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57)
2023(8913)
2022(7095)
2021(6376)
2020(5336)
2019(12396)
2018(12578)
2017(25433)
2016(13638)
2015(15934)
2014(15864)
2013(15545)
2012(13961)
2011(12568)
2010(12930)
2009(11913)
2008(11548)
2007(10055)
2006(8893)
2005(7989)
作者
(37759)
(31474)
(31351)
(30012)
(20478)
(15045)
(14290)
(12256)
(12166)
(11321)
(10842)
(10573)
(10156)
(9897)
(9842)
(9800)
(9351)
(9240)
(9155)
(8944)
(8031)
(7900)
(7595)
(7333)
(7166)
(7120)
(6998)
(6882)
(6411)
(6063)
学科
(66936)
经济(66875)
管理(38489)
(37914)
方法(36597)
数学(33671)
数学方法(33148)
(30656)
企业(30656)
中国(16859)
(15753)
(14245)
业经(13230)
(12599)
贸易(12592)
(12264)
地方(11395)
(10838)
金融(10838)
理论(10700)
农业(10505)
(10217)
(9892)
银行(9886)
(9409)
(9123)
(8874)
财务(8835)
财务管理(8815)
技术(8546)
机构
大学(196530)
学院(196421)
(87007)
经济(85465)
管理(77795)
理学(67697)
理学院(67096)
管理学(65692)
管理学院(65367)
研究(61860)
中国(49374)
(40124)
(39200)
科学(34594)
财经(31949)
(29675)
中心(29345)
(29266)
经济学(28510)
(28128)
(27861)
研究所(26900)
业大(26619)
经济学院(25962)
北京(25074)
财经大学(24041)
(23639)
师范(23406)
(22927)
(22126)
基金
项目(131875)
科学(105475)
基金(97841)
研究(96415)
(84076)
国家(83474)
科学基金(73183)
社会(63344)
社会科(60386)
社会科学(60370)
(50902)
基金项目(50481)
自然(46657)
教育(46532)
自然科(45727)
自然科学(45723)
自然科学基金(44911)
(42590)
资助(42462)
编号(38391)
成果(30927)
(30184)
重点(29772)
(27871)
(27472)
课题(26981)
国家社会(26851)
教育部(26827)
人文(25829)
创新(25652)
期刊
(87634)
经济(87634)
研究(57693)
中国(35100)
(28979)
管理(28545)
学报(26660)
科学(25252)
(24923)
(23635)
金融(23635)
大学(21476)
教育(20733)
学学(20224)
技术(18575)
农业(16883)
财经(16371)
经济研究(15770)
(13972)
业经(13705)
统计(12935)
问题(12262)
(11589)
国际(11474)
(11392)
决策(10544)
技术经济(10287)
(9716)
商业(9636)
世界(9122)
共检索到284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荣海  
文章在利率平价理论思路上,运用在岸人民币汇率和不同地区离岸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差异判断了国内与国际市场人民币国际化循环程度,并通过BVAR模型讨论了人民币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循环程度,全面考虑了不确定因素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冲击。文章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结论:首先,从人民币国内与国际市场流通来看,人民币国际化循环程度有限,且整体趋势在下降。其次,自从加入SDR以来,所有样本国内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人民币国际化循环程度都符合原假设,说明国内与国际人民币国际化循环网络已经形成。再次,对人民币国际金融市场而言,香港起到核心作用,对其他国际金融市场均存在明显冲击作用,而其他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相互影响不明显,人民币国际市场循环网络已经初具雏形。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兆平  周宙  潘英丽  
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构建VAR和S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从实证角度探究汇率因素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因素与人民币国际化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其符号与冲击期数的长短有关,也会受是否处于或偏离均衡状态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放缓的原因在于采用的"经常账户人民币输出+资本及金融账户人民币回流"的旧模式遇到了瓶颈。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何琢  陈岩  
本文选取了1999—2014年人民币、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国际化程度的面板数据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经济实力、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币值稳定性以及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四个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GLS和因子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经济实力是影响货币国际化程度差距的最重要的原因,其次是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币值稳定性和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对人民币国际化有正向作用,但影响并不是很显著;不同主体间国际化程度差距影响因素存在个体差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彭红枫  谭小玉  
本文将货币国际化的必备条件分为经济基本面因素和结构性因素两方面,根据国际货币的三大职能,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货币国际化总量指数,将其分解为绝对程度指数和相对程度指数,以此测算了八种主要货币的国际化程度并分析了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受制于中国的政策制度和金融体系等结构性因素的不足,人民币在全球市场上使用的份额始终较低,但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经济实力、贸易规模和币值稳定性等基本面因素是决定货币国际化总量指数的关键,资本账户开放度、金融市场发展程度、政治稳定性和军事实力等结构性因素能显著影响货币国际化相对程度。现阶段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在于完善我国的制度体系和金融市场等结构性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彭红枫  谭小玉  
本文将货币国际化的必备条件分为经济基本面因素和结构性因素两方面,根据国际货币的三大职能,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货币国际化总量指数,将其分解为绝对程度指数和相对程度指数,以此测算了八种主要货币的国际化程度并分析了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受制于中国的政策制度和金融体系等结构性因素的不足,人民币在全球市场上使用的份额始终较低,但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经济实力、贸易规模和币值稳定性等基本面因素是决定货币国际化总量指数的关键,资本账户开放度、金融市场发展程度、政治稳定性和军事实力等结构性因素能显著影响货币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少岩  孙文轩  
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汇率波动与货币政策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汇率的双向灵活波动,资本账户开放进程的适时调整和货币政策与汇率在长期均衡过程中的有效联动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应继续推动中国经济转型,通过有序引导人民币汇率的弹性调整来对冲国内去产能的进程,夯实基本经济增长面的同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式从贸易项下的数量输出向资本项下的价值吸引转变。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庆  刘可然  
为了进一步厘清汇率波动、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和人民币国际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持续稳定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选取2005年8月到2018年5月的月度数据,运用非线性MS-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实证研究三者的关系。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和人民币国际化都具有正向作用,人民币国际化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具有负向作用,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人民币国际化在不同的状态下有不同的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徐伟呈  王畅  郭越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基于货币锚模型测度出人民币货币锚地位,将其纳入货币国际化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法测算出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然后基于国别和双边经济合作的视角,实证探讨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结构性变动。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人民币区域化的实现,进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此为契机,促进双边经济合作,特别是政策性金融业务开展及核心货币区构建,能在一定程度上驱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模式的重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吴立雪  
为解释人民币国际化、汇率和外汇储备的关系,本文建立一个内嵌人民币国际化、境内外汇差、外汇市场压力和货币当局有限干预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并通过三因子TVP-SV-VAR模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国际化与外汇市场压力和离岸市场价格等因素紧密相关;人民币国际化的快速发展与长期以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外汇储备累积压力以及以离岸市场价格代表的升值预期压力有较强相关度;人民币国际化会对中国的外汇市场压力带来额外波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京晔  
本文将利用基于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模型,对各国央行国际储备中的各国货币比重进行定量分析,目的是找出影响一国货币国际化水平的内在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和适合选择的路径。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曹誉波  刘猛  
人民币国际化自2009年启动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针对当前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新变化,为服务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有必要重新审视人民币国际化的理论架构和实践路径。参考美元、欧元和日元等主要货币的国际化经验,当前"结算-投资-储备-计价"的路径可能更适用于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贾利军  刘宜轩  
人民币在国际范围内的使用率不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将由从结算货币到投资货币再到储备货币逐步升级,其中人民币贸易国际化程度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风向标。通过对人民币贸易国际化程度的测度和以VAR模型为基础进行的各因素对人民币贸易国际化影响作用的分析发现,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在贸易领域内有着较为明显的提高。其中,工业增加值对人民币贸易国际化有着持久的正面影响;贸易竞争优势短期内对人民币贸易国际化造成显著的不利影响,长期内负面影响有所减弱;汇率对人民币贸易国际化的影响效果最大,人民币贬值使人民币贸易国际化程度大幅降低;外汇储备能促进人民币贸易国际化的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国峰  孙碧波  
本文在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下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宏观经济模型,应用DSGE模型实证测算了人民币的均衡汇率水平。实证结果发现1997年金融危机前后,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幅度高估,随着亚洲金融危机逐渐结束,中国加入WTO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以及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逐渐发生作用,人民币汇率由高估变为低估,低估幅度在2006年达到高点,接近15%。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汇率低估幅度迅速收窄,甚至出现短暂高估。2009年之后实际有效汇率围绕均衡汇率小幅波动,两者逐渐趋同,人民币实际汇率趋向均衡。人民币均衡汇率主要受中外劳动生产率增速差异、货币供应增速差异以及世界其他地区消费情...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娟娟  杜佳麟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产物,是进一步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内在要求。借助亚投行平台,以量增为目标,基于一系列假设条件构建人民币国际化模型,考虑到亚投行主导业务的特殊性、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性等因素,多币种发债模型、软通货计价模型、跨境电子商务模型等是能够有效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占优模型。但是在实际运行中,由于技术水平、产业竞争力等因素制约,亚投行框架下的人民币国际化尚存在源于互联网技术、中国制造替代度高、政府行为界定等方面的潜在风险。为此,第一,中国应明确在亚投行中的定位;第二,落实"互联网+"构想;第三,践行"中国制造2025"升级中国经济质量,从而有效推进...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钱圆圆  沙文兵  
文章基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设定国内货币需求函数。运用扣除本地需求法,测算出2003年至2017年各季度的人民币境外存量,以此衡量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在经济、贸易、金融市场规模、汇率预期等变量基础上,设置移动支付虚拟变量,探究影响货币国际化的关键因素。构建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对各变量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经济、贸易规模的扩大,人民币稳步升值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我国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的背景下,当前国内金融市场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