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87)
2023(18690)
2022(15291)
2021(14011)
2020(11619)
2019(26453)
2018(25940)
2017(50181)
2016(27225)
2015(30646)
2014(30443)
2013(29908)
2012(27293)
2011(24436)
2010(24172)
2009(22195)
2008(21736)
2007(19286)
2006(16566)
2005(14557)
作者
(79411)
(66652)
(66276)
(63050)
(41873)
(31960)
(30217)
(26132)
(25077)
(23446)
(22378)
(22264)
(20933)
(20697)
(20650)
(20479)
(20364)
(19722)
(19114)
(19030)
(16572)
(16403)
(16281)
(15222)
(14998)
(14762)
(14674)
(14630)
(13297)
(13191)
学科
(113173)
经济(113055)
管理(75180)
(74339)
(60309)
企业(60309)
方法(52545)
数学(46129)
数学方法(45596)
(31619)
中国(29583)
(29227)
(28290)
贸易(28276)
(27494)
业经(26292)
地方(22928)
(21438)
农业(21023)
(20191)
(18573)
财务(18521)
财务管理(18476)
(17921)
金融(17917)
(17776)
银行(17708)
企业财务(17481)
技术(17315)
理论(17026)
机构
学院(386458)
大学(385213)
(162631)
经济(159601)
管理(147108)
研究(130939)
理学(127909)
理学院(126551)
管理学(124242)
管理学院(123570)
中国(98631)
科学(80844)
(79318)
(72730)
(70947)
(66093)
业大(61753)
中心(61041)
研究所(60508)
财经(58392)
(56536)
农业(56336)
(53174)
经济学(50530)
北京(48856)
(48096)
师范(47468)
(47352)
经济学院(46042)
(45008)
基金
项目(266397)
科学(208944)
基金(193962)
研究(188764)
(171561)
国家(170183)
科学基金(145097)
社会(121191)
社会科(115179)
社会科学(115144)
(104764)
基金项目(102613)
自然(95048)
自然科(92902)
自然科学(92875)
自然科学基金(91225)
(88473)
教育(87123)
资助(79008)
编号(74736)
重点(60792)
成果(59583)
(58587)
(58207)
(56134)
创新(52523)
课题(51902)
科研(51804)
国家社会(50985)
计划(50025)
期刊
(168914)
经济(168914)
研究(106641)
中国(69884)
学报(66203)
(64527)
科学(58043)
(56512)
管理(52373)
大学(49757)
学学(47475)
农业(43887)
(36974)
金融(36974)
教育(35674)
技术(32822)
经济研究(28554)
财经(28486)
业经(28373)
(24591)
问题(23893)
(23876)
(23802)
国际(21719)
(19710)
技术经济(18616)
统计(18415)
商业(18177)
科技(17964)
世界(17474)
共检索到558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史龙祥  阮珍珍  强梦萍  
本文以产业内贸易为视角,分析中国从美国进口商品选择美元结算的影响因素。以中国127个进口行业为样本,本文通过问卷调研收集到19946家企业2000-2012年间进口订单的金额和币种数据,并计算相应进口行业选择美元结算的比例。经验分析结果显示,中美产业内贸易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大、中国的相对市场份额优势越突出、进口商品订单的平均金额越大,越不利于选择美元结算,从而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可能性越大。以上述结论为依据,本文结合样本数据确定了中美贸易适于采用人民币结算的具体进口行业,从而为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探索有效可行的发展路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琼  张悠  
本文基于国际贸易中货币计价和结算职能的影响和决定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来探索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人民币汇率的预期、金融市场特别是离岸市场的发展及政策的颁布有利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的提升;而国内通货膨胀水平和产业内贸易水平不利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的提升。据此笔者提出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尝试对大宗商品进行人民币定价、促进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职能深化及加强离岸市场发展等措施来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管晓明  
之前的一系列改革和努力,既为人民币"入篮"提供了基础,也为今后继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指明了方向近年来,人民币作为国际交易货币、支付货币、计价货币和储备货币的地位显著提升,正在经历由区域性货币向国际化货币的升级。特别是在人民币满足IMF"主要贸易国"标准、持续快速向"可自由使用"标准靠近并正式加入SDR篮子货币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迎来加速发展的契机。之前的一系列改革和努力,既为人民币"入篮"提供了基础,也为今后继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指明了方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敏  周工  
本文在人民币汇率预期变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国内有关经济变量对其的影响,并对实证分析部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影响呈动态变化,当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上升使人民币汇率预期升值,滞后一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上升则使人民币汇率预期贬值;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储备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影响同样表现出动态特征;金融发展状况、通货膨胀水平、经济增长水平以及国内利差对人民币汇率预期无显著影响;人民币汇率预期形成机制符合外推型;通过内生性检验,证明本文实证模型并无内生性问题。最后,针对人民币汇率预期波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夯实人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景政彬  
文章通过分析进出口贸易所使用的结算货币的不同组合对贸易差额产生的影响差异,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路径进行阐释。分析认为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的突出特点是进口的本币化程度远高于出口,这种跨境贸易结算币种结构不仅使进出口企业面临很大汇率风险,而且不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要想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必须把国际贸易中的计价货币和结算货币区别开来,改变长期以来我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状态,以资本账户的逆差来扩大人民币的流通范围。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栗亮  盛雯雯  
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的"方法论"角度,探讨了2012年之前人民币国际化"跨境贸易+离岸中心+货币互换"路径可能已经不适用当前中国的现实情况,进而提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新路径,即"大宗贸易+对外投资+产业园区"。最后,本文认为,应通过设立专项人民币海外投资基金、优化中外资金融机构的布局,对企业提供融资、税收、保险等方面的政策进一步引导人民币的境外使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栗亮  盛雯雯  
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的"方法论"角度,探讨了2012年之前人民币国际化"跨境贸易+离岸中心+货币互换"路径可能已经不适用当前中国的现实情况,进而提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新路径,即"大宗贸易+对外投资+产业园区"。最后,本文认为,应通过设立专项人民币海外投资基金、优化中外资金融机构的布局,对企业提供融资、税收、保险等方面的政策进一步引导人民币的境外使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颜超  陈平  何尔璇  
国际收支全球范围内失衡、国际金融危机等问题使得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迫在眉睫,人民币也加快了国际化步伐。近几年来,央行通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香港地区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主权债券、以及批准某些境外机构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等措施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本文在梳理以往国际货币结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国际货币体系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拟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推进提供理论依据及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徐伟呈  王畅  郭越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基于货币锚模型测度出人民币货币锚地位,将其纳入货币国际化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法测算出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然后基于国别和双边经济合作的视角,实证探讨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结构性变动。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人民币区域化的实现,进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此为契机,促进双边经济合作,特别是政策性金融业务开展及核心货币区构建,能在一定程度上驱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模式的重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陶士贵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加深,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日高,相关的研究增多。但笔者认为人民币的完全自由兑换和国际化并非短期内就可实现,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否则对中国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将带来不利的影响。在实施步骤上,可先行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可接受性",提高非居民对人民币的普遍接受范围和程度,从而体现中国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为人民币的完全可兑换和国际化赢得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且避免承担过多的国际社会责任,减少制度变迁的成本,不失为一条新的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贾利军  刘宜轩  
人民币在国际范围内的使用率不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将由从结算货币到投资货币再到储备货币逐步升级,其中人民币贸易国际化程度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风向标。通过对人民币贸易国际化程度的测度和以VAR模型为基础进行的各因素对人民币贸易国际化影响作用的分析发现,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在贸易领域内有着较为明显的提高。其中,工业增加值对人民币贸易国际化有着持久的正面影响;贸易竞争优势短期内对人民币贸易国际化造成显著的不利影响,长期内负面影响有所减弱;汇率对人民币贸易国际化的影响效果最大,人民币贬值使人民币贸易国际化程度大幅降低;外汇储备能促进人民币贸易国际化的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于恩锋  
一国货币国际化的过程即为该货币的货币职能不断外化的过程,具体来讲,就是一国货币被他国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接受作为国际经济活动的计价手段、交易媒介和储藏手段等职能。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国际化的货币呈现多元化发展,美元、英镑、日元、德国马克、法国法郎(欧元诞生之后马克和法郎被欧元取代)等多种货币都在行使国际货币的职能,国际货币呈现战国时代,货币竞争更加激烈。人民币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逯新红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我国应当抓住国际上逐步把人民币作为"锚货币"的机遇,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稳步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推动建立全球汇率协调和监管机制,形成对全球资本有序流动、合理流动的市场预期。同时,处理好"市场化"与"汇率稳定"的关系,保持汇率基本稳定。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编者按:2022年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全球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人民币在各国外汇储备中的份额已增长至2.88%,创下历史新高。事实上,早在今年5月的IMF对特别提款权(SDR)的定值审查中,人民币的权重已由10.92%上调至12.28%,而就在一个月前,中国人民银行与国际清算银行签署了参加人民币流动性安排的协议,这是国际上首个多边性质的人民币流动性安排,被视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一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宇  
货币互换作为央行间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维护金融稳定、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的手段已经在实际中为我国和国外主要央行所实践,并且在应对金融危机、向国际金融市场提供国际货币流动性、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国外央行以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互换实践的介绍,提出:应在传统的互换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通过人民币与境外其他币种的互换,推动人民币走出去,在具体操作层面实现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助推作用。从这一观点出发,文章重点对现阶段以货币互换形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难点、策略选择以及相应的风险控制进行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