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25)
2023(3298)
2022(2945)
2021(2812)
2020(2288)
2019(5414)
2018(5594)
2017(10435)
2016(5811)
2015(6881)
2014(7338)
2013(7183)
2012(6776)
2011(6095)
2010(6427)
2009(5854)
2008(6026)
2007(5722)
2006(5284)
2005(5116)
作者
(16721)
(13503)
(13385)
(13283)
(8869)
(6697)
(6401)
(5407)
(5148)
(5137)
(4720)
(4680)
(4537)
(4344)
(4308)
(4165)
(4163)
(4148)
(4027)
(3892)
(3677)
(3334)
(3315)
(3302)
(3293)
(3114)
(3072)
(2979)
(2841)
(2783)
学科
(20564)
经济(20530)
管理(15775)
(13938)
(11296)
企业(11296)
中国(7165)
(7122)
(6901)
(6666)
方法(6493)
理论(5778)
业经(5356)
(5344)
银行(5341)
地方(5159)
数学(5079)
(5031)
数学方法(4919)
(4604)
贸易(4596)
教育(4453)
(4417)
(4411)
金融(4409)
财务(4396)
财务管理(4370)
(4170)
农业(4094)
教学(4028)
机构
学院(82161)
大学(78464)
(30226)
经济(29200)
研究(26836)
管理(25566)
中国(25540)
理学(19490)
理学院(19237)
管理学(18781)
管理学院(18629)
(18319)
(17203)
(15468)
科学(15078)
(14315)
中心(13893)
(13503)
财经(13118)
研究所(12093)
(11815)
师范(11724)
北京(11718)
(11556)
(11402)
银行(11047)
(10961)
人民(10921)
技术(10702)
(10522)
基金
项目(40103)
研究(33970)
科学(29297)
基金(24760)
(20094)
国家(19839)
社会(18369)
(17296)
社会科(17177)
社会科学(17169)
教育(16718)
编号(16488)
科学基金(16230)
成果(14979)
(13546)
课题(12435)
基金项目(12389)
资助(11632)
(10941)
(9860)
项目编号(9570)
重点(9164)
自然(9128)
自然科(8856)
自然科学(8856)
(8720)
自然科学基金(8671)
规划(8397)
(8367)
(8344)
期刊
(45849)
经济(45849)
研究(32608)
中国(21748)
(16376)
金融(16376)
(15883)
教育(15546)
(11268)
管理(10906)
学报(9877)
业经(9539)
技术(8428)
科学(8299)
经济研究(8198)
大学(7619)
农业(6927)
学学(6685)
财经(6579)
图书(6116)
商业(6083)
(5730)
问题(5558)
(5255)
职业(5061)
国际(4969)
书馆(4784)
图书馆(4784)
财会(4758)
理论(4704)
共检索到149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刘晓迟  
人民币在香港的流通由来已久。近年来,随着内地和香港经济交往的增多,人民币在香港的流通量呈现扩大的趋势,流通形式也开始多样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RMB NOF)产品的广泛使用,使国际金融市场更加关注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恩  彭芳  
本文从分析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特征与功能入手,指出近年来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已取得积极成效,但仍面临人民币存量规模有待扩大、投资品种有待丰富、回流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为此,应按照"明确定位、完善制度、放宽管制、丰富产品"的路径,从加快形成高度市场化的离岸人民币利率和汇率体系、扩大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规模、放宽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的管制、疏通香港人民币资金出入境渠道、扩大香港人民币离岸债券市场规模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推动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舒幼东  
为了保持国内金融的稳定,中国人民银行对于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持审慎态度。但从顺应我国金融市场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出发,著者建议,人民银行应正确引导并推动人民币离岸中心在香港早日形成,提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雪燕  
一、离岸金融的基础理论20世纪50年代,离岸业务作为以逃避管制为动因的金融创新在欧洲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伦敦也作为最大的美元离岸中心,成为了著名的世界金融中心。1981年,美国在纽约经营美元离岸市场IBFs,破例在货币发行国境内开展本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涛  
2012年9月17日,全球首只可交收的人民币货币期货在香港证交所挂牌上市,当日成交合约415手,总额4150万美元。相较于全球外汇市场日均4万亿美元的交易量,这一数字实在微不足道。不过,对于香港而言,这却是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进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观察这一事件,应注意到两个背景:一是从需求面来看,2012年以来,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人民币单边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路晗  张海静  
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是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相对境内债券市场而言,其具有独特的市场惯例和发行特点。经过几年的发展,企业债已经成为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主要发行主体。随着政策的规范和明朗化,境内企业赴港发行债券将为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带来更多的活力,从而推动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的联动建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欣  郑伟  林干  
本文对离岸市场在推动国际货币形成中的功能做出归纳,在分析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我国香港地区人民币离岸业务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人民币在境外流的通状况进行系统描述和总结,并针对现阶段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后期的问题,提出应继续拓展人民币离岸市场功能,拓宽我国香港地区人民币投资渠道,发展人民币货币市场,逐步开放国内资本项目,增加人民币回流渠道,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政策建议,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丽娟  孙春广  
人民币境外流通已成为近期人民银行的重点调研课题 ,本文通过在中国香港的实地调查 ,对人民币在香港的流通现状、流通规模、流通特点以及潜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并就相关的政策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尚航飞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渐强,建设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作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不可或缺的一步,逐步受到业界和学界的重视。"十二五"规划更是从多方面强调了这一构想,使其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本文从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出发,从多个层面论述了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最新进展,并分析现阶段存在的诸多不足,提出加快建设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余伟文  司马亚玺  
人民币只是在最近几年才开始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地区流通,但已经开始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有可能会走得更远人民币国际化:从哪里来,向何处去如何扩大人民币的使用并最终实现国际化是经常被问到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但我相信,我们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堃  王洪波  
随着内地与香港之间跨境流通的人民币资金被吸收纳入两地银行正规流通体系,开展相应的国际收支统计势在必行。如果通过我国内地现行的国际收支统计体系对内地香港间人民币跨境流动开展国际收支统计,资金统计将缺乏完整性,因此有必要以专项统计形式开展内地香港间人民币跨境流动的国际收支统计,并将统计信息应用于相关金融监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丽  甄峰  
本文在厘清香港离岸和在岸人民币套汇机制的基础上,运用SETAR模型对套汇特点进行探究,并借助VAR模型分析了套汇活动对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影响。主要结论有:基于价差的套汇机制持续时间长,无法快速收紧,是离岸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基于人民币升贬值预期的套汇机制持续时间短,套汇区间窄、机会少,影响力弱。未来应积极推进汇率市场化,推动产品创新,降低汇率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课题组  
香港不是纯粹的离岸金融市场是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的制度瓶颈。香港虽然实行"一国两制",但是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却并非是一个真正的离岸市场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显著加快。继2009年7月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正式启动之后,2010年6月22日,国务院六部委又发布了《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丽  甄峰  
本文在厘清香港离岸和在岸人民币套汇机制的基础上,运用SETAR模型对套汇特点进行探究,并借助VAR模型分析了套汇活动对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影响。主要结论有:基于价差的套汇机制持续时间长,无法快速收紧,是离岸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基于人民币升贬值预期的套汇机制持续时间短,套汇区间窄、机会少,影响力弱。未来应积极推进汇率市场化,推动产品创新,降低汇率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晓霞  
随着粤港两地经济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各界希望进一步拓宽香港人民币业务范围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从粤港两地贸易往来日益密切、粤港两地企业对人民币用于贸易结算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强、粤港之间人民币清算渠道日渐成熟以及相关政策配套环境逐步完善等多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现阶段开放粤港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时机已经成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