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7)
2023(2008)
2022(1653)
2021(1457)
2020(1178)
2019(2862)
2018(2748)
2017(5412)
2016(2557)
2015(2943)
2014(2957)
2013(2969)
2012(2841)
2011(2634)
2010(2597)
2009(2330)
2008(2357)
2007(1972)
2006(1778)
2005(1688)
作者
(6790)
(5831)
(5753)
(5496)
(3665)
(2743)
(2733)
(2272)
(2131)
(1984)
(1957)
(1867)
(1844)
(1836)
(1836)
(1789)
(1759)
(1743)
(1730)
(1586)
(1482)
(1446)
(1373)
(1320)
(1294)
(1244)
(1230)
(1196)
(1163)
(1119)
学科
(15488)
贸易(15479)
(15043)
(12391)
经济(12388)
方法(7194)
数学(6170)
数学方法(6145)
(5426)
管理(5316)
(5167)
出口(5166)
出口贸易(5166)
关系(4936)
(4119)
国际(3624)
贸易关系(3489)
概况(3171)
进出(3170)
进出口(3170)
进出口贸易(3170)
各国(3096)
国贸(3009)
(2980)
企业(2980)
国际贸易(2930)
对外(2530)
(2374)
地方(2324)
理论(2313)
机构
学院(38678)
大学(38638)
(24573)
经济(24275)
研究(13806)
管理(12522)
中国(12353)
理学(10574)
理学院(10500)
管理学(10388)
管理学院(10336)
(9816)
经济学(8967)
(8589)
经济学院(8391)
财经(8111)
(7458)
(6980)
中心(6533)
(6306)
国际(6247)
(6218)
金融(6161)
财经大学(6141)
研究所(5629)
贸易(5627)
(5466)
科学(5451)
银行(5349)
人民(5318)
基金
项目(23646)
科学(18320)
基金(18180)
研究(18120)
(15421)
国家(15344)
社会(12746)
科学基金(12659)
社会科(12362)
社会科学(12361)
基金项目(8970)
资助(8244)
教育(7863)
(7820)
自然(6969)
编号(6862)
自然科(6818)
自然科学(6818)
自然科学基金(6703)
(6586)
(6056)
国家社会(5923)
中国(5906)
社科(5639)
教育部(5566)
人文(5393)
重点(5357)
(5337)
(5301)
成果(5266)
期刊
(22515)
经济(22515)
研究(13935)
(10277)
国际(9830)
(8693)
金融(8693)
(6486)
经济研究(5832)
(5478)
贸易(5478)
中国(5157)
国际贸易(4750)
问题(4706)
学报(4243)
管理(4057)
财经(4004)
世界(4001)
经贸(3784)
大学(3617)
学学(3578)
(3481)
业经(3327)
(3322)
科学(3278)
商业(3240)
外经(2603)
对外(2603)
世界经济(2558)
农业(2427)
共检索到62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彭红枫  
美中持续的贸易逆差使人民币遭受了巨大的升值压力。1985年至2009年月度数据的计量结果表明,美中贸易逆差与人民币汇率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但2005年7月汇改之后两者之间的协整关系开始出现,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中美贸易差额会引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变化,但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却不会引起中美贸易差额的变化,因此人民币汇率仍然并非导致中美贸易差额的真正原因。除此之外,对美中商品分类贸易顺差和逆差的进一步分析显示,造成美中贸易逆差的真正原因是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易耗性产业上所发挥的比较优势,而美国在土地密集型等产业上的顺差则表明美国可以通过发挥其在土地及高新技术等产业上的比较优势来缩...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沈国兵  
1998 年 ~2003 年月度数据计量表明,美中贸易逆差与人民币汇率之间没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并且,依据美中两国月度统计数据计量的结论是相一致的。由此,人民币汇率浮动并不能解决美中贸易逆差问题。美中贸易逆差主要集中在原料制品、机械与运输设备,以及杂项制品贸易上,造成美中贸易逆差的真正原因是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易耗性产品对美贸易上发挥出比较优势,而美国在高技术产品对华贸易上由于出口管制政策没有发挥出比较优势。政策建议是,美国要想缩减美中贸易逆差,就必须逐步取消在高技术产品贸易上对华出口管制政策。对于中国来说,在鼓励出口的同时,应重视从美进口,采取以出口带动进口,以进口促进出口的贸易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基伟  于中鑫  
根据经典汇率理论解释,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中美贸易逆差会逐步缩减,而中美贸易实践却不是这样。本文利用2005-2010年月度数据对中美贸易逆差和人民币升值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人民币汇率是中美贸易逆差的一个次要的影响因素,不是主要原因。产生中美贸易逆差与人民币升值之间悖论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对中国长期的出口限制,影响了美国企业贸易比较优势的发挥,新国际分工体系下形成的中国加工贸易方式是另一个次要因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潘锡泉  
本文从中国和美国统计的中美贸易差额数据和人民币汇率这一全新的视角对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差额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以及人民币升值能否有效改善贸易收支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基于中国统计的中美贸易差额与人民币汇率并不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而基于美国统计的中美贸易差额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且人民币升值在长期内能够有效改善美中贸易赤字。但进一步的短期误差修正模型表明,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并不能改善美中贸易逆差,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美中贸易逆差。相应的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显示,长期内人民币汇率对改善美中贸易逆差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一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改善贸易收支的理论在我国并不成...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钟武台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汇率变动与贸易收支的关系,进而提出人民币升值与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之间的逻辑悖论关系,然后在汇率不完全传递理论基础上,从市场势力和跨国公司行为、通胀环境、央行货币政策等方面深入剖析人民币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要缓解中美贸易失衡,美国应改善内部经济结构、扩大内需,中国也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严智杰  
文章利用中国1996—2005年的季度数据,对中美双边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的关系采用协整技术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REER与中美贸易收支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短期内美国国内的收入水平和中国国内的收入水平与中美贸易收支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且前者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更大,所以,变更人民币汇率并不是改善美中贸易逆差的有效工具。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峰  
中美自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中美两国已相互成为对彼此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作用的贸易伙伴。美中双边贸易长期逆差的形成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其中统计上的差异是其主要根源。本文以香港转口贸易作为切入点,分析了香港转口贸易对美中贸易统计差异的重要影响,并对统计差异进行了修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殷越男  
近年来,随着美中经贸关系的日益深入,贸易不平衡的状况也愈益显现出来,美中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美国将原因主要归结在中国方面,这是不公正的。本文主要分析了美中贸易逆差背后的美中不合理的产业分工因素,提出美中贸易逆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国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将能耗大、污染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国转移,从而造成美中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所形成的落差的结果。此外,美国高技术产品对华出口限制的结果同样也导致了中美贸易不平衡状况的加剧。对于这一基本事实,美国应有清醒的认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邢予青  Neal Detert  
本文以iPhone为例,来阐明即使那些由美国公司发明的高科技产品,也可能不会增加美国出口,反而会扩大美国贸易逆差。2009年中美iPhone贸易逆差约为19亿美元。空前的全球化、组织良好的全球生产网络、迅速发展的国际分工以及廉价的运输成本,都可能影响跨国公司如Apple公司的经营决策,而这些经营决策可能直接恶化美国的贸易逆差。全球生产网络与高度专业化的生产过程,明显改变了贸易形态: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现在出口iPhone这样的高科技产品,而像美国这样的工业化国家则进口原本由自己发明的高科技产品。此外,传统贸易统计方法无法识别制造业产品价值的跨国分配,极度夸大了被跨国公司作为出口平台的国家与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玉梅  桑百川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中贸易逆差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美中贸易逆差根源在于美国自身的经济结构问题,是国际产业分工深化和美国自身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并非汇率问题,即人民币升值不能解决美中贸易逆差问题。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得出,(1)美国贸易逆差与美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正向的长期均衡关系,两者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说明美国货物贸易逆差的扩大与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有关。(2)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与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存在正向的长期均衡关系,两者同时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即美中贸易逆差随着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增加而不断扩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培源  胡日东  
运用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在商品分类层面研究美中贸易逆差与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内在联系。结果显示:从长期和短期来看,中国制成品的出口都是美中贸易逆差的"因",中国制成品的出口与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之间具有显著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因此美国进入中国的FDI,尤其是进入制造业的FDI越多,美中贸易逆差就越大;美中贸易逆差是结构性的,它不仅不会在短期内消除,而且会随着美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的进一步转移而加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邱斌  唐保庆  孙少勤  
美中贸易逆差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出现以来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以往对此问题的研究视角有汇率论、转口贸易论、美国因素论,以及新近出现的国民贸易统计论等。本文从制造业FDI的投资程度及加工贸易视角出发,就美中贸易逆差问题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并运用VDI生产非一体化指标和VST垂直专业化贸易指标对美中贸易逆差分别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果表明,FDI及其所主导的加工贸易是两国贸易逆差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生产非一体化与垂直专业化贸易对关中贸易逆差具有单向促进作用。如果不改变关中两国在全球生产体系中的角色,两国贸易逆差很可能继续维持甚至逆差幅度会进一步扩大。在此基础上,本文简要给出了相关结论并指出了...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吕博  
一、贸易逆差是美中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1979年中美建交之时,恰逢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当年两国双边贸易的统计基本接近,中方统计为25亿美元,美方统计为24亿美元。到1996年,中方统计为428亿美元,比建交时增加了16.5倍,中方顺差105亿美元;美方统计为635亿美元,比建交时增加了25.8倍,美方逆差395亿美元。美方统计比中方统计多出48.2%。再经过十年的发展,中美贸易又跨上一个新台阶,2006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锦锋  
随着中美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人民币汇率问题逐渐成为中美贸易中的一个敏感话题。文章从中美贸易逆差现状入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对中美贸易逆差的影响,认为现行人民币汇率并不是激化中美贸易逆差的重要因素,现行人民币汇率符合两国的利益要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志龙  
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扩大,人民币贸易结算规模迅速增加,但随之也出现了进口和出口人民币结算较严重的失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