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86)
2023(6486)
2022(4833)
2021(4255)
2020(3410)
2019(8041)
2018(8329)
2017(15903)
2016(8352)
2015(9624)
2014(9841)
2013(9491)
2012(8445)
2011(7644)
2010(7583)
2009(7046)
2008(7209)
2007(6254)
2006(5758)
2005(5638)
作者
(22951)
(18886)
(18705)
(18332)
(12194)
(8872)
(8831)
(7422)
(7178)
(6712)
(6573)
(6398)
(6167)
(6006)
(5990)
(5930)
(5628)
(5627)
(5585)
(5177)
(4926)
(4652)
(4366)
(4362)
(4336)
(4327)
(4250)
(4147)
(3770)
(3720)
学科
(37300)
经济(37264)
管理(20238)
(19885)
(18149)
银行(18003)
(16758)
方法(15783)
(15580)
企业(15580)
(14686)
数学(13822)
数学方法(13761)
中国(12452)
(12089)
金融(12089)
业务(9692)
(9349)
制度(9348)
业经(8995)
(8672)
银行制(8334)
(8233)
(8017)
贸易(8005)
(7648)
地方(7041)
(6588)
(5842)
农业(5818)
机构
大学(116521)
学院(113942)
(55271)
经济(54262)
管理(42323)
中国(40856)
研究(40315)
理学(34926)
理学院(34627)
管理学(34220)
管理学院(34031)
(26887)
(24448)
(22957)
银行(22078)
财经(21071)
(20465)
科学(20275)
中心(19918)
(19409)
(19334)
经济学(18947)
(17869)
(17612)
研究所(17419)
经济学院(17232)
(17189)
金融(16938)
财经大学(16006)
北京(15587)
基金
项目(71203)
科学(56685)
研究(53935)
基金(53228)
(45225)
国家(44929)
科学基金(38881)
社会(36769)
社会科(35143)
社会科学(35132)
基金项目(27545)
(26165)
教育(24420)
自然(22768)
自然科(22275)
自然科学(22273)
(22010)
自然科学基金(21913)
资助(21744)
编号(21235)
成果(17602)
(16625)
重点(16220)
国家社会(16194)
(15780)
教育部(14883)
(14764)
课题(14608)
人文(14264)
(14179)
期刊
(58482)
经济(58482)
研究(42331)
(33409)
金融(33409)
中国(24457)
(20072)
(16188)
管理(16066)
学报(14605)
科学(14000)
大学(11819)
财经(11200)
学学(11092)
国际(10889)
经济研究(10602)
教育(10554)
(9578)
农业(9199)
(8906)
技术(8682)
业经(8618)
问题(8368)
理论(6830)
世界(6687)
实践(6124)
(6124)
商业(5949)
农村(5588)
(5588)
共检索到192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何正全  朱延圣  孙暄  
本文基于2011年至2019年中国商业银行季度数据,利用DEA-Malmquist模型测算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效率,探讨人民币国际化对中资银行效率的影响并分析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效率和规模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结算业务规模与股权结构不同的商业银行产生差异化影响。另外,银行业对外开放强化了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中资银行“走出去”强化了人民币国际化对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促进作用,外资银行“引进来”强化了人民币国际化对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韩长征  
中国加入WTO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推进了中资银行的国际化进程,为其带来了诸多的业务机遇,开辟了新的盈利空间,有利于提升竞争力,降低汇率风险;同时,也使得中资银行面临盈利模式转型、更大的竞争压力与新的风险。中资银行应以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为突破口,积极发展海外人民币业务,增设海外机构,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加强产品创新和管理体制创新,加强国际金融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在海外机构管理体制创新方面,可探索三种途径,即增设海外子银行,试行国际业务事业部制和组建非银行子公司。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宏博  
本文着眼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这一背景之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研究。文章采用DEA理论模型,合理选取银行效率输入与输出指标,基于十六家上市银行2007-2011年的相关运营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在数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主要方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龙龙  刘宏博  
本文立足于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银行业市场行为的影响研究,并基于银行业的特殊性,重点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对银行业定价行为与差异化行为的影响,进而为我国银行业如何适应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所带来的市场化定价机制与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发展要求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秦桦  曹烜  
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在人民币国际化新形势下,商业银行海外业务面临区域发展集中度较高、与人民币国际化布局契合度不高、人民币金融业务服务广度与深度有待提升等挑战。面对挑战,笔者结合人民币国际化为商业银行带来的发展机遇,在区域发展策略、金融产品创新及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青龙  王舒婷  
人民币国际化给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了诸多新机遇,不仅有利于商业银行增加经营收益,而且可促进经营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但是,人民币国际化也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在金融创新、风险控制、国际化经营、组织制度完善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人民币国际化趋势,我国商业银行应进行制度和战略调整,协调推进国际化经营,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更好地应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人民币国际化"课题组  许善达  王迪  赵幼力  张莎莎  徐丛  
货币国际化可以理解为一种货币的流通范围超出其法定流通区域,在更大的区域或世界范围内行使交易媒介、价值尺度、贮藏手段职能的过程。货币国际化的重要收益是铸币税,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成本。美元和日元分别是本币国际化发展模式中成功和失败的典型案例。国际货币体系在金融危机之后发生重要变化,人民币国际化内外部机遇与挑战并存,人民币国际化应循序渐进地推进。在下一阶段跨境人民币业务开展过程中,中资银行可考虑如下策略:促进海外人民币贷款业务的政策突破和发展,继续搭建全球人民币清算网络,完善跨境人民币业务产品,做好离岸人民币业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子润  
人民币国际化作为当前的一个热门课题已经有了许多研究。本文从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推进的战略意义入手,具体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为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带来的机遇,进而深入探讨了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策略。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杨松梅  
为探讨人民币国际化与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问题、机遇与挑战,2012年8月20日,由《金融论坛》编辑部主办的"人民币国际化与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由《金融论坛》执行主编易秋霖主持,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樊志刚、中国农业银行国际业务部副处长孙伯银、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办公室高级副经理赵庆明、中国银行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志强  
随着人民币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在国内成为热点问题,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获得了极大关注。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十分之一,外汇储备规模占到三分之一,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基础越来越牢固。未来,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必将进一步提升,人民币也必将发展成为主要的国际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胡筱亭  
通过试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并在全国推广,以人民币计价为基础的贸易投资活动日益增多,不仅可以依托银行业原有的本币优势,还可助推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自身的创新和资源整合。论文阐释了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背景和现状,分析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在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并以改革发展的角度,探讨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策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丁志杰  郭凯  
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跨境人民币业务自开展以来即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更得到了蓬勃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由此迅速提升。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持续高速发展离不开商业银行的支持,该项业务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将其作为一项战略业务予以推动,如何抓住机遇、尽速开拓市场成为各家商业银行战略研究的重要课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卢松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在为商业提供了诸多业务发展机遇、开辟了新的盈利空间的同时,也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产品创新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提出了商业银行应该顺应人民币国际化形势,以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为突破口,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加大海外市场和客户拓展,优化海外机构布局,加强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培训的发展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颖  马莉媛  
一、引言早在金融危机之前,人民币的国际化就已经萌芽,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加速了其进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暴露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弊端,引发了各国对国际货币多元化的思考,即通过弱化美元作为国际中心货币的地位,以分散国际货币体系过分依赖与美元的系统性风险。2009年7月中国正式在上海、广州、深圳等五个城市启动跨境贸易人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