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81)
2023(10874)
2022(9308)
2021(8467)
2020(7462)
2019(17038)
2018(16847)
2017(33632)
2016(18399)
2015(20808)
2014(20612)
2013(20787)
2012(19659)
2011(17979)
2010(17939)
2009(17076)
2008(17094)
2007(15456)
2006(13375)
2005(12046)
作者
(56897)
(47747)
(47377)
(45246)
(30187)
(22983)
(21744)
(18721)
(17694)
(16759)
(16030)
(15708)
(15006)
(15002)
(14912)
(14909)
(14857)
(14091)
(13882)
(13697)
(12053)
(11707)
(11666)
(10958)
(10597)
(10596)
(10587)
(10528)
(9606)
(9441)
学科
(79126)
经济(79034)
管理(52359)
(51776)
方法(41835)
(40407)
企业(40407)
数学(38217)
数学方法(37993)
(22159)
(21302)
中国(21226)
(18491)
贸易(18485)
(18039)
(16015)
(15301)
业经(15276)
(14208)
银行(14155)
农业(13898)
(13856)
财务(13841)
财务管理(13804)
(13447)
(13131)
金融(13129)
企业财务(13127)
地方(12893)
技术(11297)
机构
大学(280088)
学院(276731)
(118863)
经济(116602)
管理(105603)
研究(92820)
理学(91777)
理学院(90765)
管理学(89457)
管理学院(88954)
中国(72028)
(57619)
科学(57212)
(55973)
(53562)
(48398)
财经(45497)
业大(44998)
研究所(44104)
中心(43299)
农业(43126)
(41421)
(39848)
经济学(38076)
北京(36060)
经济学院(35054)
财经大学(33999)
(33398)
师范(32921)
(32259)
基金
项目(183489)
科学(143249)
基金(135199)
研究(127292)
(120044)
国家(119086)
科学基金(100227)
社会(82534)
社会科(78470)
社会科学(78444)
基金项目(72099)
(70554)
自然(66119)
自然科(64602)
自然科学(64577)
自然科学基金(63490)
(60699)
教育(58733)
资助(55924)
编号(49730)
(41941)
重点(41669)
成果(40038)
(38911)
(38086)
科研(36342)
创新(35732)
教育部(35652)
计划(35156)
国家社会(34698)
期刊
(121730)
经济(121730)
研究(78680)
学报(49737)
(46938)
中国(45793)
科学(42280)
(42211)
大学(36215)
管理(34912)
学学(34570)
农业(31159)
(30365)
金融(30365)
财经(23247)
经济研究(21240)
教育(20633)
技术(20284)
业经(19957)
(19832)
问题(17646)
(16499)
(16180)
商业(14276)
技术经济(14130)
理论(14087)
(13631)
统计(13545)
国际(13474)
实践(12624)
共检索到395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家胜  赵玉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单位根检验、逆变换等方法,以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间的月度数据为样本区间,就人民币实质有效汇率对我国大豆进口数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和国民收入的增长对我国大豆进口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但国民经济增长对大豆进口的影响超过了人民币升值对大豆进口的影响。因而可以推断,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大豆等农产品的进口可能会持续增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於娟  程杰  谭霖  武拉平  
利用我国加入WTO以来的大豆贸易月度数据,采用季节调整、单位根检验等方法,研究美国大豆加工量(主要指压榨量)、出口量及其库存量与我国大豆进口量的关系。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美国大豆当月净出口量与我国大豆当月进口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主要因为美国大豆净出口行为与我国大豆进口行为存在一定的时滞,滞后2期的美国大豆净出口量增加1 t,可导致2个月后我国大豆进口量增加0.24 t;美国大豆压榨量与我国大豆进口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可能因为各国大豆压榨需求存在一定的同步性,且其对我国大豆进口也存在一定时滞性。美国大豆及其豆制品的库存量会限制美国大豆出口能力,从而进一步影响我国大豆进口。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武洁琼  
随着我国外汇业务的逐渐成熟,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愈来愈高,汇率的频繁波动已是无法避免。通过实证分析来具体量化汇率变动对商业银行所造成的正负面影响,进而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银行业稳定性的影响程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林靖  
文章通过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对经常项目差额和人民币实际汇率对经常项目收入和支出的影响,对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对经常项目收入和支出影响的进出口方程。结果表明:人民币当前的升值对中国贸易额和贸易顺差都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天宝  王云凤  郝庆升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大豆产能有限但国内大豆需求剧增,我国需要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家进口大量的转基因大豆以满足国内需求,大量的进口使得国内的豆农、豆制品加工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影响。本文基于1991—2010年中国大豆进口主要来源国的贸易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了影响中国大豆进口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方向和程度。结果表明,中国大豆进口态势短期内不会得到扭转,为了缓解进口继续激增的态势,本文从中国大豆供给和需求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余建斌  乔娟  
近年来,中国大豆进口量急剧增长,且进口来源集中度越来越高,市场结构的变化对中国大豆进口的影响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修正测定市场垄断力的常用指标——勒纳指数以及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国际垄断对中国大豆进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对中国大豆进口始终存在卖方垄断,但随着大豆进口交易费用的下降,其市场垄断力逐渐减弱;巴西仅在中国大豆进口交易费用较高时存在卖方垄断;阿根廷对中国大豆进口不存在卖方垄断。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中国在大豆进口中应对国际垄断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吕江林  李明生  石劲  
利用2005年7月21日中国汇率制度改革这个特殊事件,本文研究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不同种类股票收益率以及波动率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在"汇改"宣布后的第二天,所有类型股票均显示出了显著的正超常收益率;人民币升值后短期内(60天),A股和B股的累积超常收益率明显要比H股的大;人民币升值对沪市B股的影响比对深市B股的影响要大;人民币升值对于公司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并未因公司所属行业的进、出口属性不同而呈现显著不同;在汇率制度改革及相应人民币升值后,A股和B股股票收益波动即风险减小了,然而H股的风险却增加了。这一系列结果基本符合标准的金融学理论的解释和预期,其似乎表明,我国股市正在趋向规范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阿平  彭海红  周彦伶  
本文运用房地产相关理论,实证分析表明,正常情况下,汇率的变动和利率之间存在此增彼消的关系,人民币的升值抑制了房地产市场的过快发展;而当经济出现特殊情况,例如经济危机时,汇率和利率之间的关系不再遵循一般经济规律,其受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政策巨大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林大燕  
从大豆进口来源地域季节差异的角度,以出口商出口利润最大化为起点构建实证模型,采用2005~2017年中国大豆月度进口数据,实证检验了具有地域季节互补性的大豆进口来源的多元化对中国大豆进口价格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具有季节互补性的进口来源的多元化有助于降低进口价格的波动性,即在大豆生产季节上与北半球进口来源地——美国具有互补性的南半球进口来源地——巴西和阿根廷,在中国大豆进口来源中所占市场份额的提高总体上显著降低了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波动程度。由于大豆生产季节与美国互补,巴西和阿根廷市场份额的提高有效弥补了世界大豆供给在美国大豆生产淡季时的不足,缩小了中国大豆进口量在美国大豆生产旺季与生产淡季之间的差距,从而显著降低了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波动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惊雷  
近一段时间以来,全球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引发了部分国家的粮食危机,成为继次贷危机和能源危机之后,全球关注的新焦点。自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7.00关口以后,6月5日又以6.9394创下人民币重估以来新高。统计显示,与2005年7月21日汇改前的8.2765相比,人民币兑美元的累计升值幅度已经超过18%,而且自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成夫  
最近几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超常增长,人民币升值预期将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的观点虽然被广泛认同,但对此的定量研究还非常欠缺。本文以境外人民币NDF汇率作为汇率预期指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2000年至2005年月度外汇储备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预期对外汇储备快速积累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外汇储备积累也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反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淑荣  李广  刘稳  
文章分析了世界和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现状;测算出1996-2004年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大豆主产国的大豆产业的市场占有率、RCA指数、TC指数,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评估和实证分析,得出了我国大豆产业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结论。并在详细分析了影响我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提高我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易艳红  
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趋势稳步上升,目前,在我国现经济条件下,汇率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评价指标,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外贸出口企业,本文将通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利用SPSS17软件,实证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不同类型企业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廖佳  黄亚钧  
FDI(外商直接投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有观点认为人民币升值会导致FDI流入的减少。针对这一观点,本文建立在引力模型基础上,增加了劳动力成本、资源成本、贸易总量和汇率效应变量。经过分析发现,汇率是影响FDI的首要因素,经济总量和国际经济周期因素也是FDI流入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劳动力成本的影响效应也很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米锦欣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作为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比2009年呈现出升值加速的特点,全年累计升值3.01%。鉴于2010年11月4日,美联储又推出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作为应对通胀压力,特别是抑制输入型通胀的政策性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