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98)
2023(8556)
2022(7129)
2021(6603)
2020(5327)
2019(11856)
2018(11505)
2017(21984)
2016(12017)
2015(12867)
2014(12591)
2013(12276)
2012(11352)
2011(10283)
2010(10234)
2009(9348)
2008(9175)
2007(8198)
2006(7277)
2005(6264)
作者
(35062)
(29231)
(28971)
(27629)
(18674)
(14104)
(13093)
(11346)
(11075)
(10343)
(9966)
(9512)
(9376)
(9184)
(9120)
(9014)
(8900)
(8793)
(8468)
(8444)
(7439)
(7090)
(7074)
(6775)
(6713)
(6505)
(6483)
(6403)
(5823)
(5809)
学科
(43984)
经济(43935)
管理(34943)
(33735)
(26271)
企业(26271)
方法(18707)
数学(16927)
数学方法(16739)
(14185)
(13102)
中国(12211)
(11941)
贸易(11937)
(11707)
业经(9941)
农业(9417)
(9249)
(9051)
(8395)
地方(8267)
(8094)
银行(8063)
(7665)
(7651)
财务(7651)
财务管理(7641)
环境(7448)
技术(7383)
企业财务(7267)
机构
学院(166297)
大学(165633)
(72114)
经济(70705)
管理(64739)
研究(57800)
理学(55902)
理学院(55336)
管理学(54475)
管理学院(54191)
中国(45116)
科学(34959)
(33506)
(33072)
(32825)
(29231)
业大(27485)
中心(26777)
研究所(26713)
农业(26295)
财经(25765)
(24862)
(23533)
经济学(21928)
(21071)
北京(20722)
经济学院(19939)
(19931)
师范(19631)
(19590)
基金
项目(114192)
科学(89635)
基金(83936)
研究(79928)
(75006)
国家(74344)
科学基金(63021)
社会(52197)
社会科(49684)
社会科学(49673)
基金项目(44127)
(44006)
自然(41732)
自然科(40794)
自然科学(40779)
自然科学基金(40087)
(37885)
教育(36305)
资助(33987)
编号(30968)
重点(25712)
(25326)
(24424)
成果(24325)
(24108)
创新(22523)
科研(22121)
国家社会(21896)
课题(21606)
计划(21577)
期刊
(77989)
经济(77989)
研究(48459)
中国(30699)
(29488)
学报(29190)
科学(25477)
(23988)
管理(22759)
大学(21807)
学学(20871)
(20321)
金融(20321)
农业(19649)
教育(14629)
经济研究(13374)
业经(13019)
财经(12505)
技术(12280)
(10716)
国际(10696)
(10308)
(10235)
问题(10140)
(8368)
科技(8149)
商业(8041)
技术经济(7759)
业大(7637)
世界(7342)
共检索到247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吴小刚  黄有亮  
人民币升值,给我国的国际工程总承包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在工程成本、融资成本、投标及利润率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的国际工程总承包企业在应对人民币升值的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邹莘  
自2005年7月实行汇改以来,人民币一直保持小幅上升的趋势。人民币的稳步增值,无疑提高了国际贸易的相对价格,削弱了我国商品的竞争力。我国的企业只有不断推进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性能、技术含量和服务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饶华春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即日升值2%。2006年11月28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7.83,人民币升值3.47%。人民币持续升值必然对我国外贸企业带来影响。其影响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释放:一是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改变企业的资产、负债、收入、成本等账面价值,通过外汇折算差异影响其经营业绩;二是因人民币升值所导致的产品结构和技术的提升将在长期内重新赋予企业不同的成长速度,并使不同行业的企业业绩出现分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玉苓  
<正>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能有效满足对外承包企业强烈的跨境结算需求,提升企业跨境经营综合竞争力,为地区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提供强有力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是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我国贸易投资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指导支持下,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以下简称北京市分行)依托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以下简称“两区”建设),
关键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饶璐  徐佩秋  
人民币升值在增强人民币的支付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贸易条件、提高中国经济国际地位、缓解贸易矛盾、加大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度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但同时也会对出口、吸引外资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应从积累外汇知识、培养外汇人才、定位产业结构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应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赫连志巍  高洁  
人民币升值在成本、进出口、吸引外资等方面对我国机床行业造成一定影响,对这些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出相应对策将有利于我国机床企业积极防范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风险。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启明  
一、回顾——中国承包商 与世界承包市场 我国的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和不断开拓,在竞争激烈的国际承包市场上已创出了信誉,占领了一定的市场,承包业务也从起始的单纯提供劳务或接受外国总包商的分包任务发展到“交钥匙”等方式的独立承包、合作承包和多种跨国经营,可对外提供包括咨询、勘察、设计、施工、安装、维修、培训与管理等系列劳务服务,服务行业已遍及从建筑到高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据统计,截止1991年底,我国120多家对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秀梅  肖庆宪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很多,如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利率等,而各国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汇率的变动。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21日决定人民币升值2%,并宣布对汇率制度进行改革。本文利用干预分析模型研究这一举措对外汇市场的影响,并利用市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龚秀国   王琳  
对外承包工程是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导形式。以2011-2020年中国开展对外承包工程的东道国(地区)为研究样本,测度了人民币在154个样本经济体的货币锚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探究对外承包工程对人民币货币锚效应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显示,人民币已成为41个经济体的货币锚,涵盖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中国对样本经济体开展工程承包有利于该经济体选择锚定人民币,但对于人民币已发挥货币锚效应的经济体,对其开展工程承包并不能显著促进其锚定人民币的权重;对外承包工程对人民币货币锚效应的影响在不同国家存在差异,相较于发达经济体,这种促进效应在发展中经济体表现得更为显著;技术创新水平在对外工程承包对人民币货币锚效应的影响中存在调节效应;从影响机制看,对外承包工程对人民币货币锚效应的积极影响通过贸易促进效应和网络外部效应发挥作用。在全球货币格局加快重塑的背景下,本文为提升人民币货币锚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敌  余斌  徐加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史雪娜  肖瑶  
中国目前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上升期,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物价变动极容易影响我国的市场稳定和物价变化。中央政府和相关经济学家需要针对当前出现的汇率变动引发的人民币升值现象及时分析、未雨绸缪,从而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避免或减少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由朝克图独著的《人民币汇率升值对物价和资产价格影响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一书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个角度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景龙  
一、人民币汇率升值对经济的压力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经济稳定快速增长,“中国经济威胁论”不断发展。最新一拨的“中国威胁论”,是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复苏面临重重难题,而中国经济贸易表现良好的背景下出现的。近两年来,一些国家经济陷入衰退,而且复苏遥遥无期。为了转移矛盾,一些国家的决策者和企业经营者极力喧染或随声附和“中国威胁论”;有的人则出于心理不平衡,对中国经济的良好表现怀有敌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