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2)
2023(8788)
2022(6799)
2021(6266)
2020(4988)
2019(11109)
2018(11188)
2017(21930)
2016(11961)
2015(13455)
2014(13592)
2013(13144)
2012(12123)
2011(10937)
2010(11459)
2009(10734)
2008(10671)
2007(9764)
2006(9099)
2005(8744)
作者
(33544)
(27723)
(27573)
(26751)
(18076)
(13149)
(12703)
(10562)
(10507)
(10259)
(9456)
(9283)
(9039)
(8976)
(8875)
(8663)
(8273)
(8228)
(8101)
(8079)
(7189)
(6721)
(6711)
(6535)
(6336)
(6280)
(6274)
(6231)
(5632)
(5549)
学科
(46700)
经济(46638)
管理(33108)
(32074)
(24554)
企业(24554)
(17156)
中国(16509)
方法(14178)
(13349)
业经(12488)
(11713)
贸易(11707)
(11699)
数学(11566)
(11450)
数学方法(11281)
农业(11015)
(10581)
地方(10522)
(10388)
银行(10381)
(10108)
金融(10108)
(9964)
(9038)
理论(8407)
(8098)
及其(7736)
(7732)
机构
学院(169488)
大学(167070)
(72864)
经济(71149)
研究(62617)
管理(60869)
中国(51808)
理学(50156)
理学院(49581)
管理学(48709)
管理学院(48391)
(37075)
(36344)
科学(34959)
(31906)
中心(29113)
研究所(28185)
(27908)
财经(27493)
(25904)
(24811)
(23928)
北京(23884)
师范(23768)
(22637)
(22415)
经济学(22051)
业大(20827)
财经大学(19928)
经济学院(19711)
基金
项目(100973)
科学(79719)
研究(79164)
基金(71839)
(61331)
国家(60782)
科学基金(51673)
社会(49484)
社会科(46847)
社会科学(46835)
(38663)
教育(36274)
基金项目(36155)
编号(33958)
(32832)
自然(31206)
自然科(30465)
自然科学(30459)
自然科学基金(29910)
资助(29865)
成果(29804)
课题(24394)
重点(23031)
(23024)
(22382)
(21363)
(20423)
项目编号(20318)
(20271)
国家社会(20037)
期刊
(90857)
经济(90857)
研究(59272)
中国(36621)
(27727)
(26281)
金融(26281)
(26004)
管理(23896)
教育(22141)
科学(21304)
学报(21199)
农业(17428)
大学(17014)
学学(15648)
业经(15237)
经济研究(14600)
技术(14123)
财经(13501)
国际(13325)
(12574)
问题(12498)
(11696)
世界(9554)
理论(8559)
(8441)
图书(8386)
现代(8366)
(8096)
论坛(8096)
共检索到282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明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应对危机政策的负外部性以及中国经济相对实力的上升,促进中国政府开始主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基于韬光养晦策略、发展中国家地位以及货币国际化前景的不确定性,使得中国政府刻意避免对人民币国际化做出正式表态。中国政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举措沿着三条主线铺开:推动跨境贸易与投资的人民币结算、促进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与若干经济体央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迄今为止,跨境贸易与投资的人民币结算与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均取得显著进展,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之间的跨境套利行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杰佛里-富兰克  徐奇渊  
通常认为国际货币的使用具有网络性和惯性的特点,因此新的货币取代原有的国际货币需要漫长的时间。这方面经常提到的例子就是,在经济规模方面,美国于1872年超过了英国;但美元取代英镑,则是到了20世纪40年代中期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陶冬  
一、人民币的现状与抉择当前中国有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些外汇储备绝大部分是以美元保有的,但是在美元相对于疲软的今天,这些外汇储备无异于"嫁错了郎",不过反观日元与欧元,其劲头也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贺力平  
近几年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人民币在中国跨境贸易结算中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外商对国内企业的出口支付可直接使用人民币,国内企业进口也可向外商直接支付人民币,国内贸易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开始向外商转移。同时,人民币境外流通和留存规模在逐渐升高,仅在香港一地人民币存款数额就高达数千亿元。香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翁东玲  汤莉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人民币已在全球贸易融资货币中位列第三、在全球支付货币和外汇交易货币中均位列第五。但自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总体上趋于贬值,这动摇了市场对人民币币值稳定的信心。未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呈现波浪式向前发展的态势,可从夯实金融基础、加强对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发挥货币互换在贸易投资中的功能、构建人民币"体外循环"、加强国际货币合作等六个方面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范祚军  夏文祥  陈瑶雯  
1.发展实体经济,巩固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基础。一是深化改革规范市场环境,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同时,为弥补"市场失灵",需要合理运用"区间调控"和"定向调控"等手段来完善市场机制。二是简政放权,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审批,同时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以及要素市场化改革,为投资者提供便利、公平的经营环境。三是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继续完善并落实激励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通过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付波航  
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推动国内金融改革,也符合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是要人民币一跃成为挑战美元、欧元国际储备地位的国际货币,而应是不断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使用程度,人民币应走先"亚洲化"后迈向国际化成为国际货币的路线。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钟红  赵雪情  
国际货币秩序是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延伸。后疫情时代,随着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货币体系步入调整期,人民币国际化的将面临新机遇、新挑战。本文客观分析疫情以来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与特征,从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视角,探讨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新机遇及发展瓶颈,并提出一些有益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夏乐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始于2009年,是在资本账户没有完全开放的条件下,基于应对人民币升值、获取国际货币红利以及倒逼其他金融改革等动机,由中国政府主动推进的。通过推行人民币跨境结算、发展离岸人民币中心、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等,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重大进展。2015年"8.11"汇改后该进程有所放缓。中美贸易战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债券市场开放应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下一个突破口。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甄峰  
本文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内外环境入手,提出基于货币职能的人民币国际化渐进路径。以经验模型为基础,研究表明若全方位国际化将推动人民币在官方储备、国际清算和国际债券的存量和流量上快速提升,但近期很难冲击美元地位。面对广阔前景,本文强调未来人民币国际化与国内改革的协调与相互配合,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和国际治理,建设跨境渠道和发挥香港离岸市场作用等方向同时推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石巧荣  
实证分析显示,未来20年国际货币竞争格局仍将保持基本稳定:国际储备领域维持美元第一、欧元第二、英镑第三,国际证券交易领域维持欧元第一、美元第二、英镑第三,最大的变化是人民币迅速崛起为第四大国际货币。这种演进态势与这一领域强大的惯性有关,但从根本上讲仍取决于影响国际货币占比的各种经济因素,比如国际经济、金融地位、汇率波动及实际利率等。我国国际金融地位低是制约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因此,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广度、深度和开放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翔  
本文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置于我国国内金融体系改革和我国在国际经济格局之中的再定位角度加以考察。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未来发展进行研究,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优化和政策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邢毓静  曾园园  
继续完善优化现有人民币国际使用的政策框架,积极推广人民币国际使用的有益尝试,开拓创新人民币国际使用的有效路径,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2015年上半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银行继续按照"低调务实有效推动、尊重市场顺应需求、循序渐进风险可控"的原则,上下一心,攻坚克难,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政策框架进一步优化,人民币国际使用规模稳步增长,人民币国际化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克  王曦  
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成为了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和完善的重要一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可以增加中国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同时也能够接轨国际金融趋势,规避外汇风险,对企业和国家都有重要意义。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必须要关注人民币跨境流动和离岸市场建设这两个关键问题,在这基础上才能够使得人民币从新兴货币转变成为全球货币,进而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2015年,人民币国际化受到了高度重视,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已经成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新引擎。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邵勉也  
自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推出以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重要进展。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应对诸多挑战:与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的金融改革面临阻碍;人民币加入SDR还需满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相关标准;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外部环境突变、国际货币汇率波动的冲击亦需关注。下一步,要协同推进各项金融改革,提升人民币的国际使用度和认可度;完善基础设施,借助"一带一路"和多边开发机制促进人民币投资海外;协调在岸和离岸市场发展,加快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步伐;合理运用政策工具,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与管理,避免人民币汇率出现短期大幅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