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46)
- 2023(18488)
- 2022(15869)
- 2021(14549)
- 2020(12399)
- 2019(28138)
- 2018(27830)
- 2017(53828)
- 2016(29881)
- 2015(33417)
- 2014(33575)
- 2013(32982)
- 2012(31148)
- 2011(28255)
- 2010(28611)
- 2009(26884)
- 2008(26776)
- 2007(24616)
- 2006(21797)
- 2005(20020)
- 学科
- 济(115333)
- 经济(115175)
- 管理(88310)
- 业(83356)
- 企(67997)
- 企业(67997)
- 方法(50736)
- 数学(44387)
- 数学方法(43843)
- 财(35958)
- 农(33754)
- 中国(33396)
- 制(29905)
- 学(27222)
- 业经(25888)
- 贸(23564)
- 贸易(23553)
- 易(22950)
- 银(22584)
- 银行(22501)
- 务(21608)
- 农业(21579)
- 财务(21551)
- 财务管理(21495)
- 行(21486)
- 地方(21354)
- 融(20572)
- 金融(20564)
- 企业财务(20421)
- 体(20211)
- 机构
- 大学(436822)
- 学院(434891)
- 济(176197)
- 经济(172290)
- 管理(159079)
- 研究(154012)
- 理学(135872)
- 理学院(134266)
- 管理学(131739)
- 管理学院(130957)
- 中国(117728)
- 科学(96817)
- 京(93462)
- 财(87194)
- 农(84966)
- 所(81442)
- 研究所(73771)
- 中心(70100)
- 业大(69928)
- 江(68002)
- 财经(67693)
- 农业(67422)
- 经(61315)
- 北京(58992)
- 范(55777)
- 院(55220)
- 师范(54990)
- 经济学(54426)
- 州(53487)
- 财经大学(50081)
- 基金
- 项目(285190)
- 科学(221835)
- 基金(205766)
- 研究(201370)
- 家(183463)
- 国家(181949)
- 科学基金(152433)
- 社会(126285)
- 社会科(119636)
- 社会科学(119597)
- 省(111804)
- 基金项目(107758)
- 自然(100563)
- 自然科(98222)
- 自然科学(98188)
- 自然科学基金(96495)
- 划(95629)
- 教育(93630)
- 资助(85565)
- 编号(80337)
- 成果(67245)
- 重点(65641)
- 部(63247)
- 发(60774)
- 创(58604)
- 课题(57497)
- 科研(55250)
- 创新(54989)
- 计划(54228)
- 教育部(53172)
- 期刊
- 济(196021)
- 经济(196021)
- 研究(129705)
- 中国(89883)
- 学报(79537)
- 农(76896)
- 财(69016)
- 科学(68598)
- 管理(59342)
- 大学(58885)
- 学学(55834)
- 农业(51026)
- 教育(47025)
- 融(46031)
- 金融(46031)
- 技术(35710)
- 财经(34467)
- 经济研究(32278)
- 业经(31645)
- 经(29644)
- 业(26691)
- 问题(26159)
- 版(22949)
- 贸(22339)
- 业大(20557)
- 技术经济(20470)
- 理论(20157)
- 科技(20124)
- 统计(19985)
- 国际(19386)
共检索到660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光溪 徐凯
我国人民币近几年面临源自国际社会的升值压力,其大的积极方面的原因是中国经济连续数年的高速增长,准确地讲是外向型经济的持续单向发展,而直接的导火线是美元进入贬值周期和中国对主要大国存在持续巨额贸易顺差,其深层原因则是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远快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进而透视出观念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光溪 徐凯 高洁
人民币目前巨大的升值压力具有很高的“虚拟性”,即存在严重的“升值泡沫”。这种虚拟性根源于政策、体制等因素背离经济基本面,即观念滞后和政策体制因素的过度干预扭曲了市场机理和竞争法则,造成了粗放型贸易畸形增长和粗浅加工产业外资的大量流入,形成表面上外汇严重供大于求,国际收支双顺差与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对形成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压力的虚拟性有很强的放大效应。因此,要调整贸易发展战略与增长方式,转变出口比进口好、可贸易品生产越多越好、进口高技术产品此进口初级产品好等观念和做法。建议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坚定不移地推行以内需为基点的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国战略,创造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从外汇供求源头...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克
通过构建含有升值压力的宏观开放经济模型,本文研究了不同汇率体制下升值压力对经济的影响。分析表明,在两种体制下,升值压力都会导致实际汇率升值和利率下降。但是,固定汇率体制下的经济倾向于出现过热,而浮动汇率体制下的经济则容易出现收缩。实证结果证实了上述分析。2000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压力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中美通货膨胀率之差就会上升0.41个百分点。本文也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日元升值压力的来源。结果显示,美国经济增长加速和美日贸易项目恶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日元的升值压力。而当美国经济陷入内外部失衡时,日元的升值压力则会大幅上升。具体来说,日元的升值压力指数将会上升2.6%,日本干预外汇市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汤玉刚
本文从中国经济实际竞争力"虚实转换"的视角考察了"双顺差"造成的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虚"与"实"。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国内体制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都应以增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竞争力为目标。基于我国当前的非均衡经济发展特征,有管理的渐进汇率升值是平稳推进我国中短期开放政策调整与中长期国内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战略性选择。
关键词:
双顺差 升值 实际竞争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凤武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国际贸易盈余、外国直接投资、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并小幅升值后,世界主要国家依然对人民币施压,纷纷要求人民币继续且大幅升值,以达到维护本国产业和经济利益的目的。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并非有利无弊,而且日元升值的风险也提供了前车之鉴。应对人民币大幅升值压力的策略应放在加强对外宣传、尽可能避免贸易战、放宽外汇管制和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上。
关键词:
人民币 升值 对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栾文莲
人民币升值压力来自国内外:国内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国际收支不平衡,贸易与资本双顺差等。经济运行与结构不平衡,对外部的依赖,以及劳动力成本优势是其深层次的原因。应运用汇率杠杆调节经济结构与运行的不平衡,采取措施使外贸外资政策服务于改善经济结构,缩小我国劳动工资成本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并化解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升值压力 化解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光溪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天龙
前不久,美国130名国会议员联名写信呼吁奥巴马政府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一些国际组织也建议人民币汇率更加灵活。新一轮要求人民升值的压力已经形成。事实上,人民币升值无助于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和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升值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大风险,并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威胁。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贺小勇
表面看,美中人民币汇率争端与当年美日汇率争端同出一辙,都是因为两国存在长期贸易顺差所致,但深入分析,就会发现美国对中国汇率压力要远远小于当年其对日本的压力。这是因为,中美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入世承诺为缓解中美贸易不平衡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保障;中国在汇率政策上享有更大的自主权等。日元升值后由于日本内外经济政策处置失当导致其长期经济衰退,中国应吸取其教训,对于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除在国际法层面提出抗辩外,还要从经济结构、发展模式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减缓相应压力。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国际压力 日元升值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关于人民币是否升值,现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中国的主流观点认为,自从1994年初中国实行有管理的、单一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虽然经历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人民币一直稳中有升,没有必要特别强调人民币升值。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3月答记者问时说道:“至于你提到的汇率问题,中国实行的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1994年汇率并轨开始,到现在人民币的汇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增值了18%,对欧元增长了34%。我们将继续探索、完善汇率形成的机制,但是我想给各位说明一点,人民币的强劲和稳定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汇率并轨 金融危机 充美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潘素昆 张玉梅
1992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大幅流入我国。随着FDI的大量流入,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也一直在累积。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汇率改革方案。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的美元,而是钉住一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帆
本文认为,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源在于可贸易品与非贸易品价格的双重运动;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不会有显著影响,相反,它有利于改善我国贸易条件,对股市和房地产有积极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琦
本文分析了特殊制度安排下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一方面强调分析框架的微观基础,通过供求曲线的分析着重指出非均衡成为人民币汇率机制运行的常态,另一方面指出人民币汇率问题应纳入整个宏观政策整体安排的视野进行分析。面对升值压力,在实际的策略实施中,钉住一篮子货币的建议不宜采纳,改革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逐渐扩大汇率变化的区间等建议似乎更为可行。短期内也没有开放资本项目的必要。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形成机制 失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饶璐 徐佩秋
人民币升值在增强人民币的支付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贸易条件、提高中国经济国际地位、缓解贸易矛盾、加大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度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但同时也会对出口、吸引外资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应从积累外汇知识、培养外汇人才、定位产业结构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应对。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汇率 中国经济 影响 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赫连志巍 高洁
人民币升值在成本、进出口、吸引外资等方面对我国机床行业造成一定影响,对这些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出相应对策将有利于我国机床企业积极防范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风险。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机床行业 进出口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