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23)
2023(14158)
2022(12138)
2021(11542)
2020(10055)
2019(23666)
2018(23691)
2017(46477)
2016(24812)
2015(28429)
2014(28323)
2013(27900)
2012(25807)
2011(23334)
2010(23633)
2009(21989)
2008(21694)
2007(19350)
2006(16814)
2005(15099)
作者
(71075)
(59186)
(59180)
(56492)
(37568)
(28455)
(27233)
(23263)
(22216)
(21291)
(19930)
(19844)
(18754)
(18744)
(18473)
(18247)
(17804)
(17448)
(17285)
(17018)
(14760)
(14576)
(14511)
(13575)
(13385)
(13319)
(13293)
(13026)
(12127)
(11668)
学科
(104234)
经济(104130)
管理(69445)
(66738)
(54644)
企业(54644)
方法(52485)
数学(46532)
数学方法(45795)
中国(27767)
(26939)
(26930)
贸易(26921)
(26787)
(26151)
业经(20738)
(20040)
(19174)
地方(18699)
理论(17500)
(17151)
银行(17118)
农业(17114)
(16473)
财务(16405)
财务管理(16363)
(16326)
(15887)
金融(15884)
企业财务(15373)
机构
大学(356973)
学院(356171)
(151088)
经济(148053)
管理(138528)
理学(119343)
理学院(118111)
研究(116335)
管理学(115763)
管理学院(115121)
中国(90695)
(74784)
(70568)
科学(69239)
(58206)
财经(56252)
(55843)
中心(54702)
(52667)
研究所(52597)
业大(51281)
(50980)
北京(47114)
经济学(46976)
(44736)
师范(44289)
农业(43962)
经济学院(42706)
(42100)
(42005)
基金
项目(234496)
科学(184296)
基金(170798)
研究(170501)
(148574)
国家(147421)
科学基金(126450)
社会(107578)
社会科(102194)
社会科学(102163)
(91111)
基金项目(89530)
自然(82255)
教育(80506)
自然科(80386)
自然科学(80362)
自然科学基金(78894)
(77028)
资助(71970)
编号(69890)
成果(56694)
重点(53009)
(52950)
(49780)
(48890)
课题(47674)
教育部(45749)
创新(45673)
科研(45456)
国家社会(44631)
期刊
(158382)
经济(158382)
研究(103435)
中国(65799)
(54887)
学报(53223)
管理(51023)
(49385)
科学(48677)
大学(41026)
学学(38429)
教育(36965)
(35467)
金融(35467)
技术(33403)
农业(33269)
财经(27610)
经济研究(27085)
业经(25861)
(23741)
(22739)
问题(22285)
统计(20258)
国际(19418)
(18474)
技术经济(18236)
(18015)
商业(17381)
理论(17310)
决策(16405)
共检索到526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葛和平  吴福象  
从2005年至今,人民币已有相当幅度的升值。人民币升值的正面效应,国内外许多学者各有所见。人民币升值,虽然给我国带来不利影响,但是作者一直持赞成态度。在杨小凯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的基础上,文章构建出口商—进口商模型进行剖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增加我国居民的消费者剩余;有利于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有利于优化我国的资源配置;有利于我国的技术创新;有利于缩小竞争性行业与垄断性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珏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来自于中国的贸易顺差,尤其是加工贸易顺差,利用M-L条件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关系的结果反映出我国加工贸易商品结构的问题。由于汇率波动幅度扩大的长期性,改善商品结构,提高商品质量以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提高市场对汇率变动的敏感度以及企业和居民的抗风险意识和能力,是稳定贸易收支的重要措施。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喜和  
将各省的贸易结构分为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采用2006年1月份到2011年12月份的月度性数据,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和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动态变化路径的实证分析表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一般贸易的负向总体影响高于对加工贸易的总体影响;东、西部地区的一般贸易受其负向影响最大,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的负向影响基本相同;人民币升值对贸易结构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各省外商直接投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世界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耀中  刘志忠  
本文运用一个绝对优势的修正模型考察了本币升值的社会福利效应,分析了得自 本币升值的利益,并对日本稳定增长时期日元升值的社会福利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进而指出 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社会福利水平提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小碧  
现有理论重点关注国际贸易的基础、结构及结果,而忽视了对国际贸易主体在哪里、为什么在那里以及国际贸易服务由谁提供、为什么由其提供的国际贸易空间嵌入方式研究。文章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揭示了内生比较优势、交易效率对国际贸易买卖双方劳动分工结构的演进,进而对国际贸易方式变迁作用机理及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内生比较优势与交易效率优势的动态变化是国际贸易买卖双方选择劳动分工模式的根本动力,分工模式的演进伴随着国际贸易方式由独立式向嵌入式演进的初期萌芽、形成发展到全面拓展跃迁。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过程不仅具有优化资源配置效应,而且具有缩小贸易各方收入差距的分配效应。充分发挥和利用内生比较优势与交易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叶芳  杜朝运  
笔者从供给角度,考虑厂商的沉淀成本,结合我国贸易的特殊情况,综合借鉴Dixit的两个沉淀成本模型的思想,引入代表贸易方式的变量,构建模型,得到一个汇率的"无变范围",以此解释为什么人民币升值而我国贸易顺差不减却反增。结论表明,要改变我国当前的贸易顺差状况,重要的是降低厂商的沉淀成本、改变贸易方式及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增加贸易对汇率的敏感性,而不是过分强调人民币的升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洪愧  郭文涛  朱鑫榕  
利用引入汇率的结构引力模型,采用PPML估计方法研究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影响及其渠道,特别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立和汇率变动对两地区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显示:第一,大部分贸易品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理论模型的假设得到验证;第二,汇率通过规模效应和相对价格效应影响进出口贸易,人民币升值显著影响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成本,从而影响双边贸易,但是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是不同的;第三,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对两地区双边贸易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众敏  吴凌燕  
本文使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宏观经济、出口形势和国内价格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看人民币升值对产出、出口有着明显的负面影响,而且随着升值幅度的提高,负面影响呈现递进趋势。同时,升值对平抑国内资产价格、降低恶性通货膨胀风险有明显效果,以平抑国内资产和产品价格为政策目标的升值幅度应为高于10%、接近20%的水平。如果在人民币升值的同时存在技术进步,则不仅可以抵消人民币升值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而且有利于国内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晓天  
本文在建立一个简单的结构模型说明贸易、FDI和汇率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的基础上,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的贸易收支、FDI与实际汇率三者关系进行了动态分析,实证结果从短期和长期角度验证了三者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长期来看FDI对贸易余额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人民币实际贬值的J曲线效应明显,贬值改善贸易余额的时滞大约为两年。出口空间的大小不是影响FDI的主要因素,实际汇率的稳定有利于吸引FDI。贸易收支的顺差和FDI的大量流入是近来人民币升值压力的重要来源,人民币的升值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恶化我国的贸易收支,但会对FDI的流入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傅新  
新兴古典超边际方法为储备研究提供了形式化的分析框架,从分工经济与交易费用的冲突中内生了储备形成与发展的微观机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建立国家储备的依据在于应对高分工水平下经济整体的系统风险,因此,储备政策必须坚持"亲善市场"的定位和"稳定市场"的目标。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志建  王铮  
本文采用全球贸易分析(GTAP)模型,分析人民币升值对金砖五国的贸易规模、生产格局的影响,重点分析对我国宏观经济、出口和国内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及巴西认为造成经济体之间的不均衡并非由人民币低估而造成;随着人民币升值幅度加大,金砖成员国的生产格局基本保持不变;同时人民币升值幅度提高对中国的产出、出口存在负面影响;此外,人民币升值对降低土地、资产价格等国内价格有积极作用并能有效抑制通货膨胀。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范海君  
无论是投资贸易替代论还是投资贸易互补论,以及后来的学者对贸易与投资进行实证分析之后的新发现,都是对不同时期下的投资与贸易关系的研究成果,是随着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蓬勃发展而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虽然体现出了替代和促进关系,但是这种替代和促进的程度是不容易准确的测量出来,也是经验研究不容易把握的。国际直接投资不仅对国际贸易存在着量的作用,还存在质的作用。在国际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分析中,应该更多地运用定性方法,这样才更有说服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庭  赵新奎  
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以市场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调2%。"一篮子货币"包含的币种有美元、欧元、日元、韩元、新加坡元、英镑等11种货币,其依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晓红  唐鹏蛟  
本文基于国际金融学中经典的J曲线理论,从理论上推导"反J曲线效应"的存在,通过2005年8月至2009年12月的月度数据建立进口和出口需求函数,运用分布滞后模型、JJ协整分析和脉冲相应函数分别探讨了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论表明,汇改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反J曲线效应尚处于第一阶段,绝对额仍在上升,但增长率已明显放缓。最后结合当前金融危机就人民币升值后的贸易调整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葛和平  刘厚俊  吴福象  
在杨小凯消费者—生产者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考虑比较优势的新兴古典贸易模型,通过引进劳动生产率参数,得出了两国之间进行国际贸易的基本条件,证明了这一条件不仅与比较优势有关,还与两国固有的国际交易费用有关,从而证实了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存在的缺陷以及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自由贸易的必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