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50)
- 2023(6538)
- 2022(4894)
- 2021(4439)
- 2020(3757)
- 2019(8586)
- 2018(8904)
- 2017(18614)
- 2016(9904)
- 2015(11577)
- 2014(11834)
- 2013(11793)
- 2012(10895)
- 2011(10028)
- 2010(10227)
- 2009(9840)
- 2008(9879)
- 2007(9035)
- 2006(8502)
- 2005(8295)
- 学科
- 济(42844)
- 经济(42799)
- 业(23225)
- 管理(22921)
- 银(19923)
- 银行(19777)
- 行(18515)
- 制(17337)
- 方法(17234)
- 中国(17036)
- 企(16859)
- 企业(16859)
- 数学(15095)
- 数学方法(15032)
- 融(13546)
- 金融(13546)
- 农(12084)
- 贸(11193)
- 贸易(11181)
- 易(10803)
- 度(10769)
- 制度(10768)
- 业务(10280)
- 业经(10075)
- 财(9828)
- 银行制(8837)
- 体(8326)
- 农业(7517)
- 地方(7094)
- 体制(6881)
- 机构
- 大学(146141)
- 学院(143851)
- 济(67240)
- 经济(65824)
- 管理(51448)
- 研究(51042)
- 中国(49997)
- 理学(41933)
- 理学院(41524)
- 管理学(41043)
- 管理学院(40786)
- 财(35476)
- 京(31875)
- 财经(27298)
- 科学(25750)
- 所(25517)
- 银(25302)
- 经(24747)
- 银行(24325)
- 中心(24086)
- 行(22592)
- 研究所(22540)
- 江(22370)
- 经济学(22356)
- 北京(21189)
- 农(21141)
- 财经大学(20390)
- 经济学院(20366)
- 融(19727)
- 金融(19429)
- 基金
- 项目(80267)
- 研究(62524)
- 科学(62479)
- 基金(58327)
- 家(49088)
- 国家(48723)
- 科学基金(40784)
- 社会(40728)
- 社会科(38738)
- 社会科学(38727)
- 基金项目(29820)
- 省(28817)
- 教育(28446)
- 编号(26278)
- 划(24811)
- 资助(24625)
- 成果(23046)
- 自然(23041)
- 自然科(22451)
- 自然科学(22445)
- 自然科学基金(22052)
- 部(19074)
- 课题(18114)
- 重点(17967)
- 发(17845)
- 国家社会(17283)
- 性(17162)
- 教育部(16789)
- 项目编号(16176)
- 人文(16006)
共检索到245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青龙 王舒婷
人民币国际化给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了诸多新机遇,不仅有利于商业银行增加经营收益,而且可促进经营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但是,人民币国际化也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在金融创新、风险控制、国际化经营、组织制度完善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人民币国际化趋势,我国商业银行应进行制度和战略调整,协调推进国际化经营,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更好地应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商业银行 机遇与挑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颖 马莉媛
一、引言早在金融危机之前,人民币的国际化就已经萌芽,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加速了其进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暴露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弊端,引发了各国对国际货币多元化的思考,即通过弱化美元作为国际中心货币的地位,以分散国际货币体系过分依赖与美元的系统性风险。2009年7月中国正式在上海、广州、深圳等五个城市启动跨境贸易人民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詹向阳 胡浩 邹新 温信祥 赵幼力 赵新杰 朱妮 蒋近韩 王佳佳 王希婷 曾德彬
本文在对发达国家货币区域化、国际化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人民币区域化的背景、障碍,并勾勒出下一步政策走向路线图。人民币区域化将给中资商业银行带来中间业务、资产业务、负债业务、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的机会,促进中资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公司业务、个人金融业务甚至银行卡业务的大发展,境内外个人、企业、同业客户资源的拓展将由境内外分支机构共同分享。与此同时,中资商业银行的经营也将暴露在范围更广、威胁更大的风险中。中资商业银行应加强跨境人民币业务的风险防范,并尽快解决一系列内部瓶颈性障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岑雅衍
本文针对《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较深入细致的分析。指出新《办法》在增设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异地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突出基本存款账户的统驭地位和取消开立一般存款账户的限制条件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修改和突破,为商业银行结算业务、个人理财业务和客户资源重新分配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最后,提出商业银行必须重视异地开户、异地贷款等方面的风险管理,加强包括公私联动和跨区域分支机构之间联动的管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丁俊峰 蓝美静
全球金融危机过后,新兴经济体在国际金融和贸易中的角色从边缘走向核心,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以及对外直接投资扩大,中国商业银行是否遇到了绝佳的国际化拓展机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由于受到经营管理方式、法律、国际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道路并不平坦。因此,中国银行业必须制定合理的战略,将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有序推进。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希刚 戴素梅
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有助于提升银行综合竞争力,促进银行国际化进程,拓展优质客户资源、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促进银行金融创新。但是,目前跨境人民币业务境外接受程度不高,未形成规模优势,业务创新能力不足,国际化经营和全球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同时业务市场竞争压力在加大。中资商业银行应加快推进国际化经营和全球结算网络建设,不断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巩固和扩大境内外客户资源,提升境内外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培养和引进各类国际专业人才,抢占跨境人民币业务市场,提升在国际银行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继军 孙伯银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日趋紧密,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但基于目前的条件和时机尚未完全成熟,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应注意采取一定的战略与策略,银行也应在此过程中对机构、系统、业务等进行相应调整、拓展和创新,以积极应对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葛兆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步伐逐步加快,但总体上与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程度不相称,国际化程度还比较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基础已经比较坚实,但也面临着许多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志强
随着人民币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在国内成为热点问题,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获得了极大关注。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十分之一,外汇储备规模占到三分之一,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基础越来越牢固。未来,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必将进一步提升,人民币也必将发展成为主要的国际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宏博
本文着眼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这一背景之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研究。文章采用DEA理论模型,合理选取银行效率输入与输出指标,基于十六家上市银行2007-2011年的相关运营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在数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主要方向。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小娟
国际银行业在长期浮动汇率的实践中积累出一套成熟而完善的防范汇率风险的经验做法。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长期稳定的人民币汇率使得国内商业银行缺乏必要的外汇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技能。而2005年7月以来央行出台的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展外汇市场的举措使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会计风险及外汇交易风险随之增大,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和风险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商业银行既要采取积极措施,化解因人民币升值而引起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更应借鉴国际银行业的先进做法,尽快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应对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游
碳金融是金融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机制创新。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交易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既要减缓气候变化对经济金融体系的负面效应,又要在适应气候变化中把握机遇,提供管理气候风险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最终实现减排目标。本文总结了兴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实践经验,分析了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的隐患,提出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碳金融 商业银行 金融创新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人民币国际化"课题组 许善达 王迪 赵幼力 张莎莎 徐丛
货币国际化可以理解为一种货币的流通范围超出其法定流通区域,在更大的区域或世界范围内行使交易媒介、价值尺度、贮藏手段职能的过程。货币国际化的重要收益是铸币税,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成本。美元和日元分别是本币国际化发展模式中成功和失败的典型案例。国际货币体系在金融危机之后发生重要变化,人民币国际化内外部机遇与挑战并存,人民币国际化应循序渐进地推进。在下一阶段跨境人民币业务开展过程中,中资银行可考虑如下策略:促进海外人民币贷款业务的政策突破和发展,继续搭建全球人民币清算网络,完善跨境人民币业务产品,做好离岸人民币业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韩长征
中国加入WTO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推进了中资银行的国际化进程,为其带来了诸多的业务机遇,开辟了新的盈利空间,有利于提升竞争力,降低汇率风险;同时,也使得中资银行面临盈利模式转型、更大的竞争压力与新的风险。中资银行应以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为突破口,积极发展海外人民币业务,增设海外机构,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加强产品创新和管理体制创新,加强国际金融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在海外机构管理体制创新方面,可探索三种途径,即增设海外子银行,试行国际业务事业部制和组建非银行子公司。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卢松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在为商业提供了诸多业务发展机遇、开辟了新的盈利空间的同时,也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产品创新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提出了商业银行应该顺应人民币国际化形势,以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为突破口,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加大海外市场和客户拓展,优化海外机构布局,加强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培训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商业银行 发展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