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0)
2023(1901)
2022(1622)
2021(1547)
2020(1086)
2019(2683)
2018(2633)
2017(5227)
2016(2500)
2015(2887)
2014(2880)
2013(2800)
2012(2742)
2011(2573)
2010(2570)
2009(2285)
2008(2323)
2007(1931)
2006(1763)
2005(1699)
作者
(6652)
(5558)
(5557)
(5351)
(3534)
(2724)
(2723)
(2228)
(2081)
(1928)
(1899)
(1861)
(1819)
(1802)
(1756)
(1748)
(1726)
(1683)
(1667)
(1561)
(1450)
(1315)
(1313)
(1304)
(1284)
(1219)
(1216)
(1096)
(1079)
(1065)
学科
(15575)
贸易(15566)
(15126)
(12351)
经济(12348)
方法(6758)
数学(5745)
数学方法(5733)
(5338)
出口(5157)
出口贸易(5157)
(5157)
关系(5140)
国际(3693)
贸易关系(3528)
管理(3472)
各国(3218)
概况(3202)
进出(3170)
进出口(3170)
进出口贸易(3170)
国贸(3047)
国际贸易(2951)
地方(2764)
(2591)
对外(2591)
中国(2286)
理论(2273)
(2204)
金融(2204)
机构
大学(37287)
学院(37220)
(23259)
经济(22964)
研究(14262)
中国(12652)
管理(11256)
理学(9388)
理学院(9275)
管理学(9178)
管理学院(9133)
(8912)
经济学(8464)
(8447)
经济学院(7924)
财经(7408)
(7063)
(6844)
(6799)
中心(6522)
国际(6323)
科学(6239)
研究所(6185)
(5965)
金融(5913)
财经大学(5564)
贸易(5546)
(5426)
银行(5315)
(5249)
基金
项目(22585)
科学(17423)
基金(17168)
研究(17154)
(14668)
国家(14611)
科学基金(11937)
社会(11848)
社会科(11516)
社会科学(11513)
基金项目(8740)
资助(7655)
教育(7487)
(7360)
自然(6735)
自然科(6596)
自然科学(6596)
编号(6533)
自然科学基金(6479)
(6312)
中国(5808)
(5721)
国家社会(5416)
社科(5368)
重点(5304)
教育部(5209)
成果(5132)
(5096)
人文(5053)
(4931)
期刊
(22243)
经济(22243)
研究(13978)
(10317)
国际(10026)
(8673)
金融(8673)
经济研究(5766)
(5563)
(5508)
贸易(5508)
中国(4889)
国际贸易(4802)
问题(4588)
世界(4119)
学报(3957)
经贸(3840)
财经(3601)
管理(3537)
大学(3331)
学学(3247)
商业(3211)
业经(3181)
(3160)
科学(3129)
(2930)
世界经济(2681)
外经(2630)
对外(2630)
(2379)
共检索到60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韩景华  陈洪岩  
汇率变动能否改变贸易收支一直是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争论热点问题。现阶段,世界经济中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中国对外贸易环境面临恶化危险,贸易摩擦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本文从美国的经济结构、对华贸易政策、产业分工和转移、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和统计差异角度分析了中美货物贸易不平衡的原因,提出我国应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动态稳定、调整贸易结构、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降低市场集中度、将服务贸易平衡纳入贸易平衡体系等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宗毅君  
本文主要从比较价格水平、贸易条件和贸易结构三个角度来分析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利益分配格局的影响。结论是:人民币适度升值将有利于我国提升比较价格水平、改善价格贸易条件和中美双要素贸易条件、促进产业和贸易结构升级,从而改善我国在中美贸易中的利益分配;但同时也应积极防御汇率双向浮动给中美贸易利益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锋  
目前,全球最典型的贸易顺差国是中国和德国,中国主要体现为对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的顺差,而德国主要体现为对欧元区内部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国家的顺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史本叶  李俊江  
2010年美国再次提出人民币汇率低估导致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人民币面临空前的升值压力。通过考察中美贸易差额和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指出中美贸易失衡和人民币汇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人民币汇率不是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本原因;通过对内部经济失衡、产品内分工、外商直接投资、加工贸易和出口管制等方面的分析,指出中美贸易失衡的深层原因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产业转移和外商直接投资主导的加工贸易,以及美国过度消费和对华出口管制。因此,单纯依靠人民币升值不能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村璞  何静  王建喜  
本文使用非线性平滑转换模型研究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在样本时期内非线性模型能更好地拟合两者的动态关系,在非线性条件下,当期人民币升值将会使贸易顺差增加,前两期人民币升值将会导致当期贸易顺差减少,人民币升值对贸易顺差的影响表现出很强的非线性门限特征。人民币汇率对贸易差额影响的时间路径像是一个"倒J-曲线"。2000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虽然一直在发挥着降低贸易顺差的作用,但是,人民币汇率不是贸易顺差形成的主要原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飞雪  寇玲  
本文综合运用ADF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Johansen检验、VEC模型、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分别截取1982-2007年间中国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增额年度流量指标和2005年7月-2008年9月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中国贸易顺差月度流量指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中国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增额互为因果;(2)中国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增额之间存在协整关系;(3)中国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增额之间的相关系数为正,且相关系数变化图大致呈‘U’字形;(4)USD/RMB与中国贸易顺差之间存在协整关系;(5)USD/RMB与中国贸易顺差无因果关系;(6)USD/RMB与中国贸易顺差之间的相关系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彭红枫  
美中持续的贸易逆差使人民币遭受了巨大的升值压力。1985年至2009年月度数据的计量结果表明,美中贸易逆差与人民币汇率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但2005年7月汇改之后两者之间的协整关系开始出现,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中美贸易差额会引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变化,但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却不会引起中美贸易差额的变化,因此人民币汇率仍然并非导致中美贸易差额的真正原因。除此之外,对美中商品分类贸易顺差和逆差的进一步分析显示,造成美中贸易逆差的真正原因是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易耗性产业上所发挥的比较优势,而美国在土地密集型等产业上的顺差则表明美国可以通过发挥其在土地及高新技术等产业上的比较优势来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基伟  于中鑫  
根据经典汇率理论解释,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中美贸易逆差会逐步缩减,而中美贸易实践却不是这样。本文利用2005-2010年月度数据对中美贸易逆差和人民币升值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人民币汇率是中美贸易逆差的一个次要的影响因素,不是主要原因。产生中美贸易逆差与人民币升值之间悖论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对中国长期的出口限制,影响了美国企业贸易比较优势的发挥,新国际分工体系下形成的中国加工贸易方式是另一个次要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伟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究其本质是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失衡问题。首先在理论上论述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汇率对贸易差额的影响是不确定的,然后通过人民币汇率变动和中美贸易差额建立VAR模型,考察了二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美贸易差额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低储蓄率和相关贸易产品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相对低下,单纯的人民币升值不会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伟  凌江怀  
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经常是中美双边贸易争端的核心,也被认为是中国对美贸易不公平的实证依据,人民币升值的舆论压力正是由此而起。本文通过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和中美贸易差额建立VAR模型,重点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和中美贸易差额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美贸易差额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低储蓄率和相关贸易产品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相对低下造成的。单纯的人民币升值不会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定胜  成文利  
本文利用一个一般均衡货币模型,刻画了中美贸易关系的两个主要特征:中国的固定汇率制度和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中国出口部门的生产率的改进有利于中国和美国福利的增加;(2)美国的货币扩张会导致中国的财富向美国转移、中国的相对工资和贸易条件下降以及中国的出口部门和美国的非贸易部门的扩张;(3)人民币升值将减少美国的消费、增加中国的消费、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导致中国的出口部门收缩,美国的出口部门扩张。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晓红  唐鹏蛟  
本文基于国际金融学中经典的J曲线理论,从理论上推导"反J曲线效应"的存在,通过2005年8月至2009年12月的月度数据建立进口和出口需求函数,运用分布滞后模型、JJ协整分析和脉冲相应函数分别探讨了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论表明,汇改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反J曲线效应尚处于第一阶段,绝对额仍在上升,但增长率已明显放缓。最后结合当前金融危机就人民币升值后的贸易调整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兴明  王福岭  张天翼  
人民币升值可能是造成我国出口增幅缩减和进口扩大的原因之一,但是统计上并不显著;比较优势形成的贸易结构是影响我国进出口的主要原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化,进出口迅速增长。2005年7月21日,我国宣布汇率改革,将汇率制度由单一的盯住美元浮动调整为盯住一篮子货币浮动。由于各国使用不同的货币,需要兑换成国际通用货币才可进行交易,因此汇率变化成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军  李君君  
200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汇率改革制度,一美元折合人民币变为8.2369元,升值2.1%。此后,受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人民币仍在不断升值,到2010年1月上升为一美元折合人民币6.8272元。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研究兴趣。本文应用ADF检验和Johansen协整检验,证明美国GDP、中国出口商品相对价格、汇率波动对中国出口贸易有显著影响,并根据检验结果,为出口企业扩大出口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冰  钟霖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外汇储备逐年增长,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升值压力不断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关系到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而且还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文章将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并研究在我国特定的经济环境下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变动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的相关影响,探讨在当前人民币仍然面临升值压力的情况下,如何调整我国的外贸政策,从而最大程度的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