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32)
2023(17636)
2022(14679)
2021(13468)
2020(11531)
2019(26267)
2018(26027)
2017(49210)
2016(27131)
2015(30640)
2014(30570)
2013(30064)
2012(27519)
2011(24653)
2010(24385)
2009(22931)
2008(22524)
2007(20221)
2006(17262)
2005(15638)
作者
(80686)
(67486)
(67250)
(64119)
(42919)
(32662)
(30708)
(26530)
(25528)
(23899)
(22803)
(22651)
(21485)
(21138)
(21117)
(20930)
(20761)
(20062)
(19664)
(19586)
(16764)
(16562)
(16463)
(15429)
(15428)
(15178)
(15003)
(14867)
(13650)
(13493)
学科
(110669)
经济(110538)
管理(76624)
(73617)
(60861)
企业(60861)
方法(53942)
数学(46953)
数学方法(46259)
(29547)
(29333)
中国(28808)
(25757)
贸易(25746)
(25185)
业经(24303)
(24207)
(20126)
地方(19684)
农业(19296)
(18335)
财务(18269)
财务管理(18215)
理论(18036)
(17610)
金融(17607)
(17510)
银行(17444)
企业财务(17210)
技术(16564)
机构
大学(391230)
学院(387729)
(157251)
经济(154052)
管理(148170)
研究(131269)
理学(128478)
理学院(127008)
管理学(124349)
管理学院(123657)
中国(100639)
科学(83436)
(82406)
(71733)
(71453)
(67227)
业大(62517)
中心(62014)
研究所(61591)
财经(57665)
(57454)
农业(57136)
(52481)
北京(51095)
(49616)
师范(48956)
经济学(48715)
(47299)
(45709)
经济学院(44273)
基金
项目(265594)
科学(208083)
基金(194640)
研究(184439)
(173218)
国家(171876)
科学基金(146411)
社会(117759)
社会科(111757)
社会科学(111723)
(102684)
基金项目(102499)
自然(97994)
自然科(95853)
自然科学(95825)
自然科学基金(94087)
(87875)
教育(85562)
资助(80559)
编号(72282)
重点(60304)
(58420)
成果(58144)
(55530)
(54771)
科研(52174)
创新(51344)
计划(50765)
课题(49924)
国家社会(49662)
期刊
(163859)
经济(163859)
研究(106513)
中国(72484)
学报(69959)
(63751)
科学(60491)
(56022)
管理(53463)
大学(51904)
学学(49085)
农业(43036)
教育(37159)
(36375)
金融(36375)
技术(33447)
财经(28045)
经济研究(26979)
业经(25842)
(24121)
(23924)
问题(22333)
统计(21459)
(21346)
(20523)
国际(20091)
技术经济(19375)
(19251)
图书(19003)
科技(18154)
共检索到566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盼盼  吴思栩  石建勋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坚持市场驱动,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文章采用网络溢出指数方法,通过建立全球56个经济体货币汇率间相互影响的波动溢出网络来构造反映人民币国际影响力的溢出指数,进而评估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水平并探究其区域异质性。研究表明:人民币影响力正向全球辐射,但并不均衡,并且与主要国际货币仍有较大差距。从地理区域看,人民币在亚洲影响力最强,主要集中在大中华地区、中亚和南亚,人民币在非洲和拉美只对部分经济体有较强影响,而人民币在欧洲的影响只能辐射到东欧和少数南欧国家;从经济区域看,人民币影响力主要集中于全球发展中国家;从国际比较看,除在我国周边少数地理区块外,人民币在全球多数区域的影响力均弱于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综合来看,当前人民币已在大中华地区、中亚、东欧和部分南亚经济体基本实现周边化,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人民币在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化进程也已取得一定进展,但要完全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依旧任重而道远。文章有助于从货币影响力角度客观评估人民币国际化10多年来的成绩和短板,为明晰未来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推进的主要着力点、科学制定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慎推进策略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柯睿   欧阳诗轶  
当前我国金融系统持续受到日益严峻的外部冲击,外部输入性风险逐渐成为我国金融市场风险的重要来源。本文从尾部风险溢出网络视角出发,借助TENET方法构建全球外汇市场尾部风险高维动态关联性网络,测算人民币汇率市场的输入性风险水平,从区域异质性层面分析输入性风险的动态演化规律。本文还评估了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探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人民币风险传染角色的动态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第一,尾部事件期间全球外汇市场的风险传染效应明显加剧,同区域与同类型经济体的外汇风险联动效应尤其明显;第二,发达经济体以及浮动汇率制经济体是人民币汇率市场的输入性风险源,与我国地理位置邻近或经贸联系紧密的经济体也会带来一定的输入性风险;第三,总体来看,人民币汇率市场的国际影响力是有限的,但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人民币对新兴经济体和浮动汇率制经济体货币的影响力愈发显著。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政  王鑫雨  卜林  
选取2006—2020年全球25种货币的汇率收益率,采用基于QVAR模型的溢出指数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考察正常状态与极端状态下全球外汇市场溢出效应的差异,并且构建相对溢入溢出指数量化差异程度,探讨极端状态下的人民币国际影响力。研究发现:第一,基于条件均值与条件中位数的溢出指数可以很好地捕捉正常状态下全球外汇市场的溢出效应,而对极端状态下的溢出效应产生误判。第二,相比正常状态,极端状态下全球外汇市场的总溢出水平显著上升,两两货币间的溢出效应大多被低估,并且极端贬值状态下的溢出效应更强。第三,极端状态下,绝大多数货币的溢入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且新兴经济体货币上升幅度更大;溢出水平的变化则存在差异,新兴经济体货币表现为大幅上升而多数发达经济体货币则为小幅下降。第四,在两种极端状态下,人民币的方向性溢出水平大幅上升,且溢出水平上升幅度更大,人民币由正常状态下的净接收者转变为极端状态下的净输出者,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逯新红  
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应利用人民币国际影响力增强机遇,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利用国际上逐步把人民币作为"锚货币"的机遇,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稳步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推动建立全球汇率协调和监管机制,形成对全球资本有序流动、合理流动的市场预期;同时要处理好"市场化"与"汇率稳定"的关系,保持汇率基本稳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尹力博  吴优  
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与发展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经之路。本文通过探讨离岸人民币与中国周边国家(地区)货币的溢出效应及其时变特征来定量分析离岸人民币的区域影响力,进而给人民币国际影响力的发挥提供借鉴。实证结果表明:(1)离岸人民币已经具备了区域性影响力,并且较在岸人民币的影响程度更高;(2)新加坡元、新台币和韩元等对离岸人民币的溢出效应均较强,也就是说离岸人民币尚不能称得上是区域性的锚货币。相关结果为发展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以及协调中国对周边国家(地区)经济政治政策提供政策依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尹力博  吴优  
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与发展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经之路。本文通过探讨离岸人民币与中国周边国家(地区)货币的溢出效应及其时变特征来定量分析离岸人民币的区域影响力,进而给人民币国际影响力的发挥提供借鉴。实证结果表明:(1)离岸人民币已经具备了区域性影响力,并且较在岸人民币的影响程度更高;(2)新加坡元、新台币和韩元等对离岸人民币的溢出效应均较强,也就是说离岸人民币尚不能称得上是区域性的锚货币。相关结果为发展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以及协调中国对周边国家(地区)经济政治政策提供政策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莹莹  
本文运用溢出指数方法,定量测度了人民币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货币汇率之间的溢出效应及其动态演化,并采用系统GMM方法,探究人民币汇率净溢出效应的作用渠道。研究发现:近年来人民币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货币汇率之间的溢出效应在波动中有所提高,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人民币汇率净溢出效应逐步提升,在该区域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在"一带一路"区域内,人民币在亚洲和非洲地区的影响力较强,且对阿联酋迪拉姆和安哥拉宽扎的净溢出效应已超过欧元、英镑和日元等主要国际货币。在净溢出效应的作用渠道方面,"一带一路"国家对中国贸易附加值依存度对其有利,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第三方市场贸易竞争、全球商品价格指数和全球风险指数却对其不利。因此,应加强中国在"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的主导能力和商品竞争能力,加速推动"一带一路"区域内的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建设,加强人民币汇率的区域性风险管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萌  蒋冠  
本文利用SWOT模型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内外部条件。分析结论显示,人民币国际使用的地域范围、规模和货币职能都非常有限,人民币与国际货币的标准相差甚远。然而,在全面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尚存在困难的情况下,人民币国际化从地域方面,应该遵循周边化→区域化→全球化"由小到大"的路径;从国际货币职能视方面,应该遵循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由低到高"的路径,并根据长期、有序、渐进的原则,提出了实现人民国际化的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董静  黄卫平  张毅  
随着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和金融投资市场都得到更为广泛的使用。人民币已经从单纯的贸易计价货币,逐步发展成为当前的全球贸易结算、金融计价和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国际性货币。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的同时,也经历了较大的波动和调整。作为衡量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动态综合指标,RII指数的波动趋势也体现了这一进程的周期性特点。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余道先  王云  
后危机时代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稳步推进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文章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实证研究基于两方面展开:首先,采用间接测算法估测1997~2013年人民币境外存量,并以此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衡量标准;其次,运用协整方法分析我国GDP规模、国际收支项目和人民币实际汇率等因素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影响。文章结论是:GDP规模扩大、经常项目顺差和人民币稳步升值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促进作用,而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与人民币国际化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因此除了稳步发展国民经济和逐步完善汇率改革以维持人民币币值坚挺外,有序调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结构也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动力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罗斌  苑媛  
人民币是继英镑、美元、德国马克、日元、欧元等国际货币之后新近崛起的货币,与前者的货币国际化进程相比,人民币的国际化既有其相同之处,又有自身的特点。人民币最终能否国际化以及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时机和模式进行国际化,主要取决于人民币面临的环境因素。本文对人民币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邓宇  
<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金融强国建设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力支撑。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既要立足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更好地支持高水平双向开放,也要立足增强国际经贸和金融竞争力,更好地维护海外经贸利益。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对人民币国际化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国际比较来看,金融强国离不开货币国际化,
关键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姣华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人民币国际化正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上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本文在货币国际化要求的基础上,归纳出人民币国际化存在的障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方俊智  陈俊营  李忻蔚  
本文在人民币外汇交易层面建立职能和地域二维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针对全球42个国家绘制出人民币境外外汇交易关联网络图。分析结果表明,尽管整体网络关联度不高,但已形成以英国为交易中心,美国、德国和法国为次中心的格局,同时在欧洲和亚洲形成两大区域交易子群网络体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人民币境外外汇交易地域正处于由周边化向区域化过渡的阶段,对外贸易、投资仍是驱动人民币外汇发展的主要动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田乐蒙  刘雨绮  
从汇差波动的角度出发,探究了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在岸人民币市场和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协调发展程度及其潜在风险因素;运用在岸人民币和离岸人民币汇差序列建立GARCH模型,推算得出了近五年来汇差序列的隐含波动率,借以观测其波动特征。研究发现,在大多数时间内,汇差序列呈现稳定波动的特征,但在人民币持续贬值等极端情况下,汇差序列则会表现出异常波动,造成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汇率失衡,给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带来不利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