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39)
- 2023(11429)
- 2022(9633)
- 2021(8549)
- 2020(7349)
- 2019(16714)
- 2018(16198)
- 2017(31151)
- 2016(17107)
- 2015(19095)
- 2014(18985)
- 2013(19056)
- 2012(18018)
- 2011(16636)
- 2010(16761)
- 2009(15730)
- 2008(15452)
- 2007(14049)
- 2006(12316)
- 2005(11220)
- 学科
- 济(92674)
- 经济(92598)
- 管理(47046)
- 业(43326)
- 方法(37134)
- 企(34092)
- 企业(34092)
- 数学(33360)
- 数学方法(33149)
- 地方(20144)
- 农(19653)
- 中国(19610)
- 学(18811)
- 财(18424)
- 业经(16552)
- 贸(15079)
- 贸易(15075)
- 易(14589)
- 制(13782)
- 农业(13414)
- 地方经济(13349)
- 环境(12360)
- 融(12118)
- 金融(12116)
- 银(12023)
- 银行(11972)
- 行(11395)
- 和(11370)
- 务(10970)
- 财务(10955)
- 机构
- 大学(260539)
- 学院(258800)
- 济(118837)
- 经济(116631)
- 管理(95385)
- 研究(93381)
- 理学(82464)
- 理学院(81496)
- 管理学(80159)
- 管理学院(79698)
- 中国(70468)
- 科学(57938)
- 京(53680)
- 农(51244)
- 财(50499)
- 所(49117)
- 研究所(45046)
- 业大(42612)
- 中心(42384)
- 财经(41015)
- 农业(40923)
- 经济学(38613)
- 江(38286)
- 经(37223)
- 经济学院(34850)
- 北京(33461)
- 院(32250)
- 范(31766)
- 师范(31326)
- 财经大学(30343)
- 基金
- 项目(172028)
- 科学(134028)
- 基金(126206)
- 研究(117892)
- 家(112609)
- 国家(111699)
- 科学基金(93791)
- 社会(77829)
- 社会科(73871)
- 社会科学(73844)
- 基金项目(67189)
- 省(66788)
- 自然(61371)
- 自然科(59964)
- 自然科学(59939)
- 自然科学基金(58912)
- 划(56667)
- 教育(53062)
- 资助(51585)
- 编号(44812)
- 重点(39306)
- 部(38108)
- 发(37888)
- 成果(35603)
- 创(35366)
- 科研(33735)
- 计划(33275)
- 创新(33259)
- 国家社会(32962)
- 教育部(32229)
共检索到380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继峰 张亚雄 潘文卿
本文利用国家信息中心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SIC-GE)定量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实体经济的短期影响。为了比较一次性升值和阶梯性升值政策影响的差异,对两种升值方式,一种是假设2010年人民币一次升值3%;另一种方式是阶梯性升值,假设从2010到2012年,每年升值1%的影响分别进行了测算分析。结果表明,一次升值3%会使2010年我国出口相比基准情景下降4.08%,GDP减少0.27%,就业下降0.52%,CPI下降1.17%。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宗义 刘亦文
通过利用动态CGE模型-MCHUGE模型仿真研究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可以看出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出现了一定程度经济紊乱和就业恶化。7年内,中国的实际GDP保持持续降低,但降低幅度呈现逐渐减弱的态势。实际消费、政府支出、净出口、实际工资、总的就业水平均有所下降,特别是居民实际消费和政府支出的下降,极大地带动了GDP的下降;此外,中国的贸易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居民消费指数下降。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CGE MCHUGE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魏巍贤
本文通过建立中国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定量研究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实际GDP增长的影响不是线性变化的,对进出口影响的模拟结果与直观判断一致;人民币升值对就业不利,但下降幅度也是随着升值幅度的上升而提高。升值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不同,会加大城乡差距。人民币升值对不同部门的影响不同,受冲击较大的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我们的基本判断是,人民币的大幅度升值对中国经济整体不利,而小幅度的升值的影响甚微。因此,既要避免大幅度的升值,又可适当地扩大汇率的浮动范围,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中国经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曦 冯文光
针对我国汇率和利率制度的特殊安排,本文首先建立一般均衡理论模型以体现我国特定的经济结构。我们证明,在外生变量的约束下,我国存在一个产出、价格、货币供给、出口和进口相互作用的一般均衡系统。本文以理论模型作为指导,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以估计系统的动态调节特征。最后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宏观经济的动态影响。结论是:升值对国际贸易的作用过程呈现"J曲线"效应;升值减少了内生货币发行并确有助于抑制价格水平;升值在短期内降低了总产出,但长期内则稍有助于产出增长;升值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持久性。本文还阐述了升值动态作用的经济学机理,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嫄
自2003年底以来,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人民币升值2%,放弃钉住美元,采用了参考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制度,但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冲击作用一直存在争论。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影响人民币升值的国内外因素进行分析,并研究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冲击效应的强度和影响期限。通过汇率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和脉冲效应分析,本文发现,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消费的冲击是长期的,而对国民收入和投资的影响是中期的,对M1具有正向冲击,对M2在当期具有正向冲击,之后便为负向冲击。另外,人民币升值对进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出口有微弱的倒V型的正向冲击作用。尽管从国内...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宏观经济 冲击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森 郑建明
文章运用1994~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固定资产投资、海外净资产和政府支出季度数据,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短期产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负面影响,人民币升值具有很强的经济紧缩效应,而海外净资产、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正面影响。当前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关键在于运用综合手段,政府不仅要适度抑制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与速度,而且需要增加政府公共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发挥其乘数效应,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实际有效汇率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白瑜 陈湛云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问题的争论 ,对影响人民币升值的因素进行剖析。指出人民币升值的信号是失真的 ,我国经济体制中有四个决定人民币价值的潜在因素。通过对四个潜在因素进行分析 ,发现在没有解决贸易结构、出口政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FDI)政策等宏观经济体制存在的问题前 ,人民币升值是毫无意义的。最后文章提出了适用于近期和中期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 升值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安
笔者采用SVAR方法实证1995年1月至2011年2月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并论证了汇率冲击的动态传导机制,得出了如下结论:人民币升值总体上不利于净出口和实际产出的增长,并导致在近期和将来货币供应量的不断增长,人民币的升值总体上有利于控制通货膨胀。
关键词:
汇率波动 SVAR 经济运行 实证分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姜波克 傅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何新华 吴海英 刘仕国
本文借助于结构型宏观经济季度模型就人民币升值将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模型给出的模拟结果与经济理论相吻合 ,人民币升值将会产生的 J曲线效应清晰可见 ,升值将带来的通货收缩压力也得到体现。政策模拟结果表明 ,为减小人民币升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渐进式升值优于瞬间大幅调整。不过 ,即使人民币升值 1 5 %,从长期看也不会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严重危害 ,因为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稳定 ,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大的负面影响仅发生在最初一两年内
关键词:
汇率调整 宏观经济 经济模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辉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我国香港CNH市场建立起来后,香港地区已成为重要的离岸人民币市场,该市场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日益凸显。基于一般均衡分析的框架,通过分析利率、货币需求以及实体经济产出之间的关系后发现,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存在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的正面影响相对较多,其负面冲击相对可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傅红娟
本文从影响汇率变动因素的角度出发 ,着重探讨在不完全资本流动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对一国汇率变动的作用 ,进而对人民币走势作一利弊分析 ,指出人民币走向国际可自由兑换货币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汇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国祥 杨振建 郑雯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汇率指数编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民币汇率指数编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设计了一套能全方位多角度反映我国在不同市场特征下进出口竞争力状况的包含人民币发达市场汇率指数、人民币新兴市场汇率指数和人民币全市场汇率指数的指数体系编制方案。具体编制时,本文首次引入"第三方市场效应",以全面反映我国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竞争关系,并首次使用"除数修正法",对指数因成分货币或权重调整引起的非汇率价格因素变动进行修正,以保证指数的连续性。最后,用交叉谱分析实证发现,相对于其他人民币汇率指数,本文编制的人民币汇率指数与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之间联动更为紧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耿伟
本文在对人民币汇率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协整检验方法考察了1992年1季度~2003年1季度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所有估计系数的符号与建模时设定的符号相一致,并且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所考察的各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惟一的长期均衡关系。这种长期均衡关系的存在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考察期间内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和变化是适应中国宏观经济内外平衡需要的。
关键词:
人民币实际汇率 宏观经济变量 实证分析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冯涛 张蕾
本文通过对当前新一轮宏观经济波动特征的分析,发现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度的日益提高,汇率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运行已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目前中国国际收支顺差过大、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已成为加剧宏观经济过热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调整名义汇率来解决顺差过大的思路受制于价格总水平调整幅度的局限,因为在影响我国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因素中,劳动力价格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悬殊过大既是影响商品价格水平的一个主导性因素又是一个长期性因素,在短期内不可能大幅度的缩小这一差距。由此,决定了目前不可能采取对人民币汇率水平大幅升值的办法来解决国际收支失衡和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问题。解决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和汇率水平向真实汇率回归问...
关键词:
国际收支失衡 汇率政策 结构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