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95)
- 2023(5590)
- 2022(4764)
- 2021(4219)
- 2020(3565)
- 2019(7880)
- 2018(7928)
- 2017(15175)
- 2016(8574)
- 2015(9618)
- 2014(9711)
- 2013(9652)
- 2012(9053)
- 2011(8325)
- 2010(8527)
- 2009(8311)
- 2008(8351)
- 2007(7663)
- 2006(7001)
- 2005(6841)
- 学科
- 济(31913)
- 经济(31835)
- 管理(31514)
- 业(26000)
- 企(23138)
- 企业(23138)
- 制(13911)
- 财(12978)
- 方法(11926)
- 数学(10180)
- 数学方法(10041)
- 中国(9330)
- 体(9050)
- 农(8444)
- 银(8416)
- 银行(8411)
- 业经(8326)
- 行(8030)
- 体制(7799)
- 务(7684)
- 财务(7660)
- 财务管理(7635)
- 融(7341)
- 金融(7339)
- 企业财务(7271)
- 度(6464)
- 制度(6462)
- 理论(5887)
- 税(5880)
- 划(5841)
- 机构
- 大学(123712)
- 学院(121215)
- 济(53468)
- 经济(52179)
- 管理(44772)
- 研究(41308)
- 理学(36820)
- 理学院(36460)
- 管理学(35987)
- 中国(35933)
- 管理学院(35746)
- 财(31309)
- 京(25693)
- 财经(23212)
- 江(21156)
- 经(20875)
- 科学(20707)
- 中心(20471)
- 所(19939)
- 经济学(17505)
- 研究所(17232)
- 财经大学(17193)
- 州(16321)
- 北京(16315)
- 农(15725)
- 经济学院(15623)
- 范(14832)
- 师范(14704)
- 院(14538)
- 人民(14496)
- 基金
- 项目(72491)
- 科学(57966)
- 研究(56403)
- 基金(53838)
- 家(45284)
- 国家(44906)
- 科学基金(39135)
- 社会(37632)
- 社会科(35733)
- 社会科学(35727)
- 基金项目(27383)
- 省(27153)
- 教育(26748)
- 自然(23130)
- 划(22833)
- 自然科(22573)
- 自然科学(22568)
- 资助(22489)
- 编号(22481)
- 自然科学基金(22195)
- 成果(20652)
- 制(20425)
- 部(17417)
- 课题(16424)
- 重点(16419)
- 国家社会(15996)
- 性(15920)
- 教育部(15718)
- 创(15119)
- 人文(14978)
共检索到206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文龙
以美元作为主要参考锚是2005~2015年人民币维持强势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2015年"8·11"汇改及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正在推动形成新的人民币参考锚——货币篮子指数。当前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美元加息预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汇率贬值及资本外流压力,在此情况下,除了依靠货币篮子指数来稳定人民币汇率外,强化通胀目标也有助于增强人民币信心和巩固新的人民币参考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杰
我们通过扩展"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对名义汇率升值和通胀的相互替代作用进行了理论解释,并使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研究了1983年1月至2010年11月间人民币/美元汇率和中国通胀率的时间序列行为。经验研究显示,在缩小中美之间价格差距的过程中,"结构性通胀"与名义汇率升值有着相同的作用。人民币外在升值压力与国内通胀并存的问题,对于宏观经济平衡和货币政策制定者来说,既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挑战。我们认为,通胀与名义汇率升值的合适政策搭配会降低人民币升值预期,并逐步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纯威
实证研究发现,短期内,人民币汇率与通胀之间既不存在直接关系,也不存在间接关系,也就是说,人民币升值无法起到抑制通胀作用。因此,目前针对汇率杠杆的政策操作思路不应是放任升值,而是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投机性资本大规模流入,稳定有效汇率,弱化升值预期,以免人民币升值过速对出口以至国内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冲击。
关键词:
有效汇率 升值 货币供给 通货膨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陶士贵 王伟
本文利用1995—2010年的月度数据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胀环境对汇率传递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低且稳定的通胀环境对应着低汇率传递效应,高且不稳定的通胀环境下一般有着较高的汇率传递系数。因此,在汇率传递系数逐渐下降的趋势下,要谨慎对待通过人民币升值来降低国内通胀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汇率传递 通货膨胀环境 滚动回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婕
文章利用2000年1月至2011年9月的分省月度数据序列对人民币汇率的传递效应进行实证研究。面板协整及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国内物价的影响较小,而货币供给量、通货膨胀预期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高通胀不应成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障碍,人民币浮动弹性仍然要继续扩大。而以紧缩流动性为目的的金融创新、结售汇制度改革以及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才是抑制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传递效应 汇率 通货膨胀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陆前进
文章主要研究如何建立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首先分析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和人民币有效汇率之间的关系。其次研究了从人民币钉住美元货币汇率向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人民币有效汇率目标)的过渡,以及建立一篮子货币汇率机制的方法和实证模拟研究,并考察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最后文章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是我国汇率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并给出了本文的主要结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丽华
本文围绕人民币货币篮子构成、货币篮子合理性检验,以及人民币汇率制度结构性变化等方面对人民币参考篮子货币新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人民币篮子货币由美元、韩元、新台币、林吉特和新加坡元构成,且自2008年8月25日起人民币汇率制度由盯住美元过渡到参考一篮子货币新机制。
关键词:
汇改 参考篮子货币 新机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邝雄 孙强
预期形成机制是关系到货币政策有效性能否发挥的关键问题。本文引入锚定心理,首先建立信息锚定的预期形成机制模型,然后对锚定心理在预期中的存在性进行实证检验,最后阐明通胀目标制货币政策的作用机理。研究认为,锚定心理的存在会使得经济主体即使在完全信息的情况下也会存在系统性偏差;历史信息锚定普遍存在于人们的预期形成过程中;在存在信息锚定的情况下,实行通胀目标制能够起到引导价格预期,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作用。
关键词:
预期 锚定心理 通胀目标制 政策有效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寂沫 王冠群
人民币国际化不能循着美元的老路,其目的是要成为一种真正服务于国际贸易,使所有参与国都能公平获益的新的世界货币人民币国际化中的风险世界经济面临从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的风险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正逐步进入一个由货币现象主导的时代。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白钦先 张志文
本文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TSLS)就1994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中国CPI通货膨胀的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了通胀惯性、实质GDP增长、国际能源和食品涨价、流动性过剩等影响CPI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非常有限,并且以半年前的变动对当期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大,不过幅度非常小: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10%,CPI衡量的通货膨胀下降不到1个百分点。在考虑了2005年"7.21"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影响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
关键词:
实际有效汇率 汇率传递 通货膨胀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剑刚 邵华 唐国兴
本文研究2005年7月21日以来新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运行状况。回归结果初步表明,汇改后的10个月里,人民币似乎仍然钉住美元。Chow检验表明,自2006年2月起人民币汇率制度已发生结构性变化。子样本回归表明,人民币汇率制度已由钉住美元有序地过渡到参考一篮子货币。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一个动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人民币灵活性不断加强。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篮子货币 结构性变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雪莱 方洁
本文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测算人民币事实汇率制度在近十年来的演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汇率锚及汇率弹性变化对通胀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事实汇率制度离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仍有一段差距,不但汇率缺乏弹性,而且汇率篮子中美元的重要性一直没有明显下降;汇率锚调整和汇率弹性调整都对通胀水平有显著的影响,而且汇率篮子和汇率弹性调整对抑制通胀的总体效应显著高于仅调整汇率弹性的通胀抑制效应。
关键词:
事实汇率制度 汇率锚 汇率弹性 通货膨胀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东华
已有的许多研究文献显示,关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宏观经济效应的检验结果在工业国与新兴市场国之间存在着"非对称性"。本文以46个国家(地区)为研究样本、运用DID方法对此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胀目标制在新兴市场国成功地发挥了稳定通胀预期的"名义锚"作用是促使这些国家宏观经济表现改善的一个重要原因。勿须赘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逐渐转型和市场化倾向的不断深化,通胀预期稳定的重要性将日益凸现,因而本文的这一研究结论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最后,本文探讨了我国采用通胀目标制的可行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杰 沈鲁青
汇率制度的目标模式是一种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最适合于该国的最优的汇率制度。面对当前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诸多争议,站在总体上支持央行的现行汇率制度的立场,提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一揽子规划,即中期和长期目标模式:中期目标模式是爬行盯住一揽子汇率制;长期目标模式是更加灵活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鹏 岳安时 袁尉然
根据议息会议规则,美联储大约每隔一个半月会对期间的经济形势进行评估并做出议息决议。美联储这种短期的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究竟依据的是什么?这种短期内货币政策立场变化是否对市场预期制造混乱局面?美联储是如何平衡短期经济增长目标与长期通胀目标的关系呢?通货膨胀目标制或许是我们更加透彻理解美联储行动意图的"钥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