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93)
2023(10827)
2022(8749)
2021(7679)
2020(6763)
2019(15555)
2018(15436)
2017(30592)
2016(16868)
2015(19561)
2014(19684)
2013(19587)
2012(18273)
2011(16543)
2010(16610)
2009(15524)
2008(15417)
2007(14010)
2006(12055)
2005(11031)
作者
(50149)
(42006)
(41901)
(40154)
(26803)
(20190)
(19355)
(16343)
(15834)
(14997)
(14215)
(14122)
(13268)
(13209)
(13159)
(13149)
(13038)
(12392)
(12202)
(12172)
(10608)
(10348)
(10345)
(9597)
(9518)
(9427)
(9400)
(9317)
(8527)
(8387)
学科
(78045)
经济(77970)
(45811)
管理(45403)
方法(39868)
(35830)
企业(35830)
数学(35826)
数学方法(35586)
(20888)
中国(20154)
(19344)
业经(15915)
(15784)
贸易(15780)
(15338)
地方(14452)
农业(13949)
(13929)
(13381)
(12945)
金融(12943)
(12355)
银行(12314)
(12070)
财务(12047)
财务管理(12012)
(11694)
企业财务(11448)
理论(11149)
机构
大学(252436)
学院(249313)
(108425)
经济(106327)
管理(94336)
研究(84464)
理学(81540)
理学院(80642)
管理学(79360)
管理学院(78900)
中国(65130)
(52128)
科学(50210)
(49557)
(44738)
(42889)
财经(40116)
中心(39864)
研究所(39058)
业大(37929)
(37300)
(36595)
农业(35501)
经济学(35152)
北京(32388)
经济学院(32201)
(31934)
师范(31588)
财经大学(29977)
(29525)
基金
项目(165132)
科学(129954)
基金(121188)
研究(119179)
(105560)
国家(104737)
科学基金(89438)
社会(77187)
社会科(73405)
社会科学(73379)
基金项目(64126)
(63663)
自然(56935)
教育(56049)
自然科(55667)
自然科学(55652)
自然科学基金(54726)
(53956)
资助(50356)
编号(47632)
成果(39425)
(38064)
重点(37483)
(35509)
(33881)
课题(32994)
教育部(32905)
国家社会(32672)
科研(32033)
创新(31778)
期刊
(113281)
经济(113281)
研究(72971)
中国(45280)
学报(40784)
(40091)
(38234)
科学(35824)
管理(31418)
大学(30744)
学学(28973)
(27736)
金融(27736)
农业(26830)
教育(24126)
财经(20613)
技术(20444)
经济研究(19215)
(17700)
业经(17608)
问题(16264)
(14871)
(14860)
国际(13914)
技术经济(12801)
统计(12509)
(12058)
理论(12040)
世界(11816)
商业(11815)
共检索到365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何琢  陈岩  
本文选取了1999—2014年人民币、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国际化程度的面板数据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经济实力、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币值稳定性以及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四个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GLS和因子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经济实力是影响货币国际化程度差距的最重要的原因,其次是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币值稳定性和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对人民币国际化有正向作用,但影响并不是很显著;不同主体间国际化程度差距影响因素存在个体差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孟楠  姜占英  
货币替代是外汇市场上的一种用脚投票机制。我国的货币替代水平整体而言并不高,但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其原因,一是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水平较低,存在着汇率变动的预期;二是本外币利率水平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三是通货膨胀对本币实际收益的削弱;四是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五是资本外逃的倾向不断增加。因此,我国应该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搭配来促进货币替代的良性发展,避免人民币被美元的过度替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贾利军  刘宜轩  
人民币在国际范围内的使用率不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将由从结算货币到投资货币再到储备货币逐步升级,其中人民币贸易国际化程度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风向标。通过对人民币贸易国际化程度的测度和以VAR模型为基础进行的各因素对人民币贸易国际化影响作用的分析发现,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在贸易领域内有着较为明显的提高。其中,工业增加值对人民币贸易国际化有着持久的正面影响;贸易竞争优势短期内对人民币贸易国际化造成显著的不利影响,长期内负面影响有所减弱;汇率对人民币贸易国际化的影响效果最大,人民币贬值使人民币贸易国际化程度大幅降低;外汇储备能促进人民币贸易国际化的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彭红枫  谭小玉  
本文将货币国际化的必备条件分为经济基本面因素和结构性因素两方面,根据国际货币的三大职能,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货币国际化总量指数,将其分解为绝对程度指数和相对程度指数,以此测算了八种主要货币的国际化程度并分析了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受制于中国的政策制度和金融体系等结构性因素的不足,人民币在全球市场上使用的份额始终较低,但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经济实力、贸易规模和币值稳定性等基本面因素是决定货币国际化总量指数的关键,资本账户开放度、金融市场发展程度、政治稳定性和军事实力等结构性因素能显著影响货币国际化相对程度。现阶段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在于完善我国的制度体系和金融市场等结构性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彭红枫  谭小玉  
本文将货币国际化的必备条件分为经济基本面因素和结构性因素两方面,根据国际货币的三大职能,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货币国际化总量指数,将其分解为绝对程度指数和相对程度指数,以此测算了八种主要货币的国际化程度并分析了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受制于中国的政策制度和金融体系等结构性因素的不足,人民币在全球市场上使用的份额始终较低,但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经济实力、贸易规模和币值稳定性等基本面因素是决定货币国际化总量指数的关键,资本账户开放度、金融市场发展程度、政治稳定性和军事实力等结构性因素能显著影响货币国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荣  赵君  
本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研究了日间人民币美元市场流动性的主要决定因素。文中定量研究后得出以下结论:人民币/美元市场流动性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存货成本、中美两国货币政策方面的信息成本以及汇率波幅管理制度;中美两国的宏观经济信息不是市场流动性的决定因素,人民币美元市场流动性不存在假日效应和交易日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晓亚  陈华  
提出一种新的人民币境外需求测算方法,该方法不但能够客观地测算人民币境外需求,而且能够给出人民币境外需求函数。测算结果显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境外需求快速上升,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积极进展;利率冲击是境外人民币需求的次要触发因素;进出口贸易对人民币境外价格的贡献度较为有限。研究表明:货币当局应着力强化人民币金融产品创新,并在提高人民币资产吸引力的同时加快建立、健全监测预警平台的步伐,为宏观和微观逆周期调节提供数据支撑,有效应对人民币境外利率波动带来的外部风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颜超  陈平  何尔璇  
国际收支全球范围内失衡、国际金融危机等问题使得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迫在眉睫,人民币也加快了国际化步伐。近几年来,央行通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香港地区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主权债券、以及批准某些境外机构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等措施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本文在梳理以往国际货币结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国际货币体系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拟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推进提供理论依据及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何慧玲  
2006年以来,消费物价指数强劲上涨,特别是猪肉价格的上涨,引起消费物价指数大幅增长。2007年5月,物价指数增长率达到3.4%,超过央行3%的预警线。因为存在强烈的通货膨胀预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易纲  范敏  
本文通过对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用购买力平价分析发展中国家时要做修正。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时期可能有较高的通胀率而其汇率并不按比例贬值。因为在经济起飞的一段时间里,发展中国家的非贸易品(住房,服务)的涨价幅度远高于贸易品的涨幅。第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时期可贸易品生产力的提高速度一般高于发达国家。这也是人民币未来可能趋强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利率平价对人民币走势的解释和预测能力会越来越强。第四,中国应考虑在贸易项下基本平衡,在经常帐户下有赤字,在资本项下有盈余的格局来保持外汇供求平衡和汇率的稳定。第五,靠减少再贷款对冲中央银行买汇放出基础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章杰  傅强  
文章通过构建BEER的状态空间模型,改进传统回归均值系数分析的缺陷,利用卡尔曼滤波估计各影响因素时变系数,研究了2000年1季度~2012年1季度各因素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动态影响,并测算了人民币均衡汇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学慧  卢新生  
本文首先回顾了人民币汇率的改革历程,从理论上阐述了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在充分考虑我国经济条件和实际运行的情况下,从人民币对澳元这一中小型经济体的汇率入手,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经济发展状况、国际收支、利差、通货膨胀、政府干预与人民币汇率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涛  丁文丽  李丽  李明  
本文以2010~2014年四个经济影响因素(TDC、CRC、SEC、GDP)的季度数据为基础,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分析它们与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之间的协整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占世界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人民币境外信贷总额占全球信贷总额的比重能够显著影响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的变化,人民币国际债券发行额占国际货币市场发行总额的比重对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变化影响的因果关系不显著,而我国GDP占世界GDP的比重不能满足模型稳定要求,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这一变量能够决定或显著影响以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为代表的人民币国际化水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涛  丁文丽  李丽  李明  
本文以20102014年四个经济影响因素(TDC、CRC、SEC、GDP)的季度数据为基础,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分析它们与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之间的协整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占世界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人民币境外信贷总额占全球信贷总额的比重能够显著影响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的变化,人民币国际债券发行额占国际货币市场发行总额的比重对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变化影响的因果关系不显著,而我国GDP占世界GDP的比重不能满足模型稳定要求,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这一变量能够决定或显著影响以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为代表的人民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林乐芬  王少楠  
本文利用系统GMM模型,探讨中国在"一带一路"进程中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济规模、对外直接投资(OFDI)、贸易规模、经济自由度等因素显著影响货币国际化水平,人民币可利用"一带一路"这一平台,通过扩大对外投资、活跃欧亚贸易等途径显著提高其国际化水平,同时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依然需要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逐步开放资本项目。因此,本文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以及研究结果提出"对外投资与贸易→经济互动效应→资本项目有序开放→人民币国际化"实现路径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