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53)
- 2023(10787)
- 2022(9641)
- 2021(9201)
- 2020(7660)
- 2019(17940)
- 2018(17948)
- 2017(35121)
- 2016(18995)
- 2015(21507)
- 2014(21573)
- 2013(21613)
- 2012(19696)
- 2011(17694)
- 2010(17593)
- 2009(16133)
- 2008(15715)
- 2007(13801)
- 2006(12018)
- 2005(10659)
- 学科
- 济(75977)
- 经济(75893)
- 管理(56424)
- 业(52668)
- 企(45086)
- 企业(45086)
- 方法(38331)
- 数学(33245)
- 数学方法(32923)
- 财(19488)
- 中国(18775)
- 农(18186)
- 学(16882)
- 业经(16786)
- 制(14584)
- 理论(14244)
- 地方(13951)
- 贸(13485)
- 贸易(13476)
- 务(13358)
- 财务(13296)
- 财务管理(13277)
- 易(13004)
- 企业财务(12683)
- 和(12310)
- 融(12124)
- 金融(12123)
- 银(12059)
- 银行(12017)
- 农业(11902)
- 机构
- 大学(276348)
- 学院(270879)
- 管理(112348)
- 济(106956)
- 经济(104386)
- 理学(97062)
- 理学院(96007)
- 管理学(94412)
- 管理学院(93921)
- 研究(89034)
- 中国(68021)
- 京(59126)
- 科学(54246)
- 财(49566)
- 所(44370)
- 中心(41134)
- 财经(40494)
- 研究所(40328)
- 农(40018)
- 业大(39462)
- 江(38153)
- 北京(37651)
- 经(36862)
- 范(35333)
- 师范(35040)
- 州(32062)
- 院(31887)
- 经济学(31697)
- 农业(31283)
- 财经大学(30432)
- 基金
- 项目(186270)
- 科学(146481)
- 研究(136495)
- 基金(136164)
- 家(117934)
- 国家(116959)
- 科学基金(101094)
- 社会(84941)
- 社会科(80458)
- 社会科学(80435)
- 基金项目(72926)
- 省(71005)
- 自然(66964)
- 自然科(65428)
- 自然科学(65412)
- 自然科学基金(64273)
- 教育(62583)
- 划(60229)
- 资助(56926)
- 编号(56196)
- 成果(45869)
- 部(41511)
- 重点(40805)
- 创(38291)
- 发(37890)
- 课题(37620)
- 教育部(35916)
- 科研(35608)
- 创新(35599)
- 项目编号(35587)
- 期刊
- 济(115496)
- 经济(115496)
- 研究(81219)
- 中国(50497)
- 学报(42826)
- 管理(39893)
- 科学(39020)
- 财(37046)
- 农(34923)
- 大学(31933)
- 学学(29696)
- 教育(28888)
- 融(28100)
- 金融(28100)
- 农业(24424)
- 技术(22178)
- 财经(20109)
- 图书(18363)
- 经济研究(18169)
- 业经(17739)
- 经(16966)
- 理论(16126)
- 实践(14975)
- 践(14975)
- 问题(14440)
- 情报(13705)
- 技术经济(12957)
- 科技(12747)
- 业(12334)
- 现代(12059)
共检索到395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晓峰 陈华
本文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和MGARCH-BEKK模型,检验人民币即期外汇市场与境外期货市场、境外NDF市场之间的信息流动关系。结果表明:境外期货市场对即期市场不具有任何溢出效应,期货市场的建立并未对即期市场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境外NDF市场对即期市场存在着显著的报酬溢出效应;即期市场对各境外衍生市场仅具有滞后的报酬溢出效应,在价格变动上被境外NDF市场所引导;但在波动溢出效应方面,市场信息则由即期市场向各境外衍生市场单向传递。在三个市场中,境外NDF市场的价格引导力量强于即期市场和期货市场,处于市场价格信息的中心地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再勇
本文基于Granger因果检验和GARCH模型从线性报酬溢出效应和非线性波动率溢出效应两个角度实证研究了人民币境外衍生市场与境内即期市场间的信息流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报酬溢出方面,境外CME期货市场与境内即期市场之间存在双向影响关系,但境外NDF远期市场对境内即期市场仅存在单向的影响关系;在波动率溢出方面,境外CME期货市场和境外NDF远期市场都对境内即期市场存在波动率溢出效应,而境内即期市场对境外CME期货市场存在波动率溢出效应,但对境外NDF远期市场的波动率溢出效应不显著。
关键词:
人民币期货 NDF 溢出效应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志明 郭荣荣
本文运用MA(1)-GARCH(1,1)模型研究人民币境内外四个外汇市场间的信息流动关系,即境内即期市场、远期市场,境外NDF市场和期货市场间的均值溢出和波动溢出效应。从定价能力来看,NDF市场是人民币汇率的定价中心,即期市场渐渐发挥出价格发现功能,远期市场目前仍处于完全被动接受地位。从价格波动来看,市场间大都存在双向引导关系,任何一个市场都有可能成为波动源,引起其他市场汇率波动。境内外市场间的关联性增强,信息流动渠道并没有被阻断。
关键词:
外汇市场 信息流动 溢出效应 定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蕊 刘力臻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人民币境内即期汇率的波动幅度和区间放大,人民币境外NDF市场交易活跃,是中国资本账户还没有完全开放下的规避外汇风险的有效手段,境外人民币NDF汇率与境内即期汇率的关系也更加值得关注。文章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和综述了相关文献,其次对人民币境外NDF汇率与境内即期汇率进行统计性描述,使用三种实证方法审视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在此研究结果基础上提出拓展和优化中国境内外汇衍生产品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NDF汇率 即期汇率 离岸 在岸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代幼渝 杨莹
2005年7月21日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即期汇率波动幅度加大,企业和居民面临的汇率风险加大。在远期市场上,套期保值是规避汇率风险的常用办法。当前经营人民币远期产品的市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境外NDF市场,另一类是境内远期外汇市场,包括银行间远期市场和远期结售汇市场。本文检验了境外NDF市场、境内远期外汇市场和即期外汇市场上人民币汇率的协整关系以及两类远期外汇市场的有效性。对各市场汇率时间序列进行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国内远期外汇市场是人民币外汇市场的信息中心。最后,文章对当前的外汇管制政策进行了分析评论。
关键词:
NDF汇率 实证研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罗洎 郭冰清
本文基于VAR、VECM和BEKK模型检验国内股权市场与境外中国概念股指衍生产品市场间的信息流动关系,结果表明:国内股票现货市场、国内股指期货市场对境外中国概念股指衍生产品市场不具有在收益率和波动性上的传导效应;境外中国概念股指衍生品市场对国内股票现货市场和国内股指期货市场仅具有在收益率上的引导效应,单向引导国内股票市场和国内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变动,处于价格信息的中心地位;但在波动传递效应方面,市场信息则不能有效地从境外中国概念股指衍生品市场传递到国内股票现货和国内股指期货市场。同此前相关研究结果对比,我们认为国内股指期货交易的引入增强了股票现货市场的稳定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冬 杨万华
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日益频繁,本文对2005年汇率改革后至2007年4月的汇率数据进行了单位根、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认为人民币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说明即期汇率市场是远期汇率市场的基础;同时还认为我国远期汇率对即期汇率的预期作用很弱,外汇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不高。这说明随着我国汇率体制的改革,银行间远期汇率市场建立,即期汇率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外汇市场的运行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但同时也说明远期汇率市场的定价机制和预期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
即期汇率 远期汇率 利率平价 协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何茵 徐忠 邹浩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建立VAR-GARCH模型研究了2006年8月以来人民币即期和离岸期货市场的关系。研究发现,人民币离岸期货市场的投机程度未对即期汇率的波动产生显著影响;反之,人民币即期汇市的波动却显著影响着离岸期货市场的投机程度。此结果佐证了Rothig(2004)的发现:不同于期权期货市场主导的发达经济体,欠发达经济体的外汇市场通常由即期市场主导。此外,人民币即期汇率波动幅度的上升会显著降低期货市场的投机程度。这与Rothig(2004)对韩元的发现相反,说明市场对人民币即期汇率的稳定有强大的信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慧 刘宏业
本文研究人民币即期汇率与NDF之间的关系和信息流的传递。利用MA(1)—GARCH(1,1)模型描述人民币即期汇率与NDF的变动,用GARCH模型检验人民币即期汇率与NDF之间的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得到的主要结论为,人民币NDF市场对人民币即期汇率市场有均值溢出效应,人民币即期汇率和NDF之间有双向波动溢出效应。这表明信息流由境外市场传导至境内市场,人民币即期汇率市场受到境外市场因素的影响,离岸人民币NDF市场是境内即期市场的先导。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潘成夫
近期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推出了人民币期货和期权交易,人民币汇率定价主导权因而成为焦点。汇率体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定价权将更大程度上由市场决定,如何使境内实际的外汇供求和合理的汇率预期更好地反映在市场价格上,是应对境外人民币衍生市场的挑战、掌握人民币汇率定价权的关键。当前,应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发展境内的外汇衍生市场,特别是应在国内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增强境内外汇市场的影响力,是保证人民币汇率定价主导权的关键。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期货市场 衍生市场 定价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旦菲 张兵 冯锦霞
以2003年9月9日至2008年4月25日的人民币即期汇率和NDF汇率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向量GARCH模型,考察两市场间收益率的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汇改后,从长期来看,即期市场与NDF市场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即期市场受NDF市场长期影响;从短期来看,即期市场和NDF市场存在交互影响,NDF市场变化受即期市场变化的影响更明显。这表明汇改后现汇市场在人民币汇率信息传递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境内外外汇市场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慧 符亚明
以人民币即期汇率与NDF汇率为例研究境内市场与境外市场的信息传递。主要利用GARCH模型描述人民币即期汇率与NDF的变动并检验人民币即期汇率与NDF之间的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得到的主要结论为,人民币NDF市场对人民币即期汇率市场有均值溢出效应,人民币即期汇率和NDF之间有双向波动溢出效应。这表明信息流由境外市场传导至境内市场,人民币即期汇率市场受到境外市场因素的影响,境外人民币NDF市场是境内即期市场的先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清华 黄峰
文章采用VAR、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等方法,对我国境内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CHY市场)、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CNH市场)和无本金交割人民币远期市场(NDF市场)之间的即期和远期汇率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即期汇率上,汇率的决定因素逐步从CNY市场转向CNH市场;而在远期汇率决定因素中,NDF市场对CNY市场、CNH市场的远期汇率影响效应更为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清华 黄峰
文章采用VAR、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等方法,对我国境内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CHY市场)、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CNH市场)和无本金交割人民币远期市场(NDF市场)之间的即期和远期汇率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即期汇率上,汇率的决定因素逐步从CNY市场转向CNH市场;而在远期汇率决定因素中,NDF市场对CNY市场、CNH市场的远期汇率影响效应更为明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英辉
宏观基本面新闻是否对人民币汇率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市场化进程中的人民币即期汇率与完全市场化的人民币NDF汇率为例,考察了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中美两国基本面新闻对人民币/美元日汇率变化的影响。发现:样本期内基本面新闻对即期汇率变化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受制度层面因素约束,影响程度较低,基本面新闻对即期汇率变化的解释力只有5%左右。通过对市场化的人民币NDF汇率的考察发现,基本面新闻对汇率变化的影响程度有所提高(8%)。尽管如此,从两个市场来看,汇率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其他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