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64)
- 2023(15874)
- 2022(13310)
- 2021(12337)
- 2020(10281)
- 2019(23545)
- 2018(23362)
- 2017(45607)
- 2016(24587)
- 2015(27719)
- 2014(27521)
- 2013(26852)
- 2012(24211)
- 2011(21645)
- 2010(21180)
- 2009(19040)
- 2008(18066)
- 2007(15475)
- 2006(13314)
- 2005(11369)
- 学科
- 济(98387)
- 经济(98282)
- 管理(69318)
- 业(66107)
- 企(54628)
- 企业(54628)
- 方法(48135)
- 数学(42169)
- 数学方法(41629)
- 农(26261)
- 中国(26003)
- 财(24615)
- 业经(22364)
- 学(19549)
- 地方(18952)
- 贸(18467)
- 贸易(18459)
- 易(17964)
- 农业(17657)
- 理论(16899)
- 制(16502)
- 务(15697)
- 财务(15620)
- 财务管理(15590)
- 融(15342)
- 金融(15340)
- 技术(15304)
- 和(15025)
- 环境(15023)
- 银(14966)
- 机构
- 大学(341459)
- 学院(339021)
- 管理(137704)
- 济(137636)
- 经济(134824)
- 理学(120562)
- 理学院(119337)
- 管理学(117109)
- 管理学院(116523)
- 研究(109383)
- 中国(82011)
- 京(71019)
- 科学(66896)
- 财(61457)
- 所(52613)
- 农(51361)
- 中心(50634)
- 财经(50618)
- 业大(50290)
- 研究所(48473)
- 江(46577)
- 经(46366)
- 范(44111)
- 北京(43957)
- 师范(43701)
- 经济学(42361)
- 农业(40189)
- 院(40164)
- 经济学院(38522)
- 州(38417)
- 基金
- 项目(241771)
- 科学(191306)
- 基金(177333)
- 研究(176696)
- 家(153947)
- 国家(152724)
- 科学基金(132694)
- 社会(112641)
- 社会科(106890)
- 社会科学(106862)
- 基金项目(94443)
- 省(93102)
- 自然(86493)
- 自然科(84555)
- 自然科学(84538)
- 自然科学基金(82986)
- 教育(81558)
- 划(78532)
- 资助(72778)
- 编号(71731)
- 成果(56746)
- 部(53749)
- 重点(53617)
- 发(50661)
- 创(50239)
- 课题(48405)
- 创新(46880)
- 国家社会(46742)
- 教育部(46702)
- 科研(46327)
- 期刊
- 济(140073)
- 经济(140073)
- 研究(97648)
- 中国(57395)
- 学报(52318)
- 管理(48774)
- 科学(48310)
- 农(46148)
- 财(45398)
- 大学(40617)
- 学学(38233)
- 教育(35763)
- 农业(32366)
- 融(30690)
- 金融(30690)
- 技术(29677)
- 财经(23926)
- 业经(23130)
- 经济研究(23077)
- 经(20414)
- 问题(19049)
- 图书(17227)
- 理论(16474)
- 业(16461)
- 科技(16072)
- 技术经济(15764)
- 版(15276)
- 实践(15133)
- 践(15133)
- 现代(14913)
共检索到476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马光明 杨武 赵峰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深化,截至2017年底我国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比重已超过10%,导致境外人民币资产存量大幅度增长。与大多研究仅考察人民币结算消除合同签订后汇率波动影响的短期角度不同,本研究考察了人民币结算带来的境外人民币资产存量增长对我国贸易收支的汇率缓冲效应。基于2005年1月—2017年12月共156个月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研究发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背景下以香港人民币存款余额代表的境外人民币资产存量越大,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对货物贸易收支的负面冲击就越被削弱,区分加工贸易/一般贸易的稳健性检验及针对1975—2016年日元汇率、境外存量与货物贸易收支的国际对比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结论。且在控制境外人民币存量的前提下人民币结算比重越大,该缓冲效应越明显。随着人民币结算占比不断扩大、境外人民币资产存量与投融资渠道等条件逐步完善,该机制将逐渐对人民币汇率变动下我国的贸易收支起到稳定器和缓冲器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谢清河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更加凸显。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该业务的稳健发展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尤为重要,及时加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对保障我国经济金融稳健发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阐述货币国际化的条件和路径的基础上,考察了四种货币国际化的经验教训,探讨了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跨境人民币结算 人民币国际化 金融创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余道先 王云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已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依据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设立国内货币需求模型,并基于间接测算法和模型稳定性检验结果,选取1992—2003年的季度数据估测2004—2014年季度人民币境外存量,以此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衡量标准。在此基础上运用协整理论、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分析法等时间序列处理方法对我国现有的国际收支结构、经济规模、实际汇率及人民币国际化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研究发现,上述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我国经济规模扩大、经常项目顺差和人民币稳步升值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而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会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阻碍作用。因此,在发展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范祚军 温健纯 黄娴静
本文将以境外人民币存量测算作为研究的核心,拟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采用缺口估计法,以1994~2004年季度数据为基础建立我国货币需求函数,间接测算出2005年至2014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境外存量,在此基础上对比及借鉴美元、欧元等主要国际货币境外存量,并就如何扩大境外人民币规模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 境外存量 缺口估计 扩张策略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婧
本币的国际化不一定与汇率制度的类型有关。本币价值的稳定性和可测性是提高本币需求强度的重要属性之一。本文分析了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主要特征和缺陷。提出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进程中,人民币汇率需要以新的方式保持稳定,以便为微观经济主体提供更稳定的预期。未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应更好地反映国际收支变化和外汇市场变化,促进人民币汇率对关键货币的综合稳定。目前需要改善外汇市场条件,创造人民币双向波动的条件,这对促进人民币的境外使用和人民币国际化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制度 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篮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古广东 李慧
利用时变参数的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分析人民币国际化与人民币OFDI之间的互动效应,并从人民币的国际货币职能出发建立数理模型,考察其对人民币OFDI的作用。同时,考虑到经济实力可能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OFDI,故将经济实力这一变量纳入模型中加以考察,建立时变参数的向量自回归模型,以考察各变量之间的互动效应。结果表明,人民币国际支付结算职能和国际储藏职能均与人民币OFDI呈现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人民币国际计价职能与人民币OFDI呈现出相互制约的关系。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经济实力、人民币国际支付结算职能和国际储藏职能对人民币OFDI的影响具有同步趋势,表明这三者对人民币OFDI的影响可能存在同一中间影响机制。最后,给出文章的结论及相关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邓宇
<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金融强国建设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力支撑。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既要立足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更好地支持高水平双向开放,也要立足增强国际经贸和金融竞争力,更好地维护海外经贸利益。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对人民币国际化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国际比较来看,金融强国离不开货币国际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凌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国际油价波幅加大,国际油价冲击对汇率的传导作用问题为国际社会所关注。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国际油价冲击对人民币兑美元实际双边汇率存在传导效应,当国际油价上涨时,人民币实际汇率先贬值再升值。在国际油价波动日益剧烈的今天,人民币名义汇率保持稳定将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国际油价 人民币汇率 传导效应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任倩
从2009年7月我国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到2010年7月香港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再到2011年国内相继开展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以"跨境贸易和离岸市场"为特征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日渐加速。但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本文将在本币国际化进程中本外币同时计价结算的背景下重新构建国际收支恒等式,提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近期路径和远期路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潘润枫
本文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人民币国际化实现路径为视角,基于文献梳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对两者之间的逻辑关联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具有现实必然性和历史可考性,且须在遵循国际货币职能递进的假设下分阶段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现实考察亦显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推动了人民币的跨境和国际使用,拓展了人民币跨境金融交易渠道,促进了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实证分析进一步显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显著的影响,人民币互换和离岸人民币存款会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从宏观政策、金融环境和企业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孙杰
全球金融危机以后,由于对美元币值稳定的担心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冲击,国内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讨论常常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联系在一起。但是货币国际化的历史表明,单纯的经济规模和贸易份额仅仅是取得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必要条件,对本币的信心和国内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开放程度更重要。从这个角度看,人民币国际化任重道远。国际经验还表明,货币国际化也可以仅意味着本币充当国际结算货币和标价货币的功能,所以人民币国际化也不一定马上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联系起来。权衡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得失,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现阶段我们应该明确以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为目标,辅以稳妥可控的国内改革和金融市场发展的配合政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金凯
本文基于改进缺口法测算境外人民币存量,并研究境外人民币存量对货币政策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境外人民币存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无论从货币政策产出效应还是价格效应来看,境外人民币存量均弱化了货币政策有效性。对此,本文提出建立并完善人民币跨境流通的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防范机制,继续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促使人民币跨国良性循环等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蒋先玲 刘微 叶丙南
本文依据货币需求、货币竞争替代理论,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建立境外人民币需求函数,推导出影响境外人民币需求的主要因素。通过变结构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重点分析了汇率预期和政策变革等因素对境外人民币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预期波动对境外人民币需求具有明显的长短期效应,随着资本项目进一步开放,汇率预期变化对境外人民币需求和中国国际收支影响将更加显著,国内政策需要关注汇率预期情况;政策因素,尤其是2010年以来的制度变革有力地推动了香港人民币存款增长和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而国内货币政策和利率变化对境外人民币需求的影响仍相对较小。
关键词:
汇率预期 境外人民币需求 结构突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兆平 周宙 潘英丽
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构建VAR和S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从实证角度探究汇率因素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因素与人民币国际化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其符号与冲击期数的长短有关,也会受是否处于或偏离均衡状态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放缓的原因在于采用的"经常账户人民币输出+资本及金融账户人民币回流"的旧模式遇到了瓶颈。
关键词:
汇率 人民币国际化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