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01)
- 2023(10918)
- 2022(9745)
- 2021(9091)
- 2020(7673)
- 2019(17922)
- 2018(17745)
- 2017(35370)
- 2016(18687)
- 2015(21106)
- 2014(20991)
- 2013(20954)
- 2012(19193)
- 2011(17362)
- 2010(16973)
- 2009(15374)
- 2008(14848)
- 2007(12687)
- 2006(11022)
- 2005(9480)
- 学科
- 济(78388)
- 经济(78306)
- 管理(52981)
- 业(50398)
- 方法(42380)
- 企(42209)
- 企业(42209)
- 数学(37286)
- 数学方法(36966)
- 贸(23262)
- 贸易(23249)
- 易(22528)
- 财(18996)
- 农(18481)
- 中国(17889)
- 业经(15940)
- 地方(15536)
- 学(14698)
- 理论(13104)
- 务(12714)
- 财务(12657)
- 财务管理(12632)
- 农业(12218)
- 企业财务(11948)
- 制(11829)
- 技术(11730)
- 和(11482)
- 环境(11363)
- 融(11010)
- 金融(11009)
- 机构
- 大学(267931)
- 学院(264881)
- 济(111651)
- 管理(109529)
- 经济(109462)
- 理学(96201)
- 理学院(95258)
- 管理学(93798)
- 管理学院(93350)
- 研究(84305)
- 中国(62718)
- 京(55228)
- 科学(50090)
- 财(48889)
- 财经(40797)
- 所(40546)
- 中心(38353)
- 业大(38182)
- 农(37417)
- 经(37289)
- 研究所(37134)
- 江(35599)
- 北京(34493)
- 经济学(34238)
- 范(33108)
- 师范(32838)
- 经济学院(31370)
- 院(30824)
- 财经大学(30741)
- 商学(29694)
- 基金
- 项目(186577)
- 科学(147003)
- 研究(137500)
- 基金(137222)
- 家(118093)
- 国家(117184)
- 科学基金(101636)
- 社会(87323)
- 社会科(83035)
- 社会科学(83015)
- 基金项目(73401)
- 省(71155)
- 自然(66120)
- 自然科(64579)
- 自然科学(64567)
- 自然科学基金(63424)
- 教育(62746)
- 划(59762)
- 资助(57727)
- 编号(55765)
- 成果(44503)
- 部(42236)
- 重点(40915)
- 发(38678)
- 创(38671)
- 课题(37217)
- 教育部(36895)
- 人文(36331)
- 创新(35999)
- 科研(35957)
- 期刊
- 济(111309)
- 经济(111309)
- 研究(78063)
- 中国(41357)
- 学报(39245)
- 管理(37586)
- 科学(35604)
- 财(34586)
- 农(32572)
- 大学(30103)
- 学学(28383)
- 教育(25418)
- 融(24998)
- 金融(24998)
- 农业(23254)
- 技术(21262)
- 财经(19511)
- 经济研究(19347)
- 业经(17844)
- 贸(16810)
- 经(16443)
- 问题(15769)
- 国际(14385)
- 理论(13957)
- 图书(13660)
- 实践(12882)
- 践(12882)
- 商业(12666)
- 技术经济(12663)
- 科技(12080)
共检索到371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威 杨胜刚
通过建立描述人民币与美元双边实际汇率和中美贸易关系的出口模型,采用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探讨双边实际汇率、日元与加元作为竞争国的汇率以及进口国的实际GDP水平对中美各自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发展表现为实际GDP的增长,对美国的出口影响不大,甚至出现负相关;人民币升值对美国的出口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美国从中获得的好处比中国要多;在竞争国的对比上,加元比人民币更具优势的影响是显着的,而日元比美元更具优势的影响不明显。人民币汇率升值应采取渐进的方式。
关键词:
中美贸易 人民币双边实际汇率 美元双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林奇
中美双方的统计结果均表明,中美双边的贸易顺差是巨大的。按照中方提供的数据,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是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的变化对中美贸易净出口的变化没有统计上的影响;而按照美方提供的数据,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的变化对中美贸易净出口的变化有统计上的影响。然而,由于美方的数据夸大了中美之间实际上的净出口,因此美国的结论是不成立的。要解决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在人民币汇率上做文章是行不通的,只有找出引起中美贸易净出口扩大的真正原因,才能有效解决中美巨额贸易顺差的问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明龙 万方
运用基于VAR模型的Johansen协整分析和基于ECM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中美贸易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长期和短期关系。变量间长期均衡关系分析的结果表明,中美实际汇率对中国进口的影响要远大于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变量间短期动态关系分析的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是中对美出口的Granger原因,却不是中对美进口的Granger原因。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结论。此外,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外生性的分析也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不存在人为操纵。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瑞芬 孙兆明
基于均衡汇率理论,应用协整模型,采用真实变量分析了1980-2003年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及其与均衡汇率的失调情况,进而研究了不同时期人民币实际汇率与贸易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贸易条件与中长期以及短期的实际汇率存在显著的关系,贸易条件的恶化或改善是导致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或贬值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贸易条件对实际汇率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惠珍
文章以国际收支弹性理论为基础,以我国和美国的贸易往来为研究对象,选取了1995-2008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简单的线性回归分析,得出马歇尔-勒纳条件在我国是成立的,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冯宗宪 李祥发
文章通过建立中美两国TV-FAVAR模型,考察了中美经济因素、人民币-美元实际汇率波动对中美贸易差额等主要经济变量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美元实际汇率升值在降低出口增速的同时,对进口增速也具有弱的负向冲击;美国经济因素对中国向美出口的影响,在中国加入WTO和次贷危机前后具有较大差异,且在次贷危机之后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分析认为,人民币-美元实际汇率不是导致中美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美国经济增长引致的需求增加是中美贸易差额的重要原因,但在次贷危机后又有新的变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叶永刚 胡利琴 黄斌
本文分别对中美、中日双边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的关系采用协整技术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比较。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有效汇率对中美贸易收支和中日贸易收支的影响是不同的。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人民币有效汇率与中美贸易收支之间均不存在因果关系,但是中日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有效汇率之间互为因果关系;人民币有效汇率对中美贸易收支和中日贸易收支均不存在J-曲线效应。据此,本文认为,变更人民币汇率并不是改善中美、中日双边贸易收支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协整 贸易收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吕剑
本文在既有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结合我国经济转型的特点,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文中提出了更加合理的模型,引入关税(出口退税额)、政府支出、贸易条件等变量,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978 ̄2005年,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对出口贸易产生负面影响。其后,运用二元离散选择模型(Logit模型)进一步对二者关系进行了考察,得出了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幅度与净出口呈负相关的结论,即汇率错位幅度越小,越有利于出口,从而出现贸易顺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韩国高
本文采用1994-2008年的季度数据,利用GARCH模型测算出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并利用VAR模型建立人民币汇率的行为均衡模型,从而测算出实际汇率错位水平,进而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以及汇率波动对中美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美出口贸易产生了正向影响,主要是因为汇率波动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对出口厂商预期利润的正向效应超过了来源于与汇率波动相关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而实际汇率错位水平对中美出口贸易则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凯 庞震 潘颖
以中国两个最大贸易伙伴国美国和日本作为双边贸易收支分析的对象国,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比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美和中日双边贸易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美、中日贸易收支变动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日贸易的影响大于其对中美贸易的影响。
关键词:
实际汇率 贸易收支 马歇尔——勒纳条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皓 章冬梅
基于1996年至2009年间中国对美国的实际出口总额的季度数据,采用EG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并建立ECM误差修正模型,实证考察了实际汇率水平及实际汇率波动率与中国对美国出口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及短期动态关系等机理,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实证结果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长期与中美实际出口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实际汇率波动率长期也会对实际出口产生中等程度的负向作用;从短期效应来看,尽管实际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率的影响方向与长期一致,但程度上明显减弱;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应综合考虑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率的共同作用。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富有 孙敏
本文使用GARCH模型度量了人民币对日元实际汇率的波动性,并基于VAR的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中日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内,中国对日进出口存在正向的收入效应和负向的汇率波动效应,出口价格效应为正,进口价格效应为负,且出口价格弹性大于进口价格弹性;中国实际收入是推动中日进出口增长的重要动力。短期内,人民币贬值不能改善中日贸易逆差状况,并且向长期均衡的调整速度较慢;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中日贸易的长短期影响均不显著。因此,中日贸易问题的根本不在人民币汇率,而在于中国经济结构和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凯 庞震 潘颖
本文利用1994-2008年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等技术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是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马歇尔-勒纳条件在中国是成立的。从短期来看,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是影响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然而从长期来看,国外需求的变动是影响出口贸易变动的主要因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六傅 钱学锋
本文旨在检验人民币实际汇率弹性在国别间的不对称性。文章以中国与G-7各国1990—2005年季度贸易数据为样本,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和Pesaran等(2001)边限检验(the bound test)方法,对中国与G-7各国双边贸易方程进行了协整估计。结果显示,对应于不同的贸易对象国,人民币实际汇率弹性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既取决于国别间进出口需求的差异,也取决于国别间人民币相对价值的不对称性变化。得出的结论是,仅靠汇率干预非但不能纠正我国总体外部失衡,还有可能导致外部失衡的结构性或总体性恶化。
关键词:
人民币实际汇率 非对称弹性 边限检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伟刚 蓝天
文章构造中美出口和进口贸易模型,通过VAR模型和VEC模型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及其波动对中美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实证表明: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对进口的促进作用大于出口,长期内升值有利于中国对美出口而不利于进口;汇率波动短期内对出口的冲击大于进口,长期内有助于中国对美出口,对进口无影响。中美两国要调整各自贸易结构,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防止汇率大幅波动,才能最终解决中美贸易失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