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52)
- 2023(21938)
- 2022(18599)
- 2021(17284)
- 2020(14696)
- 2019(33914)
- 2018(33858)
- 2017(64770)
- 2016(35835)
- 2015(40725)
- 2014(40825)
- 2013(40217)
- 2012(37017)
- 2011(33409)
- 2010(33770)
- 2009(31414)
- 2008(31004)
- 2007(27821)
- 2006(24347)
- 2005(21945)
- 学科
- 济(142101)
- 经济(141916)
- 管理(102966)
- 业(97404)
- 企(80888)
- 企业(80888)
- 方法(65470)
- 数学(56716)
- 数学方法(55837)
- 农(39155)
- 财(38942)
- 中国(38264)
- 业经(32127)
- 学(32089)
- 制(30336)
- 地方(28309)
- 贸(26640)
- 贸易(26625)
- 农业(25822)
- 易(25806)
- 理论(25082)
- 务(24251)
- 财务(24149)
- 财务管理(24087)
- 银(23472)
- 银行(23392)
- 融(22990)
- 金融(22984)
- 企业财务(22806)
- 行(22241)
- 机构
- 大学(514295)
- 学院(512470)
- 济(201006)
- 经济(196391)
- 管理(194308)
- 研究(175618)
- 理学(167253)
- 理学院(165273)
- 管理学(161786)
- 管理学院(160863)
- 中国(132100)
- 科学(111074)
- 京(110614)
- 财(95013)
- 所(90666)
- 农(90315)
- 研究所(82556)
- 中心(80024)
- 业大(79707)
- 江(77504)
- 财经(75042)
- 农业(71154)
- 北京(69938)
- 经(68002)
- 范(67970)
- 师范(67191)
- 院(63700)
- 州(62325)
- 经济学(60632)
- 技术(55991)
- 基金
- 项目(344679)
- 科学(268578)
- 基金(247768)
- 研究(246983)
- 家(218169)
- 国家(216374)
- 科学基金(183890)
- 社会(152661)
- 社会科(144508)
- 社会科学(144464)
- 省(135510)
- 基金项目(130414)
- 自然(121900)
- 自然科(119050)
- 自然科学(119015)
- 自然科学基金(116835)
- 教育(115382)
- 划(114671)
- 资助(104050)
- 编号(100884)
- 成果(83126)
- 重点(78079)
- 部(75473)
- 发(72943)
- 课题(70953)
- 创(70614)
- 科研(66400)
- 创新(66004)
- 教育部(63999)
- 大学(63911)
- 期刊
- 济(221385)
- 经济(221385)
- 研究(149871)
- 中国(101317)
- 学报(87645)
- 农(82181)
- 科学(77491)
- 财(74310)
- 管理(71332)
- 大学(65772)
- 学学(61850)
- 教育(59274)
- 农业(56009)
- 融(47556)
- 金融(47556)
- 技术(45447)
- 财经(36797)
- 业经(35654)
- 经济研究(35542)
- 经(31477)
- 业(30023)
- 问题(29180)
- 图书(26051)
- 版(25757)
- 统计(24323)
- 技术经济(24152)
- 科技(23847)
- 贸(23433)
- 理论(23253)
- 业大(22236)
共检索到760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芳 张娥
文章在对人民币和港元汇率传导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采用EEMD对1994年1月至2014年1月的人民币和港元实际有效汇率指数进行分解,对得到的各分量基于其自身特征分别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SVAR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不论是高频分量还是低频分量,人民币汇率都是港元汇率变动的Granger原因,反之则不成立。人民币汇率基本可以主导港元汇率的变动,就趋势项而言,人民币汇率对港元汇率的影响经历了先增后减的过程,而港元汇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却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关键词:
汇率波动 EEMD SVAR 状态空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兆平 周宙 潘英丽
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构建VAR和S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从实证角度探究汇率因素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因素与人民币国际化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其符号与冲击期数的长短有关,也会受是否处于或偏离均衡状态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放缓的原因在于采用的"经常账户人民币输出+资本及金融账户人民币回流"的旧模式遇到了瓶颈。
关键词:
汇率 人民币国际化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树强 姜伟
自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CNH)形成以来,关于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Y)与香港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多数认为在岸人民币汇率对离岸汇率具有引导关系。随着内地与香港之间人民币流通渠道不断拓宽,两地之间汇率联动关系的动态变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运用时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研究CNY与CNH的动态联动关系:带断点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在样本初期阶段CNY对CNH有引导关系,随后两者之间相互引导,近期CNH对CNY具有引导关系;时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显示,CNH对CNY的影响逐渐增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佳佳 郭红玉
自2005年汇率体制改革以来,我国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对人民币汇率、广义货币供应量和预期收益率的弹性都在逐渐增大。我国应通过积极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等措施,有效地避免人民币升值过程中资产价格大幅波动对实体经济造成的损害,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股票价格 房地产价格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菊
本文采用1978~2011年数据的状态空间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国内就业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总体上对就业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但不同产业的汇率就业效应存在一定差异,第二、三产业的汇率就业弹性系数明显高于第一产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就业结构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任倩
本文总结了不同资本项目限制程度的货币在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间的汇率信息传递机理,并根据我国汇改深入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加深的现实背景,利用VAR-MVGARCH-BEKK模型检验了当前人民币在岸和离岸市场的汇率传导效果,最后根据检验结果提出继续深化汇率决定制度改革、加强管理汇率预期、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管等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伟刚 徐中刚
文章在货币主义汇率决定理论基础上引入贸易净出口构建一国汇率决定模型。利用中美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脉冲响应显示短期内来自中美GDP和货物净出口之差的冲击使人民币升值,而利率、M2和CPI之差的冲击使人民币贬值;方差分解表明目前人民币汇率波动主要由其自身变动所致。中美利差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解释程度较大,其余因素较小;VEC模型显示长期内,中美M2和货物净出口之差与人民币汇率成正比,利率、GDP和CPI之差与人民币汇率成反比。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影响因素 VAR VEC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牟新焱
本文假设央行会根据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等外生因素对人民币货币篮子结构进行适时的调整,使用非方差约束的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对人民币参照一篮子货币管理浮动汇率制度进行实证分析与预测检验,重点研究人民币货币篮子结构和趋势性升值速度及其变化规律等问题,对货币当局的外汇政策操作及其意图进行解读。研究发现,人民币区域化目标与欧债危机对货币篮子结构产生显著影响,汇改后人民币趋势性升值速度基本保持不变,政治事件是影响人民币短期偏离篮子汇率的重要原因。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鲁炳荣 朱建明 祁文婷
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和离岸市场发展对我国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对2009年以来境内外人民币汇率波动、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对我国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离岸市场逐渐成为影响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而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影响逐步减弱。为此,应当继续完善跨境人民币基础设施,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同时要进一步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减少汇率波动对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不利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邵彩虹
应用ARCH模型和空间状态模型估计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及其对中等技术产品出口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符合2阶自回归模型,汇率变动方程是ARCH(2)形式;随着中国中等技术产品出口结构的不断优化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中等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逐渐由负向转变为正向推动作用。因此,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适度增加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幅度和升值空间,对我国淘汰落后产业,推动出口结构升级,增强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劲松 巴曙松 杨现领
本文基于IS-LM-EE模型构建了汇率冲击效应的理论模型,并利用SVAR方法对1996~2010年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从国际贸易规模、人民币价值稳定、金融业发展三个方面研究了汇率和外汇储备冲击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动态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短期内人民币渐进和小幅升值虽然给国际贸易带来负面冲击,然而长期内这不仅有利于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的转变和国际收支的"再平衡",而且也有助于实现低通货膨胀率和人民币的内外价值稳定。此外,外汇储备累积通过货币供给、利率、银行利差等渠道对人民币价值稳定及其国际化形成不可忽略的负面冲击。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郭黎宁 黄磊 刘晗 徐文君 顾捷
文章选取13个解释变量,运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建立动态模型,筛选出对人民币汇率影响最大的自变量以及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进而预测人民币汇率。研究支持了近期市场主流观点,即美元指数、汇率风险溢价、中美利率差额等对近期人民币汇率影响较大,并发现外汇占款等其他影响较大的因素。文章建议将人民币回归预测结果与汇率期权执行价格相结合,引导企业坚持"风险中性",专心专注主营业务。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创练
以BQ-SVAR模型为基础,构建多种动态方法把汇率波动分解为由供给因素、需求因素和名义因素解释的三部分,以此揭示1985—2010年间驱动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原因。经验结果显示不论是双边实际汇率还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动态特征并不像典型的转轨国家那样,主要由供给冲击因素所解释。相反,它更为接近发达国家的情形,即需求冲击因素和名义冲击因素对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与此同时,本文还发现人民币兑换美元、日元和英镑双边汇率中分解出的三类冲击成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但汇改后相关性变小,且显著性水平下降,说明汇改制度使得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对人民币兑换各国货币之间双边汇率的影响减弱,从而能够避免由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丽娟
人民币汇率的风险度量是汇率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本文首先用SV-t模型对人民币对美元、日元及欧元汇率收益的波动率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运用VaR和ES方法对其风险进行动态的度量与分析比较。结果表明:SV-t模型能够刻画出人民币汇率收益率序列的波动特征;人民币对美元的VaR基本反映出其最大可能的损失;人民币对日元及欧元的Va R则低估了实际的风险水平,相应的ES虽保守却比较准确地估计出尾部风险。文章最后也对中国汇率市场的风险管理及风险监管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成虎 胡啸兵
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问题是当前中美经贸关系乃至世界金融领域里的重大议题,对该汇率的基本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意义重大。文章截取USD/CNY汇率相关日频数据流,通过对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进行基于齐次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的预测和实证分析,发现在USD/CNY汇市弱有效性得到验证的基础上,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的确捕捉到了汇率序列的内在运动规律,在常规的预测期数(10天以内)设定条件下,尽管样本序列内外预测结果在具体数据的走势上与实际情况存在微小出入,但总体而言,用该模型预测汇率日频走势具有与实际汇率状态较高的吻合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