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23)
- 2023(4701)
- 2022(4018)
- 2021(3754)
- 2020(3152)
- 2019(7140)
- 2018(7081)
- 2017(14128)
- 2016(7649)
- 2015(8654)
- 2014(8544)
- 2013(8536)
- 2012(8236)
- 2011(7584)
- 2010(8112)
- 2009(7481)
- 2008(7375)
- 2007(6781)
- 2006(6279)
- 2005(5859)
- 学科
- 济(29997)
- 经济(29962)
- 业(23492)
- 管理(22950)
- 企(19726)
- 企业(19726)
- 方法(10490)
- 策(9846)
- 农(9276)
- 贸(9151)
- 贸易(9146)
- 中国(9030)
- 财(9015)
- 易(9004)
- 数学(8516)
- 数学方法(8368)
- 制(7293)
- 融(7132)
- 金融(7132)
- 银(7071)
- 银行(7071)
- 业经(7024)
- 行(6835)
- 地方(6799)
- 及其(5831)
- 农业(5813)
- 政策(5714)
- 理论(5389)
- 划(5352)
- 税(5292)
- 机构
- 学院(108671)
- 大学(107075)
- 济(51007)
- 经济(49857)
- 管理(42317)
- 研究(40160)
- 理学(35011)
- 理学院(34660)
- 管理学(34306)
- 管理学院(34066)
- 中国(33865)
- 财(25623)
- 京(22617)
- 科学(19851)
- 所(19596)
- 财经(19034)
- 中心(18563)
- 江(17489)
- 研究所(17251)
- 经(17244)
- 经济学(15001)
- 北京(14872)
- 院(14556)
- 范(14091)
- 州(14081)
- 师范(14032)
- 财经大学(13926)
- 农(13519)
- 经济学院(13439)
- 银(13149)
- 基金
- 项目(62202)
- 研究(50326)
- 科学(49486)
- 基金(44902)
- 家(37482)
- 国家(37149)
- 科学基金(31846)
- 社会(31662)
- 社会科(30150)
- 社会科学(30145)
- 教育(23055)
- 省(22847)
- 基金项目(22180)
- 编号(21463)
- 划(19790)
- 资助(19506)
- 成果(19272)
- 自然(18783)
- 自然科(18334)
- 自然科学(18330)
- 自然科学基金(18026)
- 课题(15447)
- 部(14662)
- 发(14199)
- 性(14193)
- 重点(13904)
- 策(13346)
- 项目编号(13172)
- 教育部(12982)
- 创(12848)
共检索到183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斌 王海明
在美国国内经济增长低迷、结构性失业压力加重、中期选举临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再次升温。此时正值发达国家国内经济环境更困难,政治压力更大,中国面临的选择空间也相对较小之际,所以较之以往,此次所面临的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不同寻常。本文将在着重介绍有关人民币汇率的强硬派和中间派观点及其应对中国的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人民币升值国际压力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升值 国际压力 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炎
1.坚持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自主性,相机抉择人民币升值幅度。中国的汇率改革始终要坚持以我为主的自主性原则,无须屈服于外界压力。面对人民币汇率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都可能面临外部压力的情况,中国应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亦君
随着国际收支顺差的增加,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本文认为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本途径是调整国际收支结构,缩小国际收支顺差,其调整策略是:抑制货物贸易顺差的进一步缩小,同时扩大对外直接投资以缩小金融与资本账户顺差,实现经常帐户盈余而资本与金融帐户赤字的国际收支平衡。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国际收支顺差 结构调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建宁
由于中国长期享有贸易顺差以及外资的大量流入,人民币目前的确存在着升值压力,因此一些国家,尤其是日美为了本国的利益借机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日渐升温。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文章较全面地通过分析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并结合国际上的不同争论得出结论认为:人民币当前不宜贸然升值;同时进一步提出了缓解升值压力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贸易顺差 外资流入 人民币升值 汇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天龙
前不久,美国130名国会议员联名写信呼吁奥巴马政府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一些国际组织也建议人民币汇率更加灵活。新一轮要求人民升值的压力已经形成。事实上,人民币升值无助于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和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升值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大风险,并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威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凤武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国际贸易盈余、外国直接投资、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并小幅升值后,世界主要国家依然对人民币施压,纷纷要求人民币继续且大幅升值,以达到维护本国产业和经济利益的目的。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并非有利无弊,而且日元升值的风险也提供了前车之鉴。应对人民币大幅升值压力的策略应放在加强对外宣传、尽可能避免贸易战、放宽外汇管制和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上。
关键词:
人民币 升值 对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圣明 赵瑾
近期 ,日美联手在国际上掀起了迫使人民币升值的浪潮。 2 0 0 3年 2月 ,日本在西方七国财长会议上提出了迫使人民币升值的“广场协议”提案。针对发达国家迫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作者提出了不同看法和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措施。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经济增长 贸易统计误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长湧
迄今为止,美国是施压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力量,国会、政府和利益集团是施压人民币汇率的三驾马车,但他们对待人民币汇率的态度和施压人民币汇率的方式差别较明显。总体看,美国对人民币汇率的压力形式大于实质。解决中美贸易顺差只是美国施压人民币汇率的表面意图,将中国打造为第二个日本、冲击中国制造业发展、争取国内利益集团政治支持和与中国进行其他利益交换,才是其实际目的。美国指责人民币汇率的三条主要依据:汇率操纵、出口补贴和出口倾销,在IMF和WTO框架下缺乏合法性。未来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施压可能采取三大类、六小种方式,但无论哪一种方式,其效果都不会显著。应对美国对人民币的压力,自主设定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时间表和路径...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应对策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益星 姬孟丹
当前,人民币单边升值的态势再度引发市场对人民币走势的担忧和质疑,尤其是出口企业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刚刚结束的广交会透出的信息是,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订单普遍下滑,尤其是对日本和东盟的成交额同比分别下降了12.6%和6.5%,对欧盟和美国的成交额同比分别下降4.9%和0.5%。在这种背景下,出口企业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丽红
2010年6月19日,中国央行宣布,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这一表态意味着,因国际金融危机中断近2年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经悄然重启。虽然全球领导人一致赞扬中国央行汇改计划,但是,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压力,不仅大大削弱了我国出口企业的全球竞争优势,还极大程度地挤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童元松
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崛起的重大标志之一,也是我国融入国际社会并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国家工具。人民币国际化使我国可以降低对美元的依赖,降低国际贸易的成本,提升金融体系的效率,并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也为提升全球经济体系的稳定性做出贡献。近年来其进展巨大,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2010—2012年中国年度贸易总额中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部分占比由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贺小勇
表面看,美中人民币汇率争端与当年美日汇率争端同出一辙,都是因为两国存在长期贸易顺差所致,但深入分析,就会发现美国对中国汇率压力要远远小于当年其对日本的压力。这是因为,中美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入世承诺为缓解中美贸易不平衡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保障;中国在汇率政策上享有更大的自主权等。日元升值后由于日本内外经济政策处置失当导致其长期经济衰退,中国应吸取其教训,对于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除在国际法层面提出抗辩外,还要从经济结构、发展模式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减缓相应压力。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国际压力 日元升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莹 梁志坚
近年来,受国内国际综合因素的影响,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越来越大。这一趋势对中国经济及相关企业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有必要分析人民币升值对生产企业的影响,进而探索出各类生产企业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人民币 升值 生产企业 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新平
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不仅使我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摩擦日益增多,而且也造成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扩大的局面。我们认为导致上述问题的部分根源则存在于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经济体制性之中,如,经济的持续增长过度依赖外需的拉动,内需不振,尤其是消费严重不足,是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依目前国内经济形势分析,利用货币政策的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