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50)
- 2023(15180)
- 2022(13085)
- 2021(11994)
- 2020(10058)
- 2019(22837)
- 2018(22353)
- 2017(43074)
- 2016(23850)
- 2015(26406)
- 2014(26155)
- 2013(25915)
- 2012(23723)
- 2011(21708)
- 2010(21349)
- 2009(19312)
- 2008(18883)
- 2007(16269)
- 2006(14115)
- 2005(12134)
- 学科
- 济(95512)
- 经济(95411)
- 管理(64560)
- 业(60739)
- 企(49577)
- 企业(49577)
- 方法(45421)
- 数学(39909)
- 数学方法(39492)
- 农(24389)
- 中国(22997)
- 学(22996)
- 财(21862)
- 地方(20732)
- 业经(20458)
- 贸(18175)
- 贸易(18169)
- 易(17618)
- 农业(16695)
- 环境(15411)
- 理论(15381)
- 制(14701)
- 技术(14600)
- 和(14425)
- 务(13713)
- 财务(13653)
- 财务管理(13634)
- 融(13561)
- 金融(13558)
- 银(13338)
- 机构
- 大学(344007)
- 学院(340300)
- 济(132318)
- 管理(132187)
- 经济(129555)
- 研究(117653)
- 理学(116301)
- 理学院(114911)
- 管理学(112685)
- 管理学院(112106)
- 中国(84813)
- 科学(78107)
- 京(72509)
- 农(64307)
- 所(60988)
- 业大(57713)
- 财(57301)
- 研究所(56710)
- 中心(52338)
- 农业(51314)
- 江(47792)
- 财经(47649)
- 范(45561)
- 师范(44991)
- 北京(44972)
- 经(43557)
- 院(42295)
- 经济学(40118)
- 州(38954)
- 师范大学(36780)
- 基金
- 项目(245721)
- 科学(191922)
- 基金(178697)
- 研究(170977)
- 家(159891)
- 国家(158623)
- 科学基金(134085)
- 社会(107650)
- 社会科(102077)
- 社会科学(102049)
- 省(95994)
- 基金项目(95811)
- 自然(90428)
- 自然科(88328)
- 自然科学(88299)
- 自然科学基金(86704)
- 划(82469)
- 教育(78331)
- 资助(73113)
- 编号(67506)
- 重点(55843)
- 成果(53479)
- 部(53435)
- 发(52309)
- 创(50994)
- 科研(47799)
- 创新(47677)
- 计划(47439)
- 课题(46841)
- 教育部(44906)
- 期刊
- 济(135349)
- 经济(135349)
- 研究(94916)
- 学报(65113)
- 中国(57903)
- 农(57060)
- 科学(56597)
- 大学(47294)
- 学学(44988)
- 管理(44797)
- 财(40309)
- 农业(39725)
- 教育(34355)
- 融(28322)
- 金融(28322)
- 技术(26320)
- 财经(22499)
- 经济研究(22410)
- 业经(22087)
- 业(20394)
- 经(19200)
- 科技(18097)
- 问题(17848)
- 业大(17784)
- 版(17652)
- 图书(16783)
- 资源(15909)
- 理论(15805)
- 技术经济(15689)
- 商业(14995)
共检索到474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冯永琦 代佳航 瞿亢
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的时变参数回归,测度2005年7月21日—2018年9月30日不同阶段人民币在东亚区域的货币"锚"效应,并利用变截距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货币"锚"效应的多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美元在东亚区域内货币"锚"效应略有下降,但仍然难以取代;欧元和英镑在东亚区域内货币"锚"效应下降很大;而日元近几年在东亚区域内货币"锚"效应显著提升;人民币在东亚区域的货币"锚"效应自2010年以来显著提升,大部分时期已经接近美元的水平,但很容易受国际经济形势和突发事件的影响。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大陆的经济增长率差异、通货膨胀率差异、利率差异,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大陆产品市场依赖程度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都对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发挥"锚"效应有显著影响。其中,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大陆经济周期同步性、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大陆产品市场依赖程度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是推动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货币"锚"效应提升的最主要因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茜
文章实证对比分析了金融危机前后东亚各国篮子货币中各基准货币的权重。研究发现,危机发生之后,美元在东亚地区的货币锚地位有所退后,欧元在东亚货币的权重不尽相同,而人民币在东亚地区确实出现了成为货币锚的倾向,甚至一些货币的钉住货币篮子中人民币已超过了美元权重,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人民币已经成为东亚区域"隐性"锚货币的事实。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发挥人民币锚货币职能的措施与策略。
关键词:
锚货币 东亚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秋实 朱小梅 张坦
虽然美元在区域内仍然扮演重要角色,但人民币在东亚9个经济体货币篮子中的权重排序基本上呈现地位稳步上升的趋势,而日元的权重则呈现下降趋势。这意味着,虽然东亚经济体目前都还没有正式宣布把人民币作为钉住货币,但在实际上人民币已经成为东亚区域内一个至关重要的隐性货币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珊珊 黄梅波
笔者利用两阶段广义矩方法,通过1998年~2005年、2006年~2011年两阶段数据研究中国作为东亚区域最终产品提供者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现阶段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加工贸易的格局、经济增长方式直接影响我国在东亚区域最终产品市场提供情况,进而影响人民币的计价结算货币地位。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崔蕊 祝国平
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区域开始货币合作。2005年伴随东亚经济的复苏,货币合作的步伐有所放缓。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货币合作呈现升温的态势。东盟10国与中日韩3国在经济政策协调、货币互换网络、东亚外汇储备库和双边贸易结算试点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努力。未来何种货币替代美元有助于东亚深化货币合作?东亚区域主导货币的争论集中于人民币和日元的选择。本文采用最优货币区理论的5项指标,经过东亚人民币区与日元区在美国金融危机前后的发展变化比较,结果显示,中国在双边贸易开放度、汇率波动性以及通货膨胀率一致性方面高于日本与东亚其他7个经济体的融合程度,在利率协同性和商业周期协同性方面,中国和日本都没有明显优势。综...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彭述华 宋博
东亚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发展存在"锚货币"选择的问题。经济谐动指数分析表明,东亚适宜采用"内部锚",而不宜采用外部"锚货币",美元作为域外货币不适宜作为东亚区域合作的"锚货币"。日元国际化程度不高,加上日本经济不景气等原因,使得日元难以发挥东亚"锚货币"的作用。而人民币尽管暂时还不能充当东亚的区域主导货币,但中国经济与东亚地区其他经济体经济高度关联并已成为东亚各经济体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对东亚其他经济体的竞争压力也要大于日本和美国,同时,随着中国汇率制度的逐步改革,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的公信力不断提高。因此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莹莹
文章运用修正的两步Frankel-Wei模型测度了人民币在全球109个经济体的货币锚效应,然后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着重分析上述经济体选择锚定人民币和锚定人民币权重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地区的异质性。研究发现,人民币已成为49个经济体的货币锚,并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近年来,人民币的货币锚效应在波动中逐渐增强。上述经济体选择锚定人民币和锚定人民币权重的影响因素具有较大差异,其中,贸易渠道是人民币成为货币锚的主渠道,其他经济体对中国贸易依存度越高,越有利于其选择锚定人民币。在锚定人民币权重方面,贸易渠道的影响有所下降,金融渠道和全球外生冲击开始发挥重要影响。其中,货币政策同步性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对锚定人民币权重有利,而国际原油价格和全球风险指数均对其不利。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和大洋洲地区在上述方面的影响因素具有较强的异质性,中国政府应充分考虑这些差异以推动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发挥货币锚效应。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剑 柳开
人民币在中亚区域具有良好的区域化基础,人民币成为中亚区域的货币锚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时变参数回归,对2005年9月至2017年5月中亚区域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拆分成2005年9月至2008年8月和2010年8月至2017年5月两个时间段再次借用于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元仍然是中亚地区普遍钉住的货币锚,卢布在中亚部分地区有影响力但影响力有所下降。人民币已经成为中亚区域最发达的国家——哈萨克斯坦的货币锚,但还没有成为中亚国家普遍的货币锚。
关键词:
人民币 货币锚 中亚
[期刊] 预测
[作者]
陈志昂 卢一思
本文基于费雪方程式,建立冲销能力与经济规模的理论模型,并利用1993~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规模越大,冲销能力越强。在东亚区域中,中国具有明显的大国效应,冲销能力强于东亚小国,这种冲销能力的不同能够保证人民币升值带动东亚货币集体升值。结合人民币货币锚理论,人民币可以成为区域货币的"隐性锚"。
关键词:
冲销能力 经济规模 人民币升值 货币锚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刁慕蓉 程永锋
区域货币一体化是区域性经济组织为开展区域性金融合作与协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适应性选择。东亚地区货币合作是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基于最 优货币区理论,对建立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东亚区域 货币一体化 可行性 前景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明华 黄兆乾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亚各经济体加入金融全球化进程是其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促进了东亚各经济体加入金融全球化的进程,至今东亚一直在努力探索加强区域货币一体化建设的途径及策略,从而预防金融危机的产生。一、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背景 (一)1997年金融危机的教训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直接动因就是1997年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志昂
人民币的升值空间,取决于东亚货币的集体竞争性均衡。东亚货币的集体升值,有助于缓解全球国际收支失衡,提高东亚经济的福利水平。东亚区域已经存在通过人民币的升值带动东亚区域整体升值的基础,人民币升值并不必然导致出口竞争力的下降,却能起到提高区域福利水平,缓解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作用。
关键词:
东亚 货币锚 最优货币区 竞争性均衡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石建勋 易萍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和亚洲国家之间的经济整合程度越来越高,人民币在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及东亚区域流通的范围和规模也不断扩大。文章基于货币服务函数理论构建货币反替代模型,以1994年为分界点采用固定效应变系数面板数据进行两阶段的实证分析,探讨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的货币替代弹性。结果表明: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的替代弹性及提供的货币服务相似性显著提高,为人民币区域化可行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石建勋 易萍 李海英
笔者基于"货币需求资产组合理论"的货币替代扩展模型,以2000年~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的货币替代弹性。结果表明: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具有替代美元的潜质,这为人民币区域化可行性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大山
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人民币充当东亚地区锚货币的相关呼声逐渐增多。本文立足现实,分析人民币充当东亚锚货币的可行条件,利用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虽然美元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短期内无法取代,但是相较日元,人民币的影响力正在增强。下一步,中国应在构建人民币交易网络外部性上努力,努力扩大和培养人民币在东亚地区的使用和持有习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