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54)
- 2023(12271)
- 2022(10200)
- 2021(9504)
- 2020(7777)
- 2019(17973)
- 2018(18203)
- 2017(35298)
- 2016(19375)
- 2015(21851)
- 2014(22009)
- 2013(21670)
- 2012(19628)
- 2011(17713)
- 2010(17552)
- 2009(15907)
- 2008(15286)
- 2007(13226)
- 2006(11588)
- 2005(10397)
- 学科
- 济(76896)
- 经济(76810)
- 管理(52926)
- 业(50493)
- 企(41897)
- 企业(41897)
- 方法(35114)
- 数学(29829)
- 数学方法(29511)
- 中国(21405)
- 农(20471)
- 业经(18092)
- 财(17964)
- 学(16775)
- 地方(15613)
- 贸(14461)
- 贸易(14454)
- 理论(14429)
- 易(14048)
- 农业(13736)
- 制(13294)
- 融(12758)
- 金融(12757)
- 和(12610)
- 银(12333)
- 银行(12298)
- 行(11705)
- 技术(11646)
- 环境(11405)
- 务(11317)
- 机构
- 大学(272864)
- 学院(269188)
- 管理(107988)
- 济(106918)
- 经济(104536)
- 理学(93614)
- 理学院(92608)
- 管理学(91043)
- 管理学院(90583)
- 研究(90545)
- 中国(68179)
- 京(58617)
- 科学(55634)
- 财(47951)
- 所(45006)
- 研究所(41193)
- 中心(40792)
- 农(40695)
- 业大(39411)
- 财经(38901)
- 江(37706)
- 北京(37178)
- 范(36541)
- 师范(36244)
- 经(35450)
- 院(32732)
- 经济学(31817)
- 农业(31783)
- 州(31418)
- 师范大学(29555)
- 基金
- 项目(185029)
- 科学(145076)
- 研究(137165)
- 基金(133919)
- 家(115879)
- 国家(114922)
- 科学基金(98792)
- 社会(85311)
- 社会科(80803)
- 社会科学(80781)
- 基金项目(71583)
- 省(71125)
- 自然(63989)
- 自然科(62486)
- 自然科学(62474)
- 教育(62457)
- 自然科学基金(61328)
- 划(60201)
- 编号(56815)
- 资助(54975)
- 成果(46538)
- 重点(40906)
- 部(40801)
- 发(39021)
- 课题(38591)
- 创(38121)
- 创新(35476)
- 项目编号(35354)
- 教育部(35181)
- 科研(35053)
- 期刊
- 济(115701)
- 经济(115701)
- 研究(82822)
- 中国(48544)
- 学报(41975)
- 管理(39240)
- 科学(38566)
- 农(37390)
- 财(34357)
- 教育(31964)
- 大学(31905)
- 学学(29630)
- 农业(26373)
- 融(26227)
- 金融(26227)
- 技术(22482)
- 经济研究(18524)
- 业经(18359)
- 财经(18337)
- 图书(16451)
- 经(15541)
- 问题(15491)
- 理论(14354)
- 业(13459)
- 科技(13354)
- 实践(13169)
- 践(13169)
- 现代(12574)
- 技术经济(12354)
- 国际(12213)
共检索到392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彭红枫 陈文博 谭小玉
随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以及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引起了理论界及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人民币国际化的时机、收益与成本、战略目标与路径选择、程度衡量、前景测算、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等方面,对国内外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陆长荣 丁剑平
近10年来,人民币异军突起,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新生力量。在全球贸易融资、贸易支付以及外汇交易等领域逐渐成为主要货币,这引起了国外理论界的高度关注,而有关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学界,成果丰富。本文基于学术史视角梳理、分析并总结,有助于把握我国学界人民币国际化研究的发展轨迹和演变规律。有别于传统视角偏重于"问题与观点",本文以"时间序列"为基本线索,将我国学界的人民币国际化研究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人民币国际化初探阶段(1989-2000年),人民币"区域化"热潮阶段(2001-2007年),重视全球货币体系改革与"脱区域化"阶段(2008年至今)。尝试从纵向上厘清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研究的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小五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人民币币值保持稳定,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稳步提高,人民币周边流通日益扩大,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时机越来越成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建奇 张岸元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理论研究尚不完整。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并无国际协定赋予某一货币超然地位,每一种货币都可能通过货币竞争上升为国际货币。主导货币履行国际储备职能的欠缺,是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迫切性所在。超主权储备货币不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主要方向,通过市场竞争优选主权信用货币充当国际货币是主要途径,在此过程中,人民币必须占有一席之地。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潮流未从根本上颠覆既往货币国际化前提的理论判断,人民币在履行货币基本职能方面与某些国际货币之间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国际化面临新的机遇。本币国际化具备一些条件:一是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二是贸易规模和全球占比不断提高,三是高外汇储备、高国际...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研究 文献综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沙文兵 孙君 邓业建
2008年以来,国内学者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影响及其路径设计等问题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形成了一批有见地的理论成果,并在三个方面取得基本共识:第一,中国经济规模的持续增长、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充足的外汇储备等使得人民币具备了国际化的初步基础,但目前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第二,人民币国际化既能给中国带来多方面的收益,也会使中国经济面临巨大的风险;第三,人民币国际化应遵循"分步走"、渐进式的国际化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利军 李文盈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后,全球经济不平衡加剧,国际上对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近期的欧美主权债务危机更加大了拥有大量外汇储备的亚洲各国的金融风险,因此亚洲各国希望能利用币值稳定的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来规避外部金融风险,这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迎来了一个绝佳的历史机遇。近年来,学术界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探索层出不穷,本文通过对金融研究等相关杂志的近三百篇文章进行总结,发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沈炳熙 沈剑岚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较低,与中国经济的世界排名不符。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条件,其与资本市场开放程度密切相关。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应做好三点:一是抓住部分国家去美元化的有利时机,鼓励和支持其广泛使用人民币;二是支持有关国家建立独立支付结算系统的构想,为人民币国际化寻找更多技术支持;三是抓住中日韩澳新与东盟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有利时机,把东盟及周边国家作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点地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曹勇
一、从铸币税角度看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 (一)国际铸币税的分配与计算 在现代文献中,铸币税被定义为货币发行者凭借其发行货币的特权,所获得的货币面值与货币发行成本之间的差额。本文所提出的铸币税概念是在货币流通超越国界后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形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田涛
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建立在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与对外贸易方式转变以及国内金融体系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之上;同时,扩大人民币境外影响力应该遵循"资本输出+跨国企业"的模式而非现在较为推崇的"贸易结算+离岸金融市场"模式;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以及资本项目的开放并不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先决条件,而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以后的必然结果。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胥良
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上三个主要国际货币的汇率变化频繁,对国际贸易及世界经济的稳定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而广大非国际货币发行国则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为摆脱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劣势地位,我国应在经济实力增强、人民币处于强势货币的有利条件下,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使我国跻身于国际货币发行国的行列,取得更多国际金融事务的话语权。 国际货币的含义及其发展层次 国际货币是在居民与非居民以及非居民之间交易中广泛使用的货币,货币国际化是指一国货币充当国际支付手段的过程。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国际货币具有三个基本职能,即支付手段、记价单位和价值储藏手段。判断一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标准:1.该国货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京晔
本文将利用基于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模型,对各国央行国际储备中的各国货币比重进行定量分析,目的是找出影响一国货币国际化水平的内在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和适合选择的路径。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胡宗义 刘亦文
人民币国际化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沿用李稻葵、刘霖林设计的三种预测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情景,运用一个中国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MCHUGE模型分析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不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下的经济走势。仿真结果表明:人民币国际化对贸易条件的改善、就业及产业优化都具有正向作用。但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还相当低,人民币从初步国际化到完全国际化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跨境人民币业务部课题组 施琍娅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在世界经济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也显著提升。本文通过编制指数测度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及其发展趋势,在比较分析现有货币国际化测度方法的基础上,基于IMF新修订的SDR储备资产标准研究编制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指数,横向比较人民币国际化进展程度,同时选取反映国际化货币基本职能的指标编制动态指数,纵向反映人民币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指数很好地反映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趋势。尽管与主要国际货币相比,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跨境人民币交易量快速增长、存量规模不断扩大,人民币所承载的国际货币职能将不断增强。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储备资产标准 国际货币职能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云 刘骏民
中国正处在向经济大国过渡的关键时期,而真正的经济大国其货币必须是国际货币。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世界第四,进出口贸易世界第三,但在国际计价系统和信用支付系统中却根本没有人民币的影子,这给中国和世界都带来不便,并引发一系列失衡。中国客观上需要人民币国际化,而世界客观上也需要通过人民币国际化,将中国相对强大的实体经济带人动荡不安的世界货币体系和世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