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08)
2023(5006)
2022(4284)
2021(3914)
2020(3112)
2019(6863)
2018(6905)
2017(12874)
2016(6533)
2015(7104)
2014(6524)
2013(6132)
2012(5280)
2011(4811)
2010(4720)
2009(4531)
2008(4112)
2007(3490)
2006(3007)
2005(2667)
作者
(15554)
(13086)
(12817)
(12245)
(8275)
(6159)
(5975)
(4915)
(4807)
(4477)
(4311)
(4285)
(4009)
(3991)
(3912)
(3904)
(3890)
(3848)
(3828)
(3740)
(3139)
(3103)
(3020)
(2923)
(2913)
(2855)
(2831)
(2830)
(2545)
(2516)
学科
(22478)
经济(22464)
(17600)
贸易(17591)
(17091)
管理(14478)
(12083)
方法(10435)
(9993)
企业(9993)
数学(8608)
数学方法(8521)
(6321)
关系(6143)
(5960)
中国(5787)
(5398)
出口(5396)
出口贸易(5396)
业经(5269)
理论(5086)
(4777)
地方(4574)
国际(4094)
(3896)
银行(3895)
(3857)
(3775)
金融(3774)
(3750)
机构
学院(84086)
大学(80162)
(38180)
经济(37501)
管理(28341)
研究(26867)
理学(24151)
理学院(23950)
管理学(23472)
管理学院(23353)
中国(22152)
(16113)
(15357)
科学(14173)
财经(13092)
中心(12921)
(12510)
经济学(12468)
(11876)
(11728)
经济学院(11464)
(11330)
研究所(11252)
(10566)
师范(10477)
(10106)
(10073)
(9838)
业大(9796)
财经大学(9702)
基金
项目(54539)
研究(42892)
科学(42432)
基金(38869)
(32967)
国家(32737)
科学基金(27815)
社会(27309)
社会科(26047)
社会科学(26043)
(21504)
基金项目(19892)
教育(19829)
编号(18662)
(17470)
自然(16479)
资助(16147)
自然科(16099)
自然科学(16096)
自然科学基金(15764)
成果(14454)
课题(12569)
重点(12460)
(12286)
(11829)
(11823)
(11487)
项目编号(11436)
(11387)
国家社会(11296)
期刊
(41072)
经济(41072)
研究(25740)
中国(13064)
(11788)
金融(11788)
(11732)
(11508)
国际(11126)
管理(9886)
学报(9876)
(9756)
经济研究(9149)
科学(8856)
教育(8469)
业经(8411)
大学(7819)
学学(7501)
农业(7178)
问题(6413)
技术(6077)
商业(5978)
(5933)
贸易(5933)
财经(5902)
世界(5309)
(5167)
国际贸易(5111)
经贸(4506)
商业经济(3957)
共检索到126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邵春玲  
较小的进出口价格需求弹性与特殊的加工贸易型为主的外贸结构使得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收支影响不大,相关的实证文献的研究也证实这一结论。而我国劳动力等要素的低价格形成的比较优势,国际产业布局转移形成的“迁移效应”,内外储蓄率的巨大差异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了人民币升值背景下贸易顺差的大幅上升。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周江银  
人民币升值趋势下我国巨额的贸易顺差是国际产业转移形成的"迁移效应"、世界市场对中国产品需求大量增加、中国劳动力等要素的低价格形成的比较优势以及中国高储蓄率低消费率等深层次根源的结果,人民币小幅升值难阻贸易顺差扩大态势,但2008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及全球经济增长减速而影响中国出口,加上汇率和政策调控等因素,外贸顺差增速有望放缓。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范言慧  潘慧峰  李哲  
本文对人民币升值预期与贸易差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认为,本币升值预期会对实际汇率(对贸易差额)的影响产生抑制作用,并刺激出口扩大和进口延迟。这表明消除贸易顺差也需要降低人们对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外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舆论压力可能在实际中会产生逆反的效果,即靠人民币升值不但不能解决中国贸易顺差(其他国家的逆差)的问题,持续施压反而会在短期内扩大顺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村璞  何静  王建喜  
本文使用非线性平滑转换模型研究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在样本时期内非线性模型能更好地拟合两者的动态关系,在非线性条件下,当期人民币升值将会使贸易顺差增加,前两期人民币升值将会导致当期贸易顺差减少,人民币升值对贸易顺差的影响表现出很强的非线性门限特征。人民币汇率对贸易差额影响的时间路径像是一个"倒J-曲线"。2000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虽然一直在发挥着降低贸易顺差的作用,但是,人民币汇率不是贸易顺差形成的主要原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宏新  刘长庚  
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呈“负相关”的“贸易顺差悖论”并不存在。凯恩斯主义模型只适用于需求约束型经济形态,而不适用于供给约束型经济。同时,二者正相关的结论也并不能作为当前继续推行出口导向型贸易发展战略的依据,宏观经济背景的根本性变化要求制定新的贸易战略与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锋  
目前,全球最典型的贸易顺差国是中国和德国,中国主要体现为对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的顺差,而德国主要体现为对欧元区内部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国家的顺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梅恋  
本币升值是削减我国贸易顺差的一项措施。但是,在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同时存在且加工贸易占比更大的情况下,本币升值对削减顺差的作用将大大被削弱。本文探讨了在多种贸易方式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本币升值对进出口的影响机制,证明了本币升值对不同贸易方式的影响程度不同并指出要有效削减贸易顺差必须特别采取针对加工贸易的措施。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马丹  汤棠  
本文采用汇改后中国对6个主要经济区域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的确导致了中国贸易收支的恶化,但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并不是影响我国贸易收支的唯一变量,中国的实际收入增加也会导致我国贸易收支恶化,中国实际GDP上升1%导致中国贸易顺差减少0.0835%;贸易伙伴国实际收入的增加则会改善我国贸易收支,贸易伙伴国GDP上升1%导致中国贸易顺差增加0.138%。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飞雪  寇玲  
本文综合运用ADF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Johansen检验、VEC模型、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分别截取1982-2007年间中国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增额年度流量指标和2005年7月-2008年9月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中国贸易顺差月度流量指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中国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增额互为因果;(2)中国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增额之间存在协整关系;(3)中国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增额之间的相关系数为正,且相关系数变化图大致呈‘U’字形;(4)USD/RMB与中国贸易顺差之间存在协整关系;(5)USD/RMB与中国贸易顺差无因果关系;(6)USD/RMB与中国贸易顺差之间的相关系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细芳  叶全良  
本文利用2005年8月至2008年2月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中美贸易顺差进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二者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并运用历史路径法则,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日经贸关系为参照,探析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和实质,继而对我国外贸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胜  陈继勇  吴宏  
针对中美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的问题,本文通过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人民币升值在短期难以对中美贸易顺差产生调节作用,从长期影响而言,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作用也不大。此外,中美贸易顺差在短期还是主要取决于当前贸易收支的现实情况,而中长期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因此,人民币升值不会缓解美国巨大的贸易逆差,而且即使美国贸易收支出现改善也不会对美国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裴长洪  郑文  
贸易顺差会导致汇率升值,这是许多人从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得到的认识。近年来西方政界与学术界屡屡以中国贸易顺差为由要挟人民币升值。本文以1975年至2005年世界主要的46个经济体的贸易收支、外汇储备、实际有效汇率数据为基础,以格兰杰因果检验为基本方法,进行了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大样本检验,获得如下结论:贸易收支不能单独决定汇率水平。本文同时对均衡汇率理论及应用进行了述评,指出在中国现行体制下,按照西方均衡汇率实证模型测算人民币均衡汇率存在困难,其测算结果并不可靠。还指出:中国贸易顺差将长期持续,任何外国强权都没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彬  
本文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从经济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角度研究了人民币均衡汇率和汇率失衡程度。结果显示,人民币在2005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失衡趋势逐步缩小,近期汇率已接近均衡,未来大幅升值的可能性不大。本文进一步考察了汇率失衡与我国贸易顺差之间的关系,认为2005年以来的人民币持续升值已使得当前汇率对贸易顺差的贡献度大幅减弱,未来贸易部门的优化调整应更多着眼于贸易领域中结构性问题的有效解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秋菊  
中国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一直缺乏竞争力,论文基于农产品贸易顺差、农产品对外贸易依存度和中国农产品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等,从数量关系的角度分析了2005年之后中国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地位的变化。并采用实证模型具体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农产品贸易进出口额的影响方向及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具有正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国华  常鑫鑫  
在传统理论中,本币升值会导致净出口减少。但是,自2005年以来,伴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中美贸易顺差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幅上升,由此产生了所谓的"中美贸易顺差之谜"。本文借鉴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Redux模型,在动态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下分析美元本位对中美贸易顺差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和经验检验发现,美元本位是导致"中美贸易顺差之谜"的重要原因。美元本位的作用越强,汇率的传递效应越弱,汇率变动对经常项目的影响越小。在汇率传递的不对称影响下,美元本位可能导致汇率对经常项目影响的逆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