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89)
2023(11926)
2022(10096)
2021(9094)
2020(7493)
2019(16746)
2018(16175)
2017(31578)
2016(17250)
2015(18804)
2014(18599)
2013(18035)
2012(16512)
2011(15056)
2010(15056)
2009(14116)
2008(13893)
2007(12425)
2006(11069)
2005(9983)
作者
(49857)
(41910)
(41527)
(39426)
(26546)
(20072)
(18645)
(15988)
(15751)
(14877)
(14306)
(13583)
(13485)
(13227)
(13193)
(12690)
(12645)
(12490)
(12108)
(12103)
(10464)
(10286)
(9966)
(9517)
(9455)
(9348)
(9254)
(9205)
(8398)
(8183)
学科
(64281)
经济(64174)
管理(56070)
(52214)
(42275)
企业(42275)
方法(26954)
数学(24055)
数学方法(23803)
(22673)
(20045)
中国(18929)
(18633)
业经(15537)
(14674)
贸易(14669)
(14360)
(13168)
财务(13140)
财务管理(13113)
农业(13047)
(12835)
银行(12789)
企业财务(12488)
(12172)
(12169)
(11889)
(11694)
金融(11692)
(11641)
机构
学院(245003)
大学(243986)
(106460)
经济(104411)
管理(93811)
研究(83407)
理学(81231)
理学院(80409)
管理学(79191)
管理学院(78746)
中国(64491)
(53182)
科学(49239)
(49214)
(44843)
(41890)
财经(41317)
中心(38371)
研究所(37893)
业大(37812)
(37618)
(37223)
农业(35369)
经济学(33816)
财经大学(30709)
经济学院(30663)
北京(30306)
(30056)
(28729)
(28654)
基金
项目(165939)
科学(131548)
基金(123086)
研究(118416)
(108553)
国家(107656)
科学基金(92233)
社会(78780)
社会科(74923)
社会科学(74908)
基金项目(64723)
(64058)
自然(59538)
自然科(58225)
自然科学(58206)
自然科学基金(57230)
(54335)
教育(54108)
资助(49721)
编号(45748)
(37533)
重点(37500)
成果(37125)
(35623)
(35319)
(35021)
国家社会(33484)
创新(33062)
教育部(32456)
课题(32178)
期刊
(114856)
经济(114856)
研究(73659)
中国(48421)
(41336)
(40834)
学报(40699)
科学(36390)
管理(34586)
大学(31012)
学学(29778)
(28543)
金融(28543)
农业(26912)
教育(21883)
财经(20972)
经济研究(19701)
业经(18880)
技术(18112)
(17995)
问题(15266)
(13547)
(13408)
(12064)
国际(11948)
科技(11393)
技术经济(11026)
理论(10986)
商业(10983)
现代(10638)
共检索到364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卿石松  
人民币升值可以通过产品出口、原材料进口、资产负债比和劳动效率等渠道影响劳动力市场就业,其影响程度受产品市场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特征的影响。本文利用1980-2006年的年度数据和协整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检验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制造业就业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短期和长期就业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人民币趋势性升值和周期性升值都对就业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维持汇率稳定和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是减少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就业的负面冲击和就业促进的政策重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简  
为解释"跨境人民币净流出时离岸人民币存款反而下降"这一反常现象,本文在现有的"基础货币-存款派生"框架的基础上增加了"存款灭失"这一维度,建立了更全面的离岸人民币货币创造分析框架。根据这一框架,本文发现目前离岸人民币货币创造中存在基础货币顺周期变化、存款派生不足、存款灭失过度等特殊性,随后基于这些特殊性提出了相应的人民币国际化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志君  金森俊树  
本文以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人民币均衡汇率和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自2000年以来,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处于被低估状态(平均低估幅度为17%)。根据冲击响应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有微弱的通胀效应,对美国经济有微弱的通缩效应。考虑到人民币汇率一次性调整产生的即时效应和滞后积累效应,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可以承受的年度汇率调整为7%,这样的升值幅度不至于造成人民币的高估而产生通货紧缩和贸易赤字。为了让中国的企业和居民有更多的时间适应新的汇率机制,渐进式汇率改革策略应该坚持。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付英俊  
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下,政府财政部门已成为货币创造的主体之一,财政部门的债券发行、国库现金管理等财政资金活动影响着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传导,且这种影响随着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大而加深。分析我国政府债务对货币流通的影响及机制,对于深入认识“财政”与“货币”的关系,不断完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正兵  
笔者选择2005年7月至2012年9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利用交叉谱分析对境内外人民币汇率的动态关联信息传导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境内外人民币汇率的联动性既与观察的时间周期相关,也与远期外汇产品的期限相关。观察周期越长,境外NDF、境内DF与即期汇率动态关联的一致性越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要着力把握好人民币NDF"在岸化"与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人民币境内远期市场与推进外汇产品衍生化等关系。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高海红  余永定  
人民币的国际使用,在职能范围、规模和地域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人民币目前看还远非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债券和股票等直接融资市场中人民币的私人使用增加;将刺激针对货币政策变化的套利活动;可通过财富效应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导致货币替代的发生及境外人民币存款规模的增长。人民币的区域使用、货币的可兑换性和资本管制程度、汇率和利率等金融资产价格的灵活性、国内金融市场的自由化程度和金融部门的成熟程度,是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关键环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钰雪  
2005年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汇率始终处在升值通道内。经典国际经济理论表明,汇率的变化会通过对贸易总量、贸易结构、外商直接投资(FDI)以及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而影响就业。本文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上不同类型劳动力的就业和工资可能受到的影响。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工资刚性条件下,人民币升值对就业总量的影响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即"倒V形"态势。当人民币在一定幅度内升值时,各种类型劳动力的就业都有所增加,增加幅度的排序依次是中等技术水平劳动力、高等技术水平劳动力和低等技术水平劳动力。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时,三种类型劳动力的就业都有所下降。第二,如果假设基期劳动力被充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贾薇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是影响一国货币实际汇率变化的重要因素,效应检验过程对一国劳动力供给价格弹性检验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人民币/美元之间是否存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早期人民币/美元之间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并不明显,但分析结果同时显示,近几年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有转明显的迹象。这说明推动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在增多;同时,我国劳动力市场低弹性大量供给现象也在发生改变,这些对我国汇率和就业政策制定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琦  
本文分析了特殊制度安排下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一方面强调分析框架的微观基础,通过供求曲线的分析着重指出非均衡成为人民币汇率机制运行的常态,另一方面指出人民币汇率问题应纳入整个宏观政策整体安排的视野进行分析。面对升值压力,在实际的策略实施中,钉住一篮子货币的建议不宜采纳,改革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逐渐扩大汇率变化的区间等建议似乎更为可行。短期内也没有开放资本项目的必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亚敏  潘家华  冯永晟  
虽然大力发展绿色就业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但关于绿色就业的理论内涵仍缺乏清晰界定。本文通过跟踪国际和国内研究对绿色就业的定义与内涵,认为绿色就业是对传统增长理论的修正和完善。具体而言,绿色就业是对环境具有正向效应,能促进能源节约与污染减少的工作,其单位产出的污染物影响及负荷较小,同时这些绿色岗位能够提供体面的工作。本文指出绿色就业的内涵丰富,需从环境维度、社会维度和经济维度来理解:在环境维度方面,绿色就业必须是环境友好型的、环境可持续、节约资源的就业;在社会维度方面,绿色就业必须是体面的工作,能够为劳动力提供有保障有尊严的岗位;在经济维度方面,绿色就业必须是有高附加值的、能够创造收益的就业。对...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光溪  徐凯  
我国人民币近几年面临源自国际社会的升值压力,其大的积极方面的原因是中国经济连续数年的高速增长,准确地讲是外向型经济的持续单向发展,而直接的导火线是美元进入贬值周期和中国对主要大国存在持续巨额贸易顺差,其深层原因则是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远快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进而透视出观念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骆祚炎  陈炳鑫  
金融减速器效应的研究在国内十分少见,在国外研究中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成果。本文认为,金融减速器效应的研究不仅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也在抑制经济波动等现实问题上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并分析多种导致金融减速器效应的机制。本文TVAR模型检验表明,在包含金融减速器因素的情况下,投资、消费和信贷等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冲击效应,要小于不包含金融减速器因素下的冲击效应,这说明金融减速器效应是存在的。实证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取得一致。借鉴金融减速器效应理论,我国应该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和票据融资,一方面通过其对信贷的替代作用来抵消信贷的顺周期效应,另一方面通过其来提升金融发展水平抵御经济冲击;国有银行在继续支持国有经济的同时,应该对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在信贷方面有更多的倾斜和支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先锋  陈婉雪  谢众  
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升值通过进口成本、进口竞争影响企业进口学习效应的内在机制,并基于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商品贸易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通过降低进口成本,对企业进口学习效应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加剧进口竞争,对企业进口学习效应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考虑企业异质性的研究发现,与进口资本品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外资企业、从欠发达国家进口的企业、大中型企业相比,人民币升值对进口中间品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内资企业、从发达国家(地区)进口的企业、小型企业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先锋  陈婉雪  谢众  
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升值通过进口成本、进口竞争影响企业进口学习效应的内在机制,并基于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商品贸易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通过降低进口成本,对企业进口学习效应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加剧进口竞争,对企业进口学习效应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考虑企业异质性的研究发现,与进口资本品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外资企业、从欠发达国家进口的企业、大中型企业相比,人民币升值对进口中间品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内资企业、从发达国家(地区)进口的企业、小型企业进口学习效应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利  宿伟健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不断升值以来,我国的就业形势一直比较严峻。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总需求效应、资本替代劳动效应、国际投资效应以及消费效应等方面。本文运用协整关系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研究方法对人民币升值影响制造业就业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与制造业就业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人民币在合理的范围内适度升值有利于该就业量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