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and its mayor causes.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任杰  
本文认为人民币汇率的合理波动区间是以长期均衡汇率为中心,以当前均衡汇率为边界的带状区域。同时以均衡汇率理论中的BEER模型为基础,选择1990年以后的数据,对人民币汇率的相关指标进行了系统的应用分析与计量分析,建立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效应,测算出人民币实际有效均衡汇率的波动范围,得出了绝大多数年份的人民币名义汇率落在合理波动区间内的结论,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民币汇率存在的偏差和汇率体制存在的问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维国  黄万阳  
在Edwards提出的ERER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一个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实证研究对模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贸易条件、开放度、政府支出、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发现,人民币汇率错位修正机制存在,自我修正功能较强,且有提高趋势;财政与货币政策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短期影响不显著,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短期影响显著,且有提高趋势,而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短期影响不显著。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英华  许涤龙  
均衡汇率是制定现实汇率的基础 ,是判断现实汇率是否合理的标准。长期以来 ,人民币汇率的形成与调节缺乏均衡汇率。均衡汇率的不存在 ,不仅使中央银行对汇率的操作陷于被动 ,而且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 ,人民币更是面临着许多新的压力和挑战。本文在探讨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的基础上 ,建立了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 ,并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方法 ,判定这些决定因素即利率差、通货膨胀率、国内生产总值、外汇储备、美元的名义有效汇率与人民币汇率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左尚武  谷留锋  
均衡汇率是汇率问题的核心。均衡和有效的汇率制度有助于一国经济实现内外部均衡,而非均衡的汇率和不合适的汇率制度可能会影响一国经济金融的稳定,甚至引发区域性的金融危机。本文用Elbadawi(1994)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均衡汇率模型,对1978年至2004年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实证分析,并对人民币汇率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储幼阳  
本文在Edwards发展中国家均衡汇率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方法构造了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实证测算出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回答了人民币中心汇率是否需要调整的问题。
关键词: 汇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阳  
本文利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估计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运用VAR模型的冲击响应方法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对国际收支和实际利率短期冲击的响应。我们的结论是当前人民币汇率有一定低估,同时短期波动分析表明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会使得实际汇率升值,而实际利差的上升则会使实际汇率贬值。另外,汇率升值会使得国际收支盈余增加。上述结果可为当前的政策制定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雪珂  
文章以PENN效应为基础扩展购买力评价法,并且结合转型国家的特征,采用164个国家1980-2010年的面板数据估计人民币均衡汇率。结果表明PENN效应和结构转型对实际汇率波动有稳健的解释力。自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我国均衡汇率逐年下降,2005年企稳回升。根据置信区间分析,2008-2010年人民币汇率已被严重高估;即使考虑中国购买力平价数据存在20%的高估,人民币汇率也已经进入合理区间甚至高估。所以,人民币不仅不应该升值甚至需要一定贬值,以防对经济的负面冲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莉亚  任若恩  
本文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原Edwards均衡汇率决定模型进行了适当的修正 ,并在此修正模型基础上 ,实证测算出了自 1 980年代以来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值 ,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分析了近 2 0年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失调情况及其主要原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泽填  姚洋  
本文用购买力平价法估计人民币均衡汇率,通过对184个国家及地区1974~2007年的年度面板数据进行估计,发现人民币自1985年以后一直被低估,2005~2007年人民币被低估的幅度分别为23%、20%和16%。与已有的多数文献相比,这一估计结果显得比较适中。本文还检验了估计结果对样本选择和解释变量选择的敏感性,结果证明估计结果具有高度稳健性。对人民币失衡和我国贸易平衡的关系以及人民币向均衡水平调整速度的分析,进一步支持估计结果的合理性。根据估计结果,我们认为应该放慢人民币升值速度,否则会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志昂  王义中  
本文试图在理论和实证上证明,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实际上存在着双重均衡,即实际汇率与名义均衡汇率的均衡,实际汇率对购买力平价低估基础上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性均衡,从长期看,实际汇率与名义均衡汇率的均衡,是以对长期购买力平价的低估为基础的。为此,我们在理论上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基于金融脆弱性的低汇率、高储备假说,建立了非合作博弈模型,说明汇率低估政策的博弈会产生系统性的低估效应。文章证明了东亚8个经济体的长期购买力平价成立,东亚主要经济体的货币在东亚金融危机后均出现对长期购买力平价的低估。我们认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双重均衡政策,对稳定我国和全球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顾成军  龚新蜀  
人民币汇率波动趋势表现出了"U"型特征,推动其升值的主要因素是经常项目盈余导致的净对外资产余额的不断增加、FDI资本的大量流入和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的较快提高。人民币均衡汇率在1985年~1989年表现为高估,在1990年~2009年表现为低估。人民币均衡汇率低估具有逐渐收敛的特征,从而人民币均衡汇率继续升值的空间已经很小了。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完善不仅要考虑到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也要考虑潜在因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傅强  姚孝云  
本文在BEE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hsiao程序选择最优解释变量,结合协整、误差修正等计量经济方法,估计出人民币的均衡汇率,并测算出1994年第四季度到2010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错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在1994~1996年、2009~2010年存在低估。1997~2005年持续高估,2005年实行汇改后,从2006~2007年实际有效汇率几乎接近均衡水平。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汇率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瀛  王浣尘  
本文借鉴国际上的动态跨时期一般均衡模型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一个小国的开放宏观经济模型 ,探讨了关税、货币供给、政府支出以及生育率等要素对均衡汇率的影响。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利用简约计量方程估计了人民币均衡汇率 ,对各经济基本要素与均衡汇率的长期协整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 ,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